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老婆多——因此,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其中老婆紅票最多的諸如唐玄宗,後宮佳麗可以編一個師;不過票數最少的也有——如隋文帝,除了皇後沒有一個妃嬪,因此,一直以來隋文帝都在妃嬪黑票榜上一騎絕塵,無人問鼎!

自從明孝宗朱祐樘橫空出世,隋文帝再也不敢大喊獨孤求敗!

勞模皇帝朱祐樘,就是這樣過著一對一的性福生活,經過十年不懈的努力,終於創造了他的輝煌時代——弘治中興:內有內閣三劍客;外有馬文升、劉大夏;邊界少數民族紛紛朝貢。

這時,他終於可以抬頭看一眼,舉案齊眉,朝夕相處的張皇後了:“皇後,這些年委屈你了,今天隨朕去淳安公主府上去看看姑姑、姑父吧!”。張皇後慈眉善目地一笑,他忙也好,不忙也罷,她都是那樣笑著給他穿衣解帶,朱祐樘又說:“聽說姑父的府上聚集了一大批才子,連李閣老也是座上賓,朕要親眼見識一下!”

此時的王守仁,正一如既往地,跟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四書五經作鬥爭,已經頗有心得,這心得就是——有它沒我,有我沒它!

不過,寄居在公主府的這幾年,王守仁卻親曆了文壇最激烈文學流派紛爭。

這一天,孝宗皇帝和皇後微服來到公主府,朱祐樘提出要看他們的真本事,就得“垂簾聽辯”——於是史上文壇大辯論即將開幕!

不知為何,駙馬爺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不安……

一張屏風隔開,裏麵桌子上擺了一桌糕點,皇帝皇後和公主入座,邊品糕點,邊做了個神秘的表情,意思是才子們快來了——“敵明我暗”的感覺真是爽;外麵則是品詩論文的士子們,三三兩兩進堂,發現椅子上赫然坐著李閣老,於是言語也收斂了些,拜過閣老,徑自入座。

這樣的茶話會在公主府是極為平常的事,每隔個把月就搞一次,每每有佳作誕生,駙馬爺就視若珍寶。

其中,李東陽以台閣大臣身份主持詩壇數十年,已經成為文壇魁首,一時間世人紛紛模仿台閣體,形成文壇一派曰“茶陵派”(李東陽是茶陵人),他的書法和詩集是炙手可熱,千金難求。他本人聽說自己的詩集竟然被擺放到了古董店裏,非常的不滿——“我這還沒死呢,就放到古董店!”,氣呼呼跑過去一問,老板說:“李閣老的詩集在後世必然是稀世珍藏,我隻是早了幾十年放在哪兒,有何不妥?!”

不過成名也有成名的麻煩,“陽粉”們經常蹲在家門口索要親筆簽名!論這些“陽粉”的手段,21世紀的“狗仔隊”都得叫一聲師傅:有一天,李東陽打府上後門出去,不想竟然碰到一個骨灰級的老太“陽粉”,正蹲在門口曬著太陽打瞌睡呢!李東陽躡手躡腳從她身旁跨過去,擦了一把汗,剛要慶幸逃離虎口之時,一條猛狗追了過來,眼看就要撲到自己身上了,隻聽那老太喊道:“趕快跑到我這裏來,隻有我能馴服那條狗,否則你跑到天邊都沒用!”

有著同樣煩惱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跟李東陽一字之差——李夢陽(甘肅人),此人三年前已中進士,但是因為父親去世,正在守製期間,所以並無官職。他與何景明等七人被稱為“七子”,七子皆為進士,對腐敗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氣不滿,強烈反對台閣體詩文和"沉悶冗遝,千篇一律"的八股習氣,提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複古風。

通常情況下,這倆人是很難坐在一起的,因為不見麵都能劍拔弩張,見了麵就隻能“短兵相接”對掐,偏偏李夢陽又是個強脾氣——管你是不是閣老,朱熹我都敢罵,何況是你嘞!所以李東陽這個秀才裏的秀才,特別不願意惹李夢陽這個秀才裏的兵!

今天就迫不得已了,因為這是皇帝安排的,誰敢不從?!

朱祐樘是聰明的,他若是不宣旨,李東陽是絕對不去的!

其他的人,朱祐樘卻叮囑道,不要事先告知——以免造成心理壓力!哎,多好的皇帝啊,毫不為己,專門利人!

