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

探索思考

看到標題,也許有人會疑惑:讀書,不就是捧起便讀,需要什麽經驗嗎?其實,讀書和很多事一樣,過程中會收獲不少經驗教訓。如果虛心總結,教訓也會變成更寶貴的經驗。這不,馮友蘭先生用長達八十年的讀書生涯做總結,與我們分享了他讀書的四條經驗。

閱讀批注

我今年八十七歲了,從七歲上學起就讀書,一直讀了八十年,其間基本上沒有間斷,不能說對於讀書沒有一點經驗。我所讀的書,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麵的,特別是哲。我的經驗總結起來有四點:(1)精其選,(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1

1 先總後分,層次分明

文章開頭部分,作者總括提出了讀書的四點經驗,相同的字數,相似的結構,輔以小標題的區分,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讓讀者很容易理清文章思路。這種先總後分的形式是議論文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初學議論文寫作最常用的一種形式。

先說第一點。古今中外,積累起來的書真是多極了,真是浩如煙海。但是,書雖多,有永久價值的還是少數。可以把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要精讀的,第二類是可以泛讀的,第三類是僅供翻閱的。

所謂精讀,是說要認真地讀,紮紮實實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所謂泛讀,是說可以粗枝大葉地讀,隻要知道它大概說的是什麽就行了。所謂翻閱,是說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不要一句話一句話地讀,也不要一頁一頁地讀。就像看報紙一樣,隨手一翻,看看大字標題,覺得有興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沒有興趣的地方就隨手翻過。聽說在中國初有報紙的時候,有些人捧著報紙,就像念“五經”“四書”一樣,一字一字地高聲朗誦。照這個辦法,一天的報紙,念一天也念不完。大多數的書,其實就像報紙上的新聞一樣,有些可能轟動一時,但是曇花一現,不久就過去了。2所以,書雖多,真正值得精讀的並不多。下麵所說的就指值得精讀的書而言。

2 舉例論證

此處,作者列舉了報紙初創期,一些人的閱讀方式,即逐字逐段閱讀。這個令人忍俊不禁的事例有力地證明了“不同類型的書要有不同的閱讀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出“精其選”的經驗。

怎樣知道哪些書是值得精讀的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必發愁。自古以來,已經有一位最公正的評選家,有許多推薦者向它推薦好書。這個評選家就是時間,這些推薦者就是群眾。曆來的群眾,把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書,推薦給時間。時間照著他們的推薦,對於那些沒有永久價值的書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價值的書流傳下來。3從古以來流傳下來的書,都是經過曆來群眾的推薦,經過時間的選擇,流傳了下來。我們看見古代流傳下來的書,大部分都是有價值的,我們心裏覺得奇怪,怎麽古人寫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其實這沒有什麽奇怪,他們所作的東西,也有許多沒有價值的,不過這些沒有價值的東西,沒有為曆代群眾所推薦,在時間的考驗上,落了選,被刷下去了。現在我們所稱為“經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書都是經過時間考驗,流傳下來的。這一類的書都是應該精讀的書。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曆史的發展,這些書之中還要有些被刷下去。不過直到現在為止,它們都是榜上有名的,我們隻能看現在的榜。4

3 擬人修辭

為了回答“哪些書值得精讀”,作者巧妙地把“時間”擬人化為“最公正的評選家”。這樣的寫作手法生動形象,富有生機,使嚴謹的議論文充滿了靈動的氣息。

4 邏輯嚴密

在一篇文章中,有些語句是多餘的,有些語句是可有可無的,但有些語句是必須要保留的。比如,本段最後兩句話就是第三種情況。雖然去掉它們對文章的整體思路影響並不大,但有了它們,文章更加有條有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一個思路清晰、考慮周全的作者形象躍然紙上。

我們心裏先有了這個數,就可隨著自己的專業選定一些須要精讀的書。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讀,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隻能讀一本書,一本書讀完了才能讀第二本。在讀的時候,先要解其言。這就是說,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語言。語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別。就中國的漢語籠統地說,有現代漢語,有古代漢語,古代漢語統稱為古文。詳細地說,古文之中又有時代的不同,有先秦的古文,有兩漢的古文,有魏晉的古文,有唐宋的古文。中國漢族的古書,都是用這些不同的古文寫的。這些古文,都是用一般漢字寫的,但是僅隻認識漢字還不行。我們看不懂古人用古文寫的書,古人也不會看懂我們現在的《人民日報》。這叫語言文字關。攻不破這道關,就看不見這道關裏邊是什麽情況,不知道關裏邊是些什麽東西,隻好在關外指手畫腳,那是不行的。我所說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這一道語言文字關。5當然要攻這道關的時候,要先作許多準備,用許多工具,如字典和詞典等工具書之類。這是當然的事,這裏就不多談了。

