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中原混亂
關中王願意將土豆分給各家諸侯,卻不代表得到土豆的諸侯就願意與他人共享。就能在日後的戰事中不必擔心軍糧問題。一家兩萬斤土豆,變成了各家諸侯你爭我奪的導火索。
先是漢中張魯伏擊了劉璋的使者,由此拉開了爭奪土豆的序幕。河北袁紹勢大,借口河北地多人多,向曹操、孔融、陶謙分別要求提供土豆一萬斤,至於公孫瓚得到的那份,則被袁紹派人連人帶物盡數留在了境內。
被袁紹威脅的曹操等人心裏雖然不服,可形勢逼人,也隻能忍氣吞聲的拿出了一半。不過與孔融、陶謙不同,曹操在拿出一萬斤土豆不久,就跟呂布聯手幹掉了袁術,袁術剛剛得手還沒捂熱乎的兩萬斤土豆被兩家瓜分。
劉表原本打算派人襲擊孫策的使者,但孫策的使者很狡猾,打著與曹操、呂布結盟的幌子,借道將土豆送回了江東,順便為日後對付劉表拉上了兩個盟友。不指望在對付劉表的時候曹操、呂布會出力,隻要他們不幫著劉表,那就是幫孫策了。
在關中謀劃益州的時候,中原各路諸侯同樣也沒閑著,而且他們做事更加幹脆,說幹你就幹你,連點理由都懶得找。也就在中原各家相互攻伐的時候,一件大事發生在青州。北海太守孔融辭去太守之位,讓給了劉備,而自己則帶著家小前往了長安。
孔融是孔夫子的後人,從小就有神童之名,這一次突然讓位,而且還是讓給名不見經傳的劉備,這實在是叫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但不管別人心裏如何不服,琅琊王的女婿劉備如今成為了北海太守,有了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地盤。
一年多前,當劉備發現自己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徐州以後,立刻果斷的選擇了放棄,掉頭開始專心經營青州,借著琅琊王女婿的名頭,劉備這一年多來在青州結交了不少能人誌士。收納黃巾賊這一項措施讓青州境內的人口數量暴漲,也為劉備增添了不少名望。
人常說寧鬥君子,不惹小人。與孔融相比,劉備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小人。他雖然沒有公開與孔融作對,但私底下的小動作卻是不斷,孔融就是被劉備這種小動作給擠兌的不得不帶著家小離開了北海。臨走之前還要幫著劉備穩定人心,做出一副心甘情願退位讓賢的姿態,這讓正人君子的孔融有點受不了,可為了家小的安全,孔融也隻能就範。好在劉備也算是一個真小人,倒是沒有出爾反爾,在孔融按照他的要求做事以後,還是大方的放走了孔融以及家小。
“成王敗寇,孔文舉那種書呆子是不會將咱們暗算他的事情公諸於眾的。既然他不會說,我們也犯不著為了殺這個人而得罪清流。他治政的本事雖然不行,但在清流間還是有幾分顏麵,殺他容易,可也容易阻塞我們日後招攬賢才的計劃。”劉福對勸他斬草除根的簡雍解釋道。
“主公英明,是簡雍糊塗了。”
“憲和過謙了。土豆的事情已經安排妥了吧?”
“主公放心,已經讓人選地種下,那些一同前來的農人也安置妥當。”
“好生照料那些農人,除了不能讓他們四處亂走,其他要求盡量滿足他們。還有,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一旦他們出了事,關中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主公,不過是幾個老農,關中王難道還會為了幾個老農興師動眾?”簡雍有些不信的問劉備道。
劉備聞言苦笑了一聲,“憲和,你是沒見到如今的關中王。我見到的時候幾乎都不敢認了。不要懷疑我的話,他對自己治下百姓的看重,絕對不隻是嘴上說說而已。給力文學網在逗留長安期間,我對關中王也打聽過一些消息,有一條消息讓我感到震驚。”
“什麽消息?”簡雍好奇的問道。
“說是雍州的一戶漢人牧民被路過的匈奴騎兵給滅了門,一家五口盡數被殺。若是這事換作你是關中王,你會怎麽做?”
