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九十四年,初平四年春,大漢朝的丞相夏辰,以一種近乎輝煌的儀仗,引領著天子劉協與滿朝文武,緩緩踏入了古都洛陽的門檻,標誌著大漢的都城,正式告別了烽火連天的長安,重返了曆史深沉的洛陽城。
劉協站在洛水之畔,望著這座再度煥發生機的都城,眼中的震撼難以言喻,心中湧動的情感如同潮水,波瀾壯闊,五味雜陳。他當即宣布,改年號為興平元年,寓意國家從此步入一個新的和平與興盛時期。
在這一片喜慶之中,夏辰的榮耀被推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冊封為盛國公,其地位顯赫,幾可與日月爭輝。同時,他的夫人董白,被賜予了“韶華夫人”的尊貴稱號,寓意其青春永駐,風華絕代;蔡琰則以才情出眾,被封為“禦筆丹書夫人”,象征著她的文采飛揚,可留名青史;而夏辰之女夏曦,更是被賜予了“朝歌郡主”的封號,預示著她的未來將與這片土地的輝煌緊密相連。
夏辰的名聲,地位,都達到了頂峰!
晨光微露,朝堂之上,夏辰正娓娓道來,細數著各郡百姓遷徙至司州的點點滴滴,言語間透著幾分沉穩與關懷。忽地,一陣急促而沉重的咳嗽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宛如寒風驟至,令人心生寒意。劉協,這位年輕的帝王,此刻竟劇烈地咳喘著,一抹殷紅的血花在他蒼白的唇邊綻放,最終無力地灑落在象征無上權力的龍椅前,如同凋零的花瓣,預示著不祥。
夏辰與董卓,兩位朝堂重臣,距離最近,幾乎是本能地向前幾步,雙手小心翼翼地伸向那搖搖欲墜的身影,試圖給予一絲支撐。“陛下,您感覺如何?”夏辰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焦慮與關切。
“快!速去傳召太醫!”董卓亦是心急如焚,洪亮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響,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然而,劉協卻輕輕搖了搖頭,那雙曾經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眼眸此刻顯得格外深邃,仿佛承載著千年的風霜。“丞相,夏卿,不必憂心,更無需勞煩太醫。”他的聲音雖弱,卻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決絕。太醫們早已輪番診治,卻皆是無功而返,對於這纏綿病榻之軀,他們亦是束手無策。
此情此景,朝堂之上,一股莫名的沉重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仿佛連空氣都變得凝滯。
“朕能看到洛陽繁華,百姓安居樂業,心中甚慰。丞相沒有辜負朕的期望,也沒有違背你的承諾。太醫說朕時日無多,丞相乃國之梁柱,需當勉之!”
這番言辭雖顯虛弱,卻在這空曠無垠的大殿之上,字字清晰,震顫著每位大臣的心弦。
眾人皆從中捕捉到天子話語背後的沉重意蘊——
朕之身軀已衰,卿當奮力前行!
這分明是在向滿朝文武宣告,他的皇位要傳給夏辰嗎!
要知道,夏辰隻是一個外臣啊。大漢四百年曆史,就從來沒有過傳位於賢的先例!
“陛下不要說話了,好好休息。太醫治不好陛下的病,那臣便尋訪天下名醫,定不會讓陛下有事。”
雖然夏辰有篡位之心,但他並不想讓劉協死掉。
畢竟劉協對他,那可是掏心掏肺。
劉協抓著夏辰的胳膊,麵色蒼白,但眼神卻帶著一抹堅定,“朕自繼位以來,五載有餘,上愧對國家,下愧對黎民,此生無半分功勞可留存於史,朕心實為不甘。”
“太史公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若朕之死可造福天下蒼生,是否重於泰山?”
