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西洋倒爺

這個老外也懂漢語,知道朱由檢說的是什麽意思,哈哈一笑,也沒有隱瞞什麽技術優勢,對朱由檢坦誠道。“其實我們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手段,隻不過是額外的加厚了炮膛的厚度而已。填充的火藥爆炸的衝擊要小於火炮炮膛的承受範圍,這樣一來,填充同樣的火藥,與其它火炮相比,這種加厚的火炮不會炸膛,很安全!在一定的火藥範圍中,而且還能射的更遠。”

尼瑪!朱由檢也是頗為無語,不過轉念想一想,這個老外也確實夠聰明,既然不能夠從技術上著手,那就從炮身的改造上下手。

加厚了炮膛鋼鐵的厚度確實能夠起到抵消火藥衝擊對於火炮的傷害,也能夠極大地減少了炸膛的可能性。

雖然沒有什麽技術水平上的提高,不過這個也是一個不錯的預防炸膛的手段。

不過加厚了炮膛的火炮也就意味著重量的增加,這種大炮的要遠遠的重於其他火炮,而且運輸也是一個極大地難題。

沒人願意在打仗的時候扛著兩千多斤的大炮來回跑,不但減少戰鬥力,而且十分的麻煩費力。

明朝前期的自製大口徑火銃在原理上與這些紅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式的,但是具體做出來這其中就大有區別了。

明朝前期火銃多以銅為原料,內膛呈喇叭型,炮管顯得單薄,以其口徑而言炮管顯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銃”相同。

這種火銃與紅夷大炮相比火藥填裝量少,火藥氣體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過熱,射速也慢,以銅為材質雖然不易炸膛,這也是明朝唯一能夠防備炸膛的辦法。

但是這樣做的費用較高,而且銅太軟,每次射擊都會造成炮膛擴張,射擊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為武器而言壽命太短,唯一的優點是重量輕。

在動輒重數千斤的紅夷大炮麵前,明朝前期的火銃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也可以說明朝的大炮與紅夷大炮各有千秋,也不能說誰好誰不好,紅夷大炮威力大,但是沒人願意抬著它四處跑。明朝的國產大炮重量輕,但是成本太高。

可是不管怎麽說,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其優點,它的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

紅夷大炮最突出的優點是射程,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環節,即使現今也不例外。

明朝自製鐵火銃的最大射程不超過三裏,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險;而一般三千斤的紅夷大炮可以輕鬆打到七八裏外,最遠可達十裏!當然了,這些都隻是佛朗機人自己說的而已,有沒有說的這麽厲害,這還要等明朝的科學家們研究過了再說。

一個火器行的老頭子手裏拿著一張紙喃喃的說道。“硝六斛,磺十二兩,炭一斛四兩。又方,硝一斛,磺夏月二兩冬月二兩二錢,炭三兩七錢。這兩個方子還是不錯的,難道火炮不炸膛的原因就在這裏麵?”

朱由檢湊上前問道。“怎麽了,這個方子有問題嗎?”

老頭子搖頭道。“這倒不是,老夫沉迷火器也有四十年了,這親手做出來銅的,鐵的火炮也有上百個了,自信閉上眼睛也能夠配出這個火藥的配方。隻是覺得這兩個房子裏的火藥成份量太足,倘若是放入我們大明生產的火炮中,九成九的火炮會因此提前炸膛,而紅夷大炮卻能夠承受的起這個份量。可見這個炸膛與火藥成份應該沒有關係,想要弄明白這個原由,還是要從炮身入手。”

隻是看了看火藥方子就能夠明白原由何在,不愧是職業的火炮專家。

老頭子又研究了一下火炮道。“炮口徑三寸者至火門,該長九尺九寸矣,其炮口每徑一寸,炮該長三尺三寸,口徑之大小俱照此例增減。然打放遠近規則取規四分之一為十二度,其炮口昂高不可過六度,多則反過近矣。其鉛彈大則難下銃腹,小則減藥氣,惟是彈與銃筒一股關淨,彈貼藥上送出有力方能發準。炮身厚重,這種當量的火藥還不足以能夠破開炮膛本身,確實是有一定的作用防止炸膛。”

“這種紅夷大炮,我們大明能仿的出來嗎?容易不?”

