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壓迫與反抗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不久,蘇維埃政府在列寧等人的領導下,迅速平定了舊俄軍士官生在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發動的叛亂,粉碎前臨時政府首腦、俄軍最高統帥克倫斯基和克拉斯諾夫將軍的反蘇維埃叛亂,製止了駐莫吉廖夫舊俄軍大本營的反革命叛亂活動,並先後向頓河區、烏克蘭、南烏拉爾、白俄羅斯、南高加索、突厥斯坦、西伯利亞和遠東派遣武裝力量,鎮壓各地的反革命武裝,消滅了一批反革命策源地,幾乎在全國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對於蘇維埃這個新興政權來說,即便曆史有所改變,但它紅色的本質隻要沒有改變,那它是絕對不可能逃脫資本主義國家的瘋狂圍剿命運,從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列強們對尼古拉二世的高度同情和對剿叛事業的澎湃激情,都可以看出,資本主義是絕對不容這個世界出現另一種顏色的政權,絕不!

蘇維埃政權便與德、奧、保、土四國同盟簽訂《布列斯特和約》,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蘇維埃便大力整治國內環境,逮捕、囚禁大批前沙俄政府統治下的權勢尊貴、教師學者等等,試圖將諾曼諾夫王朝的影子全部清除掉,迫使一大批俄國人不得不流亡海外,一麵是緊緊團結貧苦農民,一麵卻是針對傳統勢力的鐵血政策,蘇維埃在鞏固無產階級政權統治的道路上走得異常的快。

巴黎和會的召開並沒有邀請業已變質的俄國政府,昔日的俄國已經被紅色的蘇維埃取代,協約國組織對紅色是極為反感,是不可能邀請蘇維埃參與會議的。然而,大會沒有給予蘇維埃所代表俄國人民收獲對戰爭的貢獻,即便他們提早退出了,但對協約國的最終勝利也是做出了極大貢獻的,理應參與戰後利益的瓜分。

事實正好與常人的設想相反,該分得好處的蘇維埃卻因為尼古拉二世的一陣哭訴,將所有的事情全部變了。協約國組織找到了最合適的出兵幹涉理由,冠冕堂皇的“複國”是正義性十足的借口,協約國隻需要一個出兵的理由而已,他們不會看到蘇維埃在俄國境內是多麽受民眾歡迎,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政府就是該國家合法的、有權利的政府,很明顯協約國組織是看不到這一點的。

1920年12月18日,以英法美為首的協約國組織發表了初步對蘇處理方案後,很快開始了更為積極有效的幹涉手段探索,除了全麵的經濟封鎖、軍事武器禁運等等,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出兵。但征戰已久疲勞不堪的協約國軍隊需要時間休整、囤積作戰物資,當然也需要製定出較為完善的作戰方案……

當中國境內還在掀起陣陣反帝熱潮的時候,協約國組織仿佛根本沒有聽見一樣,對蘇維埃幹涉作戰準備也完全不受半點影響,當然也不會對以後的軍事行動產生一絲一毫的作用,可以說整個中國國內的反帝事件根本沒有對帝國主義列強們產生半點影響,他們所關注的重點始終是如何將紅色的蘇維埃搞死,而不是看中國人的小打小鬧。

1921年2月初,當蘇維埃境內的冬雪還未消融的時候,英法美的幹涉軍在摩爾曼斯克登陸了,正式掀開了對蘇幹涉作戰的序幕。而與此同時,遠東由英美日聯合組成的三國幹涉聯合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海參崴成功登陸。而後,協約國軍隊開入中亞和南高加索。

準備充分的幹涉軍是采取的是穩紮穩打的戰術,他們有充足的物資和補給應對紅俄軍隊,通用機槍、重型機槍、速射火炮、榴彈炮,幹涉軍幾乎糾集齊了當前最為先進最為可靠的殺人利器,然而紅俄的實力卻是令人懷疑的。

繼承於沙俄政府的他們,本來沙俄政府的實力就不行,建立政權之後又大肆破壞原有的軍工體係,迫害了一大批有用之才,讓大批的人才和財富流出海外,所以他們的實力依舊沒有走出一戰開戰伊始的水平,甚至因為士兵缺乏訓練、軍隊缺乏裝備,而比當初的沙俄還有不足。

