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公司自成立至今,從來沒有這麽難過,現在公司的員工是非常的難過。從領導層到普通員工,已經養成了轟轟烈烈的投資習慣,尤其是養成了手裏攥著大把資金、伺機擇人而噬的習慣。但是現在,他們失去了這個習慣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沒錢”了,真的是沒錢了。仙女員工鬱悶的原因,還有辛勤勞動的果實也沒了,電子公司讓總部來管,大家覺得煩,不好辦,可是如今把電子公司徹底分離出去了,大家又覺得沒勁兒,有點兒不自在!新控股的歐亞電子又遠在萬裏之外,他們也管不上,當然也管不好!

仙女電子的分離,使得仙女公司覺得好像一下子丟了一大塊兒肉,身上還增加了近900億元的負擔,需要至少三年才能完成,而似乎三年還可能還不完,關鍵是沒有什麽來錢的門路,那就是說,這三年仙女就沒得活幹了!仙女的員工們為此而爭論不休。不過,這爭論倒不影響工作,畢竟,該幹的工作,還有得幹,公司的活還很多。其實先前的收購活動,和普通員工根本就沒有關係,之所以如此呢,可以拿出去炫耀呀!走在長安街上,讓人知道他是仙女的員工,那份感覺可是相當不錯的。

人呢,最怕沒錢,一旦沒錢了,就會想辦法去弄錢,一家公司也一樣,如今仙女公司缺錢用了,怎麽辦,去弄錢呀!這錢不能從銀行借,緊急時候,肯定是要借的,平常時候嗎,是不能動這個心思的。仙女公司的部門領導特別是策劃部已經明白了,他們四周可全都是敵人,而這些對手一個也不是好惹的,他們對仙女公司虎視眈眈,多年的積累,一下子全沒了,還欠下了一大批債,這是大家心有餘悸的事情。電子行業的連續三次市場大戰,算是讓他們了解到了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有多高!這可真不是普通公司能夠進入的。大家都知道,若不是由於老總的私人資金一錘定音,嚇破了那些人的膽,估計這市場競爭還會沒完沒了,甚至到現在還沒有結束,最終鹿死誰手尤為可知。說到這裏,大家還是對他們的老總感到佩服,先不管他有多少錢,這“請君入甕”的戲唱得真夠厲害!大家對他的某種能力不表欣賞,但是這眼光可是真夠準的。又聽說歐亞電子公司勢頭火爆,公司對分紅又充滿了期待,外幣比較值錢,來個20億美金也不錯,就不要歐元了吧!大家如是想,但是這是比較遙遠的事情,到年底還有幾個月呢!那現在如何籌錢呢?上市,仙女公司上什麽市,還不是給別人錢麽,公司又沒有產業,淨是些分紅,哪來的閑餘利潤給別人,所以,上市是比較不好的,那上市不成,股市投資總可以吧!於是,有人就建議進行股市投資,要是能夠搞個幾十上百億元來,不是能緩解公司的財政壓力麽,要是能搞個幾百億元,那不是大發了!而且據說老總可是個中高手呢,可是,這個提案根本就沒有下文!

仙女公司是不允許進行股市投資的,這個提案直接被某人給否決了,“至少現在不行”,如果進行股市投資,也得等公司資金狀況完全好轉之後,而且資金用量不能超過流動資金的20%,“這是一個極限,絕對不能超過”,為此,他還在公司章程上專門加了這麽一條,說是要作為後世領導人行為的約束,並表示以後的任何一位領導都不能超過這個權限。大家對此可是相當不明白,但是公司也不能什麽也不幹,大家都清楚,8年前他們可以等,可以等足足6年,為的就是這一搏,可是現在,他們不能等了;按說,人這一生,能有這麽一次大事件,已經知足了,經過這一役,大家也身勞力竭,需要休養生息了!但是市場不能等,或許,幾年後,新行業的準入門檻會更高,競爭會更加激烈,更讓仙女吃不消!這是大家的心病,這些老員工們大多已經40多歲了,還能夠繼續等待嗎?

