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麽說,李世康是整個家族中第一個深入了解銀行作用的專業人才,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此之前,整個李氏都沒有深入了解過銀行!仙女參股三大銀行,全都是被動接受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不情願,即使後來得到了好處,也沒有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尤其在某人的長期影響下,沒有人會輕易提起這件事,一些人即使產生了某個念頭,也都很快的自我或者被動否定了,何況他們錢缺的不得了,哪來餘力投資新的項目。可是李世康不一樣,他一個人的金融知識和認識甚至比家族所有人的都要多,也不會因為大家不樂意就放棄,40年進入銀行開始實習,很快就成長起來,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高層負責人都在私下裏高度讚揚,“即使當一個副行長也可以了”。當感到從這家銀行裏已經學不到什麽的時候,他決心返回北京,這一年正好26歲,少年得誌的他決心闖蕩一份更大的事業來,而這個事業就是銀行業,幻想著仙女能夠組建自家的銀行,並由他來擔任其中的重要職位。當然,之所以要返回北京,也有其他方麵的原因,比如安慰某些人等,總之,他攜帶三位妻子毅然離開了上海,這個生活了七年、結下了一世緣情的東方明珠。家族內部並沒有明確回複他的請求,在他們看來,這首先是有些不大現實,似乎根本就沒有必要,二是他還太年輕,工作經驗不足,更重要的是,這時候,他不適合承擔繁瑣的工作,而這正是年輕人不得不解決的現實問題。

李世康不得不暫時放下創業的念頭,因為他是在眾人麵前無能為力,隨便一個理由都足以讓他安靜下來,雖然多年來他非常的羨慕其他人的所作所為!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家族內部也逐漸認識到銀行的重要性,尤其是能源公司組建以後,漸漸形成了共識,要求成立自家銀行的呼聲漸漸顯現。同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人明顯不同,他們對商場的認識更加全麵,在他們看來,家族銀行即使隻是保證企業內部的資金流通,也應該盡快建立起來,於是,李世康的要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並最終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而在公司內部,尤其是仙女,也逐漸出現了對銀行業的重視現象!說起來有些好笑,問一個曆經多代仙女領導人的仙女員工,他們都會說李夢澤是管理能力最差的一個,雖然這是一個非常不光彩的評價,也並沒有當作忌諱;但是,你問任何一位仙女的員工,他們都會說他對公司的影響最大。對仙女來說,李夢澤已經被當作了一個神聖的傳奇,他的“神聖傳奇”完全遮掩了個人能力的不足或者私生活上的叛逆,使他對仙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影響是如此之深,以至於成為了公司思考問題的基本出發點。長期以來,仙女從來沒有出現過嚴重的資金危機,雄厚的資金儲備讓他們感到“銀行是無關緊要的一部分”,資金上有困難了,就去找銀行合同貸款,在大多數情況下,銀行隻是個存錢的地方,是個周轉資金而不用發行股票的地方!

先前的仙女沒有資金壓迫感,李夢澤又不願意從銀行貸款,決策部門也覺得沒有必要背負銀行利息……但是,經濟危機改變了一切!仙女進入了原本不在投資計劃的銀行業,為了充分利用這個天賜良機,不得不大舉貸款;而由於儲備資金已經幾近枯竭,投資數額又太過龐大,使得富有的仙女也破天荒的背負了數萬億元的銀行債務,成為全球貸款最多的大財團,這讓他們自己擔心不已,又惹對手們憂慮。不管是李夢澤的李氏還是仙女的決策者們,都在暗地裏“嘿嘿”直笑,銀行實在是太好了,如果沒有銀行,怎會有當今的一切!國際投資用的是銀行的低息長期貸款,國內公司發展用的是銀行的低息短期貸款……銀行簡直成了他們的保姆了!這麽說吧,如果李義康當時就提議建立銀行,估計不少人會馬上讚同的,雖然也會有不少人因為擔心資金積存而反對,因為形勢還沒有緊迫到要建立銀行的地步。首先,能源公司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龐大的資金需求使得其他事情都成為了次要;其次,公司已經投資了兩家國內銀行,並牽手了印度斯坦銀行,沒有必要再建立一家銀行;當然,銀行還沒有從根本上進入決策部門的議程!但是,形勢的發展促使他們越來越重視這個行業,經濟危機過後,尤其是東南亞戰爭結束後,銀行貸款越來越多,前債未還,新債又生,高峰時甚至達到了3萬億,壓迫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拆東牆,補西牆”,“從銀行貸款償還銀行貸款”!多年來的統計數字,讓總部越來越認識到這個行業的重要性,而每年數百億的銀行利息,也讓某些人覺得有些不太值得,這需要公司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賺回來呀!