他緊握著夏辰的手,那份力度仿佛要將這份決心深深烙印在對方掌心。
劉協的聲音低沉而充滿深情,宛如一位即將遠航的老者,在交代著最後的心語。夏辰靜默不語,心中五味雜陳,靜靜聆聽著這仿佛跨越生死的遺言。
“你也曾對朕說過,”劉協的聲音微微顫抖,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堅定,“為人處世,但求無愧於心,便可勇往直前。今日,朕欲行一事,一樁遵從內心呼喚的壯舉,還望丞相莫要推辭。”
夏辰深吸一口氣,目光凝重:“陛下,但說無妨。”
劉協的眼神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緩緩開口:“朕欲效仿古之堯舜,將這天子之位,傳於丞相之手。不過,在此之前,朕有兩個小小的願望,望丞相能成全。”
夏辰聞言,心中大驚,連忙俯身跪拜:“陛下,此等大事,萬萬不可!臣何德何能,敢受如此重任?”
這一刻,空氣仿佛凝固,兩人的心跳在這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
然而,劉協緊緊握住他的手,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愛卿切勿推辭,朕既無血脈相承之子嗣,亦無手足情深之兄弟,而朝中那些所謂的宗親,皆為一己之私,置國家大義於不顧,實難委以重任,延續漢室之輝煌。放眼四海,唯卿心懷蒼生,矢誌不渝,方能擔此興國安邦之大任!”
“再者,卿今日之聲望,早已超越那些漢室遠親百倍有餘,天下萬民,無不翹首以盼,視卿為救世之主。倘若卿執意推辭,隻怕這天下將陷入無盡紛爭,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實乃國家之大不幸也。”
夏辰心中自是明鏡高懸,深知其中利害關係。
倘若劉協陛下今朝龍馭上賓,且未留下絲毫關於繼承大統的遺命,那麽天下間,凡流淌著漢室血脈的宗親,無論內心是否情願,皆有可能被時勢與人心推至前台,肩負起延續漢家皇祚的重任。屆時,廣袤的神州大地上,將不止一位帝王登基,數股政權並起,各自為政。
這些政權之間,絕無可能握手言和,共治天下。
他們定會傾盡所有,施展渾身解數,誓要將其他對手逐一擊潰,隻為一己之私,爭得那大漢正統的唯一之名。如此一來,曆經艱辛方得安寧的天下,又將不可避免地墜入無盡的紛爭與動**之中,再現亂世之象,百姓之福祉,又將何去何從?
這一場災難,其規模之巨,恐怕將遠超昔日的黃巾之亂,如同洪水猛獸般吞噬著國家的元氣,一點點消磨著大漢的龍脈與國運。到那時,四方蠢蠢欲動的蠻夷定會借機發難,妄圖瓜分我華夏大地,將其納入他們的版圖。
夏辰的眼神中閃爍著堅決,他不願讓那悲慘的曆史再度上演,於是,他毅然決然地點了點頭,那動作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見狀,劉協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中既有欣慰,也有期待。
他輕啟朱唇,繼續說道:“朕還有兩件事,希望你能答應。”
“陛下請講,臣定當竭力而為。”夏辰恭敬地回應。
劉協微微歎了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你並非出身漢室宗親,若想繼承這大統,必將麵臨重重阻礙與質疑。”
他渾然未覺,劉漢的餘暉早已消散於無形,董卓取而代之的局勢,已是眾人心中不言而喻的秘密。
現今的董卓,實力之雄厚無可爭議,名望如日中天,威信更是震懾四方。若非夏辰從中阻撓,恐怕他早已邁出那禁忌的一步,篡奪皇位,成就霸業!
屆時,朝堂之上,百官或將默許,或無奈接受;天下諸侯,亦不敢輕舉妄動,貿然興兵。
唯獨劉協,仍舊固執地將自己視為九五之尊,沉浸在天子的虛幻夢境中。
“朕有一皇姐,願將其許配予丞相為妻。一來,她可得到你的庇護,朕心甚安;二來,你亦能借此擁有皇族血脈,地位更加穩固。”
劉協懇求道。
夏辰心頭湧上一抹溫熱,輕輕頷首,聲音堅定:“微臣遵命,一切依陛下之意行事。”
“至於第二樁事務,”劉協語氣中帶著幾分懇切,繼續說道,“朕心所願,乃是丞相即位之後,大漢之名能得以延續。昔日田氏取代薑氏,齊國之名仍舊傳世,朕雖無力重振漢室輝煌,卻也不願令先祖蒙羞。此等微末之願,還望丞相能成全。”
夏辰聞言,沒有絲毫猶豫,慨然應允:“微臣誓當遵從,大漢之號,自當永存!”
