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進退兩難
牧浩洋到達“泰山”號的時候,美軍第三艦隊正在向南規避。
早在十七日下午,美軍第三艦隊就與一架中國海軍的反潛巡邏機遭遇,隻是巡邏機的航線離第三艦隊有兩百多公裏,而且美軍沒有進行攔截,所以沒有發現第三艦隊,甚至沒有意識到第三艦隊就在附近。
隻是,這次不期而遇,著實讓第三艦隊司令官尼克鬆準將捏了把汗。
當時,他的任務是監視巽他海峽與馬六甲海峽,阻止中國艦隊進入印度洋。在之前的作戰部署中,第三艦隊不但能夠得到第四艦隊的支持,還能獲得來自澳大利亞的支援,作戰行動沒有多少難度可言。
用尼克鬆準將的話來說,他正急切的期盼著中國艦隊前來決戰。
隻是,到了十一月初,情況出現了轉變。
為了聲援以色列,以及掩護迪戈加西亞,第四艦隊被派往西印度洋,隻留下了第三艦隊獨自坐鎮東印度洋。
最初幾天,問題還不嚴重。
在尼克鬆看來,中國海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知道,美軍已經調整了部署,因此中國艦隊不會急著殺入印度洋。
可是,到了十一月六日,隨著新加坡淪陷,情勢急轉直下。
雖然尼克鬆掌握的情報並不多,但是所有跡象都表明,中國不會無緣無故的出兵攻打新加坡,其主要目的就是打通進入印度洋的航線。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就有情報表明,中國艦隊已經退守南海。
如此一來,中國艦隊隨時有可能出現在第三艦隊麵前。
尼克鬆別無選擇,隻能讓第三艦隊向南撤退五百公裏。如果頂在前方,僅憑第三艦隊根本不可能擊敗中國艦隊。更重要的是,在拔除了新加坡這個障礙之後,中國海軍能夠無所顧忌的動用岸基航空兵。雖然第三艦隊也得到了部署在澳大利亞的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但是情況依然對尼克鬆非常不利。
原因隻有一個:第三艦隊處於守勢,而中國艦隊處於攻勢。
任何一名海軍將領都應該知道,艦隊不是用來防守的,采取單純的防禦戰術隻能削弱艦隊的戰鬥力。
以當時的情況,尼克鬆最擔心的就是中國的岸基航空兵。
在他看來,隻要第三艦隊暴露行蹤,根本用不著中國艦隊出手,中國空軍的數百架戰略轟炸機、以及中國海軍的數百架反潛巡邏機就能全殲第三艦隊,而在拿下新加坡之後,中國空軍與海軍還能在前沿部署戰鬥機,為攻擊機群提供掩護。如此一來,隻要第三艦隊暴露行蹤,死期也就不遠了。
正是如此,尼克鬆才讓第三艦隊後撤了五百公裏。
問題是,接下來幾天,情勢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惡化了。
原因是,美國空軍針對中國本土的戰略轟炸行動很不成功,導致美國空軍不得不首先打擊中國的外圍地區,而東南亞又是主要用兵地點。結果就是,部署在澳大利亞的美軍戰鬥機不再為第三艦隊提供掩護。準確的說,當時能夠調來掩護與支援第三艦隊的美軍戰鬥機減少了四分之三。
可以說,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尼克鬆在十一月十日就向五角大樓請示,希望能讓第三艦隊再次向南撤退五百公裏。
隻是,五角大樓沒有批準,而是答應給第三艦隊提供警戒支援。
也就是說,空軍不能派遣更多的戰鬥機掩護第三艦隊,但是能夠派遣大型預警機輪流為第三艦隊提供防空警戒。
可以說,這已經是尼克鬆能夠得到最好的答複了。
之前的好幾場戰爭,特別是第二次印度洋戰爭早已證明,艦載預警機的區域探測與警戒能力遠不如大型預警機,特別是在用被動雷達探測隱身戰鬥機的時候,效率僅有大型預警機的一半左右。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除非雙方都在大洋深處作戰,不然誰能得到大型預警機支持,誰就有信息優勢。
對尼克鬆來說,最需要的也就是大型預警機了。
得到空軍的支持之後,尼克鬆不再需要派遣艦載預警機升空,或者可以把艦載預警機放在艦隊南麵。如此一來,就算中國空軍出動了大型預警機,發現了美軍的大型預警機,也無法準確判斷第三艦隊的行蹤。
也正是如此,第三艦隊留了下來。
隻是,到了十七日淩晨,情況再次出現變化。
得知第四艦隊已經把艦載戰鬥機派往以色列,正在全速向東航行,預計在十九日夜間與第三艦隊會合的消息之後,尼克鬆差點一口氣沒有接上來,因為五角大樓此舉意味著公布了美軍艦隊的部署情況。
由此,尼克鬆不難想到,中國海軍肯定會趁此機會傾巢而出。
