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騎兵之魂

騎兵之魂

在並州表現優異的陸遜被收入幕僚院,成為幕僚院中最年輕的幕僚參事,遂曹操開始調至遼州。

對於司馬懿而言,他已經被劉協逼入了死棋,如果司馬懿造反,那劉協會很失望的,無論怎麽說,他也是少見的人才,在劉協心中,也確實有過讓他統領商軍,進攻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打通對羅馬的貿易通道。

這段時間,劉協得到了新消息,西域的一些商人從安息購得了非常優良的戰馬,劉協最初以為阿拉伯戰馬開始進入安息帝國了,事實並非如此,當劉協看到那十餘匹馬,估計可能不是阿拉伯馬,而是羅馬帝國的伊比利亞馬,因為這些馬的平均身高都在一步一尺左右,換算成後代單位就是一米六以上,而阿拉伯馬的平均身高是一米四到一米五,也就是一步一寸。

這些馬的價格非常高,西域的商人為了討劉協的歡心,花費巨資在安息帝國購買的,劉協讓新野牧場首席訓馬師田硯品評這十匹馬。

田硯觀察了十餘日,將品評結果奉上,劉協看他品評的等級並不高,覺得奇怪,問道:“這些馬如此高大,身體健壯,肌肉勻稱,如何隻能得到這樣的品評?”

田硯道:“這些馬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它們有兩個弱點,其一,馬雖高,體雖壯,然空具其形,與純種大宛馬相比,耐力偏低;其二,這些馬雖然本身素質尚可,但在其族中,也隻能算中等良馬,作為戰馬負重不如河曲,耐力不如大宛,不適合做為種馬來養育,聖上如果喜歡,可以讓人重新引入,若是培育的好,對大漢的遊騎兵用馬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之功。”

劉協知道他說的沒有錯,微微點頭,道:“也許你說的沒有錯啊,可真正最好的馬種,哪個帝國願意放手呢,把這些馬送到新野牧場,暫時不要引入大宛馬體係培育,獨立圈養,朕要看看它們的後代如何!”

田硯道:“聖上既然知道純血戰馬的重要,為何不建立族譜,方便日後核查每匹馬的血統,正如趙雲將軍坐下的小玉騅,這可是較為純種的大宛良馬,還有呂布將軍坐下赤兔作為種馬也和上乘純種的大宛良馬育有六匹寶馬,今天看來都是少數,百年之後,這些的後裔就可以成千上萬了。”

劉協笑著和身邊的陳群道:“他說的方法確實不錯,長文記得寫份詔書,將此事定下來,讓各地牧場挑選上等良馬進行登記。”

陳群點了點頭,道:“必盡快辦理此事!”

待田硯走後,劉協下令重賞那些涼州商人,讓他們再去安息帝國購買更優良的寶馬。

劉協心中清楚,其實大漢如今有了大宛馬,對阿拉伯戰馬的追求倒不是很急切,大宛馬和阿拉伯戰馬的特征是相近的,都是屬於特血馬的典型,相對的說阿拉伯戰馬在後代之所以有名,更重要是它本身所具備的沙漠馬吃苦能力和耐力,以及非常好的血統保存,這和貝多因人的功勞是分不開得,尤其是純血馬的誕生,使得阿拉伯馬的名聲更高,但在耐力和體格上,它是弱於阿克哈-塔克馬(大漢時代的大宛馬),但高大的土耳其馬和北歐的冷血馬卻很重要。

玉騅等名馬的血統也仔細核查過,屬於河西馬中較為罕見的良品,赤兔馬比較特別,雖然父馬尋找不到,董家的記載是非常高大的棗色馬,本是安息商人所有,母馬引自西域純種大宛馬,和馬超坐下的紅蓮是一母之後,可以肯定不是劉協事先猜測的河西馬和河曲馬的雜交品,赤兔的身高換算成後代單位應該是一米六左右,屬於河西馬中的極品,而相對矮小的河曲馬是不可能有這麽高的後裔。

