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一章 危機四伏 第七節

袁術以為憑自己的嫡出身份和後將軍官職,在大哥袁基死後由自己繼承家主,應該是無可非議、理所當然的事,然而真實的情況卻大出他的意料之外,宗族之內包括幾個祖輩、叔伯輩都沉默不語,而袁閥的親戚、弟子門生、故吏好友也大多沒有明確表示支持。歸根究底,還是因為袁術沒有足夠的威名和功績,更沒有能夠讓袁閥發揚光大的才華。

家主的繼承直接關係到家族的榮辱興衰,所以本朝諸多門閥的家主也不一定都是傳嫡不傳庶,更多的時候還是看才能,以賢者為家主也是本朝家主繼承的重要選擇。現在袁紹無許是哪一個方麵都比袁術強,這是不爭的事實。袁逢年老淡出朝堂之後,就把家主的位子讓給了袁隗,其意思很明顯,他並不看好自己的兩個嫡出兒子。由誰繼承家主是件頭痛的事,還是讓袁隗去處理吧。袁隗明白袁逢的心思,二哥把袁紹過繼給早亡的大哥為嗣子,其心中實已有所屬,隻是礙於親情,無法說出口而已。袁隗著力培養袁紹,在宗族朋友麵前,不遺餘力地誇獎他,甚至多次在公開場合說,袁家的興旺這一代就要看袁紹的了,其意思很明白,而袁紹也隱隱約約成了袁閥下一代家主的當然人選。此次袁隗暗中謀劃起兵討董的時候,在給所有親朋的書信中,都特意注明讓他們遵從袁紹之令,以袁紹馬首是瞻。言下之意就是我要是死了,袁紹就是袁閥家主。但袁隗算漏了一件事,袁術出京了。袁術出京後,袁隗隨即就失去了立袁紹為家主的最好機會,他想亡羊補牢都來不及了。兄弟兩人如果為這事鬧起來。討董的事勢必要大受影響,所以袁隗絕口不提家主繼承地事。結果到了現在,他死了,兄弟兩人還是不可避免地鬧了起來。

袁閥家主必須要有人立即繼承。現在討董的事就是以袁閥的力量為主,袁閥家主沒有了,討董的事也就失去了背後地指揮和支持。因此此事顯得非常急迫,但袁閥一係的人麵對袁紹和袁術這兩隻雄虎,誰都無法開口,這個選擇太艱難了。選擇袁紹是最好的結果,既符合袁閥上一代人的心願,也符合當前形勢的需要,更對袁閥的將來有莫大的好處,但支持袁術的人很多,占據了袁閥很大一部分勢力。現在選擇誰都能引起袁閥內部的分裂,而袁閥分裂的直接後果就是討董失敗,袁閥被董卓徹底鏟除。

袁閥的宗族親戚在爭吵。想到選擇錯誤的可怕後果,沒有人敢隨意做出決斷。袁閥的門生弟子,故吏朋友不敢說話。一個個冷眼旁觀,無所適從。袁閥倒了,他們也就倒了,再想有今天這樣的榮華富貴,那就很難很難了。本朝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前大將軍梁翼、何進,太傅陳蕃。前大將軍竇武,竇家在本朝可是幾百年的顯赫家族了,但一夜之間,它就被奸閹幾乎連根刨光了。奸閹也是例子。現在朝堂上,各地州郡府裏,還有奸閹的親朋故吏嗎?就連許閥都因為受到牽連而衰敗至微。

袁術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他在得知京中族人盡數被誅後,一方麵大張旗鼓的出兵攻擊,一方麵派出親信到各地遊說以求得到更多人地支持,他對這個家主之位是勢在必得。恰好這時袁紹的書信到了。袁紹的意思很明顯,隻要袁術率先進京,功勞聲望都有了,他就毫無條件的支持袁術繼任家主之位。袁術正是有了這封信,他才匆匆忙忙回到了宛城,召集汝南、穎川和南陽三地的袁閥宗族勢力商議繼承家主的事。既然袁紹都支持我,你們還有什麽話說。

然而,從各地接二連三傳來的消息卻重重打擊了袁術的自信。孔伷被圍,紀靈撤退,孫堅兵敗,橋蕤中伏,魯陽被劫,陽翟失守,接著就是噩耗了,孫堅被困廣成關危在旦夕,李旻大敗被烹殺。

李旻熟透了的人頭現在就擺在大堂上。袁術氣瘋了,暴跳如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送人頭來的幾個李旻軍中士卒全部拖下去殺了。

