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毀滅性武器
收費章節
戰後,關於基因武器的爭論非常大。
有趣的是,爭論的焦點不是誰使用了基因武器、誰沒有使用基因武器,而是基因武器能否對戰爭進程、乃至戰爭結局產生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如果美國在二零五五年使用基因武器,就很有可能贏得這場戰爭。
理由就是,在二零五五年,中隊在全部戰場上都發動了戰略進攻,美國全麵轉為戰略防禦,而基因武器將成為美國逆轉戰局、重新奪回戰略主動權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
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在前線作戰的中隊都將死於基因武器。
根據就是,美國在大戰爆發之前,就在研究中國人的基因缺陷,並且以此為基礎開發專門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根據戰後披露的一些資料,在二零五五年之前,美國已經在該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有足夠的能力製造出專門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也就有可能給中隊造成慘重人員傷亡。
毫無疑問,這太理想化了。
中美的科技實力不相上下,而且中國在基因工程領域的研究不比美國晚,如果美國研製出了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那麽中國也肯定研製出了針對美國人的基因武器。如果美國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基因武器,那麽中國肯定會采取報複性行動,同樣大規模使用針對美國人的基因武器。
當然,有人認為,中國是單一民族國家,美國是移民國家,沒有可比性。
事實上,這種說法有一些道理。
大戰爆發前,漢族在中國人口中占的比例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而且主要少數民族在人種上與漢族沒有區別,隻是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麵不同。也就是說,按照人種劃分,中國確實是單一民族國家。
毫無疑問,美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種與民族成分非常複雜。在大戰爆發前,白人在美國人口中所占比例已經降低到了百分之四十二,黑人為百分之二十八,拉美族裔為百分之十六,另外就是亞裔、南亞裔、阿拉伯人、猶太人等少數民族。由此可見,美國實際上沒有一個占人口多數的主體民族。事實上,細分的話,占美國人口百分之四十二的白人還能分成新英格蘭人、日耳曼人、愛爾蘭人、意大利人、荷蘭人等十多個民族,其中每一個在人口中占的比例都不大。
問題是,這對使用基因武器有什麽影響?
如果中國有能力開發出針對白人的基因武器,那就肯定有能力開發出針對黑人、拉美人的基因武器。
當然,就算退一步講,中國沒有類似的基因武器,美國就能夠憑借基因武器打贏這場戰爭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早在二零五三年,中國就已經針對美國在戰爭中使用基因武器開始進行準備。在二零五四年底,中國研製出了一種專門對付基因武器的戰場防禦係統:“強紫外線殺滅係統”。
這種係統對付的,正是以病毒類基因武器。
要知道,任何病毒都很脆弱,受紫外線照射之後會立即死亡,也就會因此失去傳遞疾病的能力。中國開發的這套係統,主要用在戰場上,即在探測到病毒類基因武器之後,在戰場上空引爆一枚特製的強紫外線炸彈,通過強紫外線輻射來殺死通過空氣傳播的病毒,保護戰場上的軍人。
當然,病毒類基因武器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傳播,比如水源。
隻是,中方開發出的防禦手段也非常多。
比如,中隊在二零五四年初建立了“軍人基因檔案庫”。最初的目的,隻是為了便於識別陣亡將士,即通過基因對比,能夠辨認出那些模糊不全的遺體。後來,中方拓展了“軍人基因檔案庫”的用途,使其成為對抗基因武器的最有效的防禦手段,而其關鍵是一項在戰爭期間完善的生物工程技術,即幹細胞培植技術。
要知道,在解決了幹細胞的培植難題之後,任何基因武器都不再具有威脅了。
原因很簡單,針對人類的基因武器,主要是通過作用於人體的某個或者某些器官,使人體機能喪失,從而達到殺死宿主的目的。在可以大量培植幹細胞之後,進行器官移植就不再是難題了。說得簡單一點,隻要保存了患者的基因,就能夠通過幹細胞,在實驗室裏培植出任何一種人體器官,然後用培植出來的器官替換患者身上壞死的器官,而且不會發生排斥現象。
到了二零五六年,中國開始建立麵向全國的“社會基因檔案庫”。
