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恐鳥(二更)

簡單收拾好了山洞,麥冬開始思索起另一件重要的事。

——煮鹽。

這是麥冬自見到大海後就冒出的想法。自從來到這個世界,除了偶爾獵到的動物血裏麵所含的少量鹽分,她幾乎再沒有攝入過任何鹽分。一般人如果像她這樣,可能就會產生諸如頭暈惡心、全身無力的不良反應了,但也許是因為咕嚕的血和蛋殼的緣故,她的身體素質大大提高,即便這麽久沒攝入鹽分都沒什麽反應。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她也實在不想吃連鹹味都沒有的食物了。之前循著河水走的時候她就想過找鹽的事,她知道古代製鹽主要分為海鹽和井鹽,原本一直沒想到會見到大海,自然也沒想過煮海為鹽的事,但井鹽要鑿井汲鹵,對她來說更不現實,所以她一直的希望還是要找到有人煙的地方,有人煙自然有鹽。

現在大海就在旁邊,自然不必舍近求遠。

煮海為鹽,顧名思義,就是將海水蒸煮凝結出鹽的結晶,這個倒是不難,她雖然是文科生可也在初中時做過氯化鈉結晶實驗。想要得到粗鹽很簡單,不停地用水煮就行了,甚至如果有足夠大的地方,曬鹽都可以。

雖然煮鹽很簡單,但對原來的她來說,卻還是很困難,因為她沒有煮鹽的容器。

那個小石鍋煮點水飲用還可以,煮鹽的話一鍋不知道能煮出幾粒鹽,效率太低。

但現在不同,有咕嚕在,她想要多大的石鍋都可以。

“咕嚕,你真是我的福星呢~”

出發去海邊的路上,麥冬已經不止一次笑眯眯地誇獎咕嚕,把咕嚕高興地尾巴翹地高高的,嘴裏“咕嚕嚕”地像是在吐泡泡一樣說著什麽麥冬聽不懂的話。

麥冬很好奇,它那並不像是無意識的囈語,反而像是一門複雜的語言,雖然翻來覆去隻有幾句話,但音節排列、音調頻率,的確像是一種係統的語言。但之前她從沒有聽到過咕嚕說這樣的話。

難道是傳說中的龍語?

在她看過的唯一一本涉及到龍的小說中,龍基本上就是智慧的代名詞,因為活得夠久,它們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而它們的知識,似乎是通過血脈傳承的,繼承了血脈力量後,它們後傳承先輩的知識和力量,其中龍語也包括其中,可以說,龍不像人一樣初生後還有個牙牙學語的階段,而是直接便能口吐龍語。

她不知道那本小說中關於龍的設定是不是普遍設定,更不知道咕嚕跟那裏麵的龍的設定相不相符,但它那幾句古怪的話,還是成功地挑起了她的好奇心。如果咕嚕真的能傳承血脈力量的話,或許它會成長成比人類還要智慧的存在呢,那樣的話,也許他們就可以更加順暢地交流了。

但是——

如果它同時覺醒了關於種族的記憶,而想要回歸它自己的種族呢?

心中突然生出一股煩亂,讓她的整個胸口都感覺悶悶的。

遠遠地看到白色沙灘與蔚藍海岸相接一線,清爽的海風迎麵吹來,海鳥的叫聲從頭頂劃過,她深吸一口氣,搖搖頭將頓生的不安拋到腦後,開始準備今天的工作。

想那麽多做什麽,無論如何,珍惜當下就好。

麥冬選擇煮鹽的地點就是海龜沙灘,這裏視野開闊,沙灘鬆軟平坦,之前來時觀察過附近也沒有什麽大型危險動物,而起而且這裏離三角洲也比較遠,海水含鹽度應該比較高,若是在三角洲入口處煮鹽,估計效率要底下許多。

沙灘上除了細沙和小塊礫石,便是各種堆積的岩石。被風力和海水侵蝕的岩石看上去形態各異,頗有奇趣。麥冬選擇了一塊表麵光滑無裂綹無孔洞,看上去石質比較細密緊實的圓形石頭,它跟麥冬奶奶家土灶上的大鐵鍋差不多大小,估計最低得有幾百斤重。

咕嚕還沒圓石頭一半高,仰著頭都看不到石頭頂部。麥冬隻得把它抱到石頭上,然後用鏟子在石頭上劃了線,讓它按著線切割。

咕嚕趴在石頭上,撅著小屁股吭哧吭哧開始幹活,麥冬一邊注意著它別從石頭上滑下來,一邊打量著四周。

圓石頭所在的位置比較靠近沙灘後部,離海水較遠,周圍都是同樣的大石頭和被海水衝刷地圓滾滾的小塊卵石,她撿了塊卵石在手裏把玩著,想著若是用這種石頭從山洞口到下山鋪一條卵石小路也挺好的,她高中時校園裏就到處都是這種卵石路,據說還能按摩足底,舒筋活血,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卵石間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和貝殼,這次不著急,她便撿了一大把暖色調的漂亮貝殼放在籃子裏,準備回去嵌在山洞牆上做裝飾。

距離圓石頭兩百米左右的位置便是海龜們的棲息地了,麥冬數了數,之前看著一大片便以為很多,其實也就十幾隻,不知是總共就這麽多還是其餘的都在海裏,隻是現在是白天所以還沒出來。想想很多動物都是晝伏夜出,麥冬便比較傾向後一種可能,看來如果想大量捕獲海龜肉的話,有必要夜晚來一次這裏了,而且她記得海龜蛋營養價值也很高,如果能找到海龜巢,順巢摸蛋就再好不過了,隻吃海鮮的話她擔心營養會不均衡,所以食物種類還是多多益善。