失去了率先攻占洛陽的機會,也就等於失去了繼承家主之位的可能。如果袁紹堅決反對自己繼承家主,袁閥有一大半勢力都要轉投袁紹,那時自己能不能在南陽繼續待下去就很難說了。

袁術方寸大亂。幾萬大軍連續打了敗仗,徐榮不但占據了陽翟城,還把魯陽洗劫一空,這說明自己不但已經無力北上,而且還有可能被徐榮擊敗南下逃命,但荊州南部此時出現了叛亂,自己如果要南下,也存在著很多危險。

孫堅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北上後,當時正在荊州南部各郡巡視的案行使者(奉旨巡檄州郡的朝廷官員)光祿大夫溫毅匆匆趕到漢壽城。他一麵急奏朝廷彈劾孫堅,一麵命令自己的從事蘇代暫領長沙太守,自己暫領荊州刺史。光祿大夫溫毅認為,武陵太守曹寅縱容手下將士威逼王睿要糧餉,是造成孫堅殺死王睿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同時也把曹寅彈劾了。曹寅大怒,以溫毅大肆搜刮錢財,收受賄賂為名,慫恿部下把他殺了。蘇代要為故主報仇,當即起兵攻打曹寅,雙方大打出手。

主薄楊弘奉袁術的命令到漢壽繼任荊州刺史,他趕到南郡的江陵時聽說了此事,心想自己去了也是白去,於是就返回南陽了。

楊弘剛剛回到南陽,袁術又接到了南郡太守的稟報,說南郡的華容縣貝家宗長(一族之長)貝羽見荊州大亂,認為有機可趁,隨即殺了華容長造反了。荊州的大宗非常多,很多都是過去歸屬的蠻夷人,一族有數千,勢力非常大。這些人不諳教化,經常尋釁滋事,是荊州多年無法解決的難題。

袁術自顧不暇,也無力解決這些事,隨即丟到一邊不問了。

袁術立即命令封鎖前方兵敗的消息,防止聚集在南陽議事的門閥宗族中人聞訊而走。同時召集長史李業、司馬荀正、從事中郎楊弘、主薄閻象等人商議對策。(楊弘以荊州刺史一職南下時,袁術的主薄就由閻象接任了。)

李業四十多歲,相貌堂堂。一把一尺多長的黑髯,嗓音洪亮,看上去非常忠厚。他是汝南名士,袁逢的受業弟子。曾經任職戈陽令,沛國相。李業對驃騎大將軍幫助董卓攻擊己軍的做法非常憤怒,“他上個月打袁紹,打橋瑁,今天又打我們,黑白不分,根本就是一個白癡。驃騎將軍府的李瑋曾經派人來對大人說,他要幫助大人入主洛陽,但我們懷疑他用的是離間計。所以嚴詞拒絕了,結果他今天來報複我們。把我們打得這樣慘。難道我們是叛逆不成?”

“按時間來算,李瑋早就接到了大人的回書,徐榮也應該知道這事,他當然要報複我們了。”閻象憂慮重重地說道,“現在徐榮和胡軫、呂布等人聯手攻擊我們,說明驃騎大將軍和董卓已經達成了默契,董卓離開洛陽,他進洛陽。如今我們直接麵對北疆大軍,打起來更沒有勝算了。”

袁術搖搖頭,“北疆目前的情況比京畿還危急,以我對李弘的了解,他決不會放棄北疆南下入京。”袁術臉上露出一絲敬佩之色,“我很少佩服一個人,但我佩服李弘,他是一個……”袁術停了一下,皺眉說道,“我也說不清,但我覺得他是個真正的武人。你們知道他夫人的來曆嗎?”

李業等人疑惑地看著袁術,不知道他突然提到李弘的夫人是什麽意思。

“去年李弘攜夫人到京的時候,我去接他,聽朱穆介紹,才知道他這個夫人的來曆。”袁術隨即簡單介紹了一下,然後非常欽佩地說道,“隻有一個真正的武人才能做到這一點,你們哪一個自問能做到?要是我,我就不願意。堂堂大漢國的將軍,名震天下的英雄,娶一個出身低賤的寡婦為妻,你們能想象的出來?我記得當時先帝和董太後也很震驚。董太後一生坎坷,自然很喜歡這位小雨夫人,先帝也很喜歡。李弘能這樣做,說明他為人忠義,沒有野心,這一點對先帝來說,太重要了。先帝因此對李弘更加寵愛和信任,在臨終之前還特意給了李弘一道遺詔。沒有這道遺詔,當今天子早就死了。如果少帝繼位之初,大將軍何進能殺死當今天子,哪裏會有今天的事?正是因為有小董侯的存在,才有皇統之爭,正是因為有皇統之爭,才有今日之禍。”

楊弘望著袁術,慢吞吞地說道:“大人,你說這話的意思,是不是指驃騎大將軍另有解決京畿危機之策?他既然忠於先帝,自然會遵奉當今天子的聖旨,會命令徐榮攻擊我們,但如此一來,他和我們形成對立,彼此已經結下了仇怨,他哪裏還有什麽解決之道?”