“既然是匈奴騎兵幹的,想要找到凶手恐怕很困難,隻能自認倒黴。”簡雍想了想後答道。
“是啊,自認倒黴。可你知道關中王是怎麽幹的嗎?在得知這件事以後,關中王調動了漢安軍以及直屬親軍中的兩部,將被害漢人牧民周圍五個千人部落給剿滅,隨後從行商人的口中推斷出了行凶的匈奴人是哪個部落的以後,又帶著漢安軍跟直屬親軍深入匈奴駐地,硬是將那個窩藏凶手的部落全滅,這才收兵。”
“匈奴王就眼睜睜的看著?”簡雍有些不信的問道。
“除了看著他還能怎麽樣?不是沒有部落出麵阻止,可無一例外的被關中王率兵剿滅。在被連續幹掉兩個五千人的大族以後,匈奴人就再也不敢窩藏招惹了關中王的部族了。”
“……這匈奴人還真是欺軟怕硬啊。”
“可不是嘛,不過這也跟關中王手裏的那支關中軍的戰力有關,要不是關中軍強悍,那些匈奴人還真不把關中王放在眼裏。可經過這一次事後,匈奴人再也不敢輕易招惹漢人,對於漢人商隊也學會了等價交換。”
“主公,你在長安的時候就沒有跟關中王私下接觸一下?”簡雍想了想後問道。
聽簡雍問起這件事,劉備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關中王如此強悍,我怎麽會不想跟他拉拉關係。可他太忙,根本就沒有時間見我。我估計他是不想見我,畢竟我先前不顧公孫瓚的死活,帶著人馬脫離了戰場。”
“……主公,青州四戰之地,一旦公孫瓚敗亡,袁紹的目標不是曹操就是我們,以曹操跟袁紹的關係,十有八九會先對付我們。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需要早作準備。”
“如今公孫瓚那裏已經沒有什麽指望,袁紹想要滅掉公孫瓚隻是彈指之間。要是這時候關中王跟袁紹鬥起來就好了,那樣我們又可以多爭取一段時間。可惜關中王很聰明,在接走了大批黑山賊以後就退回了關中,並沒有跟袁紹爭奪並州。”
“主公,要不然我們想辦法跟曹操結盟吧,隻要跟曹操結了盟,至少我們不需要會受到袁紹跟曹操的夾擊。”簡雍對劉備提議道。
“好主意,那就勞煩憲和出使一趟曹營。我會讓衛旌出使呂布那裏,爭取三家聯盟,應對將來袁紹的來襲。”
為了日後打算,劉備分別派人去曹操、呂布那裏商議結盟事宜,而離開北海前往長安的孔融一家也終於到了長安。好在孔融的麵子挺大,沿途也沒有人刻意刁難,即便遇上不長眼的劫匪,也被護送孔融一家前往長安的武安國給打發了。
“主公,我們到長安了。”武安國看著長安高大的城牆,有些興奮的對馬車裏的孔融說道。
“忠節,我如今已經不是北海太守,不過是一個落魄文人,當不得你主公了。謝謝你一路護送我們前來長安,你若是有意從軍,我會將你推薦給關中王。”
“主……先生言重了。先生如今雖然身無官職,但以先生的才學,想要在關中一展所長也不是沒有機會……先生,你快看看,出城的那些人是不是關中王的人?”
聽到武安國的話,孔融探頭看了一眼,臉色不由一變,急忙下了馬車對武安國叮囑道:“忠節,走在最前頭的就是關中王,一會你切記不可失禮。”
“忠節明白。”武安國連忙答道。
得知孔融來投,關中王不敢大意。雖然孔融的本事差點,但名聲極佳,留在學院裏教書育人是極好的人選。鄭玄如今年歲已經太大,盧植、蔡邕等人的歲數同樣也不小,孔融的風骨可以保證文學院的風氣不會在日後變得阿諛。雖然這樣做容易培養出一些日後給自己添堵的大臣,可這點小毛病並不是不能忍耐。
“劉辨見過孔先生。”劉福上前對孔融一躬到底,絕口不提官職地位,隻將自己擺在一個學子的身份上。這讓孔融感到很舒服,來關中前他還擔心會不受劉福待見,可看到劉福如此做派,孔融的心裏不由微微鬆了口氣。
“孔先生,此處非是說話的所在,且隨我回府,我們再作詳談。”劉福說著扶著孔融上了馬車,隨後坐在車轅上一甩馬鞭,駕著馬車將孔融一家拉進了長安。
這是作秀!赤果果的作秀!目的就是告訴所有人劉福的禮賢下士。這世上什麽最重要?人才!隻有有了人才,才能夠成功!才能不懼來自各方的挑戰!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可人才都是有脾氣的,越是有本事的人臭毛病越多!諸葛亮為啥非要劉備三顧茅廬,司馬懿為啥屢次拒絕曹操的征辟,到最後察覺到曹操對他動了殺心,這才老老實實的接受任命。說白了都是毛病!認為自己是大才,別人想用自己就必須忍受自己的臭毛病。
劉福雖然不想要慣這些人的臭毛病,可眼下想要爭奪天下,還是必須用到那些人。學院可以為劉福解決治下中下級官吏不足的問題,但卻無法為劉福提供像郭嘉、賈詡那樣的大才。那些大才,還需要劉福自己去找。
根據劉福手裏掌握的情報,那些在曆史上留下名號的才智之士基本上都已經有主,剩下的不是還沒出生就是還在吃奶,劉福想要招攬那些已經投靠他人的智者,那必須等到幹掉那些智者原來主公的時候,在這之前,劉福必須給那些智者留下一個禮賢下士的好印象,讓他們明白,就算他們日後投靠了劉福,所受到的禮遇隻會更好,不會變差。
