劉備不敢大聲問出來,他生怕這個消息傳出去,戰場就這樣,預料之中的打擊沒什麽,就怕意外。
荊州兵卒自從出戰以來,就知道李重早晚會帶兵來追殺他們,所以趙雲和魏延帶著騎兵突襲,他們還能保持鎮靜。可江州失守就不一樣了,江州一旦失守,荊州的西大門就沒人把守了,夏侯惇可以**,過臨江,魚腹攻打江陵。
最要命的是江陵好襄陽現在極度空虛,一旦被夏侯惇殺入荊州腹地,後果不堪設想,這種情況下軍心大亂是必然的。
向寵苦著臉,壓低聲音道:“回稟主公,這時十天以前的事了,夏侯惇帶兵三萬忽然偷襲江州。嚴顏將軍出城迎敵,與夏侯惇交戰,卻別夏侯惇一槍刺死,現在江州還在不在我們手裏,都不知道了。”
向寵說得簡單,實際上嚴顏和夏侯惇的大戰還是比較精彩的,隻不過陳到也不知道詳細情況而已。
駐紮在成都的夏侯惇手中大約有三萬人馬,一定要注意,是整個益州一共就有三萬多人馬,夏侯惇接到曹操的軍令之後,幾乎將益州的兵馬抽調一空了。
來到江州城下,夏侯惇出營挑戰,這時候嚴顏的一個副將跳出來和夏侯惇交戰了,結果可想而知,以夏侯惇的武藝對付一名無名小卒,簡直就是欺負人,不到十招,夏侯惇就一槍刺死了嚴顏的副將。
此時嚴顏就想出城和夏侯惇決戰,卻被身邊的人勸住了。
而夏侯惇這邊也有人出謀劃策,出主意的人就是大叛徒法孝直,拋去人品問題,法孝直這個人還是很有能力的,特別是在臨陣出謀劃策上很有一套。
法孝直給夏侯惇出了這樣一個主意:嚴顏此人雖說老而彌堅,但脾氣卻很火爆,將軍明日你出營挑戰,多罵罵嚴顏膽小如鼠,不敢替手下報仇。再罵罵嚴顏不忠不義,部隊劉璋以死相報,投降了大耳賊,嚴顏多半就會出城和將軍決戰,到時候夏侯惇將軍你在城門外設下兩路伏兵,蹲了嚴顏的歸路,或許可以一戰而定。
末了,法孝直也沒忘記再用一個激將法,衝著夏侯惇說道:“隻不過嚴顏此人武藝高強,弓馬嫻熟,怕將軍你……不是嚴顏的對手啊!”
這純粹是胡扯,嚴顏武藝再高也沒有夏侯惇厲害,論到武藝,除去趙雲、張飛、馬超,關羽、許褚幾人,武藝最高的就是夏侯惇了,太史慈都不一定是夏侯惇的對手。
夏侯惇雖說不忿法孝直小看自己,但也覺得法孝直主意還不錯,於是依計行事。
嚴顏確實上當了,別忘了法孝直也是益州官員,在劉璋手下任事,對於大多數將領的脾氣秉性還是很了解的。夏侯惇一頓痛罵,正好戳到嚴顏的肺管子上麵了,嚴顏不聽勸阻,出城和夏侯惇決一死戰。
夏侯惇隻用了一個詐敗之計,就將嚴顏調離江州城,緊接著就掉頭殺了回來,和嚴顏戰在一處。
嚴顏見勢不妙,急忙領兵撤退,又被夏侯惇的額兩路伏兵攔在城門口,心慌意亂之下,夏侯惇到了,二人大戰上百回合,夏侯惇終於一槍將嚴顏刺於馬下。
但當時嚴顏並沒有死,而是被親兵拚死救回江州,但嚴顏終歸歲數大了,悲憤之下,傷口崩裂,一命嗚呼了。
這裏要說明一下,夏侯惇雖說武藝高強,但想要在一百多招就刺死嚴顏也不可能,嚴顏敗得那麽快主要是因為他自己心急,既要對付夏侯惇,還要憂心中伏一事,再加上夏侯惇人多勢眾,才被夏侯惇刺死的。
當然了,不管怎麽說,嚴顏敗了就是敗了,戰場不是打擂,能贏就是能耐。
“陳到呢,陳到幹什麽吃的,還不出兵救援江州。”劉備也顧不得嚴顏怎麽死的了,氣急敗壞的叫道。
向寵哭喪著臉答道:“主公,陳到手中一共就有數千兵馬,怎麽救援江州啊?”