楊弘是弘農楊閥的人,楊彪的堂兄弟。天子下詔以古文經學為官學,設立古文經博士後,楊弘應京中楊彪之約,帶著弟子趕到洛陽聲援,於北宮門外示威。北軍血洗朱雀門時,楊弘的弟子死了不少,他自己也被趕出了京城。楊弘不敢回家,和好友閻象一起到穎川荀家避難。袁術在魯陽募兵討董,征辟天下名士,楊弘,閻象和荀家的荀正都接到了袁術的征辟,於是三人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討董大軍行列。

袁術歎道:“如今董卓帶著天子退回長安,李弘兵下洛陽,袁紹被阻黃河,我們連戰連敗,兗、青、徐爆發蟻賊叛亂,試問諸位,我們哪裏又有解決之策?”

荀正點頭道:“大人言之有理。禍害國家的是董卓,殺死袁隗的是董卓,我們要討伐的也是董卓,但我們不反對當今天子繼承皇統,這一點我們和袁紹是不一樣的,而袁紹之所以沒有立即得到袁閥諸勢力的鼎力支持,原困就在如此。他不但反對當今天子繼承皇統,還誣蔑說當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袁紹這麽做太過份了。大人說驃騎大將軍是個真正的武人,那也就是說驃騎大將軍絕對忠誠於當今天子。從這一點上來講,我們和驃騎大持軍是一致的。”

閻象頗為驚訝地看了荀正一眼,又看看低頭不語的袁術,小心翼翼地問道:“你的意思,是和驃騎大將軍講和?難道你認為我們和驃騎大將軍講和了,大人就能進京?”

楊弘也從荀正的話裏聽出了弦外之音,他急忙說道:“驃騎大將軍派徐榮和楊鳳南下,雖然是奉了天子聖旨,但他好象沒有和董卓聯手的意思。你們發現沒有,在徐榮,楊鳳先後占據了虎牢,孟津和小平津三關後,董卓隨即也就回到了長安。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猜測,董卓是受驃騎大將軍所逼,不得不退到長安?”

“朱俊大人的來信正是這個意思,所以他急切希望我們立即進入洛陽,”李業迷惑不解地說道,“可徐榮為什麽要打我們,不讓我們進洛陽?是不是李弘真的要進駐洛陽?”

袁術搖搖手,“我問你們,我們進入洛陽的目的是什麽?”

“占據洛陽之後,大人就能威震天下。然後大人可以逼迫驃騎大將軍和我們聯手,以清君側勤帝王之名。號令天下州郡兵馬,從東、南、北三個方向攻擊長安,擊殺董卓,拯救天子。”閻象又快又熟練地說道,“但我們如果和驃騎大將軍講和了,這事情就很難說了。現在驃騎大將軍和董卓的軍隊聯手攻擊我們,和我們已成水火不容之勢,如果大家不是畏懼於他的實力,擔心他傾力而下橫掃天下,恐怕早就把他和董卓歸為一類,喊他李賊了。”

“說得對,你說得對。”袁術猛地一拍案幾,指著閻象說道,“原因就在如此。我們忠誠於當今天子,不是忠誠於少帝。我們是討董,不是討李,這是天下人人皆知的事。

“現在,我們連遭敗績,實力、士氣都受到了慘重打擊,繼續北上攻擊根本不可能。守呢?如果徐榮、呂布全殲了孫堅後,一瀉而下,我們守不住南陽。退呢?我不能退,不是因為南方有叛亂,而是因為袁家的這個家主啊。我一退,等於拱手把家主之位讓給了袁紹,而且我還成了膽小鬼,成了天下人恥笑的對象。”

袁術一臉無奈地說道:“我不能退,固守也不能得到家主之位,隻有北上。我隻要攻進洛陽,才能得到家主之位,那我如何才能進入洛陽?”

