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兩封親筆信
上海戰事打了一個多月後,日軍連戰未捷,隻好持續增兵,總指揮白川義則大將統率下的日軍進攻部隊已超過三個師團近七萬人。而此時趕赴上海參戰的張治中第五軍,和原本駐守在上海的蔡廷鍇第十九路軍,在兵力上已經處於劣勢。
究竟是日本人進攻上海觸及到了西方列強的利益,還是看到日軍遲遲沒有進展西方列強準備拉日本人一把,總之突如其來的英美法調停活動,讓南京政府喜出望外。
對抗擊日寇從始至終抱著悲觀想法的南京政府,並不願意將準備第三次北伐的力量消耗在上海戰事方麵,幾乎是立刻響應了英美法的調停活動。
在這種妥協思想引導下,原本準備調往上海加入戰事的衛立煌第十四軍、陳誠第十八軍等增援部隊,一路拖遝遲緩,毫無準時到達上海戰區指定位置的跡象,最終造成了第五軍和第十九路軍孤立無援,差點被合圍的日軍包了餃子的窘境。
民國二十一年三月初,南京政府在上海的第一道防線失守,防守部隊被迫退守第二線,形勢危在旦夕。
這個時候東北終於發生了重大變故,導致南京政府驚恐不安,倉惶派出大員,在英美法的支持下,宣布淞滬停戰。
日本人這個時候根本沒有做好和中國爆發全麵戰爭的準備,此前國內的戰略儲備力量已經消耗殆盡,進一步動員和補充需要更多的時間,消化占據東三省的資源也需要足夠的時間,見好就收的日本人提出了一連串苛刻的條件之後,也宣布停戰了。
事實上,從民國二十年的九一八事件開始,東京的日本軍政高層一直處在不停的責難和被責難之中,完全是被動地承受了一切變化,甚至就是光芒照耀地球每個角落的天皇陛下麵對一日三變的情況亦是雲裏霧裏。
因為所有的突發戰事,包括東京軍部的倉促應對,全部都是少壯派軍官擅自發動,導致了後續一連串的被動決策。
上海戰事開始平息下來,中**隊不敗而敗,日本人不勝而勝。但是所有人的注意力已經開始轉向北方,都是吃驚地看著報紙上那張年輕人的照片,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宣布登基為滿洲國皇帝。
在日本人的一手操辦下,溥儀在長春,現在被改成滿洲國新京了,正式登基,號稱管轄範圍東北全境,包括熱河一帶。起初年號叫“大同”,後來大概覺得沒氣勢吧,又改成了“康德”。
大批滿清遺老聽聞後,一邊趕緊收拾行囊悄然動身北上,一邊涕淚交加地跪在溥儀的腳邊表示忠心。新京一時人滿為患,滿大街都是盤著假辮子的滿清餘孽,仿佛一夜之間滿洲又回到了民國前夜。
南京政府和已經遷往洛陽的救世軍政府不約而同地發表通電,拒不承認滿洲國的成立。盤踞在京畿地區的東北軍,更是反映強烈。國際聯盟中的英美法等國,並不願意看到日本人胃口張得太大,一起拒絕承認滿洲國的地位。結果在國際上輸了名聲的日本人,毫不理會國際聯盟的抗議,幹脆退出了這個軟弱無用的國際組織。
唯一沒有發表反對通電的國內軍閥勢力,就是北方軍政府了。
在陳家莊的陳安,收到了現任滿洲國皇帝,昔日滿清皇帝溥儀的親筆信。
拿到親筆信的陳安如獲至寶,當然不是信的內容珍貴無比,而是曾經的皇帝親筆寫給曾經的臣子一封信件確實難得一見呀。
“一定要幫我保存好,這可是傳家寶呀。”陳安將溥儀的親筆信交給大管家柳石,一再叮囑此事。
柳石哼哼兩聲,嘀咕了一句,“還不如請那些老先生寫幾幅字來得名貴。”
陳安有些抓狂,惡狠狠地說,“要不這樣,我給蔣光頭、吳子玉等人都寫一封親筆信過去,然後他們覺得不好意思,隻好也寫一封親筆信回我,那就可以建立一個名人親筆信紀念館了。”
柳石頓時無語了,少爺的惡趣味又來了。
林玉山沒有糾結於名人親筆信珍貴與否,而是若有所思地指著北方日報上刊登的滿洲國成立新聞,“滿洲國的範圍包括了熱河,你們怎麽看?”
陳安摸摸鼻子,隨口說道,“不是熱河的湯玉鱗已經投靠了滿洲國,就是日本人已經準備向熱河發起進攻了。”
“那我們原來的計劃是不是要考慮一下熱河方麵?”林玉山皺了皺眉頭。
沉吟了片刻,陳安說道,“讓參謀本部進行修改,錦州一帶不是有一支我們掌控的遊擊隊嗎,提供足夠的人力物力支援,用他們的名義進行活動。一旦熱河失守或叛變,就作為漠南進攻的前鋒部隊。”
“既然張學良不要東北了,那就我們把這塊地方打下來。熱河一旦有事,剛好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機會,割裂關內關外的聯係。”陳安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緩緩說出這一句話。
虎子手上是幾份待簽發的命令,聽到陳安的話語,不由得遲疑了一下,“少爺,那麽現在已經準備就緒的海拉爾進攻命令,還要不要簽發?”
陳安沉聲道,“東西夾擊北滿的計劃,參謀本部推演是完全可行的,自然要準時進行,至於錦州一帶的方案隻是增加安排而已,不需要對進攻北滿的計劃進行調整。”
幾分鍾後,陳安正式簽署海拉爾進攻計劃。
至於溥儀的來信,自然不外乎是向陳安表示善意罷了,隱隱約約包含著希望北方軍政府向滿洲國表示臣服的意味。
同樣的五色旗,卻一以貫之使用著蟠龍盾徽的標誌,以及源之於清末的北方軍稱號,這讓那些醉心於滿清中興的遺老遺少們都產生了誤解。
不僅如此,很多生活在甘疆蒙藏的滿清遺老,都或多或少地接到了滿洲國勳貴古老的傳話,紛紛悄然出來活動,希望能夠影響到軍政府的戰略決策。隻是軍政府執政多年,威信日盛,沒有人傻乎乎地去幹推倒軍政府的事宜,要麽是希望軍政府倒向滿洲國,要麽最多隻是添堵罷了。
當然還有人看著北方日報上的新聞在沉思不已,複興黨思想理論的靈魂人物、蘭州大學的劉師培忽然動筆也寫了一封親筆信給軍政府大都督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