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最後的
“初見時,你自稱眸光犀利,能洞悉我身上的一切物什.
也自然能夠看出,琉璃石我並未隨身攜帶。
初探顧家之時,你曾想過用神魂散套話,卻得我順嘴胡謅的答案,隨即不了了之。
想要威逼,卻不得不顧及何天南的殘月之勢。
那就隻剩下了……利誘-
讓我心甘情願的,拱手交壁。
而對於一個女子來說,還有什麽誘惑,能大的過……動情呢?”
一道雪亮的閃電劈過,隨即雷聲轟隆隆的滾過。
隨即就在那一瞬間,瓢潑的大雨傾盆而下。
嘩嘩的雨聲,打在院內金砌的石階上,聲音震耳欲聾。
而那巨響卻沒有阻止玉喬繼續說下去:“更何況,台上的名角還是名動江湖、坐擁金脈的,金珠公子呢?”
隻見身側男子立於黑暗之處,燭光照不到的角落。
暗黑的雨夜在他的臉上投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灰暗的夜色中,看不清那男子麵上的表情。
雙手輕攏於紅燭的火苗處,玉喬感覺到了來自手心的溫暖:“那日在鎖仙山,裴媛受托取我性命,字字句句直指幕後所托者是慕容筱筱。
可是我見過那個女子,慕容家的獨女,眾星捧月驕傲自信。”玉喬輕聲低笑:“嗬嗬,她都不屑…”
“而裴媛,也並不是真正想殺我,否則為何,又丟下了一個你?”玉喬側首,輕輕看了一眼右手邊的男子:“她有那本事嗎。”
“如此一來,既可為你我二人提供獨處的機會,又能促使我對你生出患難與共之情。
我若順理成章移情於公子,計劃得成。
如若不成,何天南也必會心生芥蒂。
如此一來,逃出升天的我必然會對慕容筱筱心生怨恨。
別忘了,二虎相爭,別忘了,她手中,也有一塊琉璃石。
哦,其實我忘了告訴你,慕容筱筱那塊琉璃石,如今也在我的手裏”
玉喬轉首,看向身側的男子:“嘖嘖……真是一舉數得,我都忍不住要拍手了。
想出這妙計之人,必有一顆七竅玲瓏之心。還要有操縱各方的勢力,或者說是……”
“魅麗……”玉喬輕輕吐出了這兩個字。
“如此一來,琉璃石就隻剩下最後一塊了,想必,這最後一塊,顧家的。
對你們來說,才是最簡單的吧……
簡單的……就猶如探囊取物一般。”玉喬抬頭,對視上對麵的男子。
仍舊是久久的沉默,桌上的飯菜已經變得冰涼,牆角的男子沉默的如同一尊雕像。
手握燭台,玉喬慢慢的走了過去:“剛剛你那丫鬟為了哄我吃飯,聊了許多關於你的事情。”
“不知道金公子,還記不記得呢。
她說十六年前,清平鎮有過一場洪災,而年僅十二歲的金公子情操高尚、不顧家人已死阻攔舍命救人。
將一個八歲的女童救起,後來眾人才知道,那是他自小青梅竹馬的玩伴。
相識於老父壽辰,相約到攜手百年。
這一救,成就了清平一段佳話,也成就了,清河河邊一堆白玉雕像。
可是誰知世事如棋,就在第二年的春天,那女子人生突遭巨創。
由於那女子麵容愈發酷似亡母,在無德親父的一次醉酒之後,被其親生父親……玷汙了。”借著燭火的掩映,隻見金煜青,輕輕地閉上了眼睛。
而右手的拳頭,卻緊緊的攥住。
“這些就不是剛剛那小丫鬟說的了。”側首看向房簷淌成細線的雨水,玉喬輕輕的開了口。
就在剛才,那暴雨來臨之前,玉喬終於想起顧老爺子是怎麽死的了。
“每逢七夕,相親相愛的戀人都要去清河之邊拜一拜那對白玉雕像。
然而卻沒有人知道,後來,他們並沒有在一起。
性情大變的女子一心籌謀複仇大計,移情於兄長,終於得償所願。
從此再不記得什麽兒時諾言,什麽幼年玩伴。
可是另一個人,卻一直沒有忘記。
他喜歡秀外慧中,大體持家,上伺公婆下敬姑嫂的賢妻,
她偏偏是飛揚跋扈,蠻不講理,眾人口中敬而遠之的惡女。
可是即便如此,他仍然想著她,念著她,愛著她……
心甘情願淪為她的棋,為她做著虛幻的戲。”
已經走到了牆角那男子的麵前,玉喬看著手中的燭炬,目光怔怔輕聲道:“阿萬和林姐……
清平鎮自然無人敢犯顧大小姐忌諱,所以這個林姐,必是顧琳琅無疑。
而那個阿旺,在眾人交口相傳中,早已變了摸樣。
他的真正稱呼應該是阿萬,金百萬。
這也是為什麽,你十三歲那年突然更名,改名為金煜青的原因。
原因很簡單,情感巨創,這兩個字對你來說,成了心頭的一根刺。
十六年,刺了你近乎半生的時間。”
玉喬抬頭,暖黃色的燭光襯得她蒼白麵色紅潤了幾分,可是卻沒有照亮對麵男子的臉龐。
金煜青依舊是麵無血色,慘白的嚇人。
“事到如今,金公子,是不是該擦去你臉上的粉墨油彩。
告訴我,我說的,對不對?”上下唇動,玉喬輕輕地開了口,靜靜的凝視著對麵的男子。
隻聽見瓢潑大雨依舊傾然卸下,屋內卻是久久的沉默。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沙啞的聲音終於自對麵傳來:“所差不多了,如果有……
那便是…她…她是…很好的。”金煜青慢慢的抬頭,眼皮似有千鈞重。
終於,對視上了玉喬的目光。
明白了他說的是顧琳琅,玉喬想笑,卻發覺自己真的笑不出來。
右手輕抬,玉喬手中的燭炬照亮了對麵男子蒼白的臉:“讓我猜猜她想要琉璃石幹甚麽。
稱霸武林?一統江湖?”
“崖底之下,你曾經告訴過我,有人也中了蠱毒。
我想,應該是她的情人……兼兄長……顧袍澤吧。
他也快要死了。
可是和你,又有什麽牽扯呢?
無非就是,他死了,她也不活了。
這對你來說,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