這才是朱由檢最關心的,雖然沒有什麽特別的技術含量,但是與大明的火炮相比,還是要先進的很,有必要將這種火炮裝備軍隊,戰鬥力一定能夠提高不止一個層次的。

老頭子聽了後苦笑著搖了搖頭。“王爺,您又不是不知道,這個火器不太安全,容易走火,火器的生產早就被停掉了。朝廷都已經十幾沒有撥款研製火器了,再說了,原來的那幫人也是走的走,散的散,掌握製造這門手藝的人也不多了。就是我們也隻能是靠打鐵來維持生計,這製炮的手藝早就已經生疏了。”

朝廷既然已經停掉了這門手藝,自然不會再拿出錢來供養這群吃閑飯的人,手藝人們還需要吃飯,自然就要另謀生路了。

一年兩年還好說,十年八年之後,就是原本熟練的手藝人恐怕也已經不再熟練了。想要仿造出這種高水平的火炮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唉!”

朱由檢遺憾的歎息道。“這種不炸膛的火炮若是能夠大量的加入我明軍,何至於能夠在那遼東戰場上受那女真人的窩囊氣!”

“王爺不要灰心,說不定有一天陛下轉了性子,重新恢複了這一行也不一定,到時候一定能夠製出比這個還要好三分的火炮!”

“這個說的不錯,隻怕我皇兄對這些危險的東西看不上眼。”

因為危險而拒絕熱兵器的使用,這個是時代的退步,隻會被同時期的文明拋棄。

一八四零年的鴉片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教訓,清廷停掉了所有的火器,毀掉了所有的火槍。

到了英軍登上岸的時候,居然還以為隻要澆上狗血便能破了英軍的火槍。

因為清朝所謂的曆代明君拒絕了自明朝以來先進的火器工業,以至於鴉片戰爭之際,手持長刀長矛的清兵麵對洋人的火槍火炮毫無還手之力。

所謂的思想文明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保證。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最強大的後盾,再怎麽先進的文明也隻會被同化掉,曆史上的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不都是被強大的外來軍事力量給消滅然後同化的。

“哈哈哈!什麽好東西朕不會看不上眼,拿來朕瞧瞧。”

皇帝坐在八人抬的龍輦上風光的趕了過來,正好聽見了朱由檢的話。

天啟皇帝通體一身橙黃色的紋著雙龍吐珠戲雲瑞的龍襖,乳白色的白絨圍在脖子一圈,黃中帶白,威嚴中夾帶著人情味。

八人小心翼翼的將龍輦停在十米外的不遠處,三個小太監連忙扶著皇帝走下龍輦。

朱由檢等人趕緊拜道。“臣弟叩見陛下。”

天啟皇帝揮揮手道。“這個無須多禮,今天一時興起,想要出宮看看,沒想到在這裏見到了五弟。”

今天朱由檢通身一片白色,與未化的雪花甚是相得益彰。

無需太多的裝飾,一根紅繩係著一塊金黃色的和田軟玉佩在腰間,顯得身份的尊貴。白色的貂裘披風披在身上,配合那俊秀的麵孔,整個人顯得精神氣十足,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兩個人長的差不多的人麵對麵的站在一起,一個憨厚敦實,一個精明聰慧。

“嗬嗬,臣弟也沒有想到會在這裏碰見皇兄,這不是聽說這裏來了一批佛朗機人的火炮嘛,所以才來湊湊熱鬧。不知皇兄這次過來所謂何事?”

天啟皇帝說道。“朕此番過來,所行目的和你一樣,也是來看看這所謂的火炮長的什麽樣子。”

朱由檢向皇帝身後一看,幾十位大臣站在後麵,孫承宗,袁可立,魏忠賢,崔呈秀,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

等等叫的上名字的一幹重臣全都已經過來了,應該都是從早朝上過來的。

魏忠賢擺出蘭花指指著那幾個站在一邊目光呆滯的洋人斥責道。“大膽佛朗機人,竟然一點兒禮儀都不懂,難道不知道見了我大明天子是要行跪拜禮的嗎!”

那十幾個佛朗機人看了看五體投地跪在一邊的那些個火器行的工人,才明白了所謂的跪拜禮是什麽東西。

一個年紀最大的佛朗機人站出來向天啟皇帝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說道。“我是西班牙傳教士約翰遜,我們這是第一次到貴國,是帶著我們女王的誠意來的,還不曾了解貴國所謂的跪拜禮,還望大明皇帝能夠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