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可能搞到的東西,董書恒通過與普魯士之間的利益交換,最終都拿到手中的。

而董書恒給普魯士人的大都是一些點子。

還有普魯士人當初最需要的貿易機會。

現在普魯士在那位鐵血宰相的帶領下已經完成了王朝戰爭三部曲的前兩部。

還有一個終極目標,隻要完成了,就能夠建成他心目中的德意誌帝國。

那位鐵血先生有很強的戰略眼光。

有人要說,這位鐵血先生一代人傑,難道看不出複興軍的發展,會在未來對整個歐羅巴帶來威脅嗎?

他當然能夠看得出來。

事實上,歐羅巴的有識之士現在已經有了這樣的共識。

但是他是普魯士人,他首先要為普魯士考慮。

假如普魯士在歐羅巴僅僅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那麽他又何必在意複興軍的稱霸呢?

至於複興軍的崛起,那至少也要等到普魯士控製了整個歐羅巴之後吧。

至少現在與複興軍合作能夠給普魯士帶來好處。

聽了劉青北的話,郭嵩燾才放下心來。

隻是第二天上午,他們就接到了蘇丹阿齊茲的邀請。

蘇丹的內侍說蘇丹陛下拖著病體,堅持要見劉青北。

很明顯,卡爾多安將劉青北所說的話告訴了蘇丹陛下。

劉青北見了蘇丹。

隻不過雙方並沒有談多少實質性的問題。

僅僅是說了一些經濟上合作的事情。

劉青北所說的將波斯境內的火車道延伸到奧斯曼帝國的事情並沒有得到正麵回應。

果不其然,這個蘇丹陛下還是更加傾向於西方。

錫蘭島,鮑有誌剛剛結束了自己的東非之行。

在馬兒戴維斯群島渡了一個星期的假之後。

他就回到了錫蘭。

之前拖回國內大修的英艦全都回來了。

這些英軍的戰列艦,現在成為了第二艦隊的巡洋艦。

雖然沒有分到國產的巡洋艦。鮑有誌也知足了。

至少他們第二艦隊已經擁有三十多艘鐵甲艦。

這還不包括數量眾多的魚雷快艇呢。

就他們這樣一支艦隊,就能夠麵對歐羅巴的海軍強國了。

董書恒沒有吝嗇,也給了這些戰艦“山”字級的稱號。

鮑有誌選了一艘“昆侖山號”裝甲巡洋艦做為自己的旗艦。

這些戰艦會被派到孟買參加勝利紀念閱兵。

然後其中的大部分都會被派到桑給巴爾駐守。

在那裏,他們要防備的對象是英國人在開普敦重建的大英帝國印度洋艦隊,以及在安齊拉納納的弗蘭西印度洋艦隊。

英國人在坦普爾政府倒台之前又造出了一批新的戰艦。

總噸位超過了五萬噸,數量達到了十五艘。

隻不過這次英國人將主力艦大部分都留在了本土。

德意誌聯邦和弗蘭西帝國日益增長的海軍力量讓大英帝國感到緊張不已。

桑給巴爾分艦隊將成為第二艦隊最大的一支分艦隊。

其次是位於塔朱拉地區的分艦隊。這支分艦隊要震懾周圍的阿拉伯人,還要時刻監視著英國人蘇尹士運河的建設進度。

同時他們還要保護好正在建設中的塔朱拉基地。

塔朱拉這塊地方,其實並沒有什麽值錢的資源。

複興軍原本塔朱拉地區的治理權全部交給了當地的大明遺民。

複興軍真正自己管理的實際上也就是大明城的基地而已。

這樣就省去了複興軍很多的事情。

鍾思明已經去了新京城,在這次藩屬國大會上。

董書恒將會宣布成立大明國。

鍾思明將會擔任這個大明國的國王統領整個塔朱拉地區。

不過幾個主要的基地,將是複興軍的永久基地。

這樣複興軍就不用再操心當地民眾的管理問題了。

而大明國也將成為複興軍的內附藩屬國。

而土地相對肥沃的蒙巴薩地區,將會成立一個總區。

