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二李各奔前程
劉備處理危機公關的速度很快,在從張飛口中得知事情經過以後,劉備第一時間帶上重禮,挨家挨戶的登門道歉。因為各家並沒有造成實質上的損失,也就沒有繼續在這件事上多作計較。
不過張飛跟糜芳的仇算是結下了。為了避免自家兄弟被報複,同時也擔心劉備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糜竺將糜芳打發去了張掖,美其名曰拓展糜家的買賣,順帶著也把糜環給一並帶走。
糜氏兄妹離開了下邳,僅留下糜竺一人還留在下邳。而此事過後,劉備也沒有臉麵繼續留在下邳城內,命關羽回了東武繼續養兵屯田,而自己則帶著張飛去了彭城,無事不會再來下邳。
徐州似乎一下子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但隨著陶謙的身體日益變差,徐州內部的暗鬥也愈演愈烈。被視為外來戶的劉備除了冷眼旁觀著曹、陳、糜三家明爭暗鬥,除了在入徐州三個月後迎娶琅琊王劉容之女為妻外,就再沒有什麽事引起徐州人的關注。
說是去張掖處理糜家的買賣,可實際上就相當於分家,糜竺始終認為劉備是個能成大事的人,雖然不願意將妹子獻上,但對於劉備的支持,糜竺一如既往。但糜竺身為糜家家主,也必須要考慮家族的未來,不可能隻憑個人的好惡來決定家族的命運。送糜芳去張掖,也相當於給糜家留下了一條後路,即便將來劉備時運不濟,也不至於糜家隨著劉備的敗亡而消失。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許多人慣用的手段。
奉命前往張掖的糜氏兄妹此時並沒有前往張掖。從中原至張掖,途中必須要經過雍州,可如今的雍州正陷入戰火,除非是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否則沒有人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入雍州。與糜氏兄妹一樣,許多來往張掖做買賣的商家都逗留在關外,準備等戰事平息以後再啟行程。
而雍州的戰事,此時也進入了尾聲……
涼州罕城
梁興等人在此城匯合以後,不是沒有想過反守為攻,但連續失敗了數回以後,梁興、成宜等人終於學乖了,不再幻想著可以擊敗張掖軍,隻盼著可以依靠城中積存的糧草拖到張掖軍主動退兵。
可張掖軍雖說沒有主動攻城,但卻絲毫沒有閑著,趁著梁興等人被困在了罕城,太史慈、徐晃等人分出部分人馬開始清理接收梁興等人在涼州三郡的地盤,當糜氏兄妹滯留雍州邊境的時候,涼州三郡基本上已經被清理完畢,就隻剩下罕城這一座孤城。
至於梁興等人的盟友李、李肅,二人此時的近況也很糟糕。李已經突圍成功,逃回了安定,可他這些年得罪的人太多,往日兵強馬壯無人敢惹,可如今則成了牆倒眾人推,但凡是他所控製的地盤,各郡縣紛紛拒絕了李的命令,宣稱接受張掖王的統治,而張掖王也很擅於抓住機會,在將李堵在安定城裏以後,效仿罕城的例子,全盤接收李的地盤。
而李肅的情況更慘,李好歹還有一座安定城可以棲身,但他如今卻連一個去處也沒有了。天水城被人裏應外合的拿下,其餘城池也拒絕李肅的進入,如今的李肅就如同一隻喪家之犬,帶著殘部在雍州境內流浪,一麵尋找新的落腳點,一麵躲避著張掖軍的圍剿。
當李肅重回長安城的時候,讓李肅沒想到的是,李也帶著再次突圍逃出安定城的殘部到達了潼關。
潼關守將是李樂,當初李領兵前往涼州的時候,為了防止曹操或者袁紹派兵入關,故將李樂派來了潼關,卻沒想到潼關會成為自己最後的棲身之地。不過潼關雖然雄峻,但卻不是久留之地。與其等著張掖軍來打,不如趁早另謀出路。
中原是不能去的,隻要中原諸侯還認許昌漢帝是當今天子,那當年欺辱漢帝的二李就不可能被人接納。唯一能去的地方,除了投奔胡人,李似乎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如今的李,加上潼關的人馬也才將將三千人,,而且這三千人已經全無鬥誌,別說與張掖軍繼續交戰,就是對上其他諸侯的人馬,在同等數量下,那也是輸多勝少。僅憑著三千人,即便去投奔了胡人,最終也隻可能是被人吞並的下場。李左思右想,不由將主意打到了進入長安城的李肅身上。
自食惡果這句話用在李肅跟李的身上再恰當不過。當年在長安城內肆意妄為,導致長安城內的百姓紛紛出逃,再加上二李在離開長安城時各自擄走了一批百姓,等到李肅重回長安城的時候,長安城內已經十室九空,李肅想要重修城牆都找不到足夠的人手。
沒有人,就沒有糧食。李肅一路奔逃,所帶的糧食早已耗盡,而在長安城內又得不到任何補給,李肅已經有了帶兵離開長安城的念頭。不過李肅與李唯一的不同,就是沒有動過投奔胡人的念頭。