“正方辯手”和“反方辯手”各自就坐,這辯論還沒開始,就出現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李東陽一邊的座位已經被搶空,而李夢陽這邊的卻空空蕩蕩。

沒人正眼瞧一眼的王守仁,自然是坐到了李夢陽一邊——反正坐哪都一樣,沒人注意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過這個小人物可不簡單——王守仁一進門看到這陣勢,馬上猜到了一點:今天必然有重要人物在場,而讓這兩個太陽碰到一起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皇上!王守仁環視了一下四周,目光終於落到廳堂內側的屏風上,然後微微一笑……

李東陽自恃三高——地位高、年齡高、名氣高,首先發言了:“今天老夫來到駙馬爺府上,得以見到諸位舉子、士子不甚榮幸,我大明朝人才濟濟,文壇百花齊放,各領**,實為百姓之福,千秋之幸……(以下省略三千字)”

李東陽一講完,就有人的馬屁跟上了,士子甲說話了:“在下祖籍潭州(長沙),李閣老的詩在潭州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江頭彩旗耀日明,

船上撾鼓不停聲。

湖南樂聲君記取,

五月五日潭州城。

由此可見,李閣老時時關注民生,體察民俗,實為大明之福!”

李東陽雖然聽過的奉承數不勝數,但文人士子的“奉承”卻更是讓他心花怒放,尤其是今天在皇帝麵前,借他人之口誇自己是良臣,正中下懷!

李東陽也不忘給皇上來個馬屁接力:“這位士子真是謬讚老夫了,大明的百姓那是托皇上的鴻福,老夫豈敢跟聖上爭功!”

士子乙看到士子甲把風頭全搶了去了,非常不甘心,而自己卻不記得幾首李東陽的詩,不過……士子乙眼前一亮,計上心來:“在下聽聞李閣老四歲時就會寫直徑一尺的大字,並當著景帝的麵寫下“龍、鳳、龜、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興,把四歲的李閣老放在膝上,並賜珍奇水果和金銀元寶——這個故事現在已經家喻戶曉,人人奉閣老為神童楷模……”

當李東陽捋著胡子越聽越樂的時候,他忽然覺得氣氛不大對。

世界上有這麽一種人,他喜歡用沉默來讓你發現他抗議的力量!

李夢陽一看這場辯論會根本沒自己的事,不如幹脆喝喝茶,然後從懷裏掏出一本書讀起來!

看熱鬧的王守仁,終於等到好戲出場了,忍不住心裏偷著樂!

李東陽畢竟是主持朝廷大局的人,這樣的小場麵根本不值一提,不用多久,李東陽就找到了對自己有利,而對別人不利的話題了:“李獻吉,聽說你鄉試第一,本次會試又高中進士,真是八股文的典範啊!”

這個問題問得絕!

李夢陽的確是八股文的高手,而“七子”又反對八股文的格式拘泥成規,這個問題換做是誰都很難回答,但李夢陽卻不慌不忙的把書合上,又揣到懷裏,說道:“實在無趣的時候,我就拿一本廢書看看,因為我隻有這本書!”

這個回答更絕!一方麵,李夢陽巧妙地表達出自己對那些拍馬屁者的不屑,另一方麵又回答了他對八股文的無奈——是啊,有什麽辦法?

王守仁才是真的感同身受!李夢陽無論如何也是明朝人,沒有受到現代文化的熏陶,就像一個人一直吃素,也不覺得不好,有一天吃上肉了,再回過頭去天天吃素,那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情!

路見不平還要吼一聲呢,王守仁該出手了!

“獻吉兄,一直推崇‘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伯安覺得‘此言差矣’!”此言一出,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王守仁身上——連唯一坐在那邊的一個,都不幫你李夢陽,誰還幫你!隻見王守仁緩緩背出一首詩,這首詩正是李夢陽的《春望》:

黃河水繞漢邊牆,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濠追野馬,將軍弢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日橫空冷戰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隻今誰是郭汾陽。

王守仁說:“伯安覺得:文必秦漢沒錯,但詩必——七子!獻吉兄這首詩,深得唐詩的精髓,韻味無窮,磅礴飛動,比唐詩有過之,而無不及!”

眾人啞然,繼而嘩然——本來指望你小子落井下石的,你竟然來個欲揚先抑!

王守仁並不著急,依然慢吞吞的說:“不過,如果獻吉兄,能夠突破唐詩的雕琢之氣,而不是簡單的模擬,豈不更好?!”

李夢陽趕緊拱手道:“多謝伯安指教,想不到伯安的品評竟然入木三分,點中愚兄的要害了!實不相瞞,夢陽正是在琢磨如何讓這抑揚頓挫之法,自然流露,而別具一種風致!”

二人互相恭維起來,王守仁把李夢陽抬到了唐詩的高度,李夢陽又把王守仁抬到了自己高度,完全沒把李東陽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