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節 大戰一片石

吳三桂從西羅城下來之後,手下大將吳國貴已經按照他的命令,將南翼,東羅守軍全部調回,合兵一處,一共湊齊了三萬兵馬,齊齊在甕城之下候命。這數萬將士個個精神抖擻,鬥誌昂揚,連數千匹戰馬也感覺到了大戰即將來臨的氣氛,興奮得不肯安分,蠢蠢欲動,馬蹄鐵在土地上踢踏著,令人聞之熱血沸騰。

“今日之戰,關乎關寧生死存亡,國仇家恨!我縱然是命喪沙場,也要奮死殺此逆賊,報此不共戴天之仇!你們如果有怕死的,那麽就盡早離去;其餘不怕死的,就與我一同殺賊!”

吳三桂做著最後的動員,聲音慷慨激昂。此時東風漸烈,刮得周圍的旗幟獵獵作響,他一身銀鎧,玄色的披風,一臉堅毅決絕。他深深知道,自己一定要身先士卒,撐到多爾袞出兵協助之時,而狡猾的多爾袞究竟什麽時候出兵,他心裏沒數。也許,自己這一戰真的要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就要看老天給不給自己這個運氣,才能避免倒在與流寇交戰的疆場上的厄運。對於心高氣傲、頗為自持的吳三桂來說,被區區流寇所殺是極不光彩的,這豈是一個蓋世英豪最終歸宿?

數萬人異口同聲:“誓死殺賊,浴血殺賊!”,上下同仇敵愾,士氣高昂,此戰關係到關寧鐵騎的生死存亡,人人皆知。

此時親兵已經將吳三桂那匹高大神駿的坐騎牽來,吳三桂整了整頭盔,束緊腰帶,騰身上馬,揚鞭指向城門,命令:“開關,迎敵!”

隨著山海關上的炮聲,吳三桂率剩餘全部人馬如潮水一般衝出關門,騎兵在前,馬蹄鐵甲的鏘然撞擊聲回蕩在空曠的石河灘大地。後麵跟著步兵及鳥槍兵。關寧軍雖滿麵征塵,軍容卻絲毫不亂,一出城門即列陣,迎著大順軍方向前進。陣列最後,一麵大旗迎風飄揚,那上麵寫著“討賊揚威”。本來吳三桂準備的旗子是“討賊複國”,不過現在他做了大清的平西王,所以他剛從歡喜嶺回來,就令手下悄悄地將原來的大旗收藏起來,不管以後用不用得著,總之現在萬萬不能讓多爾袞看到。

李自成指揮大軍已在石河西岸的紅瓦店一帶擺開決戰的陣勢;北自山,南至海,綿亙二三十裏,陣如一字長蛇,麵向山海關,展開了一舉奪關的態勢。他帶少數隨從人員,還有崇禎太子等,立馬於西北角一座高崗上,在他的背麵,燕山峰巒聳峙;在前麵,向西南至山海關,向南至海,展現出一片寬闊的平川地帶,石河流貫其間,它從燕山穀底流出,南入大海。時值四月下旬,正是它的枯水季節,水勢淺緩,清澈見底,人馬涉水,如履平地。

李自成立馬高崗,戰場全貌,盡收眼底。但見關寧軍已經全部出城,正在布陣,一片人喊馬嘶。

“吳三桂要出擊,這是他自找的死路。”李自成正為不能在短時間內一舉拿下山海關的三座城池而焦慮,眼見吳三桂竟然主動出來與他進行野戰,正好符合了他之前策劃好的作戰計劃,看來勝敗就在此一舉了,如果清軍沒有及時趕來救援吳三桂的話,那麽對於此戰李自成還是大有把握獲勝的。“孤此次必定斬此賊,宣大順之神威!”。

在背後一片“主上英明!”,“陛下萬歲!”的呼聲中,李自成大聲道:“準備擺陣迎戰!”

劉宗敏、李過、李雙喜等應聲而去,各自指揮,列起了三層自北山至海邊的一字長蛇陣,這是順軍常用戰法,並以此法大破左良玉,孫傳庭。

史載:“臨陣,列馬三萬,名三堵牆。前者返顧,後者殺之。戰久不勝,馬兵佯則誘官兵,步卒長槍三萬,擊刺如飛,馬兵回擊,無不大勝。”

李自成俯瞰著自己的騎兵陣營,這支足足有四萬人馬的騎兵隊伍,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他們**的戰馬平時是不飲水的,而是飲血。殺俘虜的血飲馬。馬飲慣了血,對水不屑一顧。打仗前一天,往往不飲馬,讓馬特別饑渴。上了戰場,戰馬一旦聞到血腥味,奔騰嘶鳴,眼睛發紅,簡直像獅子一樣。騎這種馬陷陣,無不克。

“我有如此雄兵,區區吳三桂何在話下?看來今日一戰,就是他身敗名裂之時!”