咕嚕挖了半天,總算將圓石頭挖出一個深坑,但這距離麥冬的要求還是很遠,石壁太厚,內部太不光滑,而且以現在這重量,麥冬使出吃奶的勁兒也挪不動它,更遑論拿它加柴燒水煮鹽了。

於是苦逼的咕嚕隻得繼續幹活,這下它不是趴在石頭上了,而是整個身子掉進坑裏,深坑比它還高,於是從外麵看根本看不出裏麵還有條龍。麥冬覺得咕嚕在那兒幹活,自己卻在一邊幹看著實在有點不好意思,而且石鍋也快完工了,便跟咕嚕叮囑了幾句,自己跑到遠離海岸的叢林中撿柴火去了。

這處海岸邊的植被實在算不上茂盛,而且不知道什麽原因,基本都是些小樹,很少有參天巨木,因此麥冬找柴火也找得很不順利,忙活半天也隻找到一小捆細樹枝。麥冬看看遠處更加茂密的叢林,隻得繼續往前走,向更遠離海岸的叢林走去。

遠離海岸的地方情況就好很多,陳年的枯木到處散落著,為了節省時間,麥冬沒有撿滿一捆就送回去,而是將撿到的柴火堆成一大堆,準備等撿夠燒一大鍋水的再一趟趟運回去。

這邊的叢林與她初來這個世界時的叢林也不一樣,物種植被都有所不同,最令她驚訝的是一種鳥。但是,這種鳥已經超出一般意義上的鳥。當時麥冬正在埋頭撿柴,忽然聽得一串低沉地咕咕聲,音節像是金魚吐泡泡一樣從咽喉裏冒出,有著莫名的喜感。她警覺地抬頭張望,很快就發現不遠處那個龐然大物。

是的,龐然大物,那隻“鳥”足有三米高,就連河灘邊最大的翼龍都沒有它大,看起來簡直像座小山,完全當得起龐然大物這個形容。它的兩隻後肢粗壯有力,腳分三趾,後肢支撐起的腹部十分肥碩,上麵披著厚厚的黃黑色的羽毛,腹部往上是長長的像天鵝一樣的脖頸。它步履緩慢,即便發現麥冬在打量它也沒有太大反應,隻是用那黑豆眼回望了她一下,朝著她咕咕叫了兩聲,便繼續悠閑地邁著步子,時而伸長脖頸啄食樹上的嫩葉——它的身高可以使它輕易地觸及較矮的樹木枝葉。

麥冬從未見過這麽大的“鳥”,地球上與它最相似的鴕鳥也望塵莫及。

這是種生性溫和的動物,她在心裏默默下了個定論,看看它那寬廣柔軟的背部,心裏忽然起了個念頭:有沒有可能將它馴化成坐騎呢?

以它的高度,速度應該也不會太慢,但就算速度慢一些也沒關係,她看中的,是它寬廣的背部和碩大的體積。

以後她很可能會多次來回往來於山洞和海灘之間,或者離開山洞去其他地方尋找資源,隻靠她和咕嚕手拿背抗地實在拿不了多少東西,如果有個能負重耐遠途的坐騎,就實在是再好不過了。但她一路上並未見過類似於野馬一樣的動物,有些動物雖然看上去也很能負重,但脾氣實在不好惹,別說馴化,她別不小心被吃掉就不錯了。而大凡食草的動物一般生性溫和一些,這隻鳥剛才的反應也證實了這個判斷,徐徐圖之的話,還是很有可能馴化的。到時候養上幾隻這種鳥,再出遠門什麽的,不僅不用勞累雙腿,還可以搜集更多的資源,實在大大便利了她在這個交通不便的世界的生活。

想到這裏,麥冬愈加興奮,看向那隻鳥的目光也不禁火熱起來,仿佛那已經是乖乖任她驅使的溫順家禽了。

“嗯,得先取個名字,這麽大個,就叫恐鳥好了!”

照例給這新物種取了名字,看看也拾得差不多的幹柴,麥冬戀戀不舍地再看了看那隻仍自悠閑的大鳥,抱起一捆柴,準備先返回海岸再作打算。

今天的任務是煮鹽,先把鹽煮了,再好好想想怎麽馴化恐鳥吧,而且她在這樹林裏已經耽擱了許久,咕嚕很可能已經把石鍋挖好,她遲遲不歸,它該等地著急了。

因為想著或許很快就有坐騎代步,即便扛著一大捆柴,麥冬的腳步還是輕快無比,不久就走出了這片樹林,來到海岸邊的低矮小樹林。

但就在這時,她聽到了一種聲音。

海浪衝刷著沙灘,狂風在一旁為虐,還有海鳥不知是狂歡還是興奮的鳴叫。

雖然也是海浪聲,卻跟平常的海浪聲迥然不同。

她心裏忽然湧起了一股不安,埋頭加快腳步,很快就走出矮樹林,看到了海龜海岸。

她走時還安靜祥和的海岸已經全變了樣,碎雪般的浪潮一波挨著一波地衝上沙灘,無數的海中生物被衝刷上岸,漫天的海鳥在天空中飛舞著,不時俯衝下來尋找海浪中或沙灘上的魚蝦貝藻,原本悠閑地曬著太陽的海龜們也不知去了那兒。原來的水位線被淹沒了十幾米,甚至快要淹沒岸邊的植物,潔白的沙灘更是隻有在一波浪潮褪去的短短空隙才能露出一角。

關鍵是——原本矗立在海岸邊的那塊圓石頭,不見了。

咕嚕還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