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甲軍(2) 求推薦!
第二天,衛宏加大難度,十公裏增加到十五公裏,且每個人必須負重三十公斤。結果這一次,沒有一個人通過,連程處默和尉遲寶林都一樣,這種結果在意料之中。連續跑了三天後,開始陸陸續續有人通過了,等到第五日,全部人都通過了這個層次的難度。衛宏再次加大訓練難度,十五公裏變成了二十公裏,負重不變,且隨後的二百個俯臥撐也變成了四百個。結果再次全不及格,直到又過了五天,所有人才開始慢慢適應。
程處默和尉遲寶林本來挺興奮,結果沒出幾日,就累得像孫子一樣,每天訓練完了以後,倒頭就睡。他倆最期待的就是到下午的格鬥訓練,至少他們倆作為教官,不需要出太多的力氣,可以抽空休息一下。
在三千人加緊訓練的時候,車間那邊也有所成就,一千個騎兵的裝備被做了出來。騎兵的裝備分為兩個部分,騎兵的戰甲和坐騎的護甲。盡管初衷的目的是打造重騎兵,但戰馬的速度依舊不能忽視,因此戰馬的護甲都是由衛宏特殊設計過的,與這個時代的護甲有很大的區別。這個時代戰馬的護甲都是鎖子甲,雖然防禦力高,但十分笨重,戰馬穿戴好鎖子甲以後,跑起來的速度甚至連人快都沒有。而衛宏設計的護甲,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前後兩個部分組成,前部分是個打磨的非常薄的鐵片,鐵片的後麵附著藤蔓編製的藤甲,藤甲後麵是一塊非常厚的抹布。厚度和鎖子甲差不多,但重量卻隻有鎖子甲的一半,而且防禦力和鎖子甲差不多。後半部分和前半部分的構造一樣,但形狀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前半部分像是一個護心鏡,主要為了防範弓箭和長矛對戰馬造成傷害。而後半部分則將隻是將戰馬的後大腿包裹起來,為了防止近戰時步兵的刀砍。
除了戰馬的護甲之外,另一部分是騎兵的戰甲。衛宏的設計理念是按照東歐的騎士,整個造型像是鋼鐵俠,騎兵將戰甲穿上以後,可以抵禦任何方向任何種類的攻擊。戰甲的構造十分複雜,外麵是鐵片,中間是棉花,棉花後麵有一層薄薄的鐵網,最後才是棉布。重量輕,防禦高,還能起到保溫的作用。且騎兵的戰甲可以和戰馬的護甲連為一體,理論上隻要戰馬不倒,騎兵就不會從馬背上掉下來。
最後是騎兵的武器,標準配置是一柄長槍,一把馬刀,一個弩箭。槍是重騎兵的主要武器,在第一次衝鋒的時候起到關鍵性作用。而馬刀則用於近戰。弓弩是在未接觸的時候,率先發動的第一波攻擊。衛宏特意將弓弩改良了一下,將弓弩的弓臂加粗加長,讓射程變大。
將騎兵的裝備造好以後,衛宏就把那一千騎兵從訓練的隊伍裏分了出來,進行單獨的馬術訓練。尉遲寶林的馬術要比程處默好一些,因此衛宏讓尉遲寶林擔當騎兵的統領。
又過了二十日後,兩千步兵的裝備也造好了。步兵的裝備隻有一個部分,就是步兵的重盔甲。外部的模樣和騎兵的盔甲差不多,但在右肩多出一個板甲,上麵鑲嵌著十幾根長半尺的鐵錐子。這個長滿鐵錐子的板甲和盔甲並非是一體的,可以卸下來,主要的作用是用來抵禦騎兵的衝鋒。由於重步兵的裝備很重,且都要依靠步兵自身負重,因此無法攜帶槍矛之類的長兵器,無法有效的抵禦騎兵的進攻,而長著鐵錐的板甲就擔當了這個大任。在麵對騎兵衝鋒的時候,將刺甲鑲嵌在右肩膀上,呈半蹲下的姿態,將鐵錐朝前,就可以有效的殺傷對方坐騎。由於盔甲內部的構造起到了減震的作用,因此哪怕是被戰馬直接撞上,也頂多會被撞倒,不會受傷。
考慮到人的力氣是有限的,且與敵軍肉搏的時候,需要快速的揮刀,因此重步兵的武器全都是清一色的唐刀。重量輕,殺傷力大,揮動的速度快,且便於攜帶。由於唐刀的做工複雜,沒有重型機床,短時間內無法趕製,因此兩千把唐刀都是從附近的幾個州縣花重金收購的。
最後衛宏算了筆賬,重騎兵和重步兵的裝備花費,加上這些日子吃的食物,總共花了將近二十萬兩白銀,足足比預算超出一倍。看著厚厚的賬單,衛宏就頭疼,生怕老李同誌日後賴賬。
裝備全部做好以後,衛宏就讓所有的人馬把裝備穿戴好,以穿著裝備的姿態訓練。起初這些日子的訓練頗見成效,每個士兵的體能都有極大幅度的提高。但這些裝備每一套的重量都有七八十斤,穿上以後,就像掉進了泥潭裏,使不出力氣來。為了讓士兵們適應裝備,衛宏命令他們哪怕是吃飯上廁所也不能脫下來,二十四小時和裝備磨合,終於花了五日時間,士兵們才算是適應了裝備。
此時已過去不少時間,回紇突厥動作頻頻,為了防止突發狀況,衛宏命令部隊加緊訓練。訓練的強度是過去的兩倍,每天隻能睡五個小時,這樣一來,士兵們變得更能吃,一天至少也要吃掉八百頭牛,整個馬鬃山的牛都快被士兵們給吃空了。
將牛賣給衛宏的當地商人和百姓,起初並不知道衛宏買牛是為了回去吃,等知道了以後,紛紛聯名上書,在老李同誌麵前告了衛宏一狀。老李同誌當天晚上把衛宏叫到跟前,指著鼻子狠罵了一通,命令衛宏從此以後不準再給士兵吃牛肉,就算要吃肉也要換成別的肉,比如豬肉,雞肉,鴨肉什麽的。
開始的時候衛宏不理解為什麽要這樣,平白無故挨了一頓罵,心裏很憋屈。回去以後,經過程處默的一番解釋,衛宏才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