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劉福的野望

劉福從不擔心龐統會對付不了孟獲這個問題。?:在蜀中經營這麽些年,無論是人力物力都給予了充足的支持,再加上還有祝融一族的協助,要是龐統連孟獲都收拾不了,隻能說龐統對不起他鳳雛的名號。

將南蠻丟給龐統處理以後劉福就不打算再管,隻等龐統給自己帶回好消息。而劉福此時也將目光重新投到了幽州這塊與北方蠻族相鄰的土地上。

北方蠻族向來就是漢人的心腹大患,每一次遊牧民族的南下,對農耕民族都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傷害。五胡亂華、元人滅宋、滿清入關,農耕民族每一次的失敗,都意味著無數人類智慧結晶的消失。

對農耕民族來說,北方遊牧民族是頑疾,趕走了一個又會有新的出現。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女真,一個個在北方崛起的遊牧民族先後粉墨登場,雖然漢人最終會將這些野蠻人趕出自己的家園,但麵對已經變成廢墟的家園,還能剩下什麽有用的東西。

來自後世的劉福很清楚漢人的曆史,雖然做不到件件牢記在心頭,但一些在曆史上所發生的大事,劉福還是清楚的。遠的先不說,但是自己身處這個時代所發生的五胡亂華,劉福就記得很清楚。

不過雖然知道五胡亂華,但劉福也隻是知道一個大概。對那段曆史,書上的記載實在是太少,除了知道五胡亂華是哪五胡外,其中詳情為何,劉福也不甚了了。但僅憑曆史書上那幾段文字,劉福就可以感受到那時的漢人所經曆的是何種苦難。

北方漢人被殺得十室九空,男子被殺,女子受辱,漢人成為蠻族眼中的兩腳羊。而被稱作兩腳羊並不單單隻是一個戲稱,而是真的被當做牲口一樣對待。蠻族攻破一城俘虜漢人女子十餘萬,在那些女子受辱過後,蠻族因為不願帶著這些俘虜返回營地,便將這些可憐的女子驅趕下河活活淹死,致使河水斷流。這是真事,切實記載了史料上的。

每一次的蠻族入侵,都是漢人的一次劫難。雖然劉福知道用蠻族還沒有犯過的罪行來懲罰蠻族不合情理,但劉福不是那種迂腐的儒生,與其被動的接受所謂的民族融合,倒不如變被動為主動,反正都是融合,誰融合誰不是一樣。刀把子在老子的手裏攥在,為了後世子孫可以免受苦難,能殺的時候就盡量多殺,免得將來想殺的時候殺不動了。

沒人理解劉福為何對蠻族如此嚴苛,劉福的作法與當時漢人對待蠻族的態度截然不同。當時的漢人總是希望可以用寬仁的態度感化蠻族,對待蠻族一次次的入侵,也總是保持忍讓的態度。事後還會很阿q的安慰自己對方是野蠻人,不懂禮數,自己這個文明人不跟野蠻人一般見識。

文明的被人騎在脖子上拉屎文明的從第一大族被殺得變成少數民族文明的皇帝被人拴上鏈子當狗養老子寧願當個野蠻人也不當文明人

對待願意接受漢化做一個文明人的蠻族,劉福給了這些蠻族一個機會,隻要遵守漢律,接受漢人文化的教導,劉福不介意用一種溫和的文明入侵的方式將這些蠻族改造成華夏一族的成員。至於那些一心想做野蠻人的蠻族,劉福的態度更明確。

你野蠻老子比你更野蠻

沮授前往長安路上所遇到的那些彬彬有禮的北方蠻族,不是漢人中的大儒教化之功,而是漢軍手中的刀叫那些北方蠻族感到懼怕,生怕因為自己的無禮惹怒了那些殺神而給自己的族群帶來滅頂之災。

教化非是一日之功關於這一點劉福比誰都清楚。他從來不指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做到比完成天下一統更有成就感的民族大融合這項偉業。這件事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接受同樣的教育,同樣的文化,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等到記得自己本族曆史的老人都死絕了以後,誰又能分清楚彼此,到那時所有人都隻有一個民族,那就是華夏。

