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複興五年。

對星加坡港的圍困依然在繼續。

正月裏原本應該是星加坡的旱季,但是今年卻非常意外地接連下起了雨。

這進一步增加了複興軍進攻港口的難度。

同時,讓原本缺水的港口緩解了用水問題。

與此同時,遠征印度的複興軍進過了半個月的準備,半個月的航行也到達了錫蘭島。

此時印度總督區還在準備籌措兵力增援海峽殖民地。

錫蘭島上的大英守軍隻有兩千多人,還有五千多人的仆從軍。

複興軍的突然到來讓他們感到非常的意外。

難倒是海峽殖民的一開戰就投降了嗎?

要不然他們怎麽會這麽快就趕到錫蘭。

好在科倫的防禦與星加坡的一般,都建設的非常完善。

錫蘭島是銜接這印度洋東西兩側的交通樞紐。

占領了這裏就能夠截斷印度大陸東西兩邊的海上聯係。

複興軍兵力充足,但是也沒有采用強攻的方式。

張德帥找來了泰米爾人當帶路黨。複興軍在島上多點登陸。先是占領了島上大英軍隊的其他據點。

然後水路並進攻打科倫。

期間,海軍還與駐守在印度地區的印度洋艦隊發生了一場海戰。

主力被圍困在星加坡的印度洋艦隊自然不是複興軍的對手。

這場海戰就在科倫港外發生。

見到自己的艦隊失敗之後。科倫的守軍終於喪失了戰鬥意誌,在堅守了半個月之後,殘餘的兵力向複興軍投降。

複興五年二月二日,複興軍的旗幟在科倫城港口要塞上徐徐飄起。

複興軍進擊印度地區的戰略初步實現。

然後這裏就開始了大建設。

這裏將成為複興軍與大英帝國軍對抗的橋頭堡。

要建設的話,就需要人力。而複興軍不可能從國內調人過來。

隻能用當地的人。當地主要有兩個族群,一個是僧伽人,一個是泰米爾人。

之前,大英人統治這裏的時候是使用較為溫順的僧伽人,打壓泰米爾人。

複興軍控製這裏之後,反過來,用與複興軍更加親近的泰米爾人。

然後對島上的色僧伽人進行大規模的清算。這樣有了一批支持聽話的仆從軍,也有了幹活的人。

未來複興軍控製錫蘭島必須要有充足的兵力,要盡可能的就地解決糧草的問題。

好在大英人在島上建立了大量的種植園,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作為農場使用。

陸軍占領錫蘭島之後,海軍也沒有閑著。

按照之前與泰米爾人商定的協議,泰米爾人幫助複興軍攻取錫蘭島。

同時他們還以泰米爾王國的名義將錫蘭島割讓給複興軍。

換來的條件就是複興軍幫助他們收複沿海的城市。

之前泰米爾人一度收回了東南沿海的領地。

但是隨著大英軍隊在艦隊的掩護下卷土重來。

這些港口城市再次被英國人占領了。

所以隻要將大英人的艦隊給擊敗,泰米爾人自己就能夠將這些港口給拿下來。

錫蘭島丟失之後,很多生活在印度東海岸的大英人就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沒有誰比大英人更加懂得海權的重要性了。