田硯說的對赤兔、玉騅、疾風、絕影、雷鳴、玄玉、浮雲、銀鬃、金翼,加上馬超的紅蓮這十匹河西極品馬的後裔著重關注的問題,劉協也很早就讓宮廷訓馬師常紀在做,但一直沒有進行登記。

尤其是赤兔、玉騅、疾風、絕影這四匹被二十餘名各地有名的訓馬師斷定為河西極品的,最好的是赤兔,它既保持了大宛馬優良的耐力,也擁有出色的爆發力,是非常特別的河西馬。

劉協甚至懷疑赤兔很有可能是土耳其馬係或者西伯利亞冷血森林馬和純種大宛馬的後裔,否則怎麽會有這麽高的身體素質,幾乎相當於溫血馬和純種馬的身體素質。

曾經有人提出閹割,甚至呂布也有過這個建議,但都被劉協果斷拒絕了,根據赤兔的幾個後代來看,每匹馬的素質水平都很平齊,有一匹甚至接近赤兔的水準,可以推斷赤兔的血統是比較純正的,極有可能是大宛馬和土耳其馬的後裔,大宛馬是中亞熱血馬,土耳其馬則是數萬年前中亞熱血馬和西伯利亞涼血森林馬自然交融的後裔,那麽按常理是有可能出現這麽穩定的血統,但要想將赤兔的血統延續下去,就必須尋找最純正的大宛馬,而這個也隻能在安息帝國內找到,目前大漢的純種大宛馬,本質上都已經並不純正了,董家所保留的兩匹也是通過西域和安息購買的。

可惜那兩匹一匹是赤兔的老媽,另外一匹也太老了,可以當赤兔的外婆了,劉協估計赤兔是沒有這種胃口的。

選擇純種的大宛馬,赤兔的後裔將延續其耐力特性,而選用純正的伊比利亞馬,則可以保持溫血馬的特征,保留高大和耐力兩個特點,相對而言,或許這次送來的那些伊比利亞馬會是一些不錯的選擇,那要選擇一個純正的就很困難了。

名馬再好,卻永遠不可能成為騎兵的主力,要想真正提高騎兵的能力,就必須在整個馬種上下功夫。

目前在大漢軍隊中使用最廣泛的戰馬主要是三個類別,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河西馬,這是大漢山丹軍馬依靠西域大宛馬(在血統純度上低於安息的大宛)再次融合改良的戰馬,主要在隴西、天水牧場培育,相對山丹軍馬更優良,但身材也更修長勻稱,對於重騎兵而言,並不是很合適,而大漢主要的騎兵都是在輕騎兵和重騎兵之間的遊騎兵,飛射能力好的可以用弓,飛射能力較差的則用襄陽連弩。所用的鱗甲隻布置在要害和關節,四肢和腿上所用的還是粗厚的牛皮革。

這種騎兵是從衝鋒騎兵中發展出來的,尤其吸納了西涼鐵騎的優點,他們在衝鋒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弩進行射擊,也可以迅速換成寬背斬馬刀,代表性的騎兵團隊就是呂布的虎狼營、唐斬的旋翼營和龐德的征東軍騎兵。

(這裏有個插曲就是曹操雖然領了征東軍大權,夏侯淵也如願以償領了厥機舊部中的控鉉騎兵,但征東軍最初的五萬騎兵卻仍然直屬龐德管轄,這種設計和馬滕領了征西軍,但五萬冀州降兵卻在張頜手中一樣。)

大漢的控鉉騎兵統一的戰馬配置仍然是身材勻稱高大,平均身高在六尺五(一米五)以上,耐力優良且能夠吃苦的河西馬。

其次是就是孫策鐵翼營為代表的重騎兵所采用的河曲馬,河曲馬也是在涼州一帶牧養,主要是羌族提供過來,河曲馬的身高比河西馬要矮小,但骨架寬厚敦實,可以承受更多重量,短瞬間爆發力極強,在統帥府做對對比後,將鐵翼營和其他幾個重騎兵軍營的戰馬全部從河西馬改成河曲馬,主要是南驪部族和涼州武威一帶的羌民牧養,張遼在並州損失的五萬重騎兵用的也正是河曲馬。