而劉福能做的,就是盡量多為後人栽些樹,消滅未來可能會出現的隱患。無論哪一個族群,都會有英雄的出現。當然有英雄就必有狗熊,蠻族的英雄與劉福生在同一時代是他們的悲哀,這些人都是劉福需要除掉的目標。而那些狗熊,才是劉福允許活下來的人。

隻有貪生怕死的人才能活得長久,為了求生,貪生怕死的人可以放棄一切屈服強權,而英雄卻可以為了所謂的自尊不懼生死。這些人是劉福實現人生目標的障礙,而對於障礙,劉福從來沒有心慈手軟過。

鮮卑是漢人的北方大患,自從出了一個檀石槐,鮮卑就對大漢虎視眈眈。好在檀石槐死得早,這才讓當時已經外強中幹的大漢躲過了一劫,但鮮卑依然強大,依然是大漢北方最大的威脅。

劉福與和連一戰雖然令鮮卑元氣大傷,但東部鮮卑因為劉福當時鞭長莫及而躲過一劫。眼下的幽州邊境,勢力最大的就是東部鮮卑,烏丸人不過是鮮卑人的小弟,至於其他一些小部族,則是連給鮮卑人提鞋都不配。

但這世上從來就不缺狂妄自大的人,自西漢接受了袁熙的歸降,派人接受幽州各郡縣開始,生活在幽州邊境的蠻族便開始打起了幽州的心思。烏丸人蹋頓隻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還有其他外族想要在幽州分到一杯羹。

有道是林子大了,啥鳥都有,一個名叫閻柔的漢人就是劉福眼中標準的漢奸。或許這個閻柔是袁家的忠臣,為了阻止西漢的入侵,不惜自毀聲名與烏丸人為伍。在西漢接收幽州各郡縣的時候,閻柔不光聯絡了北地豪強公孫一族,更向烏丸人借兵,試圖和冀州袁尚一起前後夾擊西漢軍。

不過閻柔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他這裏上躥下跳忙得不亦樂乎,可偏偏袁尚不領他這份情。想想也是,此時的袁尚唯恐給西漢找到對冀州動兵的借口,又怎麽可能主動去招惹西漢。雖然三家結盟,但袁尚很清楚,一旦與西漢開戰,隻要沒有涉及到劉備跟孫權的利益,他們基本上隻會出工不出力。

當年的反董聯盟就是前車之鑒,袁紹身為盟主,但身邊卻未帶一兵一卒,隻是憑借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就得到了盟主之位,而首先提議,事後更是跑前跑後忙碌的曹操卻隻得了一個副盟主。

在反董的過程中,袁紹更是借董卓之手盡力削弱日後對手的實力。袁術中斷孫堅糧草致使孫堅大敗,這樣的大錯袁術卻屁事沒有,最後隻是推出一個小官用來安撫孫堅,而孫堅損失慘重之下不得不黯然離場,再也無法與袁家兄弟爭功。

後來袁家兄弟的心思被各路諸侯識破,以至於在攻下洛陽以後隻有曹操率部追擊,結果自然是曹操大敗而回。

反董聯盟教育了袁家子弟,但凡是結盟就沒有好事,除了要提防敵人的明槍暗箭,還要小心來自背後自己人的致命一刀。與劉備、孫權結盟隻是袁尚的無奈之舉,權宜之計。希望通過結盟警告西漢不要輕舉妄動,但要說信任劉備跟孫權,袁尚打從一開始就沒有過。

西漢接收幽州尚在袁尚能夠接受的心理範圍之內,趁此機會解決袁譚好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才是眼下袁尚需要去完成的頭等大事。隻有解決了青州袁譚,解除了來自背後的威脅,袁尚才會考慮閻柔的提議。但現在,袁譚的項上人頭才是袁尚最想要的。

沒有得到袁尚支持的閻柔隻能返回幽州。正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袁尚的不支持讓閻柔此時陷入了險境。後悔是沒用的,西漢對待漢人雖然一向優渥,但對於那些勾結外族禍害自己人的漢人,對不起,你沒資格享受漢人的待遇,既然你幫著外人對付自己人,那你就是外人。