“握手言和?”李業瞪著眼睛說道,“你要握手言和?和誰?李弘還是董卓?”

“我忠誠於當今天子,矢誌討董,當然是和驃騎大將軍聯手了。”袁術嬉皮笑臉地說道,“我說錯了嗎?有什麽不對嗎?”

楊弘等人一時間很茫然。袁術的話聽上去有道理,但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當初董卓還在洛陽的時候,袁術大罵李弘,差點把那個使者殺了,現在董卓不在洛陽了,他對李弘的態度卻馬上來了個大轉彎。怪不得他剛才說自己很欽佩李弘,原來就是為了這句話。

“大人,你必須要考慮到董卓離開洛陽的原因。”荀正遲疑了很長時間,終於還是忍不住勸道,“董卓如果是被李弘逼走的,那京畿的形勢就完全被李弘控製了。現在楊鳳在洛陽以北阻擋袁紹的大軍。徐榮在洛陽東、南兩個方向擊敗我們的大軍,這說明什麽?”

袁術笑道:“說明李弘決定不讓任何人走進洛陽,包括他自己。要以最快的速度迅速穩定京畿局勢,以便調動大軍平定兗青徐三州的蟻賊叛亂。”

李業、楊弘、荀正、閻象四人目瞪口呆。袁術竟然比誰都清楚京畿局勢的發展。

“我說過,我很欽佩李弘,李弘是個真正的武人。”袁術看看四人,得意洋洋地笑道,“李弘逼走董卓,連續擊敗我們,為他解決北疆危機爭取了足夠的時間。現在北疆流民已經陸續回遷到河南尹和冀州兩地,北疆各地的春耕也如期展開,那他下一步要幹什麽?”

“平叛。”袁術攤開案幾上的地圖,指著太行山和泰山說道,“我想了很長時間才想明白,李弘為什麽會毫無顧忌地連續攻擊我們。他這樣和我們作對,好象根本不怕天下人唾罵他為董卓的走狗,不怕影響他的聲譽,原因就在於青州的蟻賊暴亂。”

董卓亂政說到底是朝廷內部的事。董卓雖然禍國,但還遠遠比不上大將軍梁翼和那些奸閹,當然更比不上王莽了。我們可以內部解決,完全沒有必要象今天這樣起二十萬大軍去打他,這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了。你們看看各地有多少州郡支持我們討董?打來打去。其實都是我們袁家的勢力在衝鋒陷陣,我們自己還不知道,還以為天下人都在支持我們,還在這沾沾自喜。全然不知大難已經悄然臨頭。蟻賊暴亂一旦蔓延開來,首當其衝的就是我們,北疆和關中兩地反而相安無事。等到我們所有兵力都投去平叛的時候,我們離死也就不遠了。那時不要董卓和李弘出兵,我們自己就敗亡了。無論是兵力還是財力,我們都不能和當年平定張角叛亂時的朝廷相提並論。蟻賊之禍遍布全國,天下人罵誰?是罵董卓和李弘,還是罵我們?我們把洛陽團團圍住,把董卓和李弘的兵力都困在這裏,甚至連當今天子都不承認,結果大家誰都不能去平叛。你們說,天下人罵誰?亡我大漢的又是誰?

“是我們,是我袁家。”袁術指著自己的鼻子,扯著嗓子叫道,“現在的大義不是討董,而是平叛。討董不但不能拯救大漢,反而要亡我大漢。隻有平叛,隻有把太行山的黃巾餘孽和兗青徐三州的蟻賊全部殺了,才能拯救大漢,才能保住社稷,這才是大義,你們知道嗎?”

李弘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才叫徐榮大開殺戒。我們打敗了,無力攻擊洛陽了,更無力平叛了,這時李弘站出來,大聲說道,我要去平叛,我要去拯救大漢社稷,誰要是阻擋我,誰就是大漢的奸侫.你們瞧,李弘又是英雄,整個大漢國的人都在歡呼,沒有人會記得他曾經幫助董卓攻打我們。天下人隻知道,我大漢最勇猛的英雄又來拯救大漢社稷於危亡之間了。

這時候董卓呢?他已經失去了一切,隻能待在關中苟延殘喘了。我們呢?我們很可憐,就象一隻老虎被打掉了牙齒,又被拔掉了鋒利的爪子,隻能乖乖地跟在他後麵去平叛了。這就是李弘解決京畿危機之策。大義、聲名、權勢,他全部得到了,而我們則成了他的工具,隻能任其擺布。將來蟻賊平定了,以李弘的聲望和實力,董卓又豈是他的對手?我們就更不行了,估計早就給他殺得差不多了。

袁術舉起陶謙的書信,用力砸到地上,“玩來玩去,我們都給一頭豹子玩了。最氣人的還是袁紹那個蠢貨,刀都架到脖子上了,他還在和我爭什麽家主之位,混帳東西……”

大堂上寂靜無聲。

“大人,那我們……”李業遲疑道,“我們是不是主動和徐榮商議一下?”

