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理去

如李東棟所說的那樣,柳乘風一下子茅塞頓開,不過他又皺起了眉,看了李東棟一眼,道:“先生說的很有道理,可是蠻子們會肯給我們索回合輔、文山二縣的時間嗎?”

柳乘風也不是傻子,兩個縣已經被安南人侵占了這麽多年,人家會肯乖乖地拱手奉上嗎?若是要討回,唯有動用武力了,可是真要動武,隻怕時間也來不及。

李東棟看著柳乘風,道:“所以要拿捏住時間,大人,安南國山多民悍,對他們絕不能步步為營,若換作是學生,最好的辦法是給予他們突然襲擊,而後全身而退,決不可陷入僵局,否則就算是勝,那也是慘勝而已。”

李東棟居然連戰爭的基本方針也想好了,不過他的話確實有道理,安南國靠近大明的接壤部位,群山連綿,地形很是複雜,而且安南人彪悍,陷入鏖戰的話,對大明來說並不劃算,畢竟人家是主場,占著地利,又有人和的因素,真要打消耗戰,大明未必耗得起,這就是當年文皇帝征伐越南失敗的主要原因。

其實說白了,戰爭對大明這樣的‘超級大國’來說,可是一項很大的工程,無數的糧草,將由江南、京師源源不斷地運輸而來,此外,大量的鎧甲、軍械、戰馬、火銃、火炮也將大量地損耗,大量的民夫需要征集,十萬的大軍往往需要三十萬的民夫以供給養,而戰爭多持續一天,就需要損耗大量的人力、財力。

而對於小國來說,戰爭反而簡單,因為小國連係統的軍事機構都沒有,一旦開戰,無非是立即征集人馬,發給武器迎戰而已。

雖然小國的軍隊在大國強大給養的正規化軍隊麵前不堪一擊,可是一旦遭遇民風較為彪悍的小國,戰爭就算順利,對大國來說也是得不償失。

就如後世的帝國墳墓阿富汗一樣,世界霸主英國人在那裏折戟,橫行一時的蘇俄在絕對優勢的占領之後也不得不撤軍,空前強大的美國也是騎虎難下,再強大的力量也會拖垮。

很明顯,安南就是這種民風彪悍的小國,李東棟所說的戰爭方法確實有效。

李東棟隨即道:“大人,依學生看,再過一些時日,隻怕安南人就會派出使者來與大人接觸,大人在廉州就藩,安南人不可能不會趁機索要一些好處,所以以學生的估計,他們會派出使者來廉州,大人何不速做準備,等那使者一到,驅逐其使,令安南人與我大明交惡,再上奏朝廷,督促廣西巡撫出兵,奪回合輔、文山二縣?”

李東棟說完,故意去端了茶盞喝茶,他和柳乘風的談話其實並不算愉快,可是卻很痛快,在柳乘風麵前,有什麽說什麽,而李東棟更知道自己的話到了柳乘風手裏遲早都要實現的,這就是李東棟所要施展出來的抱負,用自己的智慧和自己的才學去改變別人,進而改變天下。

柳乘風不由笑道:“哦?安南人會派出使者?”

李東棟道:“學生也不過是猜測而已,不過十之八九會來,安南人貪婪無度,其他的藩國都是一年納貢一次,偏偏安南國這數十年來,每年派出三撥使者入京納貢。為的無非是朝廷的賞賜而已。現在大人就藩在這廉州四處打賞,安南王想必早就得知了消息,他們會來的。”

藩國和大明的納貢體係,表麵上是藩國們吃虧,其實占的便宜不少,往往納貢之後,朝廷都會頒出極高的賞賜,這麽做自然是施恩,另一方麵也有迎來往送的意思。

因此藩國們很願意來納貢,可是像安南國這樣一年來三趟的就顯得有點兒無恥了,說他們貪婪倒也沒有錯。

柳乘風在廉州的事跡還真有點兒生怕別人不知道的意思,來了這裏幾個月,打賞下去的銀錢已經超過了上萬,難免讓人眼紅,以那安南王恬不知恥的性子,沒準兒還真會派使者前來。

柳乘風覺得有理,不禁笑了起來,道:“多謝先生指點,不過如何對待他們的使者,還是用我的辦法來才好。先生旅途勞頓,不如先在本侯這裏歇一歇,到時再聆聽先生的教誨。”