大英帝國的霸權原本就是建立在海權之上。

如果將大海也算成國土的話,那麽加爾各答已經被包圍了。

複興五年三月,在吳興軍海軍的配合下,泰米爾王國拿下了東南地區。

在複興軍的要求下,他們沒有動本地治裏的弗蘭西殖民地。

而是繼續保持與弗蘭西人的合作。

見到大英人的勢力被從這裏趕走,弗蘭西人的心中既有欣喜又有些擔憂。

沒有大英人的壓製,今後這裏的土著將越加的囂張。

他們也在擔心複興軍是否會取代大英在這裏的勢力。

不過複興軍除了占領了錫蘭島,似乎並沒有繼續向大陸上派兵。

泰米爾人與複興軍聯合進攻東南沿海的時候,有大量的大英人逃到了弗蘭西人的殖民地。

複興軍並也沒有追究,他們給足了弗蘭西人麵子。

這樣的態度讓弗蘭西人放鬆不少。

作為回報,弗蘭西艦隊堅守在自己的港口中,沒有幹涉複興軍隊的軍事行動。

四月,複興軍海軍到達了加爾各答,封鎖了恒河口。

在這裏他們碰到了賀文雄率領的毛淡棉魚雷艇編隊。

這幾個月,賀文雄帶領自己的魚雷艇編隊一共擊沉了大英艦船十二艘,俘虜商船五十六艘。

幾乎將整個孟加拉灣東側的海岸線都給清理了一遍。

按照軍部最新的命令,他們將移駐科倫港,執行保克海峽封鎖任務。

隨著保克海峽與麻六甲海峽的控製權到了複興軍的手中。

再加上之前控製到東華帝國手中的麥哲倫海峽。

大英帝國現在成了一個血管堵塞的病人。而且隨時可能會半身不遂。

五月,聖軍與北方聯盟以及緬甸王國再次組成聯軍兵臨加爾各答城下。

不過這次以聖軍為主。北方聯盟自己的主力都在西部地區。緬甸王國隻是來助戰,根本不會用全力。

聖軍這次出兵十萬,幾乎是將自己一半的戰力都拉下來了。

加爾各答城內早已經是人心惶惶。

雖然此時城內還有將近三萬大英軍隊,以及五萬人的仆從軍。

但是他們沒有絲毫勝利的的信心。

疫病雖然已經過去,但是給這座城帶來了難以磨滅的痛苦記憶。

瘟疫過後,下城的貧民區人口幾乎減少了一半。

以往,加爾各答的白人貴種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些下層的土著對他們那麽的重要。

現在,上城的白人就連刷馬桶的傭人都不夠用。

破敗的下城街道上,一輛牛車正在緩緩朝著上城駛去。

車上的木筐中裝著白花花的大米。

就在這時,一個頭發淩亂,骨瘦如柴的小男孩跑到車子的後方,抓起了一把大米。

牛車的後方兩名英軍士兵帶著六名仆從軍正在押送。

見到這種情形,英軍士兵讓兩名仆從軍上去將男孩抓起來。

但是,此時小男孩已經躲到了一個中年男子的身後。

男子見狀也是非常的緊張。

“孩子,你怎麽偷貴人的糧食。”中年人顫顫地問道。

軍官舉起手的步槍說道:“盜竊糧食是犯罪行為,立刻交出這個小偷。”

小男孩非常的委屈:“父親,我沒有偷,這些糧食不是我們種出來的嗎?”

