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公公的嗓音落下,整個朝堂為之一靜。
朝堂諸公沉默片刻,便有人站了出來。
陳不飛站在隊列中微微眯著眼睛,暫時還沒到自己表演的時候。
他對這些朝堂上的事並不關心也不積極,本來就是趕鴨子上架。
而且陳不飛也不屬於任何一個黨派,因此對朝堂諸公所談論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左耳進右耳出。
無非就是一些蝗災之後,朝廷該如何賑災,或者是一些黨派之間的攻訐對立,爭的不亦樂乎。
李世民穩坐釣魚台,一直掌控著朝堂上的節奏,不偏不倚胸有成竹。
終於諸公爭論結束之後,整個朝堂再次回複了平靜。
李世民微微睜開眼睛,不露痕跡的看了一眼台下的陳不飛。
陳不飛心領神會,此時朝前跨出一步,隨著他的動作,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的身上。
眾人都想好奇陳不飛究竟想要幹什麽。
隻見陳不飛清了清嗓子,衝李世民拱了拱手。
“陛下,臣有本啟奏!”
陳不飛清朗的嗓音在大明殿中回**,李世民點了點頭。
“準!”
“陛下,如今大唐正是百廢待興,國力蒸蒸日上之際,臣認為應當廣納天下賢士,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分門第之見,有才能者皆可報效朝廷,為國為民排憂解難!”
“所以臣認為應該推行科舉製,廢除保舉製!”
陳不飛此話一處,頓時滿堂嘩然。
“從每個鄉鎮開始鄉試,選出前十為秀才,然後再進行郡試,同樣取其前十最後才進行京考試和殿試,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中龍鳳!”
陳不飛這一番話落下,整個大明寶殿“嗡”的一聲炸開了鍋。
袞袞諸公麵麵相覷,心中掀起一片波瀾。
他們自然聽懂了陳不飛這番話是什麽意思!
都在官場上混,諸公消息都很靈通。最近陛下一直都想推行科舉製,這其實在朝堂上已經屬於一個公開的秘密。
這是一場改革,也是一場巨大的變動!
然而對於所謂的科舉製,袞袞諸公卻有很多人表示反對。
因為他們大多數出生都是儒林豪門的人,徹徹底底的權貴階級子弟。如果廢除寶機製,讓科舉製發揚光大,對於他們這批人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這無異於動了豪門階級的利益,很多人打心底裏麵反對李世民推行科舉製度,李世民也知道想要革新是多麽艱難的事情,這段時日以來一直都跟朝堂諸公打持久的拉鋸戰。
隻是萬萬沒想到率先被拉出來當槍使,居然是這個陳不飛!
袞袞諸公不敢跟李世民正麵對抗,但是麵對陳不飛他們就沒有那麽多顧慮了。
況且李世明讓陳不飛作為他的發言人,表達出想要革新的意誌,說白了也不想自己親自下場對抗。因此諸公覺得這件事還有圓轉的餘地!
看樣子陛下是想讓陳不飛試探一下他們對科舉改革的態度。
“陛下,不可!”
這時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臣顫顫巍巍的站了出來,他顯示深深的瞪了陳不飛一眼,隨即嗚呼哀哉。
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不過很快就掩飾過去。
“李愛卿,有何不可?”
麵對李世民不鹹不淡的發問,那名垂垂老矣的老臣痛心疾首的捶了捶心口,指著陳不飛的鼻子大聲斥責。
“陛下,禮不可廢啊!”
“保舉製自古以來流傳至今,這是古禮,怎能輕易廢除?”
“莫聽此僚妖言惑眾,現如今大唐內憂外患,先是蝗災泛濫,後有邊關告急,正是求穩發展之際,此時推行科舉,豈不是讓朝堂混亂一片?”
李大人一臉為國為民的樣子,毫不留情麵的嗬斥陳不飛此番提議居心叵測。
一番話落下,又有好幾位大臣站了出來。
“陛下,李大人所言極是!”
“現如今朝廷應該穩中求進,而不是大刀闊斧的改革,若是那般做,恐天下大亂啊!”
“陛下,此僚居心叵測,吾等懷疑他別有用心!”
陳不飛的啟奏,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泛起了陣陣的漣漪。
朝堂諸公對他發起了攻訐,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如同捅了馬蜂窩,甚至還有不少人對陳不飛大潑髒水。
居高臨下的李世民看著堂下的眾生相,眉宇之間有一絲愁緒。
其實他早就預料到推行科舉製定然會遭到袞袞諸公的反對,但沒想過眾人反應會這麽激烈!
仔細想想,朝堂諸公這等反應也很正常,畢竟科舉製一旦推行,傷害的是他們這些儒林豪門的自身利益。
說白了以前朝廷的晉升製度完全把控在儒林豪門的手中,想讓誰上位想讓誰下來都是他們說的算,可謂是一手控製著朝廷的人才命脈。
這是他們製衡皇權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拉幫結派壯大勢力的方式。
試想一下,如果推行科舉製,那麽選舉上來的人恐怕大多都是寒門子弟,本身就跟豪門階級有天生的隔閡。
尤其是經過殿試之後,君王親自提拔這幫寒門子弟,恐怕絕大部分人會成為皇黨的成員!
那麽其他黨派再去拉攏就會非常的困難,並且還要讓出大部分的利益,這根本就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因此眾人對於陳不飛的提議才會有這麽大的反應。
“陛下,三思啊!”
“陛下,此僚居心叵測,妖言惑眾,應當就地正法!”
“陛下,古禮不可廢除啊,存在必然合理!”
……
一幫大臣群情激奮,紛紛起身反對陳不飛。
一時之間,陳不飛成為了眾矢之的!
麵對袞袞諸公的同仇敵愾,李世民低垂眼簾,目光不經意的望向沉默不言的陳不飛,他想看看陳不飛該如何應對眼下這局麵。
堂下房玄齡和杜如晦以及長孫無忌幾人麵麵相覷,心中也有些期待陳不飛如何處理。
至於程咬金尉遲恭這些武將,倒是沒太大反應,朝廷推行科舉製還是延續保舉製,跟他們沒多大關係。
畢竟軍隊晉升是看戰功,跟文官晉升渠道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