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商人的動作在與日生接觸過後開始化暗為明,作法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在南方,商人們釋放自己的生意接受他人的投資藉以結成更強的獲利結構,以此增加在南方的影響力,由於商人們在南方有著氏族、朋友乃至村莊等等盤根錯節的關係,所以在進行這些工作上並不算太難,麻煩的是在北方。

在北方,商人們的地位明顯較南方矮一個頭,畢竟就北方人看來,商業是他們在南侵之後開放給南方人做生意,是一種施恩,很難將其與互惠互利連結,因此在北方商人必須花費許多的成本去攏絡北方人。

然而,攏絡就隻是攏絡,利益上的結合並非真正的朋友關係,商人們在北方始終是異類,因為他們無法進入北方掌權者真正的生活圈──騎馬打獵,這種招式多數的商人都做不到,因此他們始終處於北方人的外圍,無法與他們結合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為了處理這種情況,商人們開始改變作法,首先便是加大投資北方,拿更多錢建立更多生產工廠引入更多南方人進入北方,試圖衝淡北方人在該地的影響力,並且投注更多的錢在該地的領導階層,試

圖擁有更佳的關係。

當然,這種做法效果甚微,但是商人們知道錢與軍隊不一樣,強大的軍隊人們會因為他不動而感激,但是錢卻必須實際投入才有足夠的影響力,看到有錢人而低聲下氣的人隻要知道沒機會得到金錢而態度大轉變的並不在少數。

商人們的動作一反常態,但是烏爾神殿一方卻保持以往的作法,似乎已經打定主意就是不與商人們喊價爭取好處,反而也隨著商人們起哄,趁機買入許多比以往更低廉的物資,並且將手伸入過去無法觸及的投資項目。

看到麵對北方人首當其衝的烏爾聯邦都擺出這種姿態了,其他村莊的神殿自然跟進,增加投入資源,一時間南方的商業反而變得更加繁榮,開始吸引外地的商人回流。

商人們見神殿的做法使他們漸漸失去商場上的主導權自然感到危險,但是他們又不能對另一個麵對北方人的區域,也就是西北各村出手,畢竟那邊是與岸際城市通商的主要區域,要是跟他們過不去生意就真的不用做了。

麵對兩難,商人們開始改變作法,收購戰爭時的物資,包含糧草、載具乃至

製造武器的工廠,然而這筆錢是龐大的,在沒有戰爭時長期持有根本不劃算,在神殿故意裝作沒看到的情況下,商人們隻能再轉手賣掉物資,最後還是以低廉的價格拋售。

商人們的掙紮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神殿掌握的物資管道比他們要多得多,試圖增加自己的影響力胡亂動作的結果隻是削弱自己,但是,他們確實達到延緩戰爭的效果了。

大量人口往北移的結果就是北方的糧食需求激增,而南方反而有剩餘,加上商人又想購買糧食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也就導致大量糧食被收購,進而造成北方在人口激增後出現饑荒,最終使狼育下令開糧倉,並緊急從西方調動糧食資源。

商人們的失控行為確實影響到了北方的戰爭腳步,可即使如此,卻也將自己的力量削弱大半,主宰戰場的想法越來越不可能實現。

可就在這時,有商人突發奇想:如果戰爭不可避免,為何我們不想辦法製造戰場在不會波及我們的地方?

新的想法在商人之間誕生,為了避免戰禍,他們有了新的做法,而這做法對他們來說未嚐不是能夠一試的辦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