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大漢軍製軍階一覽
簡明大漢軍製軍階一覽
漢朝軍製可分為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北軍五校相當於中央軍,南軍五尉相當於中央警備部)—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將軍(如武威將軍,度遼將軍等,一般將軍出度遼之外,戰時即封,戰後即撤。)—四征、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北軍是漢軍的精銳部隊,長官是中壘校尉(東漢為北軍中候),其下是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北軍士兵又稱屯兵。
南軍為守衛皇宮的部隊,長官為衛尉,其下主兵的有南宮衛士令北宮衛士令左右都候等,另有宮掖門司馬七人主管宮門守衛。南軍士兵又稱衛士。
首都長安另有守城部隊由城門校尉統領。長安還有非正規軍:執金吾率領的緹騎,負責治安。虎賁中郎將下轄左右仆射、左右陛長率領虎賁郎,羽林中郎將下轄羽林監和騎都尉率領羽林郎,虎賁和羽林都是皇帝的衛隊。光祿勳(郎中令)下轄五官左右三個中郎將管理三署郎,三署郎在漢初曾組成郎中騎是主力的騎兵部隊,但後來三署郎成為儀仗隊和候補官員的訓練班。
地方部隊,各郡由都尉率領,邊郡的邊防軍由長史率領,各王國由中尉率領,縣和侯國由尉率領,邊縣另有障塞尉。
戰爭期間派出由將軍率領的臨時編組的作戰部隊。將軍下有長史、司馬輔助,部分若幹部,部由部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下設曲,曲由軍候率領,曲下有屯設屯長。
考察東漢軍製要分東漢和漢末三國。漢末三國是東漢名存實亡到九品中正確立的時間。
東漢軍製五人一伍、有伍長,十人一什、有什長,五十人一隊,有隊長,百人一屯,有屯長,二百人一曲,有軍侯,千人一部,有司馬或校尉為正司馬為副。
都尉校尉中郎將平級,各有職所,三國誌中都尉至校尉至中郎將都是拜,而不是遷,同一武將任職有拜、有遷,不能一同考察,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經曆過這三個職位。裨將原是名稱不是職位,即處於輔佐地位的將軍,漢末三國才出現。
偏將軍兩漢之交一度出現,隨後不存,漢末三國再次出現。
漢末,四征四鎮將軍為雜號將軍,無實權,位在前後左右之下。三國曹魏,為重鎮將軍,大權在握,出掌一方軍事,總領數州征伐,遂位在前後左右之上。從書中來看,已僅次於三公級的四大將軍了。
北軍五校尉是東漢的兵種部隊,已無中壘校尉。屯騎校尉掌騎兵,越騎校尉掌善騎射之騎兵,步兵校尉掌步兵,射聲校尉掌弓弩手,長水校尉掌胡騎。西漢尚有虎賁校尉掌輕車,撤消。胡騎校尉掌胡騎,並入長水校尉。加上中壘校尉,合稱北軍八校尉。西漢北軍有北軍中尉總領,另有中壘校尉掌北軍營壘事。東漢改中尉為執金吾,不掌北軍。中壘校尉後改北軍中侯,比六百石,不領北軍五校,僅有監察之能,一如比六百石之刺史監察二千石之郡守。
城門校尉負責洛陽城門的守衛工作,總領洛陽十二城門司馬,十二城門每一城門設一城門司馬,把守城門,稱**門司馬,領兵數百不等。
東漢罷地方都尉。
將軍有軍府為指揮機構,但應注意軍府和相府三公府的不同。三公府是固定的職能機構,固定於一個地點,也可認為三公府就是一所房子。軍府是臨時的指揮機構,隨同將軍行動,而不能看成一所固定的房子。
關於官職稱呼。中郎將是中郎將,應稱呼為某某中郎將而不能簡稱某某中郎。中郎是皇帝身邊的侍衛武官,後成為文職。中郎將是包括中郎在內的各種“郎”的首領,也可以認為“將中郎者,中郎將也”。
征北將軍介紹中的“資深者為大將軍”中的資深者是指征北將軍,即資深的征北將軍為征北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