最後是雜派,主要用在各地駐防軍,大多是長期從幽、並吸納的蒙古馬係,而駐防軍的騎兵主要都是所謂的輕騎兵,這種輕騎兵和三國時代曹操的輕騎兵相差無比,雖然是用刀砍,但卻用著屬於控鉉騎兵的輕型馬,也隻能用來對付步軍和一般的反叛小族。這種騎兵應該說是比較廢材的騎兵。

雖然南方的駐防軍也使用一些川馬和滇馬,但這些隻有一米三四,甚至不到一米二的馬種,大多數都是極其特別的山地騎兵在使用,也主要用於軍備物資的山中運輸。

張遼的鎮北軍的消失,再一次提醒劉協,重騎兵是不可能和控鉉騎兵對抗的,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大漢騎軍在丁原當年衝鋒、飛射兩類分別上逐步發展成了五種,即遊騎兵、衝鋒騎兵(傳統的重騎)、控鉉騎兵、輕騎兵、山地騎兵。

在劉協的計劃中,隨著南驪部族開始飼養河西馬,河西馬每年運送量將會加大,也會更加普及,十餘年後可以完全向輕騎兵推廣,使輕騎兵也開始裝備皮革甲,這個改造完成後,輕騎兵的水平就會有大規模的提升。

控鉉騎兵將主要依靠從漠北吸納南驪、鮮卑、羌和烏恒四族中的青壯組成,遊騎兵則是大漢各地預備軍提供,也是大漢騎兵的主力陣營,山地騎兵的運用範圍比較小,隻有在南嶺、武夷山脈的廣州,以及交、泰兩州可以使用,這種騎兵的發展更為艱難,雖然作用也很不錯,也隻有南山族、越族中的少數人可以勝任,他們既可以在山地、丘陵裏穿梭,對山地步軍也是一種克製,但發展的難度使他隻能成為大漢五大騎兵分設中的最後一名。

真正難以有所提升的是衝鋒騎兵,中國戰馬的發展在漢朝是一個巔峰,大漢曆史上的戰馬平均高度比宋代高十厘米,宋朝的平均戰馬身高隻有一米三左右,簡直是中國騎兵團的恥辱,劉協很多時候都不明白宋朝的騎兵們騎馬和騎驢有什麽差別,一群身高一米六以上的男人騎著一米三的小馬簡直非常有諷刺漫畫的效果。

雖然馬的身高並不代表優良,可宋代的騎兵都是重騎兵,按常理應該使用冷血馬或者溫血馬,可實際上用的馬連熱血馬中的小體型都跟不上,即使當時蒙古控鉉騎兵用的馬都比宋朝戰馬要高五到十個公分。

劉協忍不住感歎一聲,不是騎在馬背上的兵就可以稱之為騎兵。

劉協意識到,大漢騎兵的五類設置在曆史上應該已經達到一個巔峰時刻,要想再提升騎兵的素質,就必須首先解決戰馬的品質,河曲馬雖然不錯,但離重騎兵的要求差距太遠了,要想進行改良,必須挑選合適的冷血馬進行改良,比較容易得到的就是安息帝國的土耳其馬和羅馬帝國的伊比利亞馬,但它們都不是冷血馬,而是自然形成的溫血馬,從馬種培育上來說,也許更高大的土耳其馬比較適合。

阿拉伯戰馬是中亞熱血馬中南端分支的一個優秀品種,改良控鉉騎兵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阿拉伯馬的基礎上用大宛純種良馬的為改良血統,由於都屬於中亞熱血馬,他們後裔是最可能出現良序遺傳現象,也就是說隻要能得到阿拉伯馬,就可以得到比河西馬更好的控鉉騎兵專用馬,但毫無疑問,這樣的戰馬是非常珍貴的,也就是隻能在禁軍八翼營中的玉、飛、鉉、風四個營中使用。