他本就是血脈純正的漢人,保留大漢之國號,於他而言,自是理所應當,無愧於心。
劉協唇邊勾起一抹淺笑,雖身軀虛弱,卻仍舊竭力挺直脊梁,麵對著滿朝文武,聲音雖顯力不從心,卻字字鏗鏘有力:“朕今日邀百官共鑒,特此冊封丞相為皇太兄,確立其儲君之位!待朕百年之後,望諸位卿家能竭誠輔佐新君,共謀大漢之複興,再現往昔輝煌!”
“陛下!”
眾臣聞言,紛紛跪倒在地,一片肅穆。
其間,雖有少數老臣,心懷古訓,對此決議心存疑慮,然時局如此,亦不敢貿然出聲反對。畢竟,朝堂之上,支持夏辰之聲,已是浩浩****,十之八九盡歸其麾下。
唯獨董卓,立於一側,神色焦急,心中暗自盤算。
他心中並無全然抵觸夏辰成為儲君的念頭,隻是劉協那突如其來的決定,直接將皇位繞過自己,傳於夏辰之手,這讓他心中五味雜陳,多年的籌謀仿佛一夜之間化作了泡影。
這些年來,他費盡心機,甚至不惜重塑自我,舍棄原本的性情與喜好,默默承受著諸多不為人知的委屈與犧牲,所求不過是在那至高無上的龍椅上,體驗一番君臨天下的滋味。
然而,時至此刻,麵對滿朝文武與劉協那不容置疑的目光,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皆需謹慎。
總不能,在這莊嚴的朝堂之上,公然站出來,與劉協及滿朝官員為敵,去質疑那已成定局的儲君之選吧?那不僅無益於他的宏圖大誌,更可能讓他多年來的隱忍與努力付諸東流。
待太監們小心翼翼地將劉協護送回寢宮安歇之後,夏辰轉身麵向滿朝文武,聲音沉穩而誠摯:“諸位大人,陛下雖已將朝綱與社稷之重托於在下,然我自知年歲尚輕,資曆淺薄,實難獨力扛此千鈞重擔。反觀雍王,其名聲顯赫,資曆深厚,遠非我所能及。故此,我衷心期望,在關鍵時刻,各位能共舉雍王,繼往開來,登基大寶。屆時,諸位大人皆將成為擁戴新君的功臣,名垂青史。”
此言一出,董卓的臉龐上瞬間綻放出了滿意的笑容,仿佛春日裏驟然綻放的花朵,他朗聲大笑,聲震屋瓦:“哈哈哈,子耀啊子耀,阿爺果然沒白疼你!”
言罷,他目光掃過在場百官,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慷慨:“某若登上皇位,眾位官爵各加一等!”
“臣等願聽雍王號令!”
百官領命。
數日之後,夏辰迎娶了尊貴的萬年公主,正式晉位為皇太兄,身份顯赫一時。
然而,正當眾人以為他將安居廟堂之高時,夏辰卻毅然決然地領兵出征西涼。
此番出征,緣由有三。其一,西涼之地,久不服從朝廷號令,陽奉陰違,實乃朝廷心腹大患。
其二,韓遂與馬騰二人勢力日益壯大,如兩把鋒利無比的匕首,懸於朝廷的後背,令人寢食難安,必須盡早拔除。
其三,韓遂此人,乃是夏辰的不共戴天之仇敵,殺父之恨,不共戴天。身為人子,若不能為父報仇雪恨,又有何顏麵去麵對列祖列宗?
此次西征,夏辰僅率領五萬西涼鐵騎,雖人數不多,卻皆是精兵強將,誓要斬敵於馬下!
文有智謀超群之賈詡、郭嘉、荀攸,以及風華絕代之周瑜、深沉詭譎之司馬懿、機敏過人之劉曄、沉穩睿智之諸葛瑾等一眾頂級謀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武則有呂布之驍勇、典韋之悍烈、趙雲之飄逸、關羽之忠義、張飛之勇猛、太史慈之颯爽、張繡之狡黠、徐晃之沉穩、張遼之果敢等無雙猛將,隨軍征戰,所向無前!
