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
天子駕崩的時候,隻有長公主和皇後守在身邊。
晉陽宮象往常一樣,非常安靜。
襄楷大師和華陀大師在羽林郎趙虎和三十名羽林衛士的護衛下,走進了尚書台。
在尚書台一間雅致的書房內,三位上公起身相迎。
華陀大師悲傷地搖搖頭,輕輕歎了口氣,“陛下很年輕,應該有救的。”
前幾天大將軍返回晉陽後,華陀大師再次提出了開顱要求,並詳細述說了自己曾經用開顱之法救活數條人命的事。大將軍猶豫了很久。假如能救活天子,河北麵臨的危局也就能迎刃而解。但醫人不是打仗,打仗可以兵行險著,醫人不行,尤其是醫治當今天子。天子如果完好無損的死了,外人不相信天子是因病而亡,但朝中大臣相信。現在我把天子腦袋打開了,天子死了,天子不是我殺的是誰殺的?大將軍拒絕了。
趙岐看了華陀一眼,低聲問道:“長公主和皇後怎麽樣?”
“長公主很自責,抱著陛下哭得死去活來。皇後因為肚子裏的孩子已經九個月了,她害怕把孩子哭壞了,所以情緒上勉強還能克製。”襄楷說道,“太醫令黃大人一直守在宮內,三位大人可以放心。”
“孩子還好嗎?”趙岐又問道。
“目前情況穩定。”華陀拱手說道,“事關社稷命運,我和公矩兄自當竭盡全力。”
“不是竭盡全力,而是要務必保證孩子的安全。”劉和鄭重說道,“大漢中興的希望,就在兩位大師的手上啊。”
“如果是個公主……”襄楷手捋白須,輕聲說了幾個字,停下了。如果皇後肚子裏的孩子是個公主,那就和大漢中興扯不上關係了。
“大師,你和許劭大人、蔡邕大人、鄭玄大人都是當今赫赫有名的易學大家,熟知天象,知天知地,難道就一點看不出來?”劉和指指屋外灰濛濛的天空,無奈地問道,“天象沒有任何征兆?”
襄楷搖了搖頭,“沒有任何征兆。三位大人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劉和一拍案幾,沮喪地說道:“沒有天象,沒有征兆,本身就是天象,就是征兆,河北危矣,大漢危矣。”
屋內氣氛一緊,大家心情沉重,各自低頭不語。
“距離孩子出世,大約還有多少時間?”李弘輕輕咳嗽了一聲,望向華陀大師。
“也許十天,也許一個月。”華陀說道,“懷胎十月,瓜熟蒂落,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是天定的,我無法給你準確時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孩子最遲會在正月十五前後出世。”
李弘和趙岐、劉和麵麵相覷。華陀這話說了等於沒說。這也是醫匠大師?如果不是襄楷、趙岐等人把他敬若神明,李弘甚至懷疑他的水平有問題。
“還有一個多月?”趙岐皺眉思索了良久,“兩位大師還要幫我們做一件事,盡快把陛下的遺體妥善保護。”
“保護陛下的遺體?”襄楷遲疑著問道,“你們打算……”
“這是唯一的辦法。”趙岐苦笑,“秘不發喪,等待孩子出世。”
尚書房內,九位上卿,兩位諸卿(執金吾,將作大匠),三位重臣(尚書令、禦史中丞、司隸校尉)和尚書台左右仆射朱穆、田疇共十六位大臣神情肅穆地分坐兩側,正中上首案幾的後麵是長公主的專座,那裏放著一張精致的胡椅。
看到三位上公進來,眾臣紛紛起身行禮。
“目前有三件事急待解決。”趙岐揮揮手,示意眾人坐下。
一是皇統的事。皇統的事我們要做兩手準備。如果皇後肚子裏的孩子是個皇子,那麽,他生下來就將繼承皇統,成為大漢天子。如果是位公主,那麽,皇統繼承的事就很麻煩了。我們要做好這個準備,要在一月之內,從河北各地的皇室後裔中挑選一位合適的人選繼承大統,而且還要馬上把他帶到晉陽。
這其中還有個問題。依照大漢律,天子駕崩後若無子嗣,皇統繼承一事由輔弼大臣會同外朝官商議決定,然後呈奏皇太後。皇太後在皇統繼承上並沒有太多幹涉權。高祖皇帝和世祖皇帝為了防止外戚幹政,在律法上規定得非常嚴格。雖然後來很多皇太後有律不依,獨攬權柄,造成外戚之禍層出不窮,但這大漢律法卻一直沒有任何改動。
此次皇統繼承一事,是依照慣例由皇太後做主,還是依照大漢律由外朝官自己做主?
