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五行令之木令(9)
北方人結婚時,新郎騎馬,新娘坐轎;南方人,特別在江南水鄉,結婚時多乘舟船。祝英台的喜船經過邵家渡時,馬家迎親執事人等,原想順風急駛,讓船來不及靠岸就駛過邵家渡,如果要拜墓,等三朝過後與新郎雙雙前往也不為遲。誰料船至邵家渡時,忽然狂風大作,江麵波濤洶湧,喜船連忙靠岸避風,祝英台也就從容上岸.前往梁山伯墳前祭拜。一聲哀號,傷心欲絕,刹那間天搖地動,飛砂走石,白晝灰瞑,就在迎親和送親的執事人員大驚失色時,忽見墳前裂開一條一尺多寬的隙縫,說時遲那時快,祝英台一躍而入.轉瞬風停地平,一切恢複正常。
其實,祝英台在答應出嫁的時候,便抱定了以身殉情的決心,她想過投江,自縊,總覺得不及親到梁山伯的墳前撞碑為佳,本來是打算祭拜以後,一頭向墓碑上撞去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不料卻天從人意,省去了許多周折。當時的人都認為是天意,連朝廷都嘖嘖稱奇,如果仔細探究起來,那天大約是龍卷風加上地震湊巧與祝英台拜墓的事湊在一塊而已。
不管怎麽說,這事是很感人,宰相謝安奏請孝武帝,敕封該地為“義婦墳”,並立廟祀奉。
晉安帝時,國家多難,梁山伯又屢顯靈異為國效勞,為地方消災,於是被敕封為“忠義王”。後來邵家渡的山坡上,時有大蝶雙飛翩翩,據說黃色的蝴蝶就是祝英台,而褐色的蝴蝶就是梁山伯。
被人稱之為:“三生慧業,不耐浮塵,寄思無端,抑鬱不釋,韻淡疑仙,思幽近鬼。”“騷情古調,俠腸雋骨,隱隱奕奕,流露子豪楮間。”著名的清代大詞人,相國公子納蘭容若寫了一首題為《蝶戀花》的情詞: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鈞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結語把永恒的愛情寄托在化蝶上,就是用祝英台與梁山伯的事跡來抒寫胸中的塊壘。
至今寧波城西十五裏的高橋鄉,倚山麵水的山坡上,尚有一座構築精致的廟宇,門題:“敕封忠義王廟”,廟內即供奉著官服的梁山伯和穿新娘子衣服的祝英台,廟前有一段雕著大荷花的石板路,盡頭有一座精巧的石拱橋,叫“夫妻橋”。廟右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墳。廟後有兩人的寢殿,仿照臥室布置,寶帳繡榻,明鏡香櫥,榻前放有男女繡花拖鞋;櫥中懸掛梁山伯的袍服冠帶和祝英台的羅衣繡裙。廟前的楹聯寫著:“精忠不二昭千古,大義無雙冠五洲。”
相傳農曆八月二十一日是祝英台殉情的日子,從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末年開始,直到現在,每年從八月初開始直到月底,四麵八方的水陸香客,絡繹不絕地前往忠義王廟進香,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成群結隊燒香許願,並在墓地繞行一周。以符合長久以來的古老相傳的一句俗諺:“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祝英台墳上繞一繞。”寧波在宋代以後,成為對外通商的四大口岸之一,曆代古跡甚多,如天童寺及霞嶼寺等,而遊人最多,名氣最大的仍是忠義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