夏辰率領著這支文韜武略兼備的大軍,猶如秋風掃落葉般,橫掃四方,所到之處,皆是一片摧枯拉朽之勢。沿途郡縣,望其軍威,無不心驚膽戰,紛紛選擇開城投降,以免引火燒身。
馬騰與韓遂,這兩位西涼梟雄,雖見朝廷大軍勢如破竹,但仍心存僥幸,企圖以花言巧語哄騙過關。他們派遣使者前來請降,言辭懇切,仿佛真心歸順。然而,夏辰深知此二人反複無常,陽奉陰違,早已對其失去信任。
因此,當馬騰與韓遂的投降請求被夏辰冷冷拒絕時,他們心中最後一絲僥幸也瞬間破滅。憤怒之下,這二人糾集了十萬重兵,在金城郡外擺開陣勢,企圖以武力對抗朝廷大軍。甚至,他們還從羌人那裏借了六萬人馬前來助陣。
夏辰智謀深遠,暗布奇兵,遣呂布、張繡、張遼三位驍將,隱匿於羌人必經之隘道,以豐厚的糧草輜重為餌,誘那羌族勇士步入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三軍齊出,猶如猛虎下山,雷霆萬鈞,瞬間將羌人大軍撕裂,一戰功成,羌王雕何戰死陣中,羌族勢力自此元氣大傷。
得勝之師,士氣如虹,夏辰乘勝追擊,直指允街城下。此番出征,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式攻城利器——火炮與改良投石車,這些鋼鐵巨獸轟鳴一聲,僅一輪猛烈的炮火覆蓋,便讓允街堅固的城門搖搖欲墜,最終轟然倒塌,宣告著守軍防線的崩潰。
城內,一場混戰,英雄輩出。呂布以其無雙武藝,生擒勇將馬超,其英勇之姿,令人歎為觀止;趙雲則如龍入海,輕巧地將馬騰捕獲,展現了他超凡的身手與智謀;張飛更是勢不可擋,力擒韓遂,猶如猛虎下山,無人可擋。
夏辰麵對昔日仇敵韓遂,心中五味雜陳,終是揮劍決然,將其斬首,以慰亡父在天之靈。此舉一出,不僅報了血海深仇,更令整個涼州為之震撼,夏辰之名,從此響徹雲霄,成為一方霸主,威震四方!
至於馬騰,則念其祖上之功,削去官爵,帶回洛陽任職。馬氏一族的子弟,則全部編入軍營,戴罪立功!
攻克涼州之後,夏辰毅然決然地重啟了那條古老而輝煌的絲綢之路,宛如一位織夢者,以糜氏與甄氏為商隊領航,將大漢的瑰寶——細膩精鹽、華美絲綢、幽香茶葉、精致陶瓷等珍稀之物,穿越千山萬水,運往遙遠的安息帝國,乃至那輝煌壯麗的羅馬之境,讓它們成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璀璨紐帶。
至於那些蘊含著先進智慧的火藥、指南針與望遠鏡,夏辰則視若掌上明珠,嚴密封存為軍事之重器,不容絲毫泄露。他頒布嚴令,若有膽敢私售於他國者,必將遭受夷三族之重罰,以此彰顯大漢對核心機密不容侵犯的堅定立場。
在西域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夏辰慧眼獨具,任命張遼為驍勇大將,徐晃為輔弼副將,率領一支鐵騎如虹的大軍,橫掃西域,所向披靡。他們不僅征服了這片土地,更在這片古老的疆域上,以智慧與勇氣,將西域都護府煥然一新,更名為庭州,並精心規劃,設立了西域三十六郡,每一郡都如同大漢疆土上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輝。
對於西域的子民,夏辰展現出了寬廣的胸襟與包容。他宣布,凡願歸化為漢民者,皆可領取大漢的身份證明,成為這個偉大帝國的一份子;而那些心懷故土,不願改籍者,亦被尊重其選擇,得以在和平與安寧中繼續生活。這一舉措,不僅鞏固了大漢對西域的統治,更在這片土地上播撒下了民族團結與和諧共生的種子。