他還在考慮著去投奔中原的一路諸侯,隻是如今李肅手下隻有兩千餘人,無論投奔哪一路諸侯,都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比起李,李肅的頭腦要更加的清醒。他很清楚張掖王不可能在得到關中以後止步不前,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張掖王肯定會出關重整漢室江山。至於許昌的漢帝,在李肅的眼裏那就純粹是個廢物,自始至終就沒被李肅放在眼裏。
一旦張掖軍出關,如今在中原割據的各路諸侯都將是張掖軍討伐的對象。有的諸侯可能會屈服,而有的諸侯則會頑抗到底,李肅此時要做的選擇,就是判斷哪家諸侯會在張掖軍出關的時候選擇抵抗。換句話說,李肅就是在判斷中原的哪家諸侯野心最大。
中原諸侯如今已經隻剩下幾家,沒有野心的基本上都被淘汰。曹操、呂布、陶謙、袁紹、劉表、孫策,也就隻有這六家供李肅選擇,而李肅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家投靠。
孫策、呂布,陶謙三家距離太遠,首先被李肅否定,剩下的三家,曹操、袁紹、劉表,這三家是李肅需要考慮的。距離李肅最近的是劉表,其次是曹操,最遠是袁紹。李肅衡量了許久,最終將目標放到了劉表的身上。
而李肅之所以會選擇劉表的原因,首先是劉表距離李肅最近,如今的李肅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隊伍已經瀕臨崩潰,李肅必須盡快找個地方休整。其次就是劉表年歲大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掛掉,一旦劉表死了,手中有兵的李肅將會是多方勢力拉攏的對象,而對想要掌握權柄的李肅來說也不是沒有機會恢複昔日的風光,最後就是荊州人傑地靈,李肅已經吃夠了沒有人才的虧,他不想再孤軍奮戰。最不濟也希望在將來遇到難題的時候身邊能有幾個可以一起商量事情的幕僚。
至於曹操、袁紹,李肅即便嘴上不願意承認,心裏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兩個強人,想要在他們的手底下混日子,甚至想要出人頭地,基本上都是妄想。還不打算放棄權柄的李肅自然不會選擇去投靠曹操或者袁紹。
也就在李肅派人去聯絡劉表,希望劉表可以接納自己的時候,李派人來了。二人積怨已久,在張掖軍的強勢下不得不為了各自的小命而走到了一起。不過要說信任對方,不管是李還是李肅,都沒有想過這種可能。
李肅沒有去李的潼關,李也沒有來李肅的長安城,二人在長安城與潼關之間的一處野外見麵。而等李肅聽明白李這次相邀見麵的意思以後,李肅直接拒絕了李的提議,反而勸李跟隨自己一起去投奔荊州的劉表。
李當然也是直接拒絕了李肅的提議。當老大當慣了,重新去給人當小弟,看人的臉色過活,李接受不了。
李肅對此也沒有強求,隻是在二人不歡而散以後,帶兵離開了長安,去了武關駐紮。這樣一來,李的潼關就失去了長安城這座屏障,讓李不得不加快了離開潼關的步伐。
荊州襄陽
最受劉表器重的蔡瑁、蒯越正在劉表麵前展開激烈辯論。劉表安坐主位,看著最信任的兩個人,思維不由回到了自己當年獨自一人前來荊州上任時的情景。
那時自己受命出任荊州牧,人生地不熟,是蔡家與蒯家率先向自己伸出了援手,幫助自己得到了荊州人的認可,而自己也沒有辜負蔡、蒯兩家的信任,這些年下來,蔡家、蒯家已經成為僅次於自己的荊州豪門。
“主公,別發呆啊,你倒是那個主意啊。”蔡瑁費了半天口水,結果卻見劉表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不由有些不滿的抱怨道。不怪蔡瑁無禮,嚴格來說,劉表別看年紀比蔡瑁大,但卻是蔡瑁的妹夫,平時說話也就隨便了一些。
劉表也不見怪,聞言問道:“沒說過異度?”
蔡瑁臉色一紅,強辯道:“我那是讓著他。主公,對李肅想要投靠荊州一事,主公有什麽想法?”
“我啊,覺得也不是不可以接納他。雖說他被張掖王給打得損兵折將,可好歹手下還有幾千騎兵,咱們荊州缺馬,若是可以將他手下的騎兵收歸己用,倒也不是一樁壞事。”劉表想了想後答道。
“怕就怕李肅此來包藏禍心,名為投靠實為蟄伏,雖說我們並不懼他李肅手裏的兵馬,可真要是鬧出亂子,對我荊州百姓來說就是場災難。”蒯越一副擔心的樣子說道。
蔡瑁聞言說道:“異度過濾了,接納李肅又不是要將李肅引入荊州,我們可以將它安排在荊州邊境,用他的兵馬為我荊州抵禦外敵,而我們需要付出的,也就是一些錢糧而已。”
“那德準備將李肅安排在哪裏?”蒯越問道。
“宛城如何?一來宛城距離武關較近,李肅去宛城用不了太長時間,二來曹操對宛城垂涎已久,一旦讓他拿下宛城,我荊州門戶大開,日後休想安生。”
聽蔡瑁提起曹操,蒯越不由問道:“如今袁術如何了?”