這世界上,雪中送炭的人很少,雪上加霜的事情倒是挺多。作為戰敗國的德國不知為了何種目的,聯合和土耳其很快違背《布列斯特和約》,出兵侵占克裏木和南高加索,戰爭造就了德意誌慘痛損失的同時,也有了不少的裨益,那就是他們有了一大批久經戰陣的老兵,這時候的德國陸軍隻要補給到位,可以說是一支真正的世界第一,協約國將他們拉了進來,對新生政權蘇維埃而言,雪上加霜一詞來形容現狀也略顯羞澀不足。

不利的消息是一個接一個,由5萬名奧匈戰俘編成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經西伯利亞遣返途中發動了叛亂,先後侵占伏爾加河中遊、烏拉爾、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與英美日組成的遠東幹涉軍會合之後,得到大量武器裝備和補給,相比於叛亂之初實力更加強勁了。

頓河地區克拉斯諾夫的哥薩克白衛軍、北高加索鄧尼金的“誌願軍”相繼叛亂,成立反革命政府,並著手擴充叛亂武裝,聯係協約國組織獲得物資補給支援壯大實力。而蘇維埃內部由於實行糧食政府壟斷,社會革命黨乘機在各地支持叛亂,成立反蘇維埃政權,發動被布爾什維克黨所迫害的勢力、蠱惑更多的人參與正義的複國戰爭之中。

於是乎,整個蘇維埃政府很快就麵臨了內外困頓,喪失四分之三的領土,毫無外界支援,甚至連支持他們事業的聲音都沒有,真正成了孤獨作戰,陷入四麵受敵的險境,如果現狀不得已改變,對於蘇維埃而言,不二的選擇就是滅亡。

危機關頭,為保衛蘇維埃政權,戰勝國內外反革命勢力,蘇維埃人民委員會在得知巴黎和會上所發生的一係列對蘇處理內容後,便深知帝國主義列強遲早會對蘇維埃發動幹涉戰的,不管有沒有尼古拉二世的存在。所以20年12月20日,便開始組建工農紅軍和工農紅海軍的法令,很快成立了最高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全國武裝力量,隨即成立地方軍事機構,全國實行普及軍訓製,軍力問題一下得到解決。

當然,作為首領的列寧還是最先批判了尼古拉二世政府的殘暴統治,認為斯拉夫人必須自己當家作主才能使整個俄國走向繁榮昌盛,而俄國回到羅曼諾夫王朝隻能是曆史的倒退,曆史和人民都已經不容許倒行逆施的,他以及所有的人都認為偉大的布爾什維克黨必將贏得戰爭的勝利。

話雖然說得好聽,口號也喊得極為響亮,但真正要取得勝利,光是動嘴皮子還是不夠的。麵對內亂不停且外線堪憂的局麵,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關於實行普遍兵役製的法令,俄共中央和蘇維埃政府決定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全部工作轉入戰時軌道。

1921年2月14日成立東方麵軍,專門應對來自遠東的威脅,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和美英日三國幹涉軍的實力不容小覷,所以這一方麵軍受到了足夠的重視。2月20日,成立不久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下令全麵擴充部隊編製。

按照他們的計劃,除東方麵軍外,還將組建南方麵軍、北方麵軍及西部防區,蘇維埃必須要為反抗幹涉軍的四麵進攻做出相當多的軍事部署行動,當然還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大量的農民開始被發動起來加入軍隊,不管會不會開槍,隻要套上了一身軍裝那就是士兵,那就應該為偉大的蘇維埃政權奉獻,成為一名英勇的軍人。工人們失去了所有的節假日,婦女也加入到了生產活動中來,為前線的士兵提供衣物、罐頭、彈藥。

戰爭進行得相當之快,但其發展方向並不是蘇維埃人民所想要的那樣。帝國主義列強聯合起來的軍隊,久經戰爭考驗早已成了一個個兵油子,對於戰爭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遠超於一群由農民組成的蘇維埃紅軍,不少紅俄士兵好不容易撿到了死去戰友的槍支,但開不來、打不準的人大有人在,麵對裝備精良、作戰經驗十足、士氣還不錯的幹涉軍,蘇維埃要想一改頹勢穩住陣腳,談何容易?

