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戲袍從縫製到繡圖,再到定款,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隻繡圖的話,工期會大大縮短,即使這樣,這幾十件戲袍在二個月內完成繡圖,也是一個很費勁的事情。
可沈靈慧就是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別人覺得完不成,她非得做出來。再加上身邊有這麽一位有幾十年繡戲袍經驗的當家的何穗幫忙,她心裏非常有底。
眼看交貨的日子就要到了,按照沈靈慧的進度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戲班管事的人,自從放下戲袍後,就再也沒有來催過交貨,本來為了要趕工期緊張的心,一下子變成了等待。這段時間,何穗對沈靈慧繡的戲袍,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沈靈慧也放慢了速度,認真的修複戲袍,直到沈靈慧在大街上聽到京城有外國人侵略,很多人出不了京城,隱約的意識到,可能戲班的人躲在京城也出不來了。這一晃就到了清明時節。
清明這個節令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形成了寒食上墳掃墓的風俗。蘇州人清明節除了上墳掃墓以外,家家還要“過節”祭祀先人。按照蘇州的習俗,祭祖有人鬼之分,每年的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是“鬼節”,端午、冬至、除夕是“人節”。逢鬼節,祭祀要用麵麥製品,燒紙、化錠等活動也以鬼節為盛。
蘇州人的清明食三色,紅者醬汁肉、綠為青團子、白的就是大方糕。要說這大方糕,最能代表姑蘇糕點的精髓——細膩、精致。薄如蟬翼的餅皮裹著餡料,乍一眼,還能看見裏麵滾動的玫瑰醬、糖薄荷。它的“臉”更是“標致”,麵張上有“福、祿、壽”等字樣和精美圖案,讓人還沒下口就頓生喜愛。
沈靈慧心靈手巧,做青團子可是一絕。她用麥苗葉取汁,經石灰點化澄清後調米粉做成的團子,再放入豆沙等餡心,上鍋蒸。趁這段功夫,沈靈慧又去做了一道焐熟藕。在清明節前,沈靈慧就從藕池中采摘隔年老藕。她拿出藕,去節去梢,兩頭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實,再把薄片用牙簽蓋上釘牢。將藕放入鍋內,加入食堿,麵上蓋些荷葉,蓋上鍋蓋大火燒煮。水蒸氣彌漫著整個屋子,仿佛處在仙境中一般。
忙活了一陣子,沈靈慧沒有發現鳳娘的身影。她在繡坊裏,四處找了找,也沒看到人,又問了幾個繡娘,有沒有見到過鳳娘,這讓她感覺非常奇怪,怎麽一聲不吭就沒人了呢?沈靈慧早就察覺到鳳娘有些秘密,但一直猜不透,也沒去問。
沈靈慧回到屋裏,把鍋端了下來,青團子散發著清香的味道。她看了看藕,已經是褐色,也把鍋端了下來。出門去找鳳娘,街上人煙稀少,拐了幾條街,轉了幾條巷子,也沒有看到鳳娘的身影。她焦急萬分時,對於鳳娘的行蹤完全沒有頭緒,隻好回到繡坊,坐在進門的院子裏,等著鳳娘。沈靈慧等了一會兒,看到了鳳娘戴著柳帽,挎著個籃子進了院子。
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蘇州人清明有插柳、戴柳的習俗。蘇州人會折下新柳“插柳於墳”、“折柳標於戶”、“插於簷插柳寢灶間”、“戴之頭或係衣帶”、“瓶貯獻於佛神”、真是門皆插柳,處處春光。
沈靈慧迎上去問:“鳳娘,你去哪了?”
鳳娘語氣有些遲鈍,說:“我這……不去挖野菜了嗎?”
沈靈慧從鳳娘紅紅的眼眶看出了來了,鳳娘哭過不久,況且在鳳娘的衣服上,還殘留著紙灰,不言而喻,鳳娘去上墳了。
鳳娘看著愣神的沈靈慧說:“快把野菜拿回去,咱們做了吃了。”
沈靈慧接過竹籃子,裏麵有枸杞頭、馬蘭頭、塘鱧魚等等,看得出,鳳娘想用這些野菜和魚肉來掩蓋她的去向。
鳳娘心情低沉,摘了枸杞頭,說:“現在是枸杞頭最嫩的時候,人們都說春嚐枸杞先苦後甘。這枸杞頭味苦性寒,清熱明目,我們一會兒涼拌一下。”
沈靈慧沉默了一會兒,鼓起勇氣問:“鳳娘,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瞞著我?”
鳳娘放下手中的野菜,回道:“我一個大老太婆,能有什麽事情?”
沈靈慧繼續問:“是不是到現在還沒有鳳兒的信。”
鳳娘一愣,說:“估計她早就把我這個娘給忘了。”
沈靈慧不在做聲,她在懷疑,鳳娘的孩子鳳兒,是不是早已經死了,鳳娘一大早就是給孩子上的墳,想到這裏,沈靈慧覺得鳳娘非常可憐,趕緊湊過去說:“以後,有什麽事情,就言語我一聲,我力氣大,啥活也能幹。”
鳳娘一聽這話,“噗嗤”一聲笑了,說:“那請沈繡娘把馬蘭頭給烹飪一下唄!”
沈靈慧一笑說:“好嘞!”
一群人在田埂上挑一叢新鮮的野生馬蘭頭是一道獨特風景。挑馬蘭不會像挖薺菜一樣連根挖出,一般準備一把剪刀剪去頂端嫩芽,這樣馬蘭還能繼續生長。據說馬蘭頭長在路上,清香撲鼻。古人出行騎馬,馬兒被其吸引,大快朵頤,滯足不前,“馬攔頭”的說法便由此產生。
馬蘭頭是剛挑上來的,清香十足,盛靈活倒入熱水,汆一下,再加上香幹丁,拌上麻油,這道“香幹馬蘭頭”是不少蘇州人家的經典涼菜。
沈靈慧說:“我做了青團子和焐熟藕,咱倆可吃不了這些菜。”
鳳娘走到盆子前,對沈靈慧說:“你看我買的螺螄!”
蘇州民間一直有“明前螺螄賽過鵝”的說法,清明過後,螺螄的味道就差了許多。挑選螺螄,“聞”字最為關鍵,一般選擇中等個頭的螺螄,個頭大的螺螄肉質會比較老,太小的螺螄,肉不容易嘬出來。按照傳統習慣,買回來的螺螄要泡在水裏用清水養上半天,水量盡可能大一些,至少是螺螄量的兩倍。同時可以在水裏滴幾滴麻油,讓螺螄吐出體內的髒東西,達到清洗的目的。
沈靈慧拿起了幾個螺螄說:“個真夠大!”
鳳娘繼續說:“我把塘鱧魚處理一下。”
清明時節是塘鱧魚最肥美的時候,這時田野菜花盛開,一片金黃,蘇州人稱其為“菜花塘鱧魚”。
塘鱧魚麵頰兩邊有兩塊豆瓣狀的麵頰肉,可以集而成菜,俗稱為“炒豆瓣”。一盤“炒豆瓣”要很多條塘鱧魚的麵頰肉才能做成,其珍貴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道道菜陸續上桌,鳳娘看了看菜,說:“你去看看繡坊裏,還有哪個繡娘沒走,一起叫過來,咱倆不能吃獨食。”
沈靈慧應道:“我這就去!”說完,去招呼其她繡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