小男孩的話,天真、稚嫩、純樸。

周圍圍觀的土人都深有感觸。

這些大米是他們種的啊,就連舂米都是他們做的。

為什麽他們自己沒有吃的呢。

聯想到疫病爆發的時候,上城對下城這裏封鎖,那種冷漠與不管不顧。人們心中憤怒的情緒抑製不住地迸發出來。

原本下城的人依靠為上城服務倒是也能夠生活的下去。

那時候整個印度殖民地的物資都在向加爾各答集中。

這裏的工廠也在保持著滿負荷地運轉。

但是這些年一直在打仗,大英相繼失去了北方的產糧。

因為失去了東方的市場,加爾各答的工廠開工率嚴重不足。

許多土著工人失業,加劇了當地人生活的困頓。

土著與白人之間的矛盾愈加的嚴重。

當那些錫克仆從軍將鞭子抽打到小男孩和他的父親身上時,周圍的當地人紛紛走到牛車旁,他們每個人都抓起一把米。

這些抓著米的當地土著人,簇擁在一起,靜靜的向這一隊士兵靠過去。

他們在以自己的方式向大英的軍隊示威。

沒人喧嘩,沒人喊口號,更加沒人動手。

“現在散開,將糧食放回去,否則我們就要開槍了。”帶隊的大英士兵喊道。

這些人就跟聽不懂一般,依然站在那裏。

這時一支英軍的巡邏隊支援過來。

人手多了之後,那個帶隊的大英軍官膽子大了起來。

剛才僵持的時候,不是他好心想給這些土人一個機會。

而是他擔心開槍激化矛盾。

他們就隻有不到十個人,周圍圍著的土人卻有幾百人。

現在支援來了,他再無顧忌。

“砰!”隨著他用左輪手槍打倒了第一個土人,身邊的士兵紛紛向這些手無寸鐵的土人開槍。

不一會兒街道上就倒滿了屍體。鮮血匯聚到路旁肮髒的臭水溝中,將黑色的臭水染成了褐色。

這一事件,徹底將整個下城給激怒了。

接下來的幾天中,幾乎每天都有英軍的巡邏隊遭到偷襲。

關鍵再這個時候聖軍再次大軍壓境。

原本守衛港口的艦隊又在錫蘭島損失是殆盡。

這一次加爾各答在劫難逃。

四月底,聖軍在陳玉成的指揮下,在損失了一萬多人之後,終於突破了布朗將軍守位的北方防線,打到了加爾各答城北側的下城。

城內的孟人以及印人土著隨即發生暴亂。

聖軍順勢拿下了下城。

對加爾各答上城的攻擊終於開始。

此時加爾各答隻有一條通往西南部城市豪拉的通道還是聯通的。

這條通道有遠征軍司令羅伯特將軍守衛。

他正麵的敵人是來自中部地區的北方聯盟叛軍。

北部防線崩潰帶來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聯軍能夠跟複興軍的艦隊配合做戰了。

“轟轟轟……”江麵上,十幾艘複興軍的鐵甲艦一字排開,軍艦上的主炮全開。

不斷地向英軍的炮台上傾泄著炮彈。

陸地上,聖軍的重炮也在不斷地轟擊。

整個加爾各答上城都籠罩在一片硝煙之中。

陳玉成在進攻部隊的後方,認真地觀察者著戰場上的形式。

尋找英軍防守的漏洞。

“總督閣下,我想我們必須要考慮放棄加爾各答的事情,按照現在的形勢,我們根本就等不到國內的援軍。”

羅伯特一直負責守衛南線。

之前,加爾各答疫病爆發的時候,他帶領遠征軍的主力回到加爾各答。

羅伯特這兩年一下子蒼老了很多。

他先後帶領了兩個批次,一共有六萬人的遠征軍支援印度地區。

這兩年,遠征軍已經損失了將近一半人。但是那些地方反叛勢力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壯大。

現在他原本已經收回來的東南沿海地區,又再次被泰米爾人給奪了回去。

沒有海軍的支持,僅僅靠陸軍根本守不了那些沿海城市。

為了能去讓自己的艦隊保護到城市。

大英帝國在印度沿海地區控製的城市,都是在艦炮的射擊範圍內的。

原本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在城市遭受島攻擊的時候。

海軍的艦隊能夠對城市進行支援。

這就是基於海權思想下的設定。

這樣的設置,沒有錯,因為大英帝國的立身之本就是海軍。

此時羅伯特勸說拉姆齊撤退也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海軍都保護不了這裏,那麽陸軍就更沒有能力守住這裏了。

“羅伯特將軍,我們撤到哪裏?”

“總督閣下,我們撤到孟買去。敵人已經在試圖切斷我們撤退的唯一路線。”

在加爾各答東南方向的豪拉城有一條橫穿東西的道路向西一直延伸到孟買地區。

這條陸上線路的北側是薩特普拉山脈。正是這條山脈擋住北方聯盟南下的道路。

現在北方聯盟已經打到了古吉拉特邦,隨時都會威脅到孟買地區。

所以這條道路現在非常的脆弱。

而且聖軍完全可以從恰爾肯德邦繞到豪拉的後方。

這裏可是西孟加拉平原地帶,沒有什麽能夠擋住敵人繞道。

加爾各答西部的防線,同樣是非常脆弱。

那裏原本就沒有什麽威脅,因此也就沒有什麽永久性的防線。

“羅伯特將軍,要是撤走的話,我們將失去的不僅僅是加爾各答,很有可能是整個東印度。到時候我們大英帝國的在印度洋就隻剩下印度洋以西部分了。”

拉姆齊現在最後悔的就是為什麽不早點辭職歸國。

現在,他將成為大英帝國曆史上排得上號的罪人了。

坦普爾政府之前也想換掉拉姆齊,但是沒有人願意到這裏來接手印度殖民地的爛攤子。

以至於,雖然丟失了大量的殖民地土地,拉姆齊這幾年依然坐在總督的位置上戴罪立功。

隻是功勞沒有立下,這罪責倒是越來越重了。

“可是,總督閣下,現在我們撤退,還能夠保留大量的兵力。到時候我們還有資本去守住西部地區。”

“隻要再等上幾個月,國內的援軍就來了,這次可是二十萬援軍啊,而且我們也有了跟複興軍一樣的武器,到時候再戰,我們未必不能將加爾各答在收回來。”

“但是,我們要是全部都被敵人消滅在加爾各答,你想想到時候會有什麽結果?”

“到時候整個印度大陸還剩下多少本土士兵,那些土邦,那些仆從軍還會像現在一般老實嗎?”

羅伯特的話讓拉姆齊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