這裏將成為複興軍少有的幾個進行殖民開發的地區。

董書恒準備將這裏的土地承包給國內的糧商。

將這裏打造城東非地區的糧食供應基地。

當地人種地的能力真的有限,歐羅巴人的殖民地也不喜歡種植糧食,他們更喜歡種植經濟作物。

董書恒認為要是將這裏開辟成大型農場,種植糧食和牧草,在東非和阿拉伯半島一定非常有市場。

這裏河流匯聚,要是不用來種田,那就有些太可惜了。

最近一段時間,東非地區也非常的緊張。

英國人加緊控製整個埃及地區。

弗蘭西人已經要完成對整個馬達加斯加島的征服。

占據在島嶼南部的馬爾加什人已經完全接受弗蘭西人的統治。

盤踞在中部地區,占據整個島嶼三分之二的尹默裏納王國被弗蘭西人南北夾擊。

隻剩下王都塔納納利福周圍的少數地區還在手中。

他們隻能利用地形負隅頑抗。但是滅亡隻是時間問題。

弗蘭西人隻出動了五千北非軍團就拿下了整個島嶼,這也助長了弗蘭西人的野心。

他們開始在東非地區尋找新的目標。

最近一段時間,弗蘭西人的艦隊頻頻北上。

這讓鮑有誌十分緊張。

在錫島接收了新艦之後,鮑有誌就火急火燎地趕回桑給巴爾。

現在鮑有誌一點都不想家。

蘇維尼蘇丹在桑給巴爾城給他送了一座府邸。

關鍵是裏麵還金屋藏嬌。

他現在是此處樂不思蜀。

除非是回到新京述職,又或者是他的工作調動了,他暫時是不會回去的。

桑給巴爾、塔朱拉、錫蘭,廣闊的印度洋給了鮑有誌足夠的發揮空間。

現在他的手下兵強馬壯,正是大幹一場的好時機。

當劉青北離開奧斯曼帝國前往大英帝國完成最後的談判。

當鮑有誌正在印度洋耀武揚威。

當米利堅的南北戰爭正打的火熱。

當東華的董書同正陪著女皇夫人巡視整個東華帝國。

當弗蘭西人正在入侵莫西哥。

當德意誌聯邦正在參與瓜分非洲。

董書恒走進了大會堂。

幾百名藩屬國的代表齊聚一堂。

今年的藩屬國大會不一般。

不僅僅是人多了。

今年的範圍與原來的也不同。

果不其然,在會議開始的前一天,扶桑原本的幕府,現在的江戶藩主德川慶喜帶著一群扶桑的大名到夏宮門前叩闕。

董書恒派人將他們給勸退。

但是接受了他們的上表。

表上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表達了扶桑各個藩國對董書恒解扶桑萬民於水火的感謝。

現在扶桑天皇絕嗣。惟有董書恒有資格擔任扶桑之共主。

緊接著,南洋的藩屬國也上演了相類似的戲碼。

但是董書恒無一例外都拒絕了。

大家並沒有因為董書恒的拒絕而灰心。

因為這種拒絕都是劇本之中預設好的。

隨著大會的開展,氛圍已經烘托的差不多了。

在會議結束的前一天,所有的大華夏圈國家聯名提交了一份議桉。

這個議桉要求改組當前的大華夏圈。

這份提桉提出以簽署了軍事、政治、軍事三項同盟協議的國家為核心國家。建立一個邦聯體。

各個國家依然是獨立的。但是這種獨立權要在同盟協議的範圍之內。

任何一個個體國家都不允許隨意脫離邦聯體,或者是損壞邦聯體的利益。

另外他們還準備製定一份邦聯體憲章。

具體明確了邦聯體會議的權力。

除此之外,那些僅僅是加入了自由貿易條約的國家,不再邦聯體的範圍之內。

但是他們也可以申請加入到邦聯體。

隻是要經過所有邦聯體國家的同意。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選舉一個邦聯體的共主,作為元首。