李自成想到這裏,粗壯的大手緊緊地攥住了玉石握柄的馬鞭,胸腔之中激蕩著萬丈豪情。

此時關上的炮火已經發過幾輪,眼見時候差不多了,吳三桂策馬立於帥旗下,高呼道:

“將士們,闖賊殺我君父,掠我百姓,我等身為大明子民,誓報此仇!與闖賊拚一死戰,勝則功勳蓋世,流芳千古,敗亦忠烈萬年,後人景仰!成敗皆在此一戰,衝啊!”。

戰鼓擂響,馬蹄狂奔,塵土漫天,關寧鐵騎馬隊在前,步兵在後竟然先順軍一步發起了攻擊。

一片石,廣闊的大地上,吳順兩軍隔石河對陣,都是滿眼血紅,殺氣騰騰。

李自成正想命令衝鋒,誰料吳三桂居然主動出擊,關寧軍在他的指揮下如怒海潮水般衝殺而來,直奔長蛇陣南端蛇尾,此處距大順軍大營最遠,是最弱的一環,關寧軍想按昨天作戰的經驗,先吃這塊再說。

不過李自成手下的軍師宋獻策也不是泛泛之輩,他吸取了昨日的經驗教訓,重新布置了戰術。果不其然,氣勢洶洶的關寧鐵騎殺到一百步的距離,大順軍陣前的騎兵忽然向兩邊避開,背後的步兵挺起長槍,突入陣中的騎兵收腳不住,紛紛往槍上撞去,一時間人仰馬翻,亂作一團,損失慘重。後繼騎兵前進不得,衝擊力大失,隻得在原地以馬刀亂砍。剛才撤離的大順軍騎兵已經兜回過來,從關寧軍身後發動攻勢,將關寧軍軍衝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急忙向石河對岸回撤。

李自成見到自己的軍隊很快占據了上風,頓時心中大悅,正得意地望著這一切時,旁邊的宋獻策卻不無擔憂地提醒道:

“主上,這吳三桂似乎已將全部人馬投入作戰,絲毫不顧後路,這是何解?難道他還有什麽後招?還有唐通,怎麽不見他的回報?主上宜早將此事查明啊!”

李自成頓時警覺起來,這事情著實蹊蹺,於是他立即吩咐道:“對,速派人去打探九門口外麵的情況,著唐通即刻來見!”,又一麵命令:“傳令,越石河直衝吳軍大營!”

部下大將劉體純、李過等人忙策動全軍進發,越過石河向吳軍發動攻擊,千軍萬馬並馳而來,一股強烈無匹的殺氣籠罩整個石河戰場。

這一切都清晰地映入吳三桂的眼簾,他立即有了應對的辦法,大喝道:“盾牌掩護四周,弓弩手上正前方,騎兵速速退後,準備強弓防守四翼!”。

戰場上果然瞬息萬變,也隻不過是霎那間的功夫,大順軍騎兵越過石河呼嘯而來,離吳軍大陣不過一百步,馬上大順軍騎兵們扭曲著殘忍殺氣的臉都看得一清二楚。眼見敵軍進入弓箭的射程之內,吳三桂大喝:“開弓!”。

數百張弓弩幾乎同時拉開,猶如傾盆箭雨疾射而向迎麵衝來的順軍騎兵。大順軍的騎兵頓時人仰馬翻,亂成一團。從馬上倒撞下地的大順軍不計其數,鮮血四濺。此時背後的騎兵繼續衝來,將地上受傷的自己人又踩死不少,繼續往前衝,剛好第二輪箭雨又射來,再一次將衝鋒在前的大順軍籠罩起來,又一次人仰馬翻,亂作一團。不過一柱香的時間,順軍搶先進攻的部隊傷亡殆盡。

不過與此同時,大順軍主力卻已從南北兩麵越過石河,包抄過來,將關寧軍圍在一片石中央,以三麵合圍的夾擊之勢,想在開闊的平原地帶將關寧軍一舉全殲。

吳三桂眼見著正麵的敵軍騎兵即將衝至陣前,他根本無暇顧及從側麵合圍過來的敵軍了,他棄鞭綽刀,高聲命令道:“弓弩手退至左右兩麵,所有騎兵準備衝鋒,將士們,奮力殺呀!”。

此令剛下,大順軍已衝到吳軍麵前,弓弩手忙四散退後,關寧騎兵毫不畏懼,奮不顧身地迎頭趕上,與大順軍殺作一團。

吳三桂複仇心切,見到大順軍分外眼紅。他親自出馬,和手下大將吳國貴一齊揮舞著戰刀,身先陷陣,奮不顧身地殺入敵陣之中,瞬息間所當之敵無不紛紛倒地,被淩亂而過鐵蹄踏為肉泥。吳三桂嘶吼著,手中大刀揮過之處,無不鮮血迸濺,頭顱飛落,眼見生死懸於一線,他骨子裏的潛能被大大激發,勇猛如戰神降臨,幾乎雙目通紅。

被吳三桂激勵起來的士卒個個在陣中奮力衝突。大順軍也毫不示弱,奮勇進擊,前者死,後者繼進,以優勢兵力對關寧軍成功地實行了三麵包圍。關寧軍拚力反擊,東西馳突。他們向左突,大順軍的號旗左指,迅即進圍;向右突,大順軍的號旗向右指,再進圍,吳三桂再衝開……如此反複,陣數十交,圍開複合,不知凡幾!

