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二十一章 帝國盛世
帝國盛世?
華夏十八年一月,劉協決心采用中央太學府三派學者共同製定的新曆法,定回歸年為日,分十二月與四季,每季九十一日,季初月為三十一日,後兩月各三十日,每年末餘一日,稱三尊祭日,又為元始日。延古法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之說,仍定一周為七日,周而複始,新曆每季度第一日為日曜日,日耀日、月曜日為法定節日,全國各鎮各地舉行商市,大城則行盛市。?
由於京都理工學府(原襄陽理工學府)一直每日十二辰,每辰兩時共計二十四時,每時四刻,每刻十五度。?
大漢幾乎所有的天文學者都已經默認回歸年周期為天,雖然一些更尖端的學者認為天仍然不是最準確的數字,更準確的數字應該再到之間但中央太學府的幾大數學家和天文學者計算的數據也隻能達到這個水準,在向下演算之後,中央帝國學府(原襄陽學府,原計劃改為天京學府,後因襄陽學府對大漢貢獻最多,改為中央帝國學府)、天京學府(原長江學府主要學術力量)、京都理工學府、南京學府這四大學府各自給出的答案都不同,所以出於穩妥的考慮,劉協最終還是采用了日。新曆法定為國曆,製定角度更多從工商兩業出發。為了照顧農業,保留傳統二十四節氣:春季的立春、雨水、驚蠻、春分、清明、穀雨;夏季地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獨立定農曆,仍把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分為孟、仲、幼三個月,以立春那天為孟春月的首日。以節氣定月,把閏月完全去掉。即使有兩小相並的情況,也不過一年中出現一次。至於月亮地圓缺,為著其它需要。隻在曆書上注明朔、望,作為一般內容。?
在每年周期上,國農兩曆相合,但兩曆照顧麵各不相同,工商求穩,便於統計,農求節氣,且三尊祭日在農曆中也無法體現,故並不整合為一曆,兩曆同行。。網電腦站,。中央太學府每四年一匯編,製定標準曆書發放各地商社,由商社統一印發,商社每印一份,交付中央太學府六文錢。?
新曆法在製定之後,交由治略府討論時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自春秋戰國以來,大漢就發展了一種月令思想,認為隻有在某個特定的月份裏才能進行某種生產、政治或宗教活動。如果違背了這個秩序就會受到上蒼懲罰。這種思想反映了農業社會受自然條件支配的實質。?
西漢高祖以後,月令逐漸定型下來,受到大漢曆代帝王和王公大士地重視。其實嚴格說來,農業生產活動的日期主要根據氣候變化來進行安排,而氣候變化的基本因素是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它表現為節氣。大漢自古一貫是陰陽曆並用的,因此在曆法存在一個根本問題,就是陰陽曆之間的調合問題。月繞地的運轉周期為天,而大漢幾乎所有的天文學者都已經默認回歸年周期為天。這兩個數互除不盡。這樣,以十二個月來配合二十四節氣的陰陽合曆主始終存在矛盾。雖然很早就采用了閏月的辦法來進行調整,但是曆日與節氣脫節地現象還是時有發生。?
故此,在大漢帝國的國曆和農曆的設置上,劉洪、吳範、王藩等大漢最頂端的天文學者都認為在不考慮祖法和祭祀的情況下,那就沒有必要采用月曆。月曆隻是農業落後和天文落後的象征。與二十四節氣並無關聯。?
劉協也有心破除月曆,使兩曆為工農商三業服務。而不是為了祭祀服務。?
麵對治略府和各地名士的批評和上諫,劉協據理相爭,一一辯駁,有士欲死諫者,一律送棺材,邴原剛從遼州調回天京,立刻參加到這場大諫之中,他去找管寧、陳群一起上諫,管寧早就得到劉協密詔,知道皇帝是鐵心要行此事,不願碰壁,索性閉門不見。網.電腦站?
陳群、荀等人深悉劉協向來是要麽不做,但凡出聲,隻要他們兩人不說話,便是諫者千萬也難擋其改革之心,且新曆雖不合祖法,與國與民也是大有利處,故各自掩門謝客。?