二是權柄的事。依照大漢律,天子駕崩,皇後成為皇太後,在新皇帝未成年之前,國事皆由輔弼大臣會同外朝官主掌。但自孝武皇帝後,由於尚書台權重,內朝官和中朝官主掌大權,再加上輔弼大臣又都是領尚書事的外戚,所以皇太後往往大權在握,主宰一切,外朝被徹底排擠出了權力中心。
這次新皇帝繼位後,權柄由誰主掌?
三是備戰問題。天子駕崩後,我們和袁紹突然站到了一個位置上,那就是重建皇統。袁紹重建皇統的主張之所以屢屢失敗,關鍵原因就是當今天子的存在。現在這個最大障礙沒有了,袁紹馬上就會重建皇統。
這個問題,我們過去曾討論了很多次,相信大家心裏都很清楚,這也是我們一直堅持勤王的最主要原因。誰願意看著大漢分裂?誰願意看著戰火焚燒這片江山?但隨著天子的駕崩,這個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已經變成了現實。
天下出現了兩個天子,各地州郡的選擇將直接決定大漢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選擇誰?
這幾個月晉陽發生的事,各地州郡大概都已得到了消息。在外人看來,這是大將軍利用長公主的權勢展開的一場有預謀的鏟除異己的屠殺。天子的突然駕崩,無疑更加證實了這種猜測,所以,隻要袁紹、曹操等人添油加醋地大肆宣揚一番,大將軍和河北就成了眾矢之的。
天子駕崩,新帝繼位,這兩件事我們在明年正月底之前,肯定要詔告天下,接下來可能就是一場血戰。河北前年遭災,元氣大傷。雖然我們實施新兵製後,征募了足夠數量的軍隊,但我們卻沒有足夠支撐二十多萬大軍持續作戰的財賦。當然了,這仗肯定要打。為了擊敗叛逆,守住河北,我們需要上下齊心。
朝廷在正月底之前宣布皇統更迭的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把戰爭拖到明年五月春耕春收之後。從袁紹等人接到消息,到他們連橫會盟,集結軍隊,至少需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有了這段時間的緩衝,河北不但能蓄積更多的錢糧,還能從容征調和部署大軍。
朝廷明年的主要事情是重建皇統,擊敗叛逆,穩定河北,爭取兩三年後南下中原進行平叛大戰,力圖早日中興大漢。
在這個共識下,大臣們就趙岐大人所提出的三個問題開始商討應對之策。
光武皇帝有十一個皇子,除光烈皇後的兒子劉莊繼承大統外,其餘十子有九個封王,一個封公。
目前在河北的隻有兩家。一個是郭皇後所生的東海恭王劉強的後人,今諫議大夫劉琬是其六世庶孫,前太傅劉虞是其六世庶孫,今大司空劉和是其七世庶孫。一個也是郭皇後所生,中山簡王劉焉之後,其五世孫劉節死後因為無子嗣,王爵被取消,國除,現在隻有庶出子孫。這兩家後人都沒有合適人選。
孝明皇帝劉莊傳位於孝章皇帝,孝章皇帝有兩個兒子在河北封王。一個是清河孝王劉慶,他的兒子就是孝安皇帝。一個是河間孝王劉開,他的孫子是孝桓皇帝,他另外一個兒子的曾孫子就是孝靈皇帝。這兩家自當今天子駕崩後,已無嫡係子孫。
孝章皇帝還有一個重孫子叫劉鴻,被封渤海孝王。這位渤海孝王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孝質皇帝劉纘,他僅僅做了一年多的皇帝,因稱呼大將軍梁翼為“跋扈將軍”而被毒殺,死時九歲。渤海孝王的曾孫子中有一位年紀九歲的嫡係長孫劉豫非常聰穎,可以做為繼承大統的人選。
推薦此子的是宗正許劭。三年前他在冀州任職渤海郡太守的時候,對這個小孩印象非常深刻。
許劭推薦的人,大臣們自然沒有異議。
打仗是大將軍和北疆諸位將軍的事,錢糧軍械和征調民夫都是朝廷的事,大家隻要分工明確,齊心協力,這仗即使不能打贏,保住河北絕對不成問題。所以在這件事上,大臣們主要商討各自的分工,尤其是詔書頒布後,出使各地州郡的事。
雖然現在大家都能估猜到未來局勢的發展,但誰也不想放棄合縱對抗之策。隻要能說服田楷、劉備和袁術,或者這三人中的其中一位,那明年的仗能不能打得起來就很難說了。即使打起來了,河北也有很大勝算。
出使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拖延開戰時間。按照李弘的說法,最理想的開戰時間是六月到七月。有半年充足的時間做準備,河北完全可以擊敗叛逆聯軍,把戰線固定在黃河一線,確保河北的穩定和安全。
接下來商討的問題就很頭痛了。皇統繼承誰說了算?大漢權柄誰來主掌?本該由天子控製的皇權交給誰?