可以說,這些就是為可能爆發的基因戰爭做準備的。真要打起來,就算會讓中國消耗很多國力,也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中國人能夠幸免於難。可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結果就肯定不同了。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美國直到戰敗,都沒有建立全國性的基因檔案庫。
要知道,在大戰結束之前,中國已經把基因檔案庫擴大到了東方同盟集團,幫助盟國建立類似的基因武器防禦工程。
當時,中國這麽做,主要與戰前的一些謠言有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個被稱為“毀滅者”的戰爭計劃。按照傳言,美國將在戰敗之前,用一種能夠毀滅全人類的武器使中國也成為戰敗者。雖然很多人認為美國會使用核武器,但是細想就能發現,美國能用的就隻有基因武器了。要知道,在大戰期間,美國根本沒有生產核武器。如果在戰敗前生產,產量也不會太多,不可能毀滅全人類。
戰後,由中國建立的基因檔案庫,成為了重建人類社會的基礎。
當然,在戰爭時期,中國針對基因武器,在很多科技領域都進行了廣泛研究,比較有名的還有“人體急凍技術”。這項技術,說白了就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把人體冷凍起來,保證細胞在冷凍的過程中,不會因為細胞液膨脹而死亡。當然,這項技術,主要用途就是讓一些得了絕症的患者能夠在未來、比如十年、二十年之後,在所患疾病能夠治愈的情況下,獲得重生的機會。後來,這項技術的主要用途不在醫療領域,而是在宇航領域,因為在飛往遙遠星係的時候,宇航員不可能熬過漫長的旅途,隻能讓生物時間停止,即通過冷凍的方式讓宇航員進入假死狀態,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再解凍。隻是,在大戰期間,如何讓解凍的生物體活過來,還是一個大難題。
除了專門針對人的基因武器,還有針對農作物的基因武器。
隻是,在大戰期間,中國與美國的農業生產都主要依靠農業工廠,而要在農業工廠內做到完全屏蔽外界幹擾,並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因此基因武器對主要農業作物的破壞效果並不理想。
至於破壞自然環境,那就更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地球上有數千萬種生物,就算中國與美國的科技實力再強大,也不可能研製出針對所有物種的基因武器。
後來,有人認為,如果美國把矛頭指向熱帶雨林,人類就得完蛋,因為熱帶雨林吸收了全球排放的六成二氧化碳。如果沒有熱帶雨林,那麽要不了幾年,溫室效應就會破壞地球的自然環境。
顯然,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
首先,美國根本不可能破壞熱帶雨林,因為熱帶雨林裏有幾百種植物,要想同時滅絕幾百種植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次,就算美國用基因武器毀滅了熱帶雨林,人類文明照樣有解決辦法,比如用聚變核電站提供的強大清潔能源來分解二氧化碳,或者限製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此可見,基因武器實際上沒有想像的那麽恐怖。
事實上,美國沒有在戰爭中大規模使用基因武器,就是因為基因武器的實際效力根本不足以扭轉戰局。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國大規模使用基因武器,中國就會進行報複,甚至會破壞所有交戰原則。對美國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麽好結果,因為戰略主動權在中國手裏,中國想怎麽打,美國根本無法阻止。
基因武器改變不了戰爭結局,其他武器也一樣。
這場戰爭,拚的是綜合國力,科技類武器也一樣。隻有綜合國力超過對手,那些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才具有實戰價值。更重要的是,至少在二零五五年,美國還沒有被逼到必敗的境地。在有希望取勝的情況下,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都不會貿然使用有可能毀滅整個人類的武器。要知道,如果人類文明毀滅了,那麽誰都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還會為此輸掉一切。
當然,打到二零五五年中期,美國取勝的希望已經不大了。
進入六月份,在中國陸軍向聖彼得堡推進的時候,中東戰場上的戰火再次點燃,蔣博文發動了代號“沙暴”的進攻戰役。
到此,中隊在全部戰場上都進入了戰略進攻階段。
事實上,這也是中東戰爭開打近三年以來,中隊第一次主動發起進攻,也是最後一次主動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