或者根本無需改良,純血的阿拉伯戰馬本身就是最優良的戰馬,決定因素就在於阿拉伯馬是屬於沙漠熱血馬,在耐勞程度上和大宛馬有本質區別。

作為大漢騎兵主力的遊騎兵,他需要的是介於阿拉伯馬、大宛馬和伊比利亞馬之間的戰馬,和衝鋒騎兵選擇用馬不同的是,他更注重耐力,而衝鋒騎兵則需要注重承重性,但在一點上是統一的,那就是高大。

經過細細的推敲,劉協終於決定,大漢騎兵的主力——遊騎兵需要的戰馬是以大宛馬為本血統,最優良的伊比利亞馬為改良血統的戰馬。

數量眾多的輕騎兵將從並、幽的蒙古馬係向河西馬過渡,衝鋒騎兵的用馬將從河曲馬向土耳其馬和大宛馬合育品係發展,平均用馬的高度必須突破六尺六,也就是優良溫血馬的程度。

考慮控鉉騎兵的數量,除了禁軍控鉉騎兵用馬外,其餘仍然以河西馬為主,畢竟在耐力和耐勞兩項標準上,河西馬仍然是非常優秀的,最重要的是控鉉騎兵的威力不取決於馬,而是人的素質。

山地騎兵是個特殊問題,考慮對南方開拓的需要,讓交州治略台選拔優良的本地品種,進行純種化培育,對比較珍稀獨特的矮種馬,也建立純種化培育體係。

為了實現這個決定,劉協特意讓內務署向宮廷首席馴馬師常紀提供了黃金八千斤、精絹五千匹、上等珍珠玉器飾物三十箱,讓他和西域商人鄢善一起前往安息帝國挑選最好的伊比利亞馬和土耳其馬,令馬騰提供軍隊保護,並親自寫了一封信函由常紀交付當時的安息帝國國王阿塔巴努五世。

劉協和常紀約定三年為限,在三年後,劉協希望常紀能夠領著三千匹最優良的伊比利亞馬和土耳其馬,實際上,劉協給常紀的財物足夠他購買兩萬匹優良的河西戰馬。

此時的安息帝國正處於一片混亂之中,阿塔巴努五世應該已經失去了和大漢抗衡的雄心,麵對這樣的財富,劉協認為自己應該可以得到那些寶馬。

為了讓戰馬獲得更優異的培養環境,劉協下詔書純種大宛馬培育工作主要由南驪部族承擔,並提前將大宛馬和伊比利亞馬為母血統的改良馬稱為南驪馬,也就是未來遊騎兵專用馬。

重騎兵所用的戰馬將放在伊犁牧場和烏蘇裏江流域,雖然伊犁牧場、烏蘇裏江流域現在還掌握在烏孫國和挹婁國手中,但劉協有足夠的信心在兩年內平定烏孫和挹婁,將大漢最好的兩塊牧場掌握到自己手中。

河西馬的是目前大漢最倚重的戰馬,在新的馬種沒有出現之前,仍然得依靠河西馬,劉協也允許遼州北部的一些小遊牧部族都丸承擔南驪原先的責任,為大漢培育河西馬,為了和河曲馬進行區別,河西馬的官方稱謂也改為老百姓和牧民常用的西涼馬。

對於河曲馬的,劉協認同了常紀等人的意見,將其推廣向各地,成為本地農耕用馬,除了西平、隴西兩郡由於天氣陰涼,適合培育較為高大的河曲馬外,其餘各地都用作農耕培育,並在並州、雍州、豫州、青州、遼州著重進行推廣。

至於滇馬和川馬的培育,作為河曲馬的補充發展,相對來說並不重要,關鍵是其在山地間運輸性能無法替代,也讓交、蜀、梁、廣四州治略台注意選拔優良者培育即可,沒有引進培育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