胡昭、張昭雖有心勸阻,但心中帝國中大臣武將中,能勸動劉協的也隻有陳群、荀、賈詡、郭嘉四人,賈詡和郭嘉雖是幕僚參事,但向來都是中庸之輩,素來遠離這種強諫死諫之事,如今陳群、荀也閉門不見,兩人知道其它人便是說破喉嚨也肯定無濟於事,索性以督政之名,一同離開天京城,結伴前往興州視察。?
到了三月,眾人見諫也用,收到棺材的幾位大士,有地懸梁自盡,有的偷偷離開天京城,再也不見蹤跡。?
劉協也不去尋他們,對自盡者追封虛侯,厚葬安置,對其子女各自安頓周到,正式下詔五月初七正式采用新曆,由於帝國立華夏年後十八年內,舊曆與新曆之間存在一日偏差,故定五月七日為五月八日,從五月六日到五月八日之間省去五月九日。?
在國農雙曆推出前,治略府也提前完成帝國新度量衡的統一,對南驪、鮮卑、興州、遼州、西域、泰州、安州、蜀州都進行了統一,內陸各州也執行新的度量衡,新度量衡的設立是以數學發展為基礎的,期間也經曆了幾次討論。但引發地風波並不大,正式廢除了十六進製,全國統一采用十進製,由於考慮民間測量的方便,仍然保持了步和裏的測算。改動最大地就是斤改為十兩一斤,原斤的重量不變,兩級單位重量上提。?
全國統一畝製,以漢畝(約合現在.3畝)為帝國正式田地統計單位。廢除大畝製,同時確定農民每戶農用地麵積不得小於三十漢畝,平均不得小於三十六漢畝,做為各地主要縣令主要考核指標。?
隨著帝國統計工作日益成熟,中央治略府也建立了自己地治略統計司,全年財政和行業統計速度比往年加快,在三月底,治略府就向中央皇庭提交了華夏十七年的全年總賦稅和治略呈報。。網電腦站,。?
經過多年的北方治理開發和泰、安、興、遼四地的開發,全國可耕地麵積擴大到了二十八億三千八百萬漢畝,根據這個數字。大漢帝國經過三十年地治理,全國農用地麵積已經達到了八億五千一百萬畝左右,這個麵積和實際大漢可耕地麵結還有很大差距,劉協覺得自己沒有記錯地話,清朝鼎盛時期的農耕用地約為十一億畝,但考慮清朝並沒有安、泰兩州,大漢按理還應該有六億畝以上地耕地可以開發,畢竟一個泰州的實際耕地麵積就相當於荊揚兩州之和還多啊。?
大漢目前擁有農戶兩千九百萬,從軍者兩百四十萬。其中駐兵務農者一百餘萬,商軍另有四十萬餘,禁軍、漢軍約合百萬人,從畜牧者兩百一十餘萬人,餘者三百四十餘萬,多從商、學、政、技、醫、律,或為國子、預備。?
帝國平均每農擁有農耕地過二十八畝,達到了九十三漢畝,這個數字是很高的。恐怕中國曆史上曆代都很難達到這個數字,造成這個局麵主要是大漢帝國大量農場的存在,各地農場主大量采用馬耕和奴工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帝國內凡是較為富裕的農戶家中多有一兩名青壯奴工協助生產,此外商社一百八十萬雇工中,也大多在農忙時節抽調進入參與農耕。國內很多耕地麵積達到千漢畝的農場。經常隻有一戶大農戶。有耕馬十餘匹,奴工過十。?
南方水田畝產較高。荊、揚、蜀三地一漢畝糧產都可以達到十分之五石(明清一半地水準,部分讀者不要激動),較好的地方已經突破十分之六石,北方多為四漢畝一石(同樣是選擇明清平均北方畝產的一半標準,可以說是今天的六分之一吧。),全國糧產第一次超過十億石,而且是從十六年的九點八億石猛然突破到十一兩千萬石,增幅達到百分之十四。?
糧價啊,劉協心頭一道永恒的黑斑!?
