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討人嫌的劉福

劉備出生自涿郡樓桑村,因為村中有一棵千年桑樹而得名。http:///桑樹因為活得年頭久,長得也就異常高大,樹冠大如傘蓋,劉備平日最喜歡做的站在大樹下與人交談。

雖說劉備是漢室宗親,不過大漢經過了三百餘年,用劉姓宗室多如狗這句話來形容宗室的龐大一點都不過分。劉備的祖上是中山靖王劉勝,這個劉勝很能生,或許他的偶像是周文王姬昌,別的沒留下,後代子孫留下一大堆,聽說有一百二十多個。劉勝享年五十三歲,除去未發育的那十幾年,平均下來一年要生三四個。單論生孩子這一點,劉勝已經勝過了姬昌。

但在這種比例下,劉備說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顯得不怎麽值錢了。子孫多雖說是好事,但同樣是非也多。劉勝死後,留下的那份家產不可謂不豐厚,但被他數量龐大的子孫一瓜分,誰也沒落到多少,以至於在後來向朝廷繳納酎金的時候交不出來,被朝廷收回了中山王這個爵位。

而隨著爵位被朝廷收回,劉勝留下的大家族也就正式散了,劉備那一支在涿郡安了家。隻是劉備祖上也不是個善於經營的主,等傳到劉備那一代的時候,衣食無憂都是奢想,劉備必須通過販履織席來維持生計。劉備沒有享受過祖上的餘萌,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無人的時候幻想一下祖上的奢華生活。

艱苦的生活並沒有讓劉備向現實低頭,劉備最崇拜的人是漢高祖劉邦,在劉備眼裏,漢高祖可以從一亭長成為一朝人王地主,自己這個賣草鞋的為什麽不可以?

黃巾之亂給了劉備一個一展抱負的機會。早在張角派人在冀州四處活動做準備的時候,劉備就已經察覺到了太平道的野心,但劉備並沒有報告官府自己的發現。為什麽要報告?雖然報告官府有可能得到一點賞金,但這並不是劉備想要的。

劉備很清楚以自己如今的家世想要出人頭地很困難,唯有立下大功勞,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太平道,就是劉備眼中可以改變自己未來命運的一個機會。

劉備很崇拜漢高祖,對高祖起家的事情他是知之甚詳。當年大秦如果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起義,而是保持和平,劉邦一輩子可能也就隻是一個亭長,禍害禍害村裏的百姓。但一場遍及全國的大起義動搖了大秦的根基,同時也給了劉邦一個機會。

為了一展抱負,劉備並不在意天下會不會亂,能不能在亂世中實現自己的夙願,這才是劉備最關心的。為了早做準備,劉備結識了當地的豪強張飛,並且利用張飛的財力開始招兵買馬為日後做準備。

在漢代,說人是屠戶並不是說這人是個賣肉的屠夫,而是指在一個地方頗有實力的豪強,雖然出身不高,但有錢有人。比如何進,他的出身就是屠戶,而他的妹妹何後能夠入選進宮,除了何進花了很多錢打通關係外,何後自身的素質也至關重要。畢竟後宮佳麗無數,想要能夠引起劉宏的關注,僅憑出眾的容貌是遠遠不夠的。

劉備能夠在黃巾之亂時組織五百鄉勇參與平亂,張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劉備三兄弟在起家之時,劉備是個賣草鞋的,關羽是個小商販,唯有張飛有錢。招募訓練鄉勇,打造兵器甲胄,所花的錢可以說都是張飛提供的,為了這五百鄉勇,張飛可以說是散盡家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備對張飛很是寬容,哪怕張飛犯了大錯,劉備頂多也就是斥責一通了事。

關羽雖然武力與張飛不相上下,但在劉備創業之初,對劉備的幫助很有限,充其量也就是個武力值很高的打手。可劉備善於籠絡人啊,作為漢高祖劉邦的鐵杆粉絲,劉備的一舉一動都在模仿劉邦,尤其是對待自己妻女的態度上。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這就是劉備對待女人以及兄弟的態度。也正是因為這個態度,才讓注重義氣的關羽、張飛對劉備是死心塌地。

