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節 第723章 組建商網 T 5$#組(16 32)
公事忙完了,當然就順帶處理自己的私事啦。《biqime《文>網》雷曉飛要處理的私事,就是要以此地為起點,組建一個商業網絡,供自己用來經營天南島的土產。
其實,說這是私事也不全對,應該說是半公半私。如果這個商業網絡辦成,象郡中的天南島等許多地方都能得益。而且,商品終端的銷售地方、商業線路經途的地方也能得益,這對國家來說,不是件有利的事情嗎?既然做對國家、對自己轄下的地方都是有益的事,那還不算是公事?
也許有人不解,會問道:這樣的事,以官府的名義去做,不就對國家更有益嗎?各位看官,現在,我們的雷小哥所管的地方,還都是窮地方,穗城這個這邊最大的商業集中地,還沒有控製在他手上,就是他手上最好的地方番山墟,也因戰後重建,而舉步維艱,又哪有這樣的財政開支?
再說,這個項目還在初建的階段,需要大量的人手去開拓市場,在官府中,我們的雷小哥一時哪能找這麽多的一大批人來從事此事?所以,雷曉飛就決定先利用丐幫這個結構成熟的大幫派,先投石問路,來試探一番這項目的市場。如果事有可為,待到做大了,條件成熟了,再由官府接手。
組建商業網絡,又哪少得了丐幫這個天下第一幫?所以,雷曉飛當即就召來洪七公、洪欣兩人,向他們說出了自己組建商業網絡的全盤計劃,征求他們兩人的意見。
對丐幫有利的事,洪家父女當然就沒有意見啦,一拍即合之下,三人就分頭為了這個計劃而努力。
洪七負責從離這裏最近的穗城分堂中,調派精幹的人手參與這次行動。這批人手選出之後,就準備通過“飛鴿傳書”的遙控指揮,聽從雷小哥的安排,建立收購站和接力運送點。
雷曉飛組建這個商業網絡的初步計劃,準備先覆蓋穗城以南的幾個大墟,這樣,從事搬運、運送與銷售的人手就不少,共需幾百人,而且,各個崗位的人員要求又不同,這也夠洪七公頭痛了。
洪欣則帶人按雷小哥的設計,在他前世的海安鎮這個地方,建造與天南島之間的貨物中轉站。
雷曉飛設計的這個貨物中轉站,分為兩個功能建造。一個功能是倉庫,用來在短時間內貯存天南島運送過來的土產,而貯存的地方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貯存海鮮,一部分貯存幹貨;另一個功能是商業網絡的起點站,從這裏開始,把所有的貨物按需求運向各地,所以,這裏要建一個有運輸工具的運輸站。
雷曉飛自己當然就負責統籌了,而且,他還要設計從這裏通往各個商品終端銷售地的最佳線路和沿途的運送接力點、分銷點等等。
雷曉飛這次規劃的銷售網絡,準備一直鋪到穗城。
這裏離穗城有六百公裏左右。如果用快馬不停歇地接力,一小時可以走三十公裏左右,那麽,從這裏到穗城,也不過是二十個小時的路程,一天一夜就可以到達。
一天一夜的時間裏,許多如蟹、貝類和一些耐養魚類等海產,還可以存活。所以,隻要組織得好,運送能及時,這條銷售線路大有可為。畢竟,穗城是大華南方最大的城市,那裏的消費能力不可預估,是高檔海鮮的最佳銷售地。
雷曉飛這次規劃的銷售網絡終端,除了穗城之外,他準備先設置到一些如番山墟這樣的大墟,待商品在這些地方站穩了腳,打開銷路之後,再考慮向小的墟集發展。
雷曉飛這次設置建立的商業網絡,最難解決的是運貨的馬匹。按每三十公裏建一個接力站,單到穗城就要建二十個接力站,如果每個接力站需兩匹馬,那這一條線路,就需四十匹馬,還有其它的線路呢?再加上海安的始發站所需要的馬匹,這個銷售網絡最少需要有二百匹馬。
南方的馬本就不多,除了軍隊上用的馬匹之外,基本就沒有民用的馬匹。雖然,雷曉飛在對付暹羅侵略軍時,曾經繳獲了千多匹馬,而且,這些馬對番山墟的軍隊來說,也有過剩,但公私分明的雷小哥並沒有準備動用這些屬於國家的馬匹,所以他就讓洪七公發散丐幫的人手,到四處去搜羅馬匹。
因為丐幫的人多勢眾,而且又有“飛鴿傳書”的方便,所以這次組建商業網絡的總指揮雷曉飛,省下了不少奔波的功夫,許多的事,不用他親臨現場,就能得到解決。比如建接力站,隻要他定出一個地方來,洪七公就遙控指揮丐幫的人搞定。
人多在什麽時候都好辦事。因為有了丐幫這個天下第一幫的傾力出手,雷曉飛設想中的商業網絡,比他計劃的時間提早了不少完成。僅用了一個多月,有五條主線,三十多處分銷點的商業網絡已經搭建完畢。
在洪欣完成了貨物中轉站的建造好後,雷曉飛就讓天南島那邊,把第一批經過加工的海產品,運送到貨物中轉站收存。之後,每完成一條網絡線路,雷曉飛就用這些海產品,來試驗網絡線路的流暢,並讓分銷點、銷售終端探試、開發市場。
因為在這個銷售網絡中,最主要的環節是在運輸的上,所以雷曉飛就在這個重要環節下工夫,想方設法來提高運輸的效能。他借鑒前世的裝貨經驗,並根據現在的實情,給不同種類有貨物,設計了不同的裝載用具。
用馬匹運輸,一是用馬車,一是用褡褳之類的用具。雷曉飛先給馬車做了改良,把它做到最輕便,來提高效率和效能;然後,他就在褡褳的基礎上,設計一係列適合各種土產用的裝載用具,如運蟹,他讓人織了一批特製的竹籠子,既輕便,又好用。
雷曉飛全麵鋪設好了他設想中的商業網絡,並試驗了整個流程的動作正常之後,就讓天南島那邊準備一批蟹、貝類等耐養的海產,他要親自押帶這些海產,到這南方的兩個最大的市場穗城和番山墟,做這類活海鮮的銷售開發工作。
至此為止,雷曉飛無論在公在私,他在這方土地上的工作已經完成,從他在前世的故鄉回到番山墟的那天算起,他在這方土地上,已經耗時五個月,由夏天一至幹到了深秋。
雷曉飛對這一方水土的貢獻,後來的大華史記給了很高的評價,這些評價,並非是因為他的官大了而奉承他,而是從事實上擺明了他的貢獻。
以雷曉飛在這一方發展的商業,史記是如此記載的:雷親王開設了大華帝國最南方的這條商業銷售網絡之後,讓天南島的土產商品化,從此,閩、浙、粵等地的商人紛紛來往、落籍天南島,讓島上的人口迅速增加,繁榮了天南島的經濟與各項勞作。
而史記對雷曉飛在天南島上施行的“以農為本”的治理,評價就更高。說從那時開始,天南島地區在農業技術進步上所取得的成績遠遠超過前代,有些成就甚至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先進的,出現了曆史上經濟空前發展的黃金時代。
雷曉飛在天南島上對耕作製度、土地利用、部門結構等諸方麵,都有不少創新。他的所為,讓一個專門化農業區開始形成,為後世農業分布勾劃了基本輪廓。
當然,那就是後話了,也是雷曉飛被封了親王以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