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這次是林海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次真正的長距離出行,真正感受到這古代的交通實在不方便。

如果是以前,就這日夜兼程的走了好幾天路程,不說飛機,就是開車也就幾小時的事。再說以前的路修得好,雖然到處要交過路費,但路確實修得好,那像現在這坑坑窪窪的土路,坐在車上被顛的七暈八素。

林海這次決定親自過來,也是上次去調查的人回報說東台的鹽場發生了一場小騷亂,雖然被當地官員解決了,但林海總覺得沒這麽簡單,是真的解決的還是鎮壓下去了還是親自去看看才能確定。

林海、李拓包括小廝護衛一行人共計二十多人,稍後還跟著從韓斌那借調來的200兵丁,從揚州城出發,一路還算是比較順利,也走了差不多四天才到了臨近海邊一個小城東台,在東台也見到先前派過來探查的鹽政衙門的張富。

一行人安頓好,林海就讓張富匯報他先前探查出的具體情況。

張富對林海行過禮後,便開始說起他這次調查到的:“大人,這次屬下幾個去了鹽場那邊去查的,本想直接進入鹽場,再找一些鹽戶查查具體情況,不過到了那邊以後,才知道鹽場包括那些鹽戶被看守的非常嚴,根本接觸不到,後來我們還是花了些錢偷偷的找到幾個鹽戶才問到一些情況。

鹽場的場商現到向鹽戶的收購價格壓得越來越低,很多鹽戶連基本生活都有問題,這次就是因為有一戶人家因為沒交夠鹽,被場商的人當場打得半死,家人抬回去以後,傷太重又沒錢買藥,沒幾天就去了。

鹽戶也是被盤剝得太狠了,所以這次一些鹽戶就著這件事去討要說法,場商花錢找了官府的人,將這些聚在一起的鹽戶打了一頓,領頭的幾個被抓了起來,到現在還沒有放出來。場商一方麵要鹽戶增加產量,一方麵又拚命壓低收鹽的價格這些鹽戶也是活不下才去討說法,並不是真的想鬧事。

林海聽說到這裏,便問道:“這次的事鹽課司分司的人知不知道,有沒有出麵與那些場商協商解決?”

“就小人目前了解的,分司的人肯定知道,不過沒查到分司的人與場商、鹽戶有什麽接觸。”

林海又轉向李拓問道:“場商拚命讓鹽戶增加產量,這幾年兩淮地區發放的鹽引增加的很少,李先生你說這些增加的鹽去了哪裏?”

林海也沒等李拓回答,又接著說到:“明天我們兵行兩路,一部分直接去鹽課司衙門,一部分去查場商和鹽戶。”

林海又就明天的人員按排和李拓商量了一番,吩咐一行人今天早點休息,明天趕早出發。

林海帶著一行人來到鹽課司衙門,見到當地的屬官吳彥安,吳彥安到是很配合,按照林海的吩咐,將相關帳冊都搬了出來,讓林海他們查看。

林海也知道,就看他們這麽爽快的將帳冊拿出來讓自己一行人查看,也知道這些帳冊查不出什麽問題。不過假的就是假的,假帳冊做的再好總會有漏洞,仔細查不怕查不到蛛絲馬跡。

這幾天一行人白天在外麵查帳,晚上全部回到暫住的地方後,再將雙方查到的數據進行比對,不過一直都沒有查到什麽明顯的漏洞,就是有一些小漏洞也不足以給分司的定罪,一幫人坐在一起發愁也沒什麽好招。

林海想了想:“張富你上次去見的那些鹽戶的你再重新去一次,打聽清楚他們每天煮鹽產量,還有他們所在的團有多少鹽戶。如果清楚鹽戶多少,每天的產鹽量,就能大概知道整個豐台的產鹽量,再來和帳本比對。這樣雖然比較麻煩,但看來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李先生你怎麽看?”

李拓想著目前也沒更好的辦法,也隻能這麽辦,不過還是讓他們晚上去找那些鹽戶,小心一些別被人發現。

從鹽戶這裏,找人查探清楚整個東台的灶籍數量,知道每個灶的煮鹽產量,很容易就能算出整個東台的鹽產量,從這些就能證明場商和鹽運分司的帳冊有問題。

拿到確切的證據後,讓人通知駐紮在臨近地區的200兵丁趕過來。開始怕那些人知道,一直是分開來的,現在林海帶著這些兵丁直接圍了鹽運分司,所有人分開審問,總算從一個小書辦那裏問出了另一套帳冊的藏身處。

有了這些帳冊其它的也就好辦了,通過這些帳冊查到,場商收上來的鹽,遠不止以前上報給朝庭的數量,除了憑著鹽引支領的鹽外,多出的數量鹽運使夥同鹽商當作私鹽販買,更有一部鹽引支領的鹽也被當作私鹽在販賣。

有了證據,林海處理起來就幹脆利落多了,屬官吳彥安被直接抄家罷免後押回揚州,找了另外的人暫時代理。其他該抓的抓,該免職的免職,花了兩天時間處理了後續事宜,包括上次被抓的鹽戶也找人放出來才準備回揚州。

林海為了以防萬一,還將這次的帳冊讓人抓緊時間重抄了一份,同原帳冊分開放置,才帶人趕回揚州。

回到揚州林海也沒有回府,因為這次查到有明確證據證明錢家有參與販賣私鹽,林海回到揚州直接帶著人抄了錢家。

查抄吳家和錢家的所有財產全部封存,正好和年底鹽政稅銀一起押送到京。有關這次事件涉及到的官員處理,改善鹽戶的生活狀況奏折,以及抄家得到的資料都一並整理好讓人送交皇上了。有關於錢家販賣私鹽涉及到的官員也一並報了上去,至於怎麽處理這都是皇上的事了。

所有事宜都處理妥當,林海才回到府裏。

這單章有關鹽政方麵的事,我是參考了明清兩朝的鹽政製度,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大家就湊合著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