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女柔情

這日清晨有霧,一望而知將是晴好天氣,楊研見此好天,便想把閣樓上書卷搬出來翻曬,此種事她向來是親自動手,便想去邀荀灌娘幫助,她知荀灌娘若無別事,每日都要去府外林中練習武藝,倒似一日不練便覺不自在,便是以前眼盲之時也是如此。因此出了府門,因心裏有事,隻慢慢朝林中走去,果然,走出府門不遠便瞧見灌娘正在演練槍法,楊研雖不懂,但見她耍將開來,一招一式,虎虎生風,動作無不漂亮利落,迅疾時銀槍耍得猶如一團花似的,煞是好看,看著看著人早已看呆,卻被灌娘發現,因此停下來走近,問道:“姐姐有事麽?”

楊研被驚醒,忙將搬書一事說了。

這是小事,一年總要幾次,荀灌娘便一口答應了。又是繼續舞槍。

楊研又靠著樹看了一會兒,便慢慢轉身走開。回到府中,經過義子司馬冏曾住過的房前時不由站住,雖知司馬冏早已離開,隻是身不由已便推門走了進去,見到幾案上司馬冏平常研讀學習的書卷筆墨,床邊還有她親手縫的衣裳,又有司馬冏平日玩的風箏竹馬等物,俱皆在目。便不免觸景傷情,她與司馬冏相處這幾年,感情甚深,如今分開,自然不舍,又惦記司馬冏畢竟年紀還小,痛失父親,小小年紀便返國就王,總有種種不放心處。正諸多掛念時,卻聽身旁一人和聲道:“冏兒已經長大,又甚是懂事,你不必擔心。”正是潘嶽。亦是經過,見她如此,自是知道她心意,因此進來相勸。

楊研不願他擔心,隻是笑一笑,便隨潘嶽出來,潘嶽知他牽掛司馬冏,想用別事開解,由這司馬冏便想起那日宮中奇聞,因此說道:“倒是想不到那九妹與太子的兒子,年方四五歲,生得倒甚是清秀聰慧模樣,跟太子全然不似。”

楊研此時正是傷感時,一聽此言,四五歲年紀,便想到當初他們孩兒能活下來的話,到如今也正是差不多這般大小,料想必定也是聰慧可愛,觸及隱痛,便連笑容都沒了,紅了眼圈。

潘嶽見此情形,便知失言,忙道:“是我多言了,研妹無謂多添煩惱。”進了書房,便是親手奉茶陪罪。楊研不再傷感,隻含笑接了,另道:“荀妹妹如今年紀也大了,一個大姑娘,又沒名份,總是伴你左右,進出相隨,雖她是江湖兒女,不計較這許多,總歸不大好。”

潘嶽心思一動,便隻微微一笑,點頭道:“有道理。”

楊研又道:“我看她與你倒相處得來。”

潘嶽又點頭道:“不錯。”

楊研一時難以措詞,欲言又止,默然良久,方道:“你是獨子單傳,總不能無後。”一時無語,想了一想,又道:“我有一事想和你相商。”

潘嶽早知楊研想說什麽,不等她說出,隻道:“這事不急,你剛才所說灌娘之事確是有理,我倒未曾想過,待我現在便去尋陶賢弟做這大媒,先保了這門親事,其他的事以後再說。”說完,連忙出門,他被楊研說起,知楊研所言不假,如今灌娘年紀漸大,與自己行從甚密,雖他與灌娘兄妹相稱,並不避嫌,卻難保別人便不生閑話,確是不大妥當。突地想起一人,人品身家,正與灌娘相合,可說正是天造天設,且又與灌娘頗有淵源。潘嶽想到這人便是周處。周處乃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周魴任職鄱陽太守前正是荊州太守。當年十三歲荀灌娘突出敵圍前往襄陽尋石覽搬救兵,石覽便曾去信鄰近的荊州太守周魴,邀其一同出兵,救助荀灌娘之父荀崧。因此,周處可算是荀灌娘恩公之子,且潘嶽知周處對這女英雄也甚是仰慕。若能成事,倒是一樁美事。心裏想著,隻恨自己怎麽早沒想到,跨出二門,一眼似乎瞥見荀灌娘身影往樓梯方向匆匆而去,再看時又已不見,隻道看錯,便徑去尋陶侃議這美事。

卻說潘嶽所見那身影正是荀灌娘,她在林中練完槍法回來,欲尋楊研一起去閣樓,不想在這門外聽見他們說話,自然知道他們所說何事,一時心亂,又潘嶽突然出門,差點躲避不及,一時避開,到底是姑娘家,想起他們剛才談話內容,意思竟是要自己嫁給潘嶽,便不由麵紅耳赤。心跳加速。一時心裏思來想去,便覺心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