山海關下廣闊的石河灘空地上,雙方人馬在殊死搏殺。遍眼所及,但見血肉紛飛,刀劍交擊,人喊馬嘶,煙塵滾滾……

李自成在遠處高崗上注視著關寧軍的一舉一動,看見關寧軍在劣勢下仍然奮力作戰,對於他們能夠在倍數於己的惡劣形勢下依然能保持如此頑強的戰鬥力,著實令李自成暗暗心驚。為了盡快趕在清兵介入前結束戰鬥,他又命令道:

“傳令,李過,李雙喜率主力將關寧軍圍住,劉宗敏以本部兩千人自吳三桂左方直驅入其陣中,將其一分為二,使其首尾難顧。一定要在午時前結束戰鬥!”

左翼的關寧軍本來已經對順軍連續的攻擊深感吃力,突然間被劉宗敏的兩千精騎直衝而入,猝不提防,堅守多時的陣地終於被撕開了一個口字。劉宗敏領兵在關寧軍陣中硬是殺開了一道血路,其餘大順軍也一擁而上,吳軍被分開成了兩半,情勢危急萬分!

吳三桂一看已方陣地被衝開,頃刻之間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當機立斷,擺脫了這裏的糾纏,帶領千餘最精銳的護衛親軍奔向左翼,親自去堵缺口。

滾燙的熱血一次又一次地濺到盔甲上,幾乎掩蓋了原本的顏色,當吳三桂再次揮刀劃過一名大順軍的脖頸時,那從腔子裏激噴而出的血箭直奔他麵門而來,頓時眼睛裏一陣火辣辣的感覺。他隻是忍不住眯了一下眼的功夫,左臂就被後麵偷襲而來的刀劃開了一道口子,幸虧甲胄堅厚,倒也不深。“呀~~”吳三桂大喝一聲,猛一錯刀,立時將偷襲者連頭帶肩地削成兩段。

“多爾袞,你這個狡猾的韃子,看夠了沒有?再不出來救援,我做了厲鬼也要拉你墊背!”

吳三桂血汙滿麵,一臉猙獰,心頭恨恨地罵道,手下的動作卻絲毫沒有停滯,再一次將戰刀插入敵軍的腹部,向上猛力一劃,頓時那倒黴的敵軍被開膛破肚,胃腸猶如掙脫了束縛一般,迫不及待地流淌出來……

當然,他的罵聲不可能傳到正悠然自得裏佇立於西羅城城樓之上的多爾袞耳朵裏,然而此時關下的場麵多爾袞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這裏地勢最高,可以將石河灘上的一切戰況盡收眼底,一覽無餘。盡管吳三桂在陣中奮死衝殺,險象環生,可是作為盟友的多爾袞卻不慌不忙,穩如泰山。

此時多爾袞周圍的城垛上都插滿了各色龍旗。在吳三桂剛剛領軍出關之後,他手下的數萬軍隊立即接收了這裏的一切防務,控製出了各處隘口和城門,無論是吳三桂和李自成都不知道,此時的山海關已經被多爾袞在兵不血刃,輕而易舉的情況下牢牢地控製住了。

旁邊的多鐸一身白底鑲紅邊棉甲,格外的英姿勃發。他饒有興致地看著關外的廝殺,猶如欣賞一場精彩紛呈的大戲,臉上掛著得意洋洋的笑容,向旁邊的多爾袞說道:“哥哥果然有先見之明,如今我軍徹底掌控了關城,就算是不去救吳三桂也無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等到李自成把他殲滅了,肯定已經無力戰鬥了,到時候咱們就直接過去收獲勝利果實,沒有比這個更大的樂事了。”

阿濟格也幾乎樂不可支,“就是,老十五說得沒錯,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消磨掉關寧軍的實力,等他吳三桂成了光杆將軍,看他還敢不敢橫!”

多爾袞的目光轉向埋伏在東側海邊的精銳大軍看了看,那裏是多鐸的鑲白旗,阿濟格的鑲紅旗,還有自己麾下的正白旗,由於自己傷口未愈,不能親自策馬揮刀,所以命令英鄂爾岱和譚拜率領正白旗協同兩位兄弟作戰。

盡管心中勝券在握,然而多爾袞仍然一臉淡漠的神色,眺望了一陣,目光收回,就像在自言自語:“……我國士卒,初有幾何?因嫻於騎射,所以野戰則克,攻城則取。天下人稱我兵曰:立則不動搖,進則不回顧。”

念到這裏,他終於淺淺一笑,感慨道:“誰說咱們滿人盡是粗鄙無學之輩?剛林的這篇文章就作得極好,比那些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的書生腐儒們的強了不知多少!我軍雖少,但足以掃平賊寇,縱橫中原!”

多爾袞接著伸出手來,重重地在多鐸的肩膀上拍了兩下,用飽含著期待和器重的眼神注視著這位少年得誌,雄姿英發的十五弟,微笑著勉勵道:

“大丈夫當此百年不遇之機,必當提三尺劍以立不朽功業,我十五弟鷹揚四海,功成名就,正在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