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易經――生之大原則?大易無邊 慧行天下 60發展烏龜精神(?)
60發展烏龜精神(?)【2010年1月29日星期五】
上一章我們說的是堅守自己的理念,堅守自己的理念很重要嗎?是的,山之所以為山,海之所以為海,天之所以為天,地之所以為地,你之所以為你,我之所以為我,就在於我們各自都堅守了自己的理念。當然堅守自己的理念是要付出代價的,但同樣也會有收獲。
小景在第一部書寫完時曾收到一份協議,照那協議,小景不僅這一次要賣給他,下一次還得賣給他,而且從此以後小景隻能賣給他一人。就算小景真的去做一名藝伎,文字的,也不能這法搞呀。更況,生之易是標準的鐵骨錚錚的文字,所以小景堅守自己的理念,發表“關於出版的聲明”。這同樣也意味著小景將繼續無人問津躲在鬥室裏寫書。但我知道,某些想真正了解中國的人,可能會對生之易感興趣。生之易是從係統的最底層描述東方人的思索及東方人的文明,這足夠引起某些人的興趣。所以小景會一直堅守自己的理念,也會默默地安享這份寂寞。
這寂寞就是本章要說的烏龜精神。當萬物小弱時,他除了堅守(自己山之為山、海之為海的理念),除了寂寞,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默默成長之外,他還能幹些什麽呢?
如果你為了一紙協議而放棄自己的理念,則你永遠也就失去了山成為山、海成為海的機會。因為顯然地山與海都擁有其絕對不可或缺的品格,而協議卻隻要求你最大限度地去滿足人的相對需求。這樣山與海就永遠也成長不了山與海而隻能是任人擺布的一塊石頭、一汪水。
所以堅守理念與發展烏龜精神本就是一套的。如果你是山,你就要聚自己的土;如果你是海,你就要匯自己的流。你大可不必理會那些協定,除非那協定不幹涉你的理念,就是說不幹涉你山之為山、海之為海的進程,否則你大可以把他們踢到一邊。別以為你離了他不行,他們擁有一切但就是不擁有你的文字。這就足夠了,因為他們賣的恰恰不是他們擁有的那些東西,而是你的文字。嗬嗬,這還不清楚麽?隻要你不寫,他們就沒得賣,才不管他擁有一切。當然你不寫他不寫,總歸有人會寫。是的,這世上有的是小石頭與小水汪,但這世上的高山大海卻屈指可數。所以理念之堅守是必需的,烏龜之精神也是必需的,當然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山是山海是海。哥哥你若是連編排一句通順的句子都費勁,小景勸你還是別入這一行了。
寂寞是寂寞的精神。魯迅有句話是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死亡的就沒什麽可說的了,而爆發的就非同一般了。所以寂寞才是最好的選擇,於其不上不下地吊著,不如在沉默中爆發(當然那得是能爆發的),就算爆發不了死亡了,那又有誰知道?所以沉默是上佳的選擇,然後就是爆發。
理念的堅守,寂寞的選擇,不會因為入這一行的門檻低、人數多就失去其價值。再多的石頭,不影響山的高度;再多的水汪,不影響海的深度。人是多了,多的隻是人,不是山與海。所以山與海依然是極其稀有的,對於某些不合自己理念的東西,你完全可以大爺似的甩在一邊。隻有山知道山的高度,隻有海知道海的深度,你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我,認識到自己價值幾何,對自己做一個明確地判斷,然後再做出一個抉擇,是堅守理念而寂寞還是怎麽樣,全在於你對自己的實力與能力所做出的真實、正確而自然的判斷。
堅持理念必然會寂寞,但如果你真的是山,這寂寞就真的會讓你一日日增長了自己的高度,直到真正成為一座山。而我們知道,山是不會寂寞的,就算你想寂寞這世界也絕不會放過你。特別是一些名山,你多讚見過那裏寂寞過?
但又有這樣一種可能,就算你是一座山,可是在最初成長的開始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理念,不甘於寂寞,你還會成長為一座山嗎?失去了自己堅守的理念,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原本還可以成長為一座山的。再不甘寂寞,你說不定會拚命地成長為一棵樹。我們知道,如果有一座山拚命地想成長為一棵樹,這是山的悲哀,也是樹的悲哀。
所以,堅守自己的理念其實就是堅守自我。堅守自我,山就老老實實做山,石就老老實實做石,海就老老實實做海,汪就老老實實做汪。唯其如此這世界才會多一座山,多一片海,從而這世界就多一份高峻與寬廣,而少了一顆想成長為樹的山,想成長為石的海,從而少了一份無奈與悲哀。
但市場小妹才不管這些,相對需求是她唯一的鍾愛,當人們喜歡樹時,她要求一切都必須長成樹,才不管你原本是山還是海。而當人們轉喜歡石時,她又要求一切都必須長成石,才不管你原本是海還是山。所以生活在當今世界體係下的山與海可一定要注意了,有時候你順著市場小妹的號令,說不定真的就長成了一株蹩腳的樹,或則是一枚滑稽的石。但你若不聽她的,那就得自個玩,無人問津,就得忍受寂寞。但說不定你就可以長成原本的自我。嗬嗬,就是這麽回事。
本章有點憤青,有點自大,但內心卻是平靜的。在寂寞中生活原本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