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師的憂慮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對日本本土開展空中轟炸,由此引起日本朝野震動,其國內一片恐慌。由於前往日本的美軍飛機是從中國衢州機場起飛的,1942年5月,日軍發動了浙贑戰役,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衢州機場。日軍渡錢塘江,沿浙贑鐵路線一路南下,攻勢淩厲,中國軍隊力不能支,節節敗退。
浙贑鐵路沿線國土,即將遭受殘暴日寇的蹂躪。
浙贑鐵路從銀山地區橫貫而過,日軍勢必到達。銀山地區曆來交通發達,李清照“水通南國三千裏,氣壓江城十四州”的詩句,就是生動地反映了當年航運興旺的盛況。浙贑鐵路建成後,給銀山便利的交通如虎添翼。可是也正是這條鐵路,引來了日寇大軍壓境,打破了這裏千年來的平靜。
銀山地區雖然物產豐富,交通發達,商業繁榮,文化興盛,卻並非軍事要地,自古以來少有戰事。朱元璋帶部隊曾從此地匆匆過境,就留下了數不清的“洪武帝”傳說。太平軍曾敗退至此,民間便多了許多“長毛”放火的故事。
日本佬要來了!銀山人感覺大難臨頭,惶惶不可終日。一些富戶已經卷了細軟,逃進山裏,其他人也如驚弓之鳥,隨時準備“逃日本佬”。
在這大難臨頭大家自尋生路之際,卻急壞了一個陽嘉縣吳店人。這個人是大名鼎鼎的拳師吳琅坤!
吳琅坤出身於武術世家,祖上多出武官,他父親為晚清武舉人。受家庭影響,吳琅坤自小習武,年輕時遊曆大江南北,遍訪名師學藝,博采眾長,自創了一套“婺拳”。他31歲那年在武臨比武,靠這套出神入化的“婺拳”,打遍所有對手,奪得第一名,此後便聲名遠播。
後來在好事者*持下,在銀山城擺了一次擂台,凡攻擂者上台,均被吳琅坤輕輕的幾招便甘拜下風。擂台擺了兩天,未遇對手,吳琅坤自己不想太張揚,死活不肯再擺,擂台草草收場。但這兩天的擂台,已讓人們傳得神乎其神。此後,前來拜師求教者絡繹不絕。吳琅坤每天被眾多求教者搞得煩不勝煩,幹脆開門收徒,在求教者中挑了一些人教授武藝。二十多年過去,吳琅坤的徒弟已遍及銀山地區。
現在日本鬼子要來銀山,兵荒馬亂的,吳琅坤很擔心他的徒弟出問題。雖然在收徒時他是挑選過的,而且平時非常注重武德教育,但人數眾多,萬一有人不遵師訓,依仗武藝趁火打劫幹壞事,豈不毀了一世清譽?因此吳琅坤十分焦急。
為此,吳琅坤派出身邊的幾個徒弟,前往各地給他的徒弟傳他的話:1、決不可當漢奸,當漢奸者,必清理門戶;2、不可恃強淩弱,禍害中國同胞;3、盡自己的能力參加抗日。
吳琅坤派出徒弟傳話後,內心稍安,但仍然惦念徒弟們。尤其讓他惦念的是吳誌誠、李俊生、申智鐵、龔德興、龔春蓮幾人。
在吳琅坤的徒弟中,吳誌誠、李俊生和申智鐵是他最得意的門生。吳誌誠是吳琅坤收的第一個徒弟,他們是同村人,吳誌誠12歲那年,他父親就將他托付給好友吳琅坤學武藝。吳琅坤對當時唯一的徒弟教得很用心,吳誌誠學得很刻苦,因此他18歲時已經將婺拳打得十分了得。後來吳琅坤開武館,吳誌誠成了得力助手。
1937年抗戰全麵爆發後,陽嘉縣長杜儒成專程拜訪吳琅坤,邀請他出山參與組建保安團。吳琅坤說,國難當頭,報效國家理所應當,但自己年事已高,不宜擔任公職。於是他推薦了吳誌誠。
李俊生和申智鐵都是在吳琅坤開武館後跟他學武藝的。李俊生家是銀山城富戶,家庭條件優越,不太肯吃苦,但他非常聰明,而且很喜歡武術,他不像別人那樣還得幹活謀生,可以整天以此為業,因此武藝日臻純熟。
申智鐵天生是塊學武的料,身手敏捷,一點就透,他14歲進武館學藝,學了三年就離開武館,穿街走巷以串蓑衣為生了。吳誌誠到陽嘉保安團後,吳琅坤想把申智鐵找回來接替,隻是考慮到他年齡太小輩分太低難以服眾作罷。
龔德興是吳誌誠表弟,由吳誌誠引薦前來學藝。龔德興性格豪爽,為人仗義,與吳琅坤性情頗為相似,龔德興經常陪師父聊天,師徒二人甚是投緣。
龔春蓮是龔德興的堂妹,來學藝時才是小姑娘,她賴著龔德興非得跟著來。吳琅坤原來是不收女徒弟的,但礙於龔德興的麵子,又見她活潑可愛,就破例收下了。龔春蓮很感激師父,在師父麵前表現得十分孝敬,遞水倒茶,擦汗捶背,像個親閨女。他們兄妹二人讓吳琅坤很開心,關係也特別親密。龔春蓮天生麗質,她14歲跟吳琅坤學藝,學了兩年武藝,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師弟告知師父的傳話時,吳誌誠正忙得不可開交。縣政府決定遷移南山,需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和善後工作。縣政府原來除縣長杜儒成、秘書申智高,還有五個科長和七八個科員。此時財政科長和軍事科長潛逃,杜儒成讓保安團長申智高兼財政科長,保安團副團長吳誌誠兼軍事科長。縣政府才十幾人,撤遷人員主要是保安團。警察編入保安團,日寇發動浙贑戰役後,縣政府收容了一些國軍的傷病員和散兵遊勇,保安團共有300人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