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八節

十月中,河東,河北城,驃騎大將軍行轅。

八百裏快騎一天之內就把李瑋的書信送到了李弘手上。

李瑋督請李弘在河東戰事暫停之際,立即回晉陽主持大局。龍驤將軍徐榮和折衝將軍玉石都在河東,大將軍擔心什麽?現在北疆最危急的問題不是討董勤王,也不是糧食財賦,而是權力分配問題。如果我們任由長公主的權勢在北疆迅速膨脹,長公主和大將軍勢必要陷入權力爭鬥,北疆將再無寧日,大將軍想做的事都將成為泡影。

李瑋詳細解說了長公主府對當前形勢的分析和提出的應對之策。由於長公主府和驃騎大將軍府對當前形勢的看法不同,應對之策也大相徑庭,兩府之間的分歧非常大,根本沒有協調的可能。正因為兩府之間的分歧不可協調,兩府之間的權力分配問題不可避免的擺到了案幾上,而爭論最激烈的就是軍權分配問題。

北疆大軍現在是討董勤王,穩定社稷的中堅力量,這支大軍目前到底聽誰的指揮?軍事戰略的決策權和軍事行政權到底隸屬於長公主還是驃騎大將軍?

李瑋說,這件事張溫大人隻和我一個人私下做了商討,兩府尚沒有正式合議,顯然他想知道大將軍的態度,以便迅速做出反應。

我的威望和資曆不能和張溫相提並論,我也不知道大將軍對這件事到底是什麽態度,所以我沒有底氣,也不敢理直氣壯地和張溫為這件事爭論。我氣憤之下說了幾句不知輕重的話,結果張溫質問我,說北疆軍難道是大將軍的私有財產?我很驚懼。張溫說句話,說明長公主和他們已經下定決心要把北疆大軍的軍事決策權和行政權了拿到手了。

大將軍你要知道。如今董卓已經和我們鬧翻,他要想盡一切辦法打擊和壓製大將軍,如果這個時候張溫以長公主的名義秘密上書天子,懇求天子把北疆大軍置於長公主的掌控之下,你說天子和董卓會不會答應?北疆大亂,對董卓而言,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董卓當初奏請天子賜封長公主以六州軍政大權,派朝中七位大臣到北疆輔佐長公主的用心了。當初朝中大臣們出這個主意的目的當然是想逼迫我們攻打董卓,而董卓不可能不知道,但他更了解驃騎大將軍。他知道為了爭奪軍隊的控製權,北疆一定會亂。

董卓看到北疆大亂的機會已經來臨,必定會奏請天子答應長公主的要求。聖旨到了北疆,大將軍是接旨還是抗旨?如果你接下聖旨,長公主和張溫他們必定要把你架空,要知道北疆有九個將軍十二個中郎將,誰都可以領兵作戰。但這些人領兵打長安,董卓就未必畏懼了。如果你不接聖旨,公然違抗天子的命令,無視長公主的威儀,那大將軍一直標榜自己尊奉天子,要振興社稷又做何解釋?在北疆諸吏的眼裏,你和董卓、和袁紹又有什麽區別?大將軍的威望和忠信遭到嚴重打擊後,將來如何鎮製北疆?

自從長公主到了北疆後,由於她身份、地位的尊崇和顯赫,北疆諸府諸吏,門閥富豪,諸生儒士,布衣百姓無不對她敬若神明

。先帝有二子一女,如今弘農王已死,天子蒙難,唯有這長公主帶著先帝遺詔到了北疆,承擔起了拯救社稷的重任,由此可見她在天下人心目中的份量。過去北疆以大將軍的身份地位最為尊崇,大將軍說了算,不過現在不一樣了。雖然大將軍依舊手握重權,但在長公主麵前,大將軍不過就是一個大臣而已。所以現在在北疆,長公主代表著大漢,代表著天子,北疆人心中隻有長公主,而大將軍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經退居其次了。這個時候大將軍如果公然抗旨,和長公主決裂,勢必要受到各方的指責,北疆諸吏也會和大將軍離心離德,北疆即使不亂,也會因此留下深重的隱憂。

如果大將軍在大家的心目中和董卓是一樣的人,那麽無論在北疆軍中,還是在北疆諸府中,都會有人秘密聯係長公主,陰謀誅殺你。這不是我危言聳聽,你看看董卓,有多少人要殺他?北疆一旦發生暴亂,大將軍還有回天之力嗎?