劉協看著中央治略府的報表,心中矛盾萬分,究竟該說是治略府的成績卓效呢,還說他不好呢,蔣琬掌政之後,由於安、泰、瀛三州的糧產穩步上升,興州地開發也進入高峰狀態,尤其今年,泰州去年猛然增加一百六十萬人口,大量水田開墾出現,導致今年的糧產是實現一個跳躍發展。?
劉協很清楚,這個跳躍發展隻是一個開始,此後還會連續提升,因為泰州不過剛開發了三成左右。?
這樣一來,大漢帝國好不容易維持下來的糧價恐怕又要進入一個跌勢。?
劉協找來蔣琬,問道:“公琰,糧價的問題,你打算做何處理啊?”?
蔣琬對此事也是思索良久,當即答道:“單純的采用治略府收購已經不足以調動糧價,與其單純穩定糧價,不如選擇各業降價!”?
劉協微微“哦”了一聲,頗感新奇,問道:“其他各業如何降法?”?
蔣琬答道:“南方廣種絲棉,北方廣種豆。各地根據地理情況,增加茶葉、草藥、甘蔗、蔓生、桑樹、油菜、水果和其他蔬菜的種植地。北方凡地不適合耕者,退耕還林,種果林灌木,以取他財,或還為牧地,養牛馬畜羊鹿;南方凡地不適而水多者,挖地為塘,養魚蟹蝦鼇;山中之地不得新墾,一律歸還為桑果藥林,建道觀修廟宇,隱於山林之間,供信徒瞻仰。西域之地,取其形,可牧可種棉,可林可種百果,製幹釀酒;藏州之地,近河湖者耕,遠者皆為牧,牧其特有之物,建立貿易通道;安州之地,種椰養奇果,廣設商社,以錫為罐,售至中原,各地廣設鎮、城,子民脫農務工商,廣尋礦脈,增瓷器之產,增棉布絲錦之產,增木具器械之產,使各業之價俱降,則可保糧價!”?
複又道:“此非保糧價,實為保錢之道,使漢幣更為值錢,然亦可保糧價!”?
劉協大喜,笑道:“果然是朕的子房啊,這是一個好辦法啊,公琰回府之後立刻將這個策起草出來,交給禦府審批,通過之後,你就全權負責此事,有你在天京主持政經要務,朕就安心多了!”?
蔣琬是個聰敏之人,一聽劉協意思就知道皇帝又要親征了,這些年來,劉協已經很少過問政務,隻是禦府每年督政,但也不過分幹預,對治略府而言倒也是好事,但他畢竟是臣子,對皇帝四處親征還是很擔心,小心問道:“不知道聖上又決心征伐何處之地?”?
劉協微微頷首道:“和曆代相比,朕治下的大漢算是盛世了,不過還沒有達到鼎盛,要想達到鼎盛之極,帝國還有幾件大事要做,可是都是很費錢財的事情,朕不想動用國內財力來運作,所以出去和他國要點錢財和傭工用用!”?
蔣琬聞之無語,隔了良久才道:“陛下是想去西域和安息帝國處理邊疆之事吧!”?
劉協笑道:“愛卿言中了,朕確實是要去西金,順便也去西域看看,將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地事情處理一下!”?
蔣琬道:“以前大將軍和征西大將軍的能力,穩守邊疆足可,若聖上征伐安息、貴霜,不知道是將他們之地歸為治略府管轄還是如何處置!”?
劉協想了片刻,答道:“治略府是要管一管,但也不用花費心力,畢竟地界太遠,隻要他們願意歸屬大漢帝國,每年自動將稅交上來就可以了!”?
蔣琬笑道:“那甚好不過,餘者皆是禦府和軍府操心之事,臣便不多問了,不知聖上可否還有其他差遣?”?
劉協心中滿意,甩了甩手,笑道:“公琰去忙你該忙的事情吧,治略府現在也是百事繁忙,朕就不耽誤你了!”?
蔣琬躬身而退,他這裏剛走,賈詡便走進來,喜容滿麵,上前奏道:“稟聖上,甘寧將軍自安州發回飛鴿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