大臣們的意見非常明確,嚴格遵從大漢律法,在天子駕崩而又沒有確立繼承人的情況下,皇統繼承應該由輔弼大臣和皇太後共同決定。但這樣一來,也就等於承認皇太後在天子未主政之前掌控皇權,這一點又是大臣們不願意看到的。大漢敗亡就是從皇太後主政開始的,要想徹底把後官和皇權分開,看樣子隻有修改律法了。
修改律法的建議隨即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反對,因為這樣一來,外朝大臣獨攬大權,容易造成權臣禍國。當初大漢律之所以要這樣製定,其原因就在於此,皇權和相權必須要分開,以實現權力製衡。
太常荀攸認為,皇太後主政,其實隻是大漢敗亡的起因,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皇太後深居內宮,無法天天和大臣們坐在一起議事,皇權於是被皇太後所信任的外戚和宦官所竊取。繼而又因為輔弼大臣多為外戚領尚書事,外戚又得以控製尚書台所擁有的部分相權,結果造成外戚獨攬大權,禍國殃民。小皇帝長大了,為了奪回被外戚控製的皇權,又任用內朝的宦官誅殺外戚,宦官從而得以假天子之手把持權柄。
外戚和宦官幹政,尚書台權重,皇權越來越大,相權被嚴重剝奪,才是大漢敗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大漢律法的規定沒有錯誤,錯誤在官製的設置上。官製上的錯誤導致了皇權和相權的失衡,給了外威和宦官幹政的機會。
荀攸認為,官製還要繼續修改,要削弱尚書台的權力,要從官製上杜絕外戚和宦官幹政的可能。
然而,劉和接著提出了一個無法回避的難題。皇太後這麽小,又不懂政事,又沒有自己相信的官吏,她不依靠自己的親戚和身邊的宦官,她怎麽發號施令?另外,官製修改的後果,明顯對皇太後不利,她不會同意修改。
晚上,情緒已經恢複平靜的長公主被請到了尚書台,這最大的難題必須要聽聽她的意見。
“把這個劉豫立即接到晉陽來。”長公主沉默了很長時間後,說了第一句話。
“我依舊代領尚書事,主掌尚書台,內宮和外朝之間由我來協調。”這是長公主的第二句話。
“官製暫時不要修改了。天下平定了,再談修改官製的事。”這是長公主的第三句話。
大臣們靜靜地坐在下麵,神態各異。
“如果同意,今天就散了。”長公主站了起來。
“殿下,官製的修改關係到中興大業……”將作大匠孔融突然跪倒奏道,“臣認為……”
“你不要說什麽認為了。中興大亞,需要齊心協力,但我把相權全部給你們了,你們能齊心協力嗎?前幾天廷尉府大牢裏為什麽人滿為患?自己回去想想。”長公主拂袖而去。
十二月二十六日,皇後臨產。陽安長公主到宮中陪伴女兒。
二十六日晚,皇後難產,母子俱危。
二十七日晨,皇後產下一子,自己因失血過多不治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