建立銀行對整個公司都有好處,他們很清楚,各公司資金都不充足,往往是大筆資金使用不了,不久之後又會欠缺大筆資金,存入總部又不太方便,總會出現一些無奈的損失;更讓他們感到問題嚴重的是能源公司,動輒大額資金的流動迫使總部認真地思索這個事關整個全局的問題!仙女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進入了一個連他們都摸不出深淺的行業,根據調查顯示,實際上財政都比較困難的能源公司,不管是國際巨頭還是大公司,賬麵資金都多達數千億元以上,有些大巨頭甚至在八千以上,雖然他們的債務多得讓人吃驚!像仙女能源這麽“乖”的公司非常少見,同時賬麵資金如此缺乏的大公司更是非常少,能源公司不僅僅要看債務和欠款的多少,還要看帳麵資金的多寡,一般來說,隻要債務和欠款安排合理,賬麵資金越多對公司越有利。能源公司已經不止一次地向總部提出要求,按照周如泉的話說,要麽總部大規模的持續注資,要麽讓他直接從銀行貸款,充實公司的資金庫!仙女總部也不得不重視下屬公司的意見,現實情況明擺著,市場需求他們也不是不清楚,於是,仙女各子公司的老總們都收到了總部的問詢,隻是讓總部很沒麵子的是,幾乎所有的高層負責人都表示了讚同意見,甚至沒有一個人表示反對!

仙女決心籌建銀行,李氏家族決心籌建自家的銀行,而如何籌建銀行,籌建什麽性質的銀行,何時籌建銀行成為他們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投資需要資金,這就要求隻有在公司的整體財政好轉後才可以實施,這一點兒也是非常明確的!到了44年,這個機會終於來了,根據預測,當年仙女總部的收入應該在九千億以上,未來幾年的收入會更多,持續貸款的現象將會越來越少,比如45年的數額多達1.4萬億的到期銀行貸款可以全部償還,同時,根據能源公司的意見,這一年組建銀行更有利於公司的業務發展。在李氏家族內部,也對組建銀行達成了一致意見,並決定以家族的兩個公司命名,由仙女來控股管理。銀行以存儲和貸款為主要業務,接受社會存款並承擔向各類公司的貸款業務,當然這要有明顯的李氏或者仙女特色;銀行的基本功能是為旗下各公司提供一個資金運轉平台,使之成為總部對各公司的一個更便捷的控製和支持工具。本來,按照他們的意思,這完全是自家的事情,關起門來慢慢搞就行了;同時,仙女總部也認為這不過是自己的事情,由他們自己說了算,不需要什麽合作夥伴,隻需要適當的借助一些夥伴的便利設施就行了。但是,某些人不希望李氏家族或者仙女的自做自為,把李氏家族納入“正軌途徑”,把這個家族限定在可控範圍內,是他們更願做的;隻是某些人非常不願意他們的銀行“被世俗玷汙”,非常不情願別人分享他們的可能利潤。然而,李氏家族實在“太弱”了,根本就擋不住諸多方麵的壓力,最終不得已隻好接受了其他銀行參股的“不合理要求”。

李氏家族對某些人士提出的由工商等銀行參股的建議要求非常不願意,雖然明知道不可能拒絕人家的“好意”,但向來對此不敢冒的他們還是提出了至少擁有銀行80%股份的“硬性要求”,幾經交涉,才終於達成了一致,而既然意識到了不可能獨家擁有銀行的股份,既然已經扯進來兩個合作夥伴了,那為什麽不可以再尋找其他的合作夥伴呢?有此考慮,他們首先征得了仙女總部的意見,而後各子公司的意見也被征詢,並最終把目標定在了比較有把握的兩家銀行,印度斯坦銀行對參股很感興趣,但是對擁有如此少的股份非常不滿,可是他們對李氏家族根本就無可奈何,能夠進入李氏銀行已經是相當不錯了,思慮再三,在某方麵的壓力下,隻好接受了這個不平等的待遇!德意誌銀行對仙女提出的參股建議也很感興趣,畢竟直接滲入這家據說可能是最有前途的大財團可是非常難得的,但是同樣對參股比例提出了不同意見,甚至非常禮貌的當場給予拒絕,在他們的意識裏,擁有如此少的股份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李氏一家就擁有高達80%的股份,可是他們頂不住斯派克家族的公關壓力。斯派克家族也不清楚這個朋友為什麽如此固執,既然要創建銀行,既然是在尋求合作夥伴,那就不應該是這種做法,但是朋友相求,他們還是決心鼎力相助,結果,李氏銀行的四個合作夥伴瓜分了“高達20%的股份”。李氏銀行進入了各個合作夥伴的業務渠道,可以使用合作夥伴在世界各地的分支銀行設施,幾乎不用支付任何費用,而相應的,各參股銀行也“可以利用她的業務渠道”,可是按照一些評論家的分析,仙女此舉是明顯的“巧取豪奪”,是對參股銀行現有資金的“強製性劫掠使用”,幾乎不用開設一家分行,就可以開展全球業務,而事實上,李氏銀行在以後的各期發展中,都非常好的利用了這些分支機構,雖然她也曾經建立了一些分支銀行。