李瑋最後說道,長公主督領六州軍政,這個六州包括北疆,也就是說,長公主實際上掌握了北疆大軍的部分軍事決策權和行政權。雖然還有一部分軍事決策權和行政權在天子和朝廷手上,但因為現在天子蒙難,朝廷被董卓控製,實際上這部分權力也已經歸於長公主。目前關東戰事緊張,董卓無暇他顧,他不可能想到奏請天子再追加長公主一份聖旨。而張溫等人考慮到當前形勢和北疆現狀,也肯定不願意和大將軍決裂,所以他也不可能懇請長公主上奏天子求旨。但為了預防萬一,還是請大將軍加強戒備,嚴防長公主派人西上長安。有這一份聖旨和沒有這一份聖旨,對北疆來說,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請大將軍務必不要疏忽。

上個月我一再督請大將軍拒絕朝廷使節入晉,但大將軍執意不聽。大將軍說製衡之勢剛成,需要天子和朝廷的理解與支持,不能公然抗旨。但現在形勢風雲突變,董卓和我們徹底決裂,製衡之勢已經破壞殆盡,我們受製於長公主,如何應對?請大將軍速速回晉。

李弘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我離開龍山之前,許多事不是已經定下來了嗎?雖然董卓暫時和我們言和,但北疆危機沒有緩解,攻打洛陽的計策當然也就不能改變了。怎麽突然就扯到了權力分配上?北疆危機怎麽越來越大了?

徐榮、玉石和朱穆先後看完李瑋的急書,三人相視無語。長公主入晉後,對北疆的威脅終於開始顯現了。

“這都是我和仲淵的錯。”朱穆十分歉疚地說道,“過去我不太了解大將軍,對大將軍的為人有些誤解,但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接觸,大將軍是個什麽人,我心裏清楚。大將軍為了大漢社稷,為了北疆,可以說嘔心瀝血,殫精竭慮,辦法都想盡了。但因為我們這些人的無能,把大將軍一步步拖到了絕境。”

李弘看著朱穆,非常感動地伸手拍拍他的後背,“公定,不要這麽說,我們都盡力了,何況現在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們還有辦法。”

“大將軍,徐大人,玉大人,幾年來,你們一直征戰四方,從沒有接觸過朝政。你們想不到今天的事,可以理解,但我和仲淵應該早就想到的。”朱穆長歎道,“可惜,我和仲淵太年輕,我們除了在太學高談闊論外,不過就是做了一陣子的郡府小吏,沒有任何處理國事的經驗。對政事也是一知半解,尤其對朝堂上的權勢爭鬥更是一無所知,現在想想,真是為自己的無知而汗顏。”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從先帝時候開始,朝廷就已經在想方設法削弱和掣肘大將軍的權勢了,由於各種機緣巧合,如今他們終於成功了

。”

先帝在歸天之前,做了兩件最重要的事,一是給大將軍兩份遺詔,一是把長公主送到了河間國。雖然先帝的目的看上去都是為了皇統,但其實先帝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削弱和掣肘大將軍。給大將軍的兩份遺詔一份立即送到了北疆,一份交給了袁隗。袁隗非常理解先帝的意圖,即使皇統的事已經解決了,但大將軍的事沒有解決,尤其後來又冒出個董卓,於是袁隗就有了一石二鳥之計。那石頭就是討董聯盟,而二鳥就是大將軍和董卓。

一個石頭要砸死兩隻鳥,需要各種條件,不是想砸就能砸死的。能砸死兩隻鳥的最好辦法就是用繩子捆住兩隻鳥的脖子,然後再把這兩隻鳥砸死。捆住董卓的繩子就是天子,董卓挾持天子,天子蒙難,不打也要打。捆住大將軍的繩子就是長公主,長公主要勤王除奸,不打也要打。現在這兩隻鳥都被捆住了,就等著石頭來砸了。

長公主如果沒有先帝的遺詔,最多也就有身份無比尊崇,但有了先帝的這份遺詔,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看詔書不是隻看內容,而是要深刻領悟詔書的主旨,天子的心意。先帝遺詔的主旨是什麽?是穩定社稷。天下人都知道,先帝解決皇統的終極目的是為了穩定社稷,但現在先帝的終極目的並沒有達到,也就是說先帝這份遺詔的效力依然存在。

先帝給大將軍的另外一份遺詔是什麽?漢,一個大大的漢字,其主旨是什麽,不言而喻,是忠誠,是對大漢社稷,對先帝,對天子遺詔的忠誠。

麵對一個長公主,兩份遺詔,大將軍該作出何種選擇?這根繩子,大將軍願不願意套到自己的脖子上?顯然,大將軍不願意。大將軍寧願抗旨,也要壓製各方實施製衡之策。於是,天子修改律法,公開授予長公主督領六州之軍政,派出朝中七位老臣來輔佐長公主,利用大將軍不諳朝政的弱點,悄悄地把這根繩子套到了大將軍的脖子上。

我們為什麽疏忽了?因為我們一直承認當今天子和被董卓所把持的朝廷,我們至今都沒有公開宣布勤王討董,我們一直都在低著頭努力擺脫北疆所麵臨的危機。我們還在幻想著假以時日我們可以利用北疆強大的實力逼迫董卓還政於天子,所以我們都疏忽了長公主和長公主潛在的巨大權勢。