袁術點點頭,“立即擬訂一份平叛檄文,遍告天下。另外,給袁紹,還有橋瑁、張邈、韓馥等大人急書一份,說明我的想法,要求和驃騎大將軍議和,立即舉兵平叛。我們先把大義的名分拿到手。這次我倒要看看,袁紹還有什麽地方比我強。”

“伯興、你去陽翟,麵見徐榮。”袁術指著李業說道,“我們幾個拿著陶謙的書信,再去見見我的叔叔伯伯舅舅姑爺們,我就不信,我說服不了他們。”

袁術、李業等人剛剛寫好告天下的平叛檄文,待從就來報,龍驤將軍徐榮的長史公孫度來了。

袁術等人大喜,匆忙出迎。

幾個人都認識公孫度。公孫度是幽州遼東郡襄平(遼陽)人,小的時候隨父親躲避吏害,遷居到玄菟郡居住。因為都是公孫家族的人,他們和太守公孫琙彼此熟悉。公孫非常喜歡他,還為其求師就學,給他取了妻。公孫琙喜歡他的原因很奇特。公孫度小時候叫公孫豹,而這位太守大人有個同名同年的兒子也叫公孫豹,不過早死了。公孫愛屋及烏,把他當自己兒子看待。公孫度學有所成,遂被保舉為有道,送往洛陽(“有道”和“茂才”、“孝廉”性質不同,但也是進入仕途的一個途徑)。後被選為尚書郎,拜冀州刺史。他的名宇也就在這個時候改成了公孫度。幾年後,因為貪贓枉法,公孫度遭到彈劾被罷職了。他沒有回家,而是到了洛陽,花錢買通奸閹,到太常府先是做了個主教育的祭酒,後做了個太祝令(凡國祭祀時掌讀祝詞及迎送諸神)。奸閹被殺後,他隨即被罷職下獄。

公孫度算是個名士,在今文經學上頗有造詣。做祭酒的時候,他常到太學參加辯議,以才思敏捷、能說會道著稱,認識他的人非常多。袁術和他是同僚,兩人不但熟悉還有過節。袁術在太學讀書的時候非常頑劣,公孫度曾經懲罰過他。

袁術見到他後,調笑道:“公孫先生,你怎麽從北寺獄出來了?誰救你出來的?”

公孫度四十多歲,個子高大、胡須濃密,一雙傲氣十足的眼睛。他冷冷瞅了一眼袁術,不冷不熱地說道:“龍驤將軍和我先後從師於遼東田大先生,有同門之誼。”

袁術笑道:“這次你又花了多少錢?”

公孫度仰天打了個哈哈,“一個錢。沒有殺死我,你是不是不甘心啊?”

“嘿嘿……”袁術幹笑道,“我如果不是刺殺董卓失敗,定要殺了你。”

“升濟兄,正事要緊。”楊弘勸道,“走,走,我們談正事去,這些過去的事還扯什麽?”

眾人坐下後,楊弘首先把那份檄文給公孫度看了。公孫度大為高興,急忙拿出了徐榮的信件。果然和袁術所料不差,徐榮以平叛為借口,提出和議,並且第一次提出了四方製衡之策。袁紹和袁術為四方權勢的其中兩方。

李業不客氣地說道:“升濟兄,將軍大人這是何意?這不是明擺要桃起袁家的內訌嗎?”

公孫度從容笑道:“袁術大人是袁閥的家主,當然要算一位,而袁紹大人手持所謂的‘承製詔書’,勉勉強強也隻好算一位。”

袁術臉色一變。

閻象急忙問道:“此話是何人所說?”

“當然是驃騎大將軍了。”公孫度從懷內又掏出了一封書信,“這是驃騎大將軍親筆所書,袁大人請過目。

袁術沒有接信,而是問了一句話,“製衡之策是我所提,平叛之議也是我所提,不知驃騎大將軍能否接受?”

公孫度大笑,“驃騎大將軍和龍驤將軍有話在先,隻要袁大人同意製衡和平叛,北疆可以唯袁大人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