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北平集會之前,西域使團便隨大公子劉桓前往司隸的隊伍一起出發,經長安出玉門關先至樓蘭烏孫等西域小國,繼而轉向西北過吐蕃走天竺一路途徑大小數十國方才折轉而回自玉門長安洛陽一線返回北平,整個行程耗時兩年零一個月!輾轉六萬多裏,在宣揚大漢聲威的同時對當時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也在史書之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黃慎、班子明、王甫等亦名垂青史,無論在後世的任何史書之中,對於這次出使都給予了極高的肯定!

此次西域使團的很多具體工作劉毅都是交由長子劉桓來完成的,既有借此考察其處理實務的能力,亦想將自己的理念傳承下去,作為一個穿越者,劉毅所站的高度與其眼光是當時任何一人也難以與之相比的,爭霸天下固然是他此生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可卻絕非僅此而已。西域使團,飛虎海軍,設置器具所,朗生的著眼點也並不是全在軍事之上,一個強大的大漢所強的不光是政治經濟武力,亦要有輝煌燦爛的文化傳承,如何宣揚強漢的文化擴大其影響?使團這般的文化交流是其中一種,還有一種更為簡單直接,那便是武力征服!當然在此時大漢江山尚未一統之前,這一切都還隻是朗生心中的理想!

身為張騫班超等人的後人,用現代的話來說似黃慎班子明這樣的年輕人在心中是有著一份西域情節的,本來群雄並起戰火不斷的紛爭漢末絕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可今世卻有了劉毅的出現,正是由於他的強大,北方在亂世之中才能一直保持著穩定,大漢在異族心中也始終沒有失去震懾力,對於能有機會繼承祖上之誌,二人心中都有著興奮激動之情,而在他們與燕王深談之後,又加上了驚訝與敬佩。

世人皆言劉毅看人用人目光如炬,隻要是人才總能在他手下得到充分的發揮,他也從不吝嗇給年輕人機會,張虎、郭嘉、徐庶、龐統莫不如是。此番出使西域,燕王也給了這兩個年青專才很大的權力,大的超過了他們的預期,但這隻是驚訝之一。更大的驚訝來自燕王對西域及大漢周邊諸國的認識,很多亦都不在二人的認知之列,作為名動天下的無敵之將,劉毅的過往早就在世間傳揚,不管是哪個版本都可以肯定燕王是沒有去過那些地方的,可聽他所言卻讓人不得不信。

黃慎與班子明絕不會對燕王之言有半點懷疑,這亦是燕地之中百姓的一貫想法,燕王、將軍是絕不會說錯的,無數次的過往就可作為充分的例證。不誇張的說一句,假使現在劉毅效仿當年趙高之舉,搞不好在燕地之中鹿就會被稱作馬,至少百姓們會如此,十數年的積澱,從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到吃飽穿暖生活安逸,劉毅的威望確是前無古人,在燕地尤其是在幽州你絕不能用謠言的方法對付燕王,沒用!

之後的行程也在很大程度上驗證了劉毅的說話,雖然具體細節方麵有著一些差錯,卻並不能影響使團眾人對燕王先見之明的高山仰止之心。此次西行使團之中最出風頭的莫過兩人,其中之一便是黃慎黃謹之,作為大公子劉桓的心腹之人,他是唯一得到燕王親筆手書可在西域及各國收取妻妾之人,雖然此言劉毅有著戲言的成分,可足見他對此人的看重,尤其是在貴霜帝國的旅途之中,甚至還有一國公主看上了風流倜儻年輕俊朗的黃慎,並表達出了要和大漢正是通商的意向,而這個貴霜帝國就是劉毅在之前提到過的印度境內!

後世世界古代史是劉毅的興趣之一,可要將之全部記在腦海之中是絕不可能的,印象之中他甚至不知此時的印度處在哪個時期,卻是聽幾個傳播佛教之人說起過薩塔瓦哈納王國,對這個與華夏一般的文明古國劉毅最大的記憶就是它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第一階層被稱為婆羅門,其餘就記不太清了!讓西域使團前往印度,劉毅最大的目的就在盡快的引進一種漢朝還沒有的作物,那便是棉花,較之如今大漢所用的木棉與蠶絲,棉花顯然有著重量與禦寒性的雙重優勢,是可以當做戰略物資來使用的,且這個文明古國應該還有著不少的積累。

他在言語之中數次提起過天竺,雖然使團所過之處並沒有出現以此為名的國家但其等級劃分與佛教的興盛卻與燕王所言別無二致,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了以天竺來稱呼這塊地區,劉毅再一次用後世的見識影響了曆史!這個貴霜帝國並非印度本土所建,乃是大月氏入侵之後建立起的強大國家,不光是他們,安息、希臘、羅馬人都在今天的印度境內建立起了自己的領地,倒與此時大漢的紛爭有些相似,當然這些詳情劉毅實現並不知曉,正是西域使團的歸來才讓他對大漢的鄰國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此處可算得上是幾大文明的匯聚之所了。

貴霜帝國雖然強大,可也沒有到足以一統全境的地步,早在東漢之時他們與漢朝就有了不少的來往,知道在自己的東方有著一個強大富足的國家,而在黃慎等人的精心介紹之下他們對如今的大漢也有了較為明朗的認識,燕王劉毅這個名字不光響遍西域,更在此地為許多貴族所得知!如今的國王膩色伽五世也是頗有雄才大略,見到漢朝使團帶來的許多精美物品與那些精銳士卒的武力之後,一個結好大漢借其力一統領土的想法便產生了,如此聯姻也就成了最好的辦法!

說起大漢的武力就不得不提西域使團之中的另外一人,那便是二將軍夫人王欣然的兄長,劍術能與第一神劍王越相提並論的聶離,在貴霜帝國的都城那爾,聶離憑借手中一根鐵竿連敗各地勇士九十七人,成了當時最為轟動的新聞之一,一時間不知多少孔武有力之士前來挑戰,其中各個種族皆有,安息羅馬的勇士亦不在少數!

聶離身長八尺,與大漢之中算得上是身材魁梧之輩,但很多的安息與羅馬勇士卻要比他足足高出一頭,身軀看上去亦要強壯許多,有些人整個就是用肌肉堆砌出來的,令人望而生畏!後來聶離回到大漢見到涙無痕就頗為感慨,當日要是這個巨漢在更能揚我大漢聲威!在技擊之中,強壯的身體隻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部分,格鬥技巧也要占到很大的比重,聶離便是用它神出鬼沒的劍法讓這些以武勇自負之輩見識到了什麽叫做大漢的武學,很少有人能在他手下支撐三十招開外!

本來此事隻不過是一時意氣之爭,以聶離的武藝修養並不願長此以往,倒是王甫與黃慎二人覺得這是最好的宣揚大漢聲威之法,一力勸說之下聶離才繼續堅持下去,結果也正如二人所預期,在連勝九十七場耗時兩月之後,貴霜帝國及其周邊的國家都知道了那爾來了一個東方國度的神奇高手,那些平日裏不可一世的戰士武者沒有一個能在他的麵前戰而勝之,其後劉毅聞聽此事對聶離在域外揚大漢之威的做法極為讚賞推許,並專門授意朝廷擬定旨意將之尊為宮廷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