5 比喻論證

在談到第二點經驗“解其言”時,作者形象地把其比喻為一道關卡,即語言文字關。如果沒有攻破這道關,隻能在關外幹著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看天書”之感。如此比喻生動巧妙,引人入勝。

中國有句老話說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意思是說,一部書上所寫的總要比寫那部書的人的話少,他所說的話總比他的意思少。一部書上所寫的總要簡單一些,不能像他所要說的話那樣囉嗦。這個缺點倒有辦法可以克服,隻要他不怕囉嗦就可以了。好在筆墨紙張都很便宜,文章寫得囉嗦一點無非是多費一點筆墨紙張,那也不是了不起的事。可是言不盡意那種困難,就沒有法子克服了。因為語言總離不了概念。概念對於具體事物來說,總不會完全合適,不過是一個大概輪廓而已。比如一個人說,他牙痛。牙是一個概念,痛是一個概念,牙痛又是一個概念。其實他不僅止於牙痛而已。那個痛,有一種特別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範圍,有一定的深度。這都是很複雜的情況,不是僅僅牙痛兩個字所能說清楚的,無論怎樣囉嗦他也說不出來的,言不盡意的困難就在於此。6所以在讀書的時候,即使書中的字都認得了,話全懂了,還未必能知道作書的人的意思。從前人說,讀書要注意字裏行間,又說讀詩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這都是說要在文字以外體會它的精神實質。這就是“知其意”。司馬遷說過:“好學深思之士,心知其意。”7意是離不開語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的。如果僅隻局限於語言文字,死抓住語言文字不放,那就成為死讀書了。死讀書的人就是書呆子。語言文字是幫助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個意思以後,最好扔了拐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得意忘言”。8在人與人的關係中,過河拆橋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讀書中,就要過河拆橋。

6 舉例論證

為了說明言不盡意的困難,作者列舉了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牙痛”來論證,具體有力,淺顯易懂。

7 引用論證

在對第三點經驗“知其意”作了詳盡的論證後,作者再次引用司馬遷的名言,使論證更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8 比喻論證

雖然語言文字十分重要,但不能隻抓住不放。作者將“語言文字”比作“幫助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來論證“知其意”後要正確使用語言文字,了解何時扔了拐棍最為合適,以達到“得意忘言”的境界。

上麵所說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之下,還可以再加一句“意不盡理”。理是客觀的道理;意是著書的人的主觀的認識和判斷,也就是客觀的道理在他的主觀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觀客觀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總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觀上的反映、體會和判斷,和客觀的道理總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錯誤。所以讀書僅至“得其意”還不行,還要“明其理”,才不至於為前人的意所誤。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我的意當然也是主觀的,也可能不完全合乎客觀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較,互相補充,互相糾正。這就可能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意。這個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處理事務,解決問題。好像我用我自己的腿走路,隻要我心裏一想走,腿就自然而然地走了。讀書到這個程度就算是能活學活用,把書讀活了。會讀書的人能把死書讀活;不會讀書的人能把活書讀死。把死書讀活,就能把書為我所用,把活書讀死,就是把我為書所用。能夠用書而不為書所用,讀書就算讀到家了。9

9 對比論證

將“會讀書的人”和“不會讀書的人”進行對比論證,指出讀書要能夠“為我所用”,真正做到“明其理”。

從前有人說過:“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觀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為參考,這就是“六經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觀的道理,甚而至於沒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隻在語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經”。隻有達到“六經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經”。10

10 總括全文,升華論點

前文,作者分段論述了四點經驗。在文章結尾處,他引用陸九淵的名言“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總結了讀書的四點經驗,不僅要“精其選”“解其言”,更要“知其意”“明其理”。

閱讀賞析

馮友蘭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縱觀先生95年的生命曆程,大多數時間都在求學、研究、著書立說,被稱為“現代新儒家”。這就不難解釋,讀書為什麽是馮友蘭先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足足持續了近百年之久。

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讀書經曆,不計其數、種類繁多的閱讀書目,才使先生對“讀書”二字有思考、有總結,才有了令我們深受啟發的四點經驗——精其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的確,當今社會,幾乎人人都有讀書的條件和權利,但卻鮮有人做出如此精準而條理的總結。

此外,本文的構造方式也十分規整。文章開頭,馮友蘭先生先是總括列出了四點經驗,接著分段論述了各自的來龍去脈,並用多種論證方式加以論證。總分總式的結構安排使文章條分縷析,整篇文章都在圍繞文題展開論述,結構井然,給讀者一種踏實而安心的感覺。

閱讀延伸

1.總分總式結構是議論文的基本範式之一。你還能說出其他幾種範式嗎?

2.議論文的結構大致可分為:引論、本論和結論三部分。請找出文章的哪幾個自然段屬於本論部分。

3.你是如何理解“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