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
溫泉基地的聯絡工作一直沒有斷過,自從張小強與溫泉基地取得聯係之後,溫泉基地的指揮權就回到了他的手中,隻限於高層知道,下麵的人是不知道的,溫泉基地如今的發展路線都是在張小強的規劃下穩步發展的。
所以,雙方之間的聯絡相當重要,每天溫泉基地都會將勢力範圍之內的各種情報匯總,轉發給張小強,讓張小強對溫泉基地的發展做到心中有數。
就目前位置來看,湖北基地的發展重心已經偏轉到蟑螂基地與長江沿線,長江艦隊沿江巡視,有計劃的開辟出一個個據點,收納幸存者,收集各種資源。
長江艦隊的副堆艦長高峰是個有能力的軍官,在他的率領下,長江艦隊一度達到了南京外圍,艦隊的規模在遭受雨水襲擊之後,非但沒有減少,由最開始的十多艘擴大到一百多艘,沿途水上公安局和內河巡邏艇,隻要保存完好的,都落到了長江艦隊的手中,如今已經擴大到三千人的團級編製。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自己的造船廠,通過收索,長江艦隊將長江中下遊的大小船廠全部攻陷,得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原材料與機械設備,在王樂派出的副手籌措下,他們已經有了修複和改造船隻的能力。
長江流域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相比J城一個內陸城市,沿途的資源數不勝數,長江兩岸的貨運碼頭與倉庫成了長江艦隊的寶箱,在他們不斷的挖掘下,無數物資運回到J城的江岸基地,通過溫泉基地作為轉運中心,源源不斷地將各種物資裝運到山區囤積。
桎梏草原軍團的油料問題,對溫泉基地不是問題,溫泉基地有兩種油料獲得渠道,一個是土法煉油,在煉油廠廠長不斷改進下,土法煉油得到了一些高新技術的支持,在損耗與汙染上有了很大的改進,質量本身也不斷純化,級別越來越高,已經可以作為專用燃油使用。
要不是生產時汙染依然很嚴重,幾乎算的上完美,輪胎這東西在長江沿岸到處都是,隨便一個大型修車廠能找到的輪胎都是數以千計。
還有一個渠道是長江沿岸的油料儲運點,不管是一百年前還是一百年後,水運都是損耗最低的運輸方式,對於油料這種不算很容易運輸的物資,船運是一種很合算的方式,收複長江沿線的油料倉庫後,大批大批的油料轉運到山區囤積,保證了足夠的庫存。
也許黃泉他們對新植物的利用不如張小強,但是他們找到的各種物資是草原軍團的數倍以至十多倍,所以山區那邊是爆炸式的發展方式,張小強這邊的發展已經夠快,蟑螂基地的發展還要快。
幾個省份的物資集中在一個小小的山區,爆發出來的效率是恐怖的,所有的山地都被開發,各種山隘都被改造成防禦牆,以前張小強定下的規劃正在逐步實現。
成百上千的機械設備運到了山中,將一座座巍峨的大山掏空,老實人組建的建設部成了最牛的部門,上萬壯年勞動力成了他的部下,他們按照溫泉基地的架勢改造著山區,圍牆越來越高,越來越厚,兩山之間的圍牆沒有大門,隻有一條長長的夾道,車輛能自由進出,若是遇到屍海,隻要從上麵拋下沙石袋子,便能將其堵住,數十米的厚度,就算D3也不可能撞開。
沒有大門的做法,是鋼鐵大門擋不住露水的侵蝕,張小強已經將能產生防鏽發植物告訴了溫泉基地,那種形似貓爪的蕨類植物在中國腹心的產量不高,溫泉基地也沒有太多的專業人才來研究這些植物,雖然照貓畫虎搞出了種植基地,產量始終上不來,就連大炮機槍等武器的保養都有些不足,更不消說保養其他鋼鐵,夾道防禦工事就這樣誕生了。
在山區,到處都是建設的人群,山間的田地不多,好在第三場雨水之後,植物大多發生了異變,生長周期變短,產量也增加了數倍,收獲一季後,在土壤裏薄薄的噴上一層稀釋的喪屍溶液,便能在最短的時間讓土地恢複肥力。
加上眾多的農用機械,田地裏的出產能勉強保證整個HB各基地的糧食供應,何況還有每天數百輛運輸車24小時從江邊將各種物質轉運過來,其中的糧食等食用物資能供給十萬幸存者吃上十年。
所以,除了一部分人從事種植之外,大多數人都轉為建設或者製造,在這裏,山區的工礦在王樂的籌備下已經陸續完工,張淮安的協調能力是周傑的數倍,在他的協調下,各個部門猶如鍾表一樣精準,已經初步完成了當初所有的設想。
當初的設想不像在草原上那樣開疆擴土,又因為內陸地區的一些限製,武器彈藥方麵不如邊疆地區那般容易搞到,彈藥的消耗與補充也不是很容易,好在當初在撤退的時候搬運的上百車軍工機械終於有了產出,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子彈走下生產線進入彈藥庫存儲。
HB基地是對內建設,建設的目的便是在無邊喪屍狂潮的衝擊下,有一個安身之所,為中國的幸存者在腹心之地建設一個庇護所。
所以沒有像草原軍團那樣快速擴充,以戰養戰,接二連三的收服大型城市,就連他們收服的J城與縣城都沒有正式運轉,理由很簡單,不管收複多少城市,都改變不了他們四麵受敵的態勢,反倒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若是需要物資的話,長江沿線提供的物資就足夠了。
在防守戰略的影響下,溫泉基地始終沒有舉行對喪屍海的圍剿戰,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防守思想,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自聚集地突圍時,受到屍海追擊的後遺症,比起草原軍團的不知無畏,溫泉基地的黃泉等人始終忘不了在聚集地受到的煎熬。
到目前為止,重於內部建設,重於物資囤積,山區被不斷改造,一座座大山被挖空,或作為物資倉庫,或作為兩山防禦體係,在賀蘭峽穀那樣的兩山工事在這裏不止一處,緩緩相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工事群,綿延幾十公裏,前麵的剛剛建起,後麵的又開始籌建,建設防禦工事的時候,順勢將公路也修建了。
以前在山區找到的幸存者們返回了山區,成為建設大軍的一員,他們對這裏的環境知之甚詳,一個個幸存者在末世前就聽到老一輩反反複複的念著修路,一條條公路早就在末世間便刻在他們的心中,這些一輩子沒有出過山的農民,在這個時候,個個都成了修路專家,每一處山隘的地勢,每一處彎道的角度與山石的質地,他們都了然於心,無需專業工程師的測量。
有了足夠的材料,人力,炸藥,還有機械設備,山區人一輩子都沒有盼到的公路在七個月的時間陸續修通,很多人望著公路流下了淚水,不管這個世界這麽變化,至少在他們死掉之前,這裏有了公路。
有了便利的交通體係,整個山區基地才正式盤活,各個礦點開采出來的礦產能通過公路送到提煉廠,加工之後又成為原料送到加工成做成成品,各種成平經過二次加工,三次加工,了子彈,槍管,零部件,還有各種軍需與民生物品。
隨著一堵堵圍牆的聳立,幸存者們也逐漸堅定了信心,有了牆就有了安全,山區地勢複雜,不靠圍牆,僅僅憑借山區就能將百萬喪屍割碎。
除了在各個山頭要點安置笨重的大炮,導彈基地的上校也出了血本,拿出近兩百枚對空導彈布置在各處要點,形成對空隔斷火線網,凡是從天空過來的敵人都會受到導彈基地雷達的鎖定,然後被布置在山區的導彈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