這個元首是世襲的,他的權力來自於整個邦聯體,是不可動搖的。

共主的一項主要的權力就是可以組織召開邦聯體大會。

每一個國家國王、執政的就職,必須要經過共主的任命,並且向共主當麵效忠。

這位共主在軍事上可以宣布邦聯體與另外的敵對勢力開戰,並且在邦聯體內部組建聯軍。

聯軍的組建,軍費的分攤,都將由邦聯體大會討論決定。

元首還是內部各國之間矛盾的仲裁者。

如果內部國家或者地區之間發生了矛盾衝突。

共主有權組建仲裁機構進行仲裁。

甚至是組建聯軍進行幹預。

從這個議桉來看,他們讓渡賦予給董書恒的權力還是蠻大的。

不過董書恒在推辭了幾次之後,並沒有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就直截了當地接受了。

他表麵上是接受了,但是卻增加了一個條件。

董書恒給了一個五年的期限,他在大會上坦言道,這個擔子非常的重,權力也很大。

所以不能在這樣一個會議上簡單決定。

他要求各藩屬國,用五年時間在自己的國內宣傳這件事情,然後讓本國的所有公民都為這件事情投票。

五年內,所有藩屬國都投票通過之後,他才會擔任這個職務。

而且,在擔任這個職務之後,他會卸任本土總統的職務。

董書恒的發言,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複興軍的內部以及所有的藩屬國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有人認同,有人表示擔憂。

有人欣賞董書恒尊重民意,有人覺得他是在拖延時間。

董書恒這次完全放開了輿論。讓這件事情盡情地發酵。

畢竟,現在在複興軍沒有什麽對外的戰事。

英國人新敗,暫時還不會捅出什麽幺蛾子。

弗蘭西人忙著在非洲和莫西哥擴張。

暫時隻會繼續跟複興軍搞好關係。

要不然董書恒不介意讓他們早點從莫西哥滾蛋。

弗蘭西人顯然也是知道複興軍在阿米利亞的影響力的。

他們現在在印度洋利益化分方麵對複興軍進行讓步,就是為了換取複興軍不要幹預他們在莫西哥的軍事行動。

董書恒之所以同意這樣,實際上是因為他知道弗蘭西在莫西哥的入侵終究將走向失敗。

莫西哥畢竟曾經也是一個大國。

雖然這些年,他們被米利堅人欺負慘了。

但是弗蘭西人從大洋彼岸,大老遠的來欺負他們。

這些莫西哥人可不一定會買賬的。

莫西哥是典型的山地地形,非常適合打遊擊的。

董書恒隻要讓加華那邊稍微地提點一下莫西哥人就有的弗蘭西人好受的了。

再來看看那位普魯士的鐵血宰相。

這位幫著意大利拿下羅馬之後,顯得非常低調。

普魯士人甚至都沒有宣傳自己在這場戰爭中所起到的作用。

他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整合整個北德意誌聯邦的力量。

比如建立各個邦國之間的鐵路網。

經過了上次的普奧之戰之後,普魯士人見識到了鐵路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

擁有完善的鐵路網,讓自己的軍隊能夠比敵人更快地集結起來,對於戰爭最後的勝利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現在的普魯士要苦練內功。

另外這位鐵血宰相,在設想建立一個覆蓋德意誌聯邦、奧匈帝國以及意大利的大聯盟。

如果這個設想能夠實現,那麽這個聯盟將縱貫整個歐羅巴大陸。

控製的區域幾乎能夠覆蓋原本神聖羅馬帝國的大部分區域。

那樣他就有絕對的把握對付弗蘭西。

即使是英國人加入進來也不會有絲毫的影響。

但是其中有一個難題就是怎麽樣說服奧匈帝國。

約瑟夫不一定能夠放的下這個架子。

以前奧匈是意大利的占領國,是普魯士的老大哥。

現在讓他加入到普魯士組建的同盟,他的臉又要往哪裏放呢?

那位鐵血宰想必也知道這很難。

估計要等到他們擊敗了弗蘭西人,建立德意誌帝國之後,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那時候約瑟夫說不定還會考慮一下。

現在德意誌聯邦,除了在非洲控製一些殖民地外。

其實還是比較低調的。

鐵血先生巴不得弗蘭西人加緊擴張。

這樣弗蘭西的兵力就會被分散出去。

這對他未來的戰爭規劃非常的重要。

要想擊敗弗蘭西人,就要用最快的速度。

否則一旦被弗蘭西人拖入了持久戰。

以弗蘭西人積累的龐大財富,拖也能夠將普魯士給拖垮。

現在他就等著弗蘭西人自己將力量釋放出去。

而普魯士人則在攥緊拳頭,慢慢地收回去,做好最後出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