劉備也隻是一時急切,才口不擇言,說完這句話,他也醒悟過來,此次北伐,他已經將手下的軍隊抽調一空了,陳到手下那有什麽兵馬了,根本就無力救援江州。
剛要從手下抽調騎兵千裏馳援去救江州,劉備卻猛然想起,自己手下的騎兵都被馬超帶走追擊趙雲去了,這時劉備才醒悟過來,趙雲和魏延根本就不是為了支援張遼,卻是一個調虎離山之計。
好毒辣的計謀,環環相扣,步步引誘自己,李重和曹操的聯手攻勢簡直是無解啊!劉備無奈的歎了口氣。
“為什麽?為什麽李重和曹操會聯合起來對付我?”劉備看著向寵,幾乎是下意識的問道。
向寵幹巴巴的蠕動幾下嘴唇,看了看劉備鐵青的臉色,什麽話也沒說出來,慢慢的垂下腦袋。
別說,向寵還真知道原因,但他卻沒辦法和劉備明說,別說是向寵了,其實不少人都知道曹操和李重聯手對付劉備的原因,劉備自己不知道,那是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緣故,誰讓他是當事人呢。
劉備總被李重和曹操合夥欺負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劉備的身份。
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景帝十八代玄孫,劉協的叔叔,這個身份估計是真的,就算是假的,這麽多年的宣傳下來,它也是真的了。
皇叔這個身份有好有壞,在戰亂剛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對朝廷還是心存敬畏的,就是曹操、孫堅等人都未必就有自立為王的心思。劉備這時後扯起漢室宗親的大旗,確實可以招攬一品忠於漢室的人,對於收攏人心有很大的幫助。
但風雲突變,袁術稱帝了,雖然袁術稱帝的時機不對,實力也不夠,最後被聯手幹掉。但是,袁術稱帝一事給朝廷的威信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大家這才發現,造反也不是什麽大事啊,袁術不就造反了嗎,不過是實力弱點罷了。
當然了,這隻是一眾諸侯霸主心裏的想法罷了,誰也不會明麵上說出來,但也就在這個時候,曹操、袁紹等人的野心萌發了。
就這樣,一眾諸侯擴張勢力,相互吞並,一直發展到現在的情況,三足鼎立。
現在劉備身份的壞處就顯現出來了,李重稱王了,曹操也稱王了,但一定要知道,曹操和李重都不姓劉,不是漢室宗親,是沒有資格稱王的。
李重這邊就不用說了,馬上登基稱帝都很正常,也就是個時間問題。曹操差一點,但也不差到哪去,一刀宰了獻帝,自己登基稱帝也不算出意料。所以說,無論是曹操還是李重,都已經野心盡露了。
劉備可不一樣,劉備是漢室宗親,稱帝的話那叫篡位,而不叫謀逆,劉備見到曹操和李重二人都能理直氣壯的叫一聲:逆賊!
諸侯相互吞並是可以有人情的,比如曹操抓到了李重,可以饒過李重的性命,就像張繡,在曹操手下幹的有聲有色,同樣,李重抓住曹操也是一樣的。
但劉備不一樣,無論是曹操還是李重,落到劉備手裏都是一個死字,不光他們二人要死,就連親朋好友都要死,原因很簡單,造反就是株連九族的大罪,這沒什麽好說的。
所以說李重和曹操現在都是逆賊,是天然的同盟關係。
第二個就是劉備的人品問題了,反複無常,這個反複無常不是指背盟敗約什麽的,曹操和李重也經常翻臉不認人,但那隻是戰略需要,可以歸結到上兵伐謀這一類型裏。
可是劉備不一樣,劉備反複無常就真是人品問題了,背叛公孫瓚,背叛袁紹,背叛曹操,背叛陶謙,背叛劉表,劣跡斑斑,數不勝數,試問,誰敢和這種人合作。
也許會有人給劉備辯解,說陶謙的兒子和劉表的兒子都屬於廢物類型,沒有輔佐的價值,劉備反客為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個理論純屬扯淡。
別人不說,就拿諸葛亮來舉例子,在士族之中,諸葛亮算是一個異數的,對漢室朝廷比較忠心。
但看看諸葛亮的名聲是怎麽來的,諸葛亮的名聲不是來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那是吹噓,實際上史書對諸葛亮的評價是長於內政,短於謀略,諸葛亮能名傳千古主要是因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劉備白帝城托孤,對諸葛亮說過:(劉禪)能輔則輔,不能輔君當自立之。反正就是這個意思,但諸葛亮並沒有廢掉劉禪,而是忠心耿耿的輔佐劉禪,北伐曹魏,最後身死五丈原,留下一聲歎息,千古美名。
但如果諸葛亮真的廢掉劉禪,自己登基稱帝會有什麽情況出現,諸葛亮的名聲就會直落千丈,甚至會在司馬懿之下,最起碼,司馬懿打贏了戰爭,而諸葛亮輸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諸葛亮的情況和司馬懿是一樣的,都是權傾朝野,輔佐一個廢物,諸葛亮沒篡位,而司馬昭篡位了,這就是差距,這就是諸葛亮有千古美名,而司馬懿則不褒不貶,甚至稍顯厭惡的主要原因。
劉備也是一樣啊,你可以學諸葛亮,輔佐劉琦啊,劉琦死了還有劉琮,都死了兩個人還有兒子,還有孫子。劉璋不也是一樣嗎,劉備入蜀可是打著幫助劉璋的旗號的,你可以盡心輔佐劉璋的,劉璋死了也有兒子的啊!人家也是漢室宗親,而且是正統的漢室宗親,不像劉備是個失去爵位的外室。
但劉備沒有,這就是人品問題。
所以李重和曹操都信不過劉備,各個方麵都信不過劉備,曹操敢把曹丕送到李重手裏當人質,但絕對不敢送到劉備手裏當人質,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