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兒仔細一琢磨,發現那小舢板上劃著船的多是些半大的孩子,他們或叫賣水飯、熬肉、幹脯等吃食;或叫賣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生淹水木瓜等解暑佳品;還有人叫賣旋炒銀杏、嘉慶子、櫻桃煎等幹果子……總之隻要是你想吃的汴京小吃,都能在這小小的汴河上聽到有人大聲吆喝著叫賣。
妙兒悄悄的將這個小商機記下,心想若是以後真找不到別的小生意做,那他們也可以弄條小舢板、然後整幾樣現代有名的小吃,依葫蘆畫瓢的到這汴河上來叫賣,多多少少也能掙幾個錢糊口。
就在妙兒心有所動時,迎麵突然走來了一群壯漢,那群壯漢很快就兩人一夥,把妙兒旁邊三三兩兩、同樣做外地人打扮的人給圍住了,其中兩個則訕笑著立在張大郎麵前,十分殷勤的問道:“幾位官人、小娘子是剛剛進城的外地人吧?可有什麽物事留在船上、需要我們幫著搬送?”
妙兒一行人的財物早就被那山匪給搜刮光了,身上也就隻剩下幾隻包袱、壓根就不要人幫忙搬運,於是妙兒當下便下意識的搖了搖頭,道:“我們身上就幾隻包袱,沒別的物事需要搬運,我們也不是坐船來汴京才,哪會帶太多的物事?”
那兩個壯漢聞言麵露失望、肩膀更是一下子就垮了下去,但他們以為妙兒這些外地人是被他們的殷勤給嚇壞了,於是馬上不死心的解釋道:“我們都是靠拉般載車、搬運物事糊口的腳夫,這碼頭邊上到處都有像我們這樣的腳夫、湊到初來汴京的外地人麵前招攬生意,小娘子你不必害怕、更不必對我們起疑……”
妙兒等人是真的沒有物事需要搬送,因此那兩個腳夫雖然熱心的解釋了一通,但最終卻還是隻能空手離開、沒能從妙兒幾人身上掙到銀錢。不過妙兒聽了那兩個腳夫的解釋後,再細細的一觀察大街上那些與眾不同的馬車,很快就明白汴京城流行的“般載車”究竟是作何用途。
原來碼頭附近隨處可見的“般載車”,稍大點的叫“太平車”,這種車是有車廂而無車蓋、車廂三側圍以欄杆,車箱如構欄而平,板壁前出兩木,長二三尺許,駕車人坐在中間、捉鞭駕之。
這種般載車相當大,有實力置辦行當的,一般會買騾子或驢二十餘頭、前後分兩行在前麵牽拉;本錢不足的,便隻用六、七頭牛來牽拉。太平車的車輪很大,與車廂一般高,車後還有兩個斜木腳拖曳,車停下時可以將車身穩穩的支住。
除此之外,車廂中間還懸著一個大鐵鈴兒,一行走起來即會發出“叮叮當當”的清脆聲響,大老遠就能讓人聽個清楚,讓迎麵而來的人或車能及時相避。
因這種車太大,載貨量也大,所以在車後一般還會綁上兩頭驢或騾子,遇到下坡的時候,趕車人就揮鞭子吆喝車後的驢或騾子倒坐著,這樣能讓車慢慢的下坡……據說這樣的太平車,一次能拉數十石重的貨物。而平時沒招攬到拉貨等活計幹時,趕車人便會三五成群的聚在碼頭,搶著幫那初來乍到的外地人搬運行李。
妙兒對這汴京城裏的新奇事物都十分好奇,幾經詢問後,很快就知道那比太平車小一點的叫“平頭車”,兩輪前出長木作轅木,梢橫一木;平頭車一般是以獨牛在轅內,項負橫木,人則在一邊,以手牽牛鼻繩駕之。
京城各大酒樓多用太平車載著大木桶,裝了酒四處叫賣。一般一桶能裝酒三鬥多,價值一貫五百文錢……
妙兒一路瞧著那新鮮物事,一路往城內走去,很快就越過碼頭、往城門走去,他們走了一段距離後、最先看到的是汴京的外城———那外城方圓四十餘裏,城壕曰“護龍河”,闊十餘丈,濠之內外皆植楊柳,粉牆朱戶、禁人往來。
過了護龍河,便見城內都建有甕城三層,屈曲開門,唯南薰門、新鄭門、新宋門、封丘門是直門兩重,故此四門為正門,且皆有預留“禦路”———即皇帝出行的禦道。
新城南壁,其門有三———正南門曰“南薰門”;城南一邊,東南門曰“陳州門”,傍有惠民河水門;西南則曰“戴樓門”,傍亦有惠民河水門。
妙兒幾人初次見到那蔡水河,自是停下腳步立在河岸邊駐足觀賞,於是便又有那在河邊乘涼的汴京本土百姓湊過來,指著那蔡河洋洋得意的介紹道:“此河正名‘惠民河’,不過此河還有一別名,你們可知曉?”