當仙女籌建銀行的時候,李世康正在悠閑自得的享受他們的“獨家”生活,回到北京的年輕人又在一家銀行謀取了一份差使,繼續給自己充電,然而更多的時間卻用來完成一個李氏成員的重要責任,不過,當聽說銀行終於要籌建的時候,他知道“機會終於要來了”!身為李家的血親成員,他繼承了父母的雙重特點,既有娘親對工作的執著,又有父親的“風流好色”,在整個家裏都比較特殊。現在,他依然是女性追求的重點人物,社會上都知道李家不禁止一夫多妻,也知道有些人已經沒有機會了,但是自家事情自己知道,他至今沒有鬧出一點兒緋聞。在家裏,眾女以孫雅軒為首,連得他本人也極為尊重這位端莊秀麗的妻子,就像他父親一貫的作為一樣!家族決心組建銀行的事情,李世康當然很清楚,這正是他期盼多年的事情,焉肯放過機會,而他確信憑借自己的能力能夠在銀行謀得一個相應的職位,成為新一代的創業人物之一。他流淌著李家的血液,雖然清楚自己不可能達到父親的高度,但是處在自己的情況下,也決定不會比其他任何人差,在自己的努力下,李氏將會更加強大昌盛!他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李氏內部考慮了很久,又被仙女總部認真考察了一段時間,才最終同意,於是在44年9月5日,他從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辭職,一個月後擔任仙女和西星聯合銀行北京分行行長!

北京分行的地位非常特殊,不僅因為是該行正式運營之前的第一家分行,更在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首先,北京分行位於仙女大廈,該大廈是仙女總部所在地,是一座象征性建築,而且當總部遷走之後,依然要在留下大量的留守部門,在公司的規劃中,這將是他們唯一的分部。其次,李氏在北方地區經營三十餘年,擁有眾多的產業和深厚的影響,雖然各公司的總部都要遷走,但是肯定不會放棄這個“基地”,何況北方地區本來就是他們產業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勢必要留下一些重量級人物坐鎮指揮和協調。再者,仙女一旦南遷,很大程度上會淡出其在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影響,不可避免地給人一種放棄北京的感覺,同時李氏家族也會給人一種人去樓空之感,雖然仙女城和北京之間的交通極為方便,作為首都北京的地位太過重要,迫切需要留下家族重要人員坐鎮指揮,而讓誰留下來,也頗讓某些人為難。為了保持在北京(或者說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影響,必須留下家族的重要成員,而且必須是家族產業核心圈的人,雖然能夠滿足要求的人相當不少,李家的老二、老七、老十四等包括許家長子都被認為是合適的人選,可是這些人一個也不能留在北京,因為他們要麽是各總公司的負責人,要麽幹脆就跟北京的產業沒有關係!當然,還有不少家族成員會繼續留在北京,至少說不會很快離開,但是這些人的分量並不夠,要麽是受到擇業的限製,要麽是經營的產業還沒有足夠的影響,對李氏家族來說,不管有多少人留下來,隻要沒有重量級的商界人士,就一定會使家族影響急劇降低!但是銀行的組建減輕了人們的擔憂,或者說是讓某些人有了另外的選擇,這麽說吧,如果李氏家族把銀行總部留在銀行雲集的北京,那麽即使仙女各部全部南遷,也能照樣保持強大的影響力(主要是政治方麵),甚至“比電子公司還要大”。果然,李氏雖然沒有將銀行總部“單獨”留在北京,卻把北京分行當作了一個特殊的分行,留下了年輕、業已能夠擔當大任的少子親自坐鎮,並隱有協調北京地區各產業之勢。

李氏家族和仙女的南遷已成定局,這是評論界一致的認識,而在他們看來,放棄北京無疑是“一大損失”,或許將就此“失去強勢發展勢頭”,但是任何顧慮都已經抵擋不住南遷的步伐。新聞媒體上到處都有仙女工業城的消息,更有一些媒體宣稱已經“證實”了仙女各產業的總部整理、即將搬遷的消息,這種情況下,又冒出來一個銀行,不是在刻意擾亂人們的視線麽,李世康是誰,“李家少子”,“風流好色”,李氏家族新一代的最年輕成員,與雙胞胎的哥哥性格和形象完全相反的人,由他來“留守北京”,這合適麽,能夠擔當如此重任麽?“北京分行”能夠挽回南遷形成的負麵影響麽?人們紛紛對此發表看法。其實,在大家看來,李世康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留守人員,僅僅“好色之子”的社會形象就讓人們記住了李氏家族“依然留在北京的現實”!因此,雖然李氏還沒有南遷,仙女還沒有遷走,一些人就已經把他當作了某種代表,最簡單的現象就是社會活動的明顯增多,一家人“聚少散多”,“苦不堪言”!北京政府對李氏的南遷曾經竭力“勸阻”,甚至提出了撥地讓他們建立工業城的建議;許多北京市民也不願意仙女南遷,這等於是遷走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幾乎每天都有許多人到仙女總部“請願”……然而這一切擋不住李氏的“執意離去”。不僅地方政府和民眾接受了這個新的“北京負責人”,其他各界尤其是商界也開始接受,不管是競爭還是合作,捧捧場是應該的,或許要不了多久,他們就將與這個“小蝦米”正麵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