自參與黃巾之亂開始,劉備顛沛流離幾十年,期間也有過妻兒,但就如劉備所說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一樣,那些不幸或者說所嫁非人的女性都在戰爭中與劉備失散。直到劉備到了荊州,這才有了第一個兒子劉禪。在劉禪之前劉備肯定還有孩子,隻是那些孩子都已經在戰亂中失去了音訊,活著留在劉備身邊的目前隻有劉禪一個。

像劉備這種不在乎家人,隻在乎手下大將的人,指望他良心發現,善心發作,不如相信母豬會上樹。張飛遇害,劉備一開始的確被怒火衝昏了頭腦,但在拿下壽春以後,劉備心中的怒火已經消了不少,之所以不肯與孫權講和,隻是劉備想要以此為借口攻伐徐州。

與諸葛亮不同,劉備在意的是地盤的大小,而且劉備也自信自己在徐州還是有一點名望的,獲得徐州本地豪強的支持並不是什麽難事。不過陳群與陳登這對豎子壞了劉備的好事,他們兩個聯手封死了劉備進攻徐州的去路,也讓劉備開始暗自後悔自己之前有些托大,把事情想得簡單了些。

隻是此時退兵劉備又感覺麵子上有些抹不開,畢竟這時候撤兵會讓人覺得自己是拿陳群、陳登沒有辦法才不得不撤兵。與孫權一樣,此時的劉備也同樣需要一個可以既可以保存實力又不折損顏麵的台階。

荀湛、逢紀的出現就等於是給劉備及時送上了下樓的台階,劉備自然不會拒絕。而且逢紀已經答應劉備,由他勸說孫權答應以目前兩軍實際占領地為界,這種又有麵子又能落好處的事情,劉備認為多多益善。

而在這件事裏唯一感到不爽的,恐怕隻有西漢的劉福了。劉福知道孫權最後肯定會答應劉備的過分要求。孫權這人很能忍,可以說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但也同樣不要認為孫權會一直忍氣吞聲,他隻是在等待機會,一旦讓他抓住機會,就會毫不猶豫的遞出致命一刀。

曆史上關二爺會丟失荊州,就與孫權有著直接的關係。當時的劉備已經擊敗曹操奪取了關中,正在籌謀出兵關中奪取長安,一旦拿下長安,劉備稱帝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而那時,關羽奉命出兵牽製曹操的兵力,直接威脅許昌的安危,可以說那時候是蜀漢最有可能得勢的時候,但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孫權跳出來壞了蜀漢的好事。這個被諸葛亮視為可以聯合的盟友在蜀漢化龍的最關鍵時刻,狠狠的給了蜀漢一刀,致使蜀漢奪取關中的戰略設想成為了空想。

不過關羽會失利,孫權會選擇在那個時候動手都是有原因的。關羽會失利,那時因為關羽不會做人,無端得罪人所致。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孫權派人欲與關羽結親,結果關羽不僅沒有答應反而說出了那句名言,“虎女焉能嫁犬子?”。不管關羽說這話是因為本身就瞧不起孫權還是故意說給劉備聽好證明自己的清白,總之因為這件事關羽得罪了孫權。

而孫權之所以會選擇出兵,除了私怨外,更多的恐怕還是為了東吳的將來打算。自劉備入蜀成功奪取漢中以後,魏蜀吳三足鼎立已成必然,而蜀漢如果擊敗了曹魏,那下一個目標必定會是東吳,哪怕東吳願意向蜀漢稱臣,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雖然那時候沒這句,但意思就是這個。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在解決了曹魏以後,接下來要對付的肯定就是東吳,而東吳的實力是三方之中最弱的。如果連最強大的曹魏都被蜀漢擺平,僅憑東吳是抵擋不住蜀漢攻伐的。