不過作秀歸作秀,孔融沒瞧出來,武安國沒瞧出來,在附近看到這一幕的平民百姓也沒瞧出來。這場秀做得很成功!其實不管是不是抱著其他目的,隻要做到了,別人就會承認。沒用多長時間,劉福親自駕車迎接孔融的事情就在中原大地上流傳。
孔融是孔夫子的後人,這個身份讓孔融在清流中擁有著極高的聲望,之前劉福通過土豆收買了天下農人的人心,而禮待孔融,又為劉福收獲了那些清流名士的好感。對於劉福安排自己去學院教書育人,孔融很是滿意。為官數載,孔融已經清楚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當官的料,尤其是在被劉備奪權以後,孔融更是對官場沒有好感。而且孔融認為,一個官員如果品德低下,那日後必將為害一方,學院的學子日後都是要進官府做事的,提高這些學子個人的品德修養,是他孔文舉作為孔門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去學院報到之前,孔融向劉福推薦了武安國。對於武安國,在知道武安國一路護送孔融一家來長安以後,劉福就對武安國這種忠義之人很有好感。不管是誰,都不會希望自己身邊有小人出現。征詢了武安國的個人意願,劉福將武安國安排給了趙雲。
趙雲身為一軍主將,總不能回回都衝鋒在前,那是先鋒才幹的事情。而武安國這個人能夠跟呂布交手十幾合,充當一個先鋒綽綽有餘。
一開始武安國對劉福的安排還有點不滿,但在被趙雲完虐了一頓之後,乖乖接受了擔任趙雲副手的職務。不過讓武安國感到鬱悶的是,自己一個武人,除了要練武外,還要識字。這些讀書人才要學會的事情,管自己一個武人什麽事!?
武安國不是沒有抱怨過,也不是沒有反抗過,可趙雲的處理十分簡單粗暴,就是一頓狠揍,並且給武安國撂下話,隻要武安國能贏了他,到時武安國想要幹什麽都行。武安國很想贏,可惜本事不濟,每回被收拾了以後還是要識字。
其實教育這種事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一個字,打!人常說棍棒低下出孝子,其實放在教育上也同樣適用。雖然所用的武器要更加繁雜,但效果卻奇好。武安國就是這樣,他的學習過程就是一部血淚史。
劉福不會幹涉趙雲如何調教手下,他也沒工夫去管,與黃權、楊鬆的談判還在繼續。劉福已經看出來了,不管是黃權還是楊鬆,他們如今已經不再打算請關中軍為援,之所以還留在長安跟自己談判,其實就是在為自家爭取時間。
如果換了旁人,早已終止了這種談判。但劉福心懷不軌嘛,他想要的就是益州,劉璋跟張魯打得越激烈,他關中日後收服益州就更容易。再加上還有劉範這個選擇的存在,等到時機成熟,劉福完全可以扔下劉璋、張魯不理,跟劉範結盟後直接動手收拾其餘兩個人。
楊鬆覺得自己計謀得逞,可黃權卻隱隱感到了一陣不安。以他對劉福的判斷,即便一開始沒有察覺,事情已經拖到現在,關中王也該有所察覺,可事情古怪就古怪在這裏,關中王似乎一點異狀都沒有發現,依然每天跟自己討價還價。
這不正常!即便劉福沒有覺察,難道他手底下的那些智謀之士也隻是徒有虛名的酒囊飯袋?
“國山,我總感覺有點不對勁,你發現了什麽沒有?”想不出個所以然的黃權找到王甫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公衡,你想多了吧?”王甫有些不以為然。
黃權皺眉看了看王甫,提醒道:“國山,我們如今還是劉益州的臣屬,那就該盡到做臣屬的本分……”
“好啦好啦,少對我說教,你要是不願去跟關中王討價還價,那就換我去好了。反正我們這回來了兩個使者,可以輪番上陣。”王甫有些不耐煩的打斷黃權的話道。
黃權聞言心中一動,問道:“國山,你剛才說什麽?”
“我說我可以替你去跟關中王討價還價。”
“……是啊,你可以替我……”
“……公衡,你想到什麽了?”王甫見黃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好奇的問道。
黃權沒有理會王甫的詢問,凝神沉思的片刻,心念一動,一種可能在他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一想到這種可能,黃權不由感到驚駭莫名。一把拉住王甫的手說道:“國山,我們中計了!”
“啊?中了什麽計?”王甫不解的問道。
“關中王打從一開始就無意與我們結盟,當然他也不打算跟張魯結盟。除了我們兩家外,在益州還有第三家勢力能夠跟關中王結盟。”
“……你是說,巴西的劉範?”
“沒錯……我甚至懷疑,巴西的劉範就是關中王布在益州的棋子。好算計啊,劉範是前任劉益州的長子,借著與劉範結盟收拾掉主公跟張魯,然後再讓劉範獻降,順理成章的將益州收入囊中……”
“公衡,你想多了吧?”王甫有些不信。
“是不是如我所料,明日一試便知。”
“如何試?”
“……向關中王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