此時大將軍已經和董卓翻臉,長公主再無顧忌,立即就可以奉先帝遺詔,宣布天子和朝廷都已經被董卓所挾持,天子聖旨為董卓矯詔,沒有任何效力,詔告天下州郡共同討董勤王。而長公主就此掌控了代行國事的大權,獲得了比大將軍更大的權力。至此,大將軍在北疆的權勢開始受到長公主的製約,實力也將被長公主一步步削弱。

我們可以就此設想一下,長公主舉起討董大旗後,天下會是一個什麽形勢?袁紹位卑權輕,他和他的討董聯盟會毫不猶豫地聚集到長公主這麵大旗下。袁紹手中的“承製詔書”和長公主的顯赫身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袁術和孫堅等人就更不必說了。從長公主這個角度來說,她也需要袁紹、袁術這兩方勢力來製約和平衡大將軍的權勢。所以她會非常小心地避開皇統問題,把袁紹、袁術拉到討董大旗之下。大將軍怎麽辦?先帝給大將軍的兩份遺詔已經公開於世,大將軍如果再不討董,再不勤王,再不尊奉長公主之令出兵拯救社稷,聲望和威信將會蕩然無存,其下場不問可知

大將軍你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北疆不是你大將軍的封地,不是一個諸侯國,它隻是大漢疆域的一部分。北疆這片土地上的大部分人,包括軍中的大小將領,北疆諸府的大小官吏,基本上都忠誠於大漢,忠誠於天子。大家都是因為你忠誠於大漢,忠誠於天子,所以才遵從你的軍令,才聽從你的指揮。如果大將軍公然和長公主決裂,大將軍憑什麽讓北疆的人相信你的忠誠?憑什麽讓人相信你能穩定北疆,拯救社稷?除了一部分絕對忠誠於你的胡族和親信,你還能得到多少北疆人的信任和支持?北疆人都不信任你支持你,袁紹、袁術又怎會信任你?大家如果不能聚集在同一麵大旗下,不能齊心合力,又怎麽討董勤王?怎麽拯救社稷,挽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

你們或許認為長公主沒有軍隊,沒有實力,大將軍完全可以待仗手中的實力牢牢地控製她。那麽我問一句,今天大漢的亂局是由何而生?是因為袁紹和各地州郡反對董卓主政?董卓為何可以主政?是因為他控製了天子。你們要知道,董卓即使沒做什麽大奸大惡的事,但他控製天子本身卻就是大奸大惡之舉,天下人人可以討之。大將軍如果倚仗軍隊控製長公主,我可以肯定地說,北疆要亂。為什麽?冀州韓馥大人首先就會切斷對北疆的援助,幽州劉虞大人也會憤而反擊,袁紹、袁術之流更會推波助瀾,他們絕不會在一個奸?董卓還沒有被消滅的情況下,眼看著另一個奸?董卓再次產生。

北疆目前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如果我們失去了冀州的四個屯田郡國,失去了冀州的援助,百姓會因為饑娥而暴亂,十二萬大軍會因為沒有口糧而崩潰。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大將軍還能力挽狂瀾嗎?董卓好歹有關中之利,而我們呢?我們隻有貧瘠的三晉和荒涼的大漠。大將軍會背著叛逆的惡名,先於董卓而敗亡。

如果大將軍甘願做大漢叛逆,甘願放棄北疆四處征伐,甘願和董卓同流合汙,甘願塗炭天下生靈,甘願讓大漢社稷傾覆,大將軍可以為所欲為,幹什麽都行。但大將軍必定會眾叛親離,會迅速死於戰亂。大將軍可以放眼看看曆史,在沒有任何根基之下,以一人之力倒行逆施陰謀篡國的叛逆,最後都是什麽下場?不過就是塗炭生靈遺臭萬年而已。

北疆剛剛經曆遠征大漠之戰,大軍還沒有得到足夠的喘息時間,而朝廷又因為連番戰禍斷絕了大軍的糧餉,軍隊內部有危機。北疆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北疆的承受能力,各地屯田又未見成效,而各地州郡的流民還在不斷北上,北疆有財賦糧食危機。長公主到了北疆,天子修改律法賦予她淩駕於北疆之上的權力,而這時董卓又偏偏破壞了製衡,導致北疆立即產生了更為嚴重的權力危機。北疆存亡,盡在大將軍一念之間。

北疆的權力危機是從先帝時就種下的,到今天,終於完全成形。張溫的那句話讓李瑋膽戰心驚,不敢出言頂撞,就在於這個危機的後果誰都承擔不起。朝中的大臣們一致推薦張溫等七位老臣到北疆,考慮的極為周全,他們把方方麵麵的情況全部想到了,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遺漏。

張溫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奏請長公主詔告天下勤王討董?張溫明明知道北疆現狀,他本人又親自指揮過西疆平叛大戰,但他為什麽還要提出兩路作戰,同時攻打長安和洛陽的必敗之策?張溫為什麽私下和李瑋商談此事,卻沒有召集兩府合議,公開提出此策?

朱穆看看李弘,拱手說道:“大將軍,張溫大人在問你,你到底是忠於大漢?還是忠於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