夏辰再度布局,派遣趙雲、關羽、馬超、周瑜、司馬懿等一幹驍勇之將,西征羌族。馬超,心懷往昔之過,誓要以實際行動洗刷前恥,於戰場上奮勇當先,一刀斬落羌王之首,為這場征伐畫上了輝煌的句號。自此,羌地廣袤,盡歸夏辰麾下,新設蕃州,安定一方。
正當夏辰的兵馬在西境馳騁之時,時光悄然流轉至公元194年,漢獻帝劉協,這位曆經風雨的天子,終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諡號之下,是一段曆史的塵埃落定。
董卓,野心勃勃,終於坐上了那至高無上的龍椅,卻如同觸動了天下的敏感神經,各路諸侯紛紛舉起反旗,誓要捍衛漢室的尊嚴與正統。他們或擁立陳王劉寵,或扶持東海王劉強,任城王劉佗、濟南王劉開等宗室成員亦相繼被推向風口浪尖,成為諸侯心中理想的帝王人選。
在這紛擾的局勢中,兗州刺史劉岱的名字也被提及,有人欲將其捧上九五之尊的寶座。然而,這場權力的遊戲並未如某些人所願順利進行,劉岱之子劉允,以其堅定的立場和深沉的家族情感,毅然站出來反對這一提議。
劉允乃夏辰的學生,深知老師的能力。
也正因為他的堅持,救了父親一命!
在那風雲變幻的時代,各路自封的帝王如同秋日裏的殘葉,未及歲末,便逐一在夏辰統率的東征大軍鐵蹄之下凋零,湮滅於曆史的塵埃之中。
諸侯割據的局麵,亦難逃天命的洪流。曹操,一代梟雄,終在戰敗的苦澀中低下頭顱,選擇了歸順。
袁紹與劉虞,這兩位曾經的北方巨擘,卻不幸成為了公孫瓚野心下的犧牲品,他們的命運在公孫瓚向朝廷俯首稱臣的那一刻,畫上了悲涼的句號。
袁術,那個曾夢想割據江東,稱雄一方的霸主,在廬江一役中,十萬精兵化為烏有,他自身亦因悲憤交加,嘔血而亡。其子袁耀,目睹家族興衰,無奈之下,率領殘部,步入了投降的行列。
夏辰麾下,英才濟濟,智勇雙全之士如繁星點點,照亮了他的征途。不過短短兩載春秋,他便以雷霆萬鈞之勢,掃清了阻礙統一的所有障礙,讓華夏大地再次歸於一統。而夏辰,這位新時代的開創者,心懷對故主劉協深沉的敬意,毅然決然地延續了漢朝的國號,以此告慰那些主動歸順、渴望和平的生靈。
在那華夏大地歸於一統的輝煌時刻,董卓,這位權傾朝野的梟雄,竟出人意表地做出驚人之舉,他親手冊立夏辰為皇太孫,視其為大漢王朝未來的儲君,此消息一出,四海震動,仿佛預示著一個新的紀元即將拉開序幕。
夏辰,這位被命運選中的青年,肩負著前所未有的使命與期許。他不滿足於僅僅坐鎮皇城,而是胸懷壯誌,目光穿越了重重山巒與浩渺海洋,直指那未知而遙遠的彼岸。於是,在他的精心籌謀下,一支規模空前的艦隊悄然成形,艦船如龍,帆影蔽日,整裝待發,誓要跨越波濤洶湧的大海,去赴一場關乎後世因果的決戰。
這是一場蓄勢待發的風暴,它不僅僅醞釀於海麵之下,更在每個人的心中激**起層層漣漪。夏辰與他的艦隊,如同曆史洪流中一葉扁舟,卻懷揣著改寫乾坤的勇氣與決心。他們知道,此行將是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征途,但正是這份未知,讓他們的步伐更加堅定,目光更加熾熱。
在這片被古老傳說與現代雄心交織的天空下,一場關乎榮耀、犧牲與救贖的壯闊史詩,正緩緩拉開它的序幕,等待著英雄們的書寫,以及後世之人的傳頌。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