閻柔很清楚西漢對待漢奸是什麽態度,從決定向烏丸人請兵那一刻開始,閻柔就自絕的退路。隻是讓閻柔沒想到的是,西漢還沒把自己怎麽樣,自己忠心耿耿的袁家已經拋棄了自己。

為了說服烏丸人出兵,閻柔答應了烏丸人很多過分的要求,人口、土地、錢財各方麵都有。而對那些借來的烏丸人在漢地胡作非為的舉動,閻柔也是睜一眼閉一眼。當年公孫瓚時期因為公孫瓚的強硬而使烏丸人對漢人保持相對平等態度的情況到了如今已經蕩然無存,殺人劫財,強搶民女的事情時有發生,還沒有迎來西漢軍的漢人百姓每日都過得提心吊膽。

因為袁尚的不支持,閻柔原先的計劃隻能中止。可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些烏丸人好不容易到了漢人的花花世界,又怎麽肯就這麽乖乖的離開。對於閻柔所提各家退兵的要求,烏丸人先是敷衍,後是搪塞,再然後就是武力威脅,閻柔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苦酒,卻連累的治下百姓要和他一起飲這杯苦酒。

不堪忍受烏丸人無休無止的禍害,閻柔治下的百姓紛紛外逃,可閻柔卻在這時命人阻攔,不許百姓離開自謀生路,這樣的舉動頓時就讓原本在當地頗有名望的閻柔聲名狼藉,成為了人人喊打的漢奸。無數人都在期盼著閻柔突然暴斃,但閻柔卻偏偏活得活蹦亂跳。

幽州邊境所發生的事情還是讓西漢知道了,劉福大怒,下令龍騎軍北上,先收拾了烏丸人,解救邊境漢人於水火,然後再考慮其他。

兩萬龍騎軍氣勢洶洶的奔北殺來,得知消息的烏丸人大驚失色,這時候也顧不得跟閻柔討要先前閻柔答應付給他們的酬勞了,收拾了一下這段時間的收獲,匆匆忙忙的向北逃竄。隻是趙雲在對待外族的時候從來就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跟外族打交道多年,趙雲很清楚外族欺軟怕硬的脾性。更何況趙雲也清楚劉福的為人,吃什麽都行,就是不能吃虧

眼下幽州既然已經歸順了西漢,那幽州的百姓就是西漢的子民。如今西漢的子民受了外族的欺負,不把這個虧找回來可不成。

在抵達邊境沒有發現烏丸人的蹤跡以後,趙雲留下五千人等候援軍趕來,自己則親率一萬五千龍騎軍殺入了烏丸人的牧地。

烏丸人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但這點麻煩對趙雲來說根本就不叫事,將手下一萬五千人分成千人隊,向著不同方向展開搜索。趙雲給手下將領的命令隻有一個,但遇抵抗,格殺勿論。

烏丸人以部族為單位,平日裏各自生活,隻有遇到大事的時候才會聚集到一處。像這次閻柔借兵,也是閻柔一個部族一個部族的借兵。這其中有成功的,自然也有不成功。原本那些沒答應閻柔借兵請求的烏丸部族還有點後悔當初的決定,但在看到西漢龍騎軍殺進草原,將那些當初答應借兵的部族給殺得寸草不留以後,不由又有些暗自慶幸他們當初的睿智。

龍騎軍鑒別烏丸人有沒有借兵給閻柔的方法很簡單,隻看烏丸部族裏有沒有漢人,隻要看到一個,那這個烏丸部族就將麵臨滅族之禍。一開始烏丸人不是沒有想過利用趙雲分兵的機會將這些漢軍騎兵各個擊破,但漢軍騎兵直接的聯絡卻讓烏丸人感到絕望,無論那一支千人騎兵遇襲,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其他千人騎兵的支援,而龍騎軍的報複是殘酷的,但凡是敢向龍騎軍舉起武器的烏丸人,無一例外的被殺死,龍騎軍不接受投降,更不留俘虜。

人性是自私的,在血淋淋的教訓麵前,烏丸人也顧不得什麽同族之義了,往往在龍騎軍到來還沒有展開搜查之前,那些剛剛回到族裏享受族人崇拜沒幾天的烏丸人就被族人繩捆索綁的交給了到來的龍騎軍發落。

也就在趙雲帶著龍騎軍在屬於烏丸人的草原上大肆搜捕的時候,劉福親率漢安、踏白兩軍來到了幽州,與此同時,東部鮮卑也派兵南下,似乎有意與劉福在幽州邊境掰一掰手腕。

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