剛結束不久的歐洲大血戰已經證明,一名士兵的生命或許等同於一萬發不到子彈價值,一名新兵的生命或許隻值一顆老兵射出的子彈、小半塊炮彈爆炸彈片。而麵對幹涉軍一挺挺機槍一門門火炮的,恰恰是蘇維埃一群群未經訓練的士兵,他們大多時候都需要聽從尖銳的哨聲才能讀懂長官的意思。

要麽全體進攻、要麽頑強防守,就這麽兩個命令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無論是反擊還是防守的時候,幹涉軍那一挺挺機槍射出的子彈都是奪命的符咒,依舊一窩蜂衝擊敵人的紅軍隻能接受被機槍仿佛鐮刀般收割稻草一樣的屠殺,幹涉軍幾乎是踩著鮮血染紅的土地向莫斯科進發,依靠人力優勢抵禦進攻的紅軍是根本扛不住漫天彈雨、瓢潑炮彈的打擊,步步後撤是保全性命的唯一辦法,但蘇維埃紅軍豈能再後退?後退一步可以是海闊天空,當然也會是墜入深淵,徒有人力優勢的他們不能退除非全體陣亡。

協約國軍隊所組成的幹涉軍並不是主力,但他們的作用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然而要想複國還是得靠俄國人自己,當然作戰最賣力的也是他們。高爾察克指揮的白衛軍從東線實施突擊,鄧尼金、尤登尼奇和米列爾軍隊則分別從南方、西方和北方實施輔助突擊,目標指向莫斯科,這幾個家夥的欲望與他們前進的腳步不相上下,試圖比一比誰先拿下列寧的小腦袋為自己請功邀賞。

高爾察克軍隊占領烏法、沃特金斯克、奇斯托波爾、布古利馬、布古魯斯蘭、奧爾斯克、阿克糾賓斯克,逼近喀山、辛比爾斯克和薩馬拉,切斷紅軍同土耳其斯坦的聯係,與之配合的遠東方向幹涉軍也是積極配合,以至於蘇維埃東方麵軍的防線隨時都有有被突破的危險。

在西線,波羅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軍隊很快突破紅軍防線,在內應的幫助下經過一場血火大戰之後成功占領了彼得格勒,而後就是幹涉軍早已商議好的,占領一城一地就穩固一番,之後才徐徐突進,彼得格勒很快成了尤登尼重要建設據點,當然也是他大肆屠殺布爾什維克黨的地方。

在南線,鄧尼金軍隊很快成功占領伏爾加河下遊重要城市察裏津(今伏爾加格勒),將蘇維埃和高加索一帶的聯係全部切斷,隨後糾結大批物資軍隊在英美特派內河軍艦的護送下沿河而上,支持在喀山一區作戰的高爾察克軍隊作戰,得到大量物資的同時,他對更快攻入莫斯科更有信心,但還是像尤登尼一樣,遵從尼古拉二世的指示,勝利之後必須大肆捕殺組織叛亂的布爾什維克黨人,隻有把他們消滅幹淨才能確保複國大業的穩定。

駐紮在烏克蘭的敖德薩、赫爾鬆、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爾等城市的幹涉軍,是以法軍和希臘軍隊為首,和趕過來的英國艦隊配合,很快在優勢火力的幫助下成功渡過了紅軍重點防守的聶伯河,幹涉軍很快向庫爾斯克等地區挺進,一路上自然是對懷疑為紅俄的人皆予以堅決屠殺,用鐵血政策防止紅俄分子禍亂後方。

這樣的策略無疑是正確的,蘇維埃與人民的關係密切,在廣大貧苦人民的眼裏肯定是支持蘇維埃紅軍的,但支持也是需要人員組織的,幹涉軍一路上擊潰了無數的紅軍部隊,屠殺大量的部隊指戰員和優秀戰士,讓紅軍部隊在作戰能力上越來越低下同時,任意殺害有文化有思想的人,這些最容易被紅俄所欺騙,甚至已經加入到紅俄隊伍中的人,必須給予堅決處理。