仙女公司的形勢不僅仙女人在考慮,社會上許多人也在考慮,對於這個深不可測的公司,大家是感情複雜。不過仙女公司顯然敵人不少,她已經沒錢了,至少幾年內公司都是資金匱乏,卻是令許多人暗中高興的事情!電子公司的巨額投資,已經使這個資產雄厚的公司筋疲力盡,失去了鋒芒,沒有了錢的仙女公司,可以說什麽都不是,她隻能一年年的等待合作公司們上繳利潤分成,而且大家也看明白了,仙女的收入短期內不會暴漲。首先鋼鐵公司和紡織公司的年利潤比較穩定,總共也不過200多億元,這已經多年的老數字了,起伏也就在20億元之內,而基礎部品公司至多能夠上繳30億元利潤,平常也就是20億元,短期內根本就不能上漲,這幾大塊兒,每年也就能收入300億元到330億元之間而已。可是仙女公司的花費也不少,每年的各項支出至少得40億元,至於歐亞電子公司,大家不熟悉,但是這個公司肯定要保持擴張勢頭,估計也至多能上繳幾十億元,實際上能夠給他們50億元已經不錯了。至於仙女電子,估計某人是舍不得抽取利潤了,其餘的就隻有西星公司了,可這兩家公司沒有從屬關係,不可能把利潤轉交過來,即使借錢也要償還呀!當然,出現某種可能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比如說以某種商業上的低買高賣,雖然有失商業平等精神,但是兩家公司關係這麽鐵,誰又能說三道四!

事實上,仙女公司確實做了一段“無作為”工作,自從電子公司分離之後,公司就因為巨額債務而不得不休養生息,經過一年的蟄伏,在形勢好的情況下,收入有所增加,公司保留資金達到了310億元,又從東林那裏收回了30億元,總算付完了東湖電子等公司的合同資金,同時由於歐亞電子的利潤豐厚,分紅達到了50億元,使得公司流動資金達到了350億元,可是這些錢還不夠償還西星公司的借款,可是他們決定把這些錢全部還給西星公司。西星實際上是不需要錢的,通過股市籌集的資金以及自身每年200億元的巨額開發利潤,使得賬麵資金已經達到了630億元。

仙女公司雖然還有銀行的合同貸款沒有使用,但是不管怎麽說,賬麵上已經沒有錢了,也不是一分錢也沒有,可是那幾個億根本就起不了作用,可是他們為什麽還要償還西星公司的借款呢?原來,他們想換一個借款方法,這手把錢交給西星公司,那手就又從西星搞來了200億元。這200億不是借來的而是貸款,每年利息一元錢,貸款協議上既沒有規定還款日期,又沒有使用說明,反正,通過這種“欺詐”行為,仙女賬麵上憑空得來了200億元,並且沒有上交一分稅款。當該貸款被人們獲知的時候,不少人都大歎了一口氣,200億元人民幣,就這麽從一家公司轉到了另一家公司,沒交給國家一分稅!其實,某人也很委屈,本來嘛,西星和仙女就是一體的,資金從一個公司轉到另一個公司還要交稅,這不是欺負人麽?哪能一筆錢交兩次稅的?既然這無限期貸款行得通,幹麽不采用這一招呢?於是,仙女公司當年的收入就高達500億元,讓某人樂得合不攏嘴,而既然仙女有錢了,那麽她是不是又要進行新一輪投資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公司已經有錢了!

從仙女公司分離電子公司之後的18個月時間裏,公司內部對新一輪投資望穿秋水,負責人們反複考慮今後幾年的投資重點。對於公司的財政狀況,大家倒不是很擔心,每年300個億的淨收入,再加上西星公司的隨時支援,以及銀行的“隨時可用”的貸款,資金不會是大問題。何況,像電子公司一樣,總得鋪開了頭,才能延展下去,仙女不可能自己去組建公司,開辦工廠。對於能源公司的“緩慢進展”,大家可是“受夠”了,第一桶油的生產竟然用了整整兩年時間,而直到今日,每年也不過才能交給總部10億元利潤,“這不是耗時間麽”,像電子公司這樣該有多好!於是,大家對直接收購公司充滿了興趣,而收購的重點已經表出來了,就是新材料公司,這個據說早就該進入的行業!