“還在汝南苟延殘喘,不過以曹操的脾氣,收拾他是早晚的事情,而且奪了他基業的呂布也肯定不會繼續留著他。反正袁術袁公路已經是塚中枯骨,掀不起什麽風浪了。”蔡瑁有些幸災樂禍的答道。也不怪蔡瑁幸災樂禍,袁術強盛的時候與荊州多次交戰,蔡瑁為此損失了不少人馬,如今看到袁術倒黴,蔡瑁沒有不高興的理由。
蒯越沒有去管蔡瑁與袁術的個人恩怨,扭頭對劉表說道:“主公,接納李肅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要限製提供給李肅的錢糧數量。而從宛城抽調出來的兵力我建議立刻調往江陵。”
“啊?為什麽?幹嘛不調往江夏用以防備呂布?”蔡瑁一聽立馬不幹了,出聲反對道。
“江夏有黃祖在,沒有什麽好擔心的。隻要我們不去招惹呂布,這時候的呂布也不會來主動招惹我們。可江陵就不一樣了,孫策已經全取了江東,一旦孫策領兵攻打江陵,荊州就會被一分為二,這種險我們不能冒。”
蒯越提到了孫策,劉表的臉色不由難看了幾分。誰能想到孫家的餘孽竟然有如此的本事。兩相一對比,自己的兩個兒子立馬就被比沒了。長子劉琦雖然孝順,但卻性格懦弱,難以服眾,而次子劉琮年紀尚幼,尚不能看出真實性情。
對於自己百年後的繼承人,劉表也是傷透了腦筋。若是在盛世,長子劉琦倒也算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進取不足但守成有餘。但如今是亂世,沒有一個強硬的性格,最終隻會受人擺布。至於次子劉琮,這是劉表與蔡瑁之妹所生,可以說一生下就獲得了蔡家人的支持,比起劉琦更加有優勢。可劉表雖然信任蔡瑁,卻不想在後繼者這種事情上聽取蔡瑁的意見。
“主公,若是你同意,我這就命人去給李肅回信,告知他可以領兵前往宛城駐紮?”蔡瑁小心的問道。
“啊?哦,可以,這事就由你負責吧。德,莫忘了剛才異度的提醒,嚴格控製供給李肅的錢糧,我們荊州需要一隻看門狗,卻不需要一隻隨時可能弑主的惡狼。”
“主公放心,蔡瑁知道輕重。”
得到蔡瑁回信的李肅欣喜若狂,就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李肅沒有半點的遲疑,當即帶兵離開了武關,隻用了三天的工夫,李肅的人馬就到達了宛城。而隨著李肅的離開,留在潼關的李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雖然此時尚未發現張掖軍的蹤跡,可李卻一刻也不想繼續在潼關逗留。在下令劫掠了潼關外的一些商戶後,李帶著麾下人馬匆匆渡過黃河,進入了並州境內。
而此時的張掖軍,鐵壁、遊奕兩軍正在雍州境內清剿李跟李肅的殘餘勢力,解煩、漢安則在罕城下迎來了自張掖趕來的張掖王劉福。
“見過主公。”徐晃、太史慈率領軍中眾將齊聲對劉福說道。
“諸位將軍免禮,這段時間辛苦了。”劉福笑眯眯的說道。說完後看著帳中的馬騰與韓遂說道:“馬將軍,韓將軍,你們的要求我已經知曉,就姑且讓你們一試吧。不過我有言在先,進城就不必了,讓子龍跟孟起保護著你們在城外跟梁興那些人說一說就行了,我可不想在這種時候出現什麽意外。”
“多謝主公關心。”馬騰、韓遂齊聲答道。
終究是相交多年的人,馬騰還是動了惻隱之心,不希望梁興等人就此敗亡,所以對張掖王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張掖王可以同意由自己去說降罕城內的梁興等人,而韓遂知道了此事以後也不甘示弱,表示願意去說降成宜等人。
對於這二人私底下的較勁,劉福並不是很在意。是否收降梁興等人對大局並沒有什麽影響。反正就算收降了梁興等人,也不過是留他們一命,劉福犯不著為了殺幾個無關緊要的人而讓馬騰跟韓遂心裏生出疙瘩。
得到允許的馬騰跟韓遂沒有耽擱時間,立刻在趙雲跟馬超的陪同下去了罕城下。劉福雖然同意了二人的請求,但時限卻隻有一個時辰,過了時間,張掖軍就會發起對罕城的總攻。
而罕城內的梁興等人看到城外張掖軍前眾多組裝完成的投石車,臉色也是大變,猜到最後的時刻終於來臨。
“爹,等一會,主公說要先打個樣給梁興那幫賊子瞧瞧。”馬超攔住準備上前開口勸降的馬騰道。一旁的趙雲也對韓遂說道:“嶽父大人,主公已經下令軍中投石部隊會配合嶽父大人行動。”
“嗯,既如此,容我先去跟城頭的賊子說上幾句。”韓遂點點頭,催馬上前對罕城頭喊道:“成宜,我知道你還沒死,出來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