妙兒等人俱是搖頭表示不知,那個本土百姓見狀一臉滿意、馬上搖著蒲扇賣弄道:“因此河直通蔡州,所以我們汴京本地人都稱它為‘蔡河’,隻有那些外地來的人才會中規中矩的稱它‘惠民河’!所以我奉勸你們一句———倘若你們上街買物事不想被當成那肥羊狠宰,那說話可得仔細些、揀我們汴京人慣用的詞兒來說。”
那個本土百姓說完把頭揚得高高的,似乎正在等候妙兒一行人感謝他的提點,可惜妙兒最瞧不起這些因生長在大城市、就比別人多出一股優越感的“城裏人”……
於是妙兒直接無視了那個“熱心”介紹的本土百姓,徑直拉著巧娘指著幾座跨河城門上懸著的鐵窗說道:“我猜那些鐵窗到了夜間便會放下來,用來阻止一些船隻深夜由水路進城,否則這宵禁可就失了作用。”
妙兒猜的一點都沒錯,東城的東水門乃是汴河下流水門也,其門因跨河、所以有鐵裹窗門,遇夜鐵窗如閘垂下水麵,兩岸各有門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夾岸百餘丈;次則曰“新宋門”;次曰“新曹門”;又次曰“東北水門”,乃五丈河之水門也。
西城一邊,其門有四———從南曰“新鄭門”;次曰“西水門”,汴河上水門也;次曰“萬勝門”;又次曰“固子門”;又次曰“西北水門”,乃金水河水門也。
北城一邊,其門有四———從東曰“陳橋門”(乃大遼人使驛路);次曰“封丘門”(北郊禦路);次曰“新酸棗門”;次曰“衛州門”。
新城每百步設馬麵、戰棚,密置女頭,旦暮修整,望之聳然。城裏牙道,各植榆柳成陰。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庫,貯守禦之器,有廣固兵士二十,指揮每日修造泥飾,專有京城所提總其事。
進到內城一路慢慢的走到繁華地段後,妙兒才算是真正見識到京都的繁華和熱鬧,一雙眼更是立馬覺得不夠瞧了———隻見長街兩旁店鋪林立,有唐家金銀鋪、溫州漆器什物鋪、百種圓藥鋪、梁家珠子鋪,以及賣京城時行的紙畫花果的鋪席,叫人看得眼花繚亂、流連忘返。
緊接著妙兒一行人走到了浚儀橋之西,一抬頭便瞧見了那鼎鼎有名的“開封府”!過了開封府入禦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是百姓住的屋舍。
州橋一帶則依舊是一片熱鬧、人來人往,堆著琳琅滿目貨物的店鋪一間挨著一間———有車家炭、張家酒店、王樓山洞梅花包子,以及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鹿家包子、薛家香藥鋪等等!
妙兒一行人一會兒盯著那曹婆婆肉餅看上半天,一會兒又被街邊那熟羊肉鋪散發的香味給吸引過去,這連著看了幾回後、妙兒一行人馬上就嘴饞得緊,隻能加快腳步往下走去,免得被那些香噴噴的吃食給勾得挪不動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