柳乘風對李東棟的言辭客氣了許多,其實一般的讀書人,柳乘風是不太瞧得上眼的,可是李東棟不同,他雖然也有迂腐的書生氣,可是百無一用四個字不該用在他的身上。從對話中,柳乘風大致摸出了這個人的本事,這個人做事很細致很認真,從他摸清廉州底細摸清蠻子的習性和漢蠻之間的矛盾就可以看出,他是個很細致的人。此外,這個人眼界很高遠,這個眼界指的是那種看問題的角度,別人在鑽牛角尖,偏偏他能一覽全局,從更高的立場去看待問題。

連柳乘風都不免對他生出了佩服之感,李閣老的家人果然不一般。

李東棟知道柳乘風還要好好地消化一下自己的話,倒也不客氣,拱手作揖道:“那就有勞了。”

李東棟沒有提做入幕之賓的事,而柳乘風顯然也沒有提出招攬的意思,很多東西都是盡在不言中,柳乘風安排他暫時在行轅中住下,自己也開始琢磨起來,李東棟的話有道理,可是要去做也不是這麽容易、

廉州城似乎一下子平靜下來,隻要柳乘風不折騰,自然也鬧不出什麽幺蛾子,如今柳乘風在廉州的威望已經到了頂峰,廉州大小的文武官員都是唯柳乘風之命是從,柳乘風的吩咐都能很快地貫徹下去。

就如侯府的修建,如今已經開始動工了,各大衙門都出了不少的力,甚至還有武職千戶想讓下頭的軍戶們來做幫工,不過這好意,柳乘風卻隻是心領了,侯府的工程實在不小,動用的民夫也多,好在柳乘風舍得給工錢,倒也給了不少閑置的人多了一份養家糊口的機會。

侯府坐落在廉州城外二十裏,之所以不選在城內,自然有柳乘風的考量,一方麵是城內勻不出這麽大的地來,征用民宅難免惹來民怨,索性建在城外更好一些,與此同時,將來侯府肯定是要住人的,幾百號人入住,每日要消耗多少魚肉?這些都需要在外采買,到時候在侯府的周邊肯定會有一些人做買賣,慢慢地就能聚集出一個市場來,有了市場就會有人丁,廉州府城太小了一些,趁著這個契機,擴大一下城市的規模也是好的。

除了建侯府,柳乘風還打算修路,這條路從侯府一路筆直通往府城,不但可以給侯府提供一些便利,也能促進廉州的昌盛,反正柳乘風有的是錢,倒是不必操心這個。

府邸在修建,道路在修築,大量的工匠和民夫都征集起來,每月還給工錢,這廉州上下居然繁榮了不少,畢竟人有了工錢,難免就要花費,花費得多,對商鋪就有好處,商鋪們要進貨,自然會有商賈帶著貨物進來,一時間,商賈、工匠如雲,讓廉州人看到了一絲久違的變化。

在桂林,陳鐮也開始有了動作,打著靖江王府不符合祖法規矩的旗號,居然大著膽子叫差役拆了一麵王府的圍牆,勒令王府三日之內必須著手重修郡王府,不得再用親王的規格。靖江王府已是被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得不大量地兜售田莊,其中廉州的田莊就有數萬畝,這些也都被柳乘風讓人低價收購了來,而所有人都知道在廣西作威作福了數十年的靖江王一係隻怕此時就要敗落了,雖然沒有徹底地沒落,可是這樣急轉直下的勢頭已經很難再逆轉。

靖江王的沒落與封萬戶的廉州侯柳乘風的強勢崛起對比強烈,一個在建高樓,一個樓塌了;一個如日中天,一個急轉直下,讓人看得大跌眼鏡。

又過了幾日,靖江王府開始大量地裁撤王府護衛,按大明律,封疆的藩王都允許編練護衛,不過護衛的人數卻有很多的規定,到了靖江之役之後,規定已經越來越嚴格,靖江王府共有三衛護衛,一衛就是三千人,總數在九千,不過九千是明麵上的賬目,藩王們哪個都不敢滿編,這會引來猜忌的。所以真正的人數也就四五千人上下,按道理,靖江王再保持兩衛也不成問題,隻是如今連自己人都要養不起了,哪裏還養得起什麽護衛?一下子,就裁撤掉了三四千人。

靖江王這邊在裁撤,柳乘風那邊卻在招募,柳乘風雖然是侯爵,可是因為有封地,所以禮部那邊磋商之後,最後與皇上討論,決定給以柳乘風一個衛的的編製作為侯府的護衛,畢竟是封疆的爵爺,又處在大明的邊疆,到處都是蠻子,若是連護衛都沒有,還讓不讓人家活。

柳乘風等於有了招募三千人的權利,因此王府那邊一裁人,柳乘風這邊就把這些人全部收容了,據說為了這個事,氣得靖江王又是一陣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