為了自保,東吳需要曹魏的存在,隻有曹魏存在,東吳與蜀漢才能維持盟友的關係。這點在夷陵之戰後得到了證實,雖然蜀漢在東吳吃了大虧,但最終還是捏著鼻子繼續與東吳保持盟友的關係,繼續抵抗曹魏。不是蜀漢不想跟東吳翻臉,而是不能,一旦與東吳翻臉,隻會讓曹魏撿了便宜。

事實上也正如劉福所料的那樣,孫權最終還是答應了劉備提出的條件,兩家罷兵,維持現有統治區域。孫權在這次對外擴張中損失慘重,雖然得到了徐州,但失去了壽春、廬江、柴桑三地,相比較而言難免有些得不償失。

而劉備則是賺了個盆滿缽滿,不僅新得了三地,更將觸角伸到了交州。對此孫權也隻能睜隻眼閉隻眼隻當沒看見。畢竟眼下合力對抗西漢劉福才是最主要的,孫權隻是暗暗祈禱,當與西漢爆發衝突的時候,首當其衝的劉備可以損失的讓人聞者傷心,聽者落淚,這將是孫權最為開心的消息。

孫權在期盼著,劉備同樣也在準備著與西漢劉福的交鋒。人的野心總是隨著身邊事物的變化在不斷變化。乞丐希望可以三餐得飽,窮人希望可以日進鬥金,富人希望可以家業昌隆,大臣希望可以大權在握,皇帝希望可以江山永固……

不同的人,所希望的事情是不同的。在剛才參與黃巾平亂的時候,劉備希望可以憑借戰功建功立業,在成為青州牧後,劉備希望可以成為一方諸侯,而在今時今日,劉備也很希望去坐一坐那個位置。

因為距離才容易產生敬畏,但真的了解到了,反而會覺得沒什麽了不起。攻破許昌奪得天子以後,劉備一開始對劉協還是挺忌憚的,但在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劉備就覺得皇帝也不過如此。當然這個不過如此是針對劉協的,對於西漢的劉福,也就是天下人眼中的昔日皇長子劉辨,劉備是半點都不敢輕視。

嚴格算起來,劉備也算是劉福的師兄,畢竟劉備當年師從盧植,不過隨著公孫瓚之死,劉福就不再認劉備這個便宜師兄了。

劉備很羨慕劉福的身份,在劉備眼裏,劉福能夠取得今日的成就,與他皇長子的身份有著直接的關係。正是因為是皇長子,像盧植、蔡邕這種天下級的名士才會支持他。也正是因為皇長子的身份,劉福在做事情的時候少了許多掣肘。這是劉備沒法與劉福比的地方。別看劉備是漢室宗親,但宗親又怎麽能夠跟皇室相提並論。

因為身份的懸殊,許多事情劉福能夠辦到,而劉備想要做到就要費上一番功夫,有時候還辦不成,就比如建立一座類似興漢學院這種事。荊襄九郡,人傑地靈,在荊州這塊土地上,並不缺乏名士大儒,龐德公、水鏡先生這都是在荊州甚至天下都擁有響當當名氣的人。但劉備想要仿照西漢建立一座學院,卻是千難萬難。

龐大的財力支持隻是一方麵,最關鍵的還是劉備沒有劉福那種號召力。水鏡先生司馬徽可以為劉備推薦諸葛亮,但絕對不會為劉備建立一座明顯打上劉備烙印的學院出力。而龐德公就更不會為了劉備去影響自己子侄在西漢的前途了。龐統、龐林這兩個龐家最有出息的孩子,如今都在西漢就職,尤其是龐統,此時正在蜀中主持大局,日後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世家考慮事情,家族利益永遠都是被擺在第一位了。劉備的人格魅力可以影響到魏延、劉封這種武將,但想要讓龐德公、水鏡先生這種老奸巨猾的人做出舍己為人的舉動,難於上青天。

恨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劉備就很恨劉福,雖然建立學院的構想失敗給劉福一根毛的關係都沒有,但劉備就是要恨劉福,劉福對此除了表示無奈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而且這世上恨劉福的人多了去,就跟愛劉福的人一樣多。

如今劉備、孫權、袁尚三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三家結成了攻守同盟,發誓要與劉福作對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