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可憐的媳婦
中午二牛回來的時候知道二少爺來了,開始也有些吃驚,不過最多的還是高興,還交待黃氏要安排好兩位少爺的生活,尤其二少爺是第一次來,對這裏難免會有些不熟悉,要好好安排著。
黃氏和二牛在房裏聊著,笑著說:“這些我知道的,倒是這個寧軒,我是越看越滿意,人長的好,也懂禮貌。你們說他性子清冷,不喜說話,我看著倒是好,這男娃啊,就不要太多話才可靠,像那油嘴滑舌的有啥好。”
“是啊,寧軒這孩子我倒也是滿意,隻是溫老板家家大業大的,人家家裏的長輩不知道看不看的上我們這農家小院的,我還是有些擔心這個的。”二牛說出了自己心裏的擔心。
“孩子他爹,我看寧軒是個有主意的,隻要他對咱們荷兒好,就算他家裏不同意他自己會想辦法去說服他家裏人的,再說你擔心這麽多也沒用,孩子們都大了,而且還看對眼了,我們又能怎麽樣呢。”黃氏內心也是有些擔心這個的,不過嘴巴上還是勸著二牛。
“你說的也是啊,孩子們大了,我們已經管不了了,但是又有幾個爹娘不擔心自己的孩子呢,尤其是這女娃,在娘家十幾年,看著就要嫁出去了,嫁的好,我們也跟著歡喜,嫁的不好,這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啊,今兒我在山頭那邊又聽見大哥說是玉兒昨兒回來了,今天硬是不肯回去了。大嫂和大哥說是要去趙家找趙宇家的人算帳。”二牛說到了玉兒。
“玉兒又咋回事呢,這才成親多久啊,怎麽玉兒就出了這麽多事情。這回又是啥事情?”黃氏有些緊張的問道。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現在是農忙了,大江家裏這幾天何氏又不在家,二牛就讓大江這幾天不要去山頭那邊上工了,自己有時間會去看著的,還說這幾天大江在外麵做活,讓紅霞每天去給大江送些飯菜過去。不過大江白天有空的時候總是去山頭那邊看看,昨兒二牛去看的時候就碰到大江了,看到大江臉色不太好。怕他太累了累出病來,便勸他去給郎中把把脈,大江便說是玉兒早上回來了,說是怎麽也不肯回婆家了。
這是農忙了。玉兒的婆家家裏是有十幾畝的田的。以前都是趙宇的娘自己打理的,這玉兒過去了,趙宇的娘說是自己年紀大了,不能做這些莊稼活了,要玉兒一個人下地去做事,玉兒以前在娘家的時候,根本就從來沒有下過地,這去了地裏根本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做起。趙宇的娘就在一邊指揮著玉兒做,玉兒做的不好。就在一邊罵,做的慢了也罵。
玉兒熬了一天,到晚上的時候,實在是受不住了,臉上被太陽曬的脫了皮,手腳都被田裏的草掛了好多的口子,而且婆婆中午隻是給了兩個窩窩頭和一些青菜做夥食,晚上回來也沒有飯吃,玉兒以前在家裏一直都是嬌生慣養的,哪裏受過這份罪。到了晚上的時候,又累又餓,回到家裏動都不想動了,但是婆婆卻還要她去院裏洗衣服,玉兒不去,婆婆就在院子裏開罵了,說娶個這樣的媳婦回來,真是家裏倒了八輩子黴了,這明明是個丫頭的命還要是小姐的身子,家裏父母真是不會管教。
平時玉兒被婆婆罵的時候,男人趙宇總是哄著玉兒,說自己娘是這個脾氣,被她說幾句也不會怎麽樣,過後就沒事了,玉兒也聽趙宇的話,不和婆婆頂嘴,但是今天婆婆實在是太過份了,玉兒想這婆婆和她娘是差不多的年紀,她娘每天都在田裏做事,怎麽婆婆就說自己年紀大了做不了事情了,她不做也算了,還把自己一個人趕去田裏做事,除了中午吃飯休息了大概半個時辰的樣子,一直到天黑,婆婆也不讓她休息,還不停的在田邊罵罵咧咧的,回到家裏還不給晚飯吃,而且現在還罵到了玉兒的爹娘。
玉兒這次就沒忍了,頂撞了婆婆幾句,其實嚴格來說開始也算不得上頂撞,開始隻是說:“娘,這田裏的事情我也不太會做,你也說你年紀大了做不動了,趙宇你又說要讓他讀書,那我們就花些銀錢請些短工回來把麥子割了,剩下的我們自己家人慢慢做也沒事的。”
哪知道她婆婆劈頭蓋臉的就罵了起來:“你個燒錢的貨,你以為你是什麽大小姐還是咋的,還想請短工回來做事,我們家就這麽些田,以往年不就是我一個人做的,怎麽我這麽大年紀能做,你就不能做了,你不過就是有個有錢的二叔,那也不是你爹,你倒在我麵前擺譜了,合著以為就你知道請人,我不知道啊,這請人不要錢啊,我們家可沒有那些閑錢,你愛請你請。”
“那好,不要你出錢,你從我的嫁妝裏拿些錢出來,我花錢請。”玉兒心裏也是有些氣的回道。
“你的嫁妝?你的嫁妝還不也是我們家給的聘禮,再說你們家陪嫁來的那些銀錢早就花的就差不多了,這成親的時候可是花了不少錢了,我們家給你們家聘禮是十兩銀子,這個是我們家的錢,你就是陪嫁來的那十兩銀子,你以為還剩下多少,你在這裏不用吃住的啊?你什麽活都不會幹,難道我們家要白養著你的嗎?”趙宇的娘越說越過份。
一邊的趙宇都有些聽不下去了,說道:“娘,你說這些做什麽,玉兒嫁到我們家來就是我們家的人,哪能這樣算呢,這玉兒也說的對,家裏田也多,要不就花些錢請人來做活算了。”
本來趙宇是想給玉兒解圍的,但是沒想到,趙宇的一番話讓趙宇娘更加是火冒三丈。不過她舍不得罵自己的兒子,隻是把趙宇喊到屋子裏說:“家裏的事情你不要管,我有分寸,這初歸媳婦,落地孩兒要教的,娘不會把你媳婦怎麽樣的,你讀好你的書,給娘考個功名回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