所以這樣一來,高壓政策下雖然很是慘無人道,但也變相降低了潰兵對自己後方補給線所造成的威脅,為幹涉作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殊不知這樣做對俄國人民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失去了大量文化、技術、科技人才,必將對俄國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但這些都無所謂,因為俄國皇帝要的是一群愚昧不堪的人民,聰明的反而他不喜歡,因為越聰明的人越容易鬧事兒威脅他的統治地位,繼而威脅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1年4月5日,從摩爾曼斯克登陸的、從遠東開過來的、叛亂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從烏克蘭出發的……四麵八方的幹涉軍將蘇維埃的土地一寸一寸占領完畢的時候,當整個蘇維埃已經人力資源異常不足,沒有糧食和軍械支持戰爭繼續的時候,當因長期高強度工作但卻沒得到應有回報的工人們,從饑餓難耐過渡到心存不滿的時候。婦女兒童都要被送進工廠幹髒活累活,而男子卻送上戰場吃上幾顆槍子兒便宣告“殉國”,這樣的比沙俄統治之時還要不堪的命運豈能被接受?

他們開始懷念諾曼諾夫王朝時候自己至少還能有生存下去的限度,但紅俄當頭竟然一天到晚吃不飽,卻還有做不完的活。所謂的土地革命夢成了空談,千家萬戶聚攏到一起大談集體主義,幹活的少吃飯的但挺多,這樣的日子難道就是紅俄所宣傳的人人富裕安康?

尼古拉二世也順應民意宣布了他們複國之後的一係列政策,會減免農民的大部分稅收、增加工人待遇和福利等等,經過一次翻盤的尼古拉二世已經知道收斂一些,在這緊要的關頭更是什麽都可許諾,所以窮則思變的人們開始慢慢轉頭幹涉軍這邊,戰爭終於走到了盡頭,世界唯一的紅色政權蘇維埃,從鬧革命開始到被消滅幹淨,滿打滿算也不到四年。

戰爭雖然是無情痛苦的,它沒有正義與邪惡之分,它的勝負是屬於男人之間的較量,男人與男人之間的競爭,隻有靠實力才能贏得尊重與勝利,相反弱者隻能接受失敗的痛楚。無論有多少人支持你、同情你,沒有相抗衡的實力等候自己的永遠都是失敗。

布爾什維克黨這一世界第一紅色政黨,它所倡導的思想主義和所做的治國策略,絕大部分是正確而富有成效的,但在貧窮堪比中國的俄國展開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他們遇到的問題太多太難,光是一個緊靠歐洲眾多資本主義國家的地理位置就夠他們頭疼腦熱,資本主義世界根本不允許在自己的家門前發生顏色革命、出現紅色政權。

力不足、根基尚淺的蘇維埃不能說是敗在幹涉軍強大的武力打擊下,而是敗在了自己的實力的確有限,和人民的關係好,並不能當飯吃。當飯也吃不飽、活卻幹不完,政黨所許諾的美好藍圖成為泡影,無窮盡的苦痛成為夢魘,有誰還會相信布爾什維克黨所構想的美夢,他們隻會關心自己下一頓飯難道還是毫無著落?關心自己難道明天還要做十餘個小時的工作?關心自己的家人難道要為了政客的美夢而去白白送死?關心自己一家的未來難道就要這樣貧苦交加、毫無自由中渡過……

蘇維埃的失敗不是必然的,但在強大的外來幹涉力量麵前,在孱弱的自身實力麵前,他們的失敗卻又顯得是必然的。無論怎樣,資本主義世界即便取得了對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場勝利,但並不代表無產階級就會甘願沉淪甘願被壓榨,積貧積弱的中國,當主權喪失殆盡、尊嚴被無情踐踏,都知道團結起來反抗帝國主義,這個世界可以說還不是列強們橫行無阻的。

總之,哪裏有壓迫,就還會有反抗,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ps:今日繼續踐行諾言周四雙更,而今日邁入八十一章的同時,其實暗淡無味的情節也快走到盡頭了,也就是說本書的第一卷行將結束。感謝所有人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國第二卷將到來,弱弱的請求一下諸位,能否給予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