仙女公司對新材料行業早就注意了,幾乎在七年前,公司組建第一批研究所時,其中的一個就是新材料研究所。一直以來,新材料研究所都保持著大量的科研投入,保持對市場的同步跟進,也一直在找合適的機會進入這個行業。多年的辛苦努力終於有了回報,近年來,研究所有了多項技術突破,這自然引起了公司高層的關注。研究人員成果卓著,可是前一段時間,公司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電子公司上,根本就無法顧及她,隨後雖然電子公司分出去了,可是公司也疲勞不堪,欠下了一身債務,再加上市場形勢不成熟,所以就對這個重點發展項目一拖再拖,一直到現在。和仙女公司不同,國內許多公司興建了新材料公司,而且大多是一手創辦的公司,從無到有建立起來,從小到大的一步步扶持起來。有人說,21世紀是生物科技、電子、新材料的世紀,這話一點也不錯,僅僅在新材料行業湧現出來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就不計其數。對於新材料這個朝陽產業,世界各大公司紛紛介入,大都是母公司之下的一個子公司,不然,哪來那麽多錢進行研究開發。這就形成了兩種現象,一種就是集團公司下的規模巨大的新材料公司,另一種就是比較小的單獨存在的新材料公司,前者支撐了整個行業的持續性發展,後者支撐了新材料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新材料行業造就了許多新興的財產持有者,同時也是一個夢想破滅的墳墓製造場,作為一個技術和資金密集性的新興產業,沒有誰願意把自己的技術輕易的轉讓出去,但是光有技術而沒有資金也同樣站不住腳,不能持續性的進行開發研究,也會很快被市場所淘汰。據統計,從中國第一家新材料公司成立至今,已經至少有300家公司支撐不下去,其中的180多家公司破產,80多家公司被收購或者被參股,還有將近30家公司被迫改行(大多為大公司的投資戰略失敗)。大多數破產公司的創始人都是血氣方剛的名校高材生,研究生畢業後,帶著自己的技術創辦了自家的新材料公司,滿以為市場會熱情的接待他們,可是沒想到支撐不到兩年就破了產,不僅沒掙到錢,反而欠下了一身債務。雖然剛出校門時他們的技術還可以,但是市場技術更新很快,缺乏後續研究資金的他們,很快就處於技術上的落後地位,加上管理不到位,缺乏吸引投資的能力,以至於不得不黯然引退,能夠賺個百萬富翁已經是不錯的了!能夠幸存下來的都是一些有資金有技術的實力強勁的公司,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仙女公司進入了這個行業,開始了他們更為冒險的投資,而這一年距離仙女公司成立正好13年,這一年,李夢澤41歲。

對於下一輪的投資重點,仙女公司其實有爭議,能源和新材料這兩個行業,到底以哪個作為重點,在公司的部門會議上大家爭議的非常激烈。按照某人的話說,如果有可能,就“什麽都不做”,大家抱著幾百億元“過日子算了”,眾人對他的話感到泄氣,可是也都明白老總的擔心。不論是新材料還是能源,都是競爭激烈、風險比較大的行業,能源行業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一些,但是國際巨頭財勢龐大,根本就不是他們能夠抗得動的,即使是國內的巨頭們,在綜合實力方麵仙女也隻是一個跟班,很難和他們相抗衡,互相合作還可以,真要是和人家競爭,弄不好真落個灰頭土臉,豈不是敗壞了仙女“十年名聲”,敗壞了某人的一世英名;可是新材料行業照樣難做,如今是進去的多,出來的也多,賠得精光、一無所有的大有人在,這很可能是吃錢的無底洞,是個銷金窟!而技術又難以掌握,市場不很成熟,所以大家也對之非常謹慎。其他的投資方向也不是沒有,比如生物醫藥、食品等行業,這都是不錯的,但是生物醫藥由於某種原因,在公司裏並沒有市場,食品等行業,科技含量更低,準入門檻太低,市場競爭太過激烈,利潤也不高,最終也入不了各位的眼裏。所以,說來說去,最後還是盯在了這兩個行業。當然,為了不引起國內巨頭們的DI製,仙女刻意不去挖掘共和國的老底,比如交通運輸等行業慷慨的交給了國家。

最後,具體怎樣投資,是自己建廠還是借雞生蛋,最後把雞也抱回來,大家意見都一致得很——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