當天上午,拿到五角大樓發來的詳細消息後,尼克鬆稍微鬆了口氣,而且對局勢發展抱有一絲幻想。
在他看來,戰局還有可能朝另外一個方向發展。
事實上,牧浩洋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即利用美軍為第四艦隊補充戰鬥機的機會,首先在西太平洋上擊敗美軍艦隊。
從戰略上講,至少從保護本土安全來看,西太平洋的重要性遠在印度洋之上。
當時,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美軍正在為攻打衝繩島做準備,而衝繩島是中國本土外圍防線上至關重要的一環。如果中國當局堅持本土防禦戰略,就會不惜代價的挫敗美軍的進攻行動。
顯然,中國艦隊出兵西太平洋的可能性並不小。
事實上,這也正是牧浩洋在安排戰略部署的時候,麵臨的最大問題。
根據戰後披露的消息,在十七日上午,牧浩洋在隱約感覺到很快就能獲得進軍印度洋的機會時,就跟龐躍龍通了電話>,詳細詢問了衝繩島的防禦部署情況,以及陸戰隊有沒有能力守住衝繩島。當時,牧浩洋還讓龐躍龍做了保證,即陸戰隊無論如何也要在衝繩島堅守三個月以上。
得到這個保證之後,牧浩洋才在十七日夜間做出了出兵印度洋的決定。
當時,牧浩洋沒有進軍西太平洋,還有一個因素,即他無法肯定美軍將從西太平洋的航母戰鬥群抽調艦載航空兵去補充第四艦隊,而要確定這一點,至少需要兩到三天,也將因此錯過進軍印度洋的最佳時機。如此一來,如果他選擇進軍西太平洋,很有可能撞上擁有九支航母戰鬥群的美軍優勢兵力,而選擇進軍印度洋的話,則有幾乎百分之百的把握隻會立即遭遇第三艦隊。
有了這個判斷,再做出選擇就不那麽困難了。
十七日下午,與中國海軍的反潛巡邏機不期而遇之後,尼克鬆不敢掉以輕心,再次讓艦隊向南規避。
隻是,這次他選擇的不是五百公裏,而是一百五十公裏。
原因很簡單,如果繼續向南移動,第三艦隊就無法監視巽他海峽,也就不可能及時攻擊進入印度洋的中國艦隊了。
到了晚上,情況稍微有所好轉,至少前來支援的大型預警機沒有發現反潛巡邏機。
尼克鬆似乎鬆了口氣,所以在夜間十一點左右就離開了指揮中心。在此之前,他已經有兩天沒有睡覺了。
淩晨四點不到,情況急轉直下。
尼克鬆被參謀叫起來,急匆匆的趕到指揮中心的時候,空軍的大型預警機已經發來了詳細的空情警報。
中國海軍像是發瘋了一樣,竟然一口氣派出了上百架反潛巡邏機。
顯然,這絕對不是前幾天那樣的警戒性搜索,而是有針對性的偵察行動,針對的就是落單的第三艦隊。
尼克鬆不是傻蛋,立即想到,中國海軍已經知道第四艦隊還沒趕過來,所以打算首先幹掉第三艦隊。按照他的判斷,中國艦隊即將進入印度洋,甚至很有可能參與攻擊第三艦隊的作戰行動。
問題是,這個時候他仍然無能為力。
攔截中國反潛巡邏機的任務不由第三艦隊負責,而是由部署在澳大利亞的空軍戰鬥機擔負。可惜的是,這些戰鬥機的數量並不多,而且大多部署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所以隻能攔截對第三艦隊構成威脅的反潛巡邏機,以及那些飛往澳大利亞,負責對澳大利亞的軍事力量進行偵察的反潛巡邏機。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讓尼克鬆感到擔憂。
這些反潛巡邏機沒有飛往澳大利亞,而是重點搜索了蘇門答臘島南部,特別是離巽他海峽不到一千五百公裏的海域。
顯然,中國艦隊正在駛往巽他海峽,而且即將進入印度洋。
此時,尼克鬆麵臨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要麽讓艦隊繼續向南規避,要麽冒險北上封鎖巽他海峽。
天剛亮,尼克鬆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五角大樓發來了新的命令。
鑒於中國艦隊很有可能正在開赴印度洋,喬丹上將建議第三艦隊做好戰鬥準備,在適當的時候投入戰鬥,並且明確告知,第四艦隊正在全速趕來,預計將在十九日夜間與第三艦隊會合。
顯然,這根本就不是命令,因為沒有明確告知尼克鬆該怎麽辦。
根據戰後披露的消息,當時喬丹也不知道該怎麽辦,而且他也有類似的想法,即中國艦隊有可能開赴西太平洋。結果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喬丹上將給尼克鬆準將下達了這道模棱兩可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