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哈圖切夫斯基元帥

就在德國在歐洲大陸將近40萬英法聯軍圍殲在敦刻爾克港口而震驚世界的時候,遠在東方的華夏國防軍也在這個時候向遠東派兵與蘇軍匯合了。

趙漢青所等待的這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到了,在這一個月裏華夏向蘇軍提供了足足可以裝備遠東蘇軍近4個集團軍近50萬人的武器裝備,當然這些武器裝備都是之前國防軍換裝前淘汰下來的,但是比遠東蘇軍手中那些一戰武器還是要強太多的。

而在這一個月裏,斯大林也將近80萬遠東蘇軍調回了歐洲,遠東的蘇軍剩下大約120萬軍隊,這是之前趙漢青和托洛茨基達成的協議,蘇軍出兵120萬,國防軍出兵50萬。

隨著這近80萬遠東蘇軍被斯大林調回了莫斯科,很快就被斯大林派往了西邊防備德國人,現在蘇聯人正在加緊構建他們的東部防線,用來防備德國人,因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勝利,讓斯大林更加忌憚了,這80萬蘇軍也將被派往東部防線。

這一個月裏國防軍也完成了部隊的調動,由蒙邊軍區第16、17集團軍這一甲一乙兩個集團軍外,再加上從東北軍區調來的第11集團軍第27軍組成的華夏民國國防軍遠東派遣軍正式完成了。

這幾支隊伍全部在外蒙庫倫集結,然後開赴蘇聯境內與蘇軍匯合,這次蘇軍的哈圖切夫斯基元帥將要國防軍蒙邊軍區司令楊萬裏大將(原一級上將,現以被趙漢青改為大將,原二級上將,變成了上將)共同擔任兩國聯軍總指揮。

這次兩國聯合對遠東日軍作戰,兩國一共差不多動員了近3200輛坦克,主要是華夏的坦克為主,4000多輛裝甲車,2000餘架飛機,5000餘門火炮,將組成南路和北路兩個集團軍群對日作戰。

而日軍方麵在遠東的兵力同樣有近140萬,因為之前在與蘇軍的遠東戰役當中,日軍損失了十幾萬的部隊,有近2000輛坦克,2400餘家飛機,4000餘門火炮,相比華夏與蘇聯的兩國聯軍實力並不差多少。

這主要是日本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裏同樣從日本本土往遠東增援了大量的坦克和火炮,因為日本知道華夏的坦克很厲害,雖然裕仁天皇沒有給岡村寧次增添兵力,但是卻增援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物資補給。

在這個時空裏,日本因為華夏強勢崛起的緣故,產生了很大的安全壓力,所以使得日本在軍隊的建設和武器的研發方麵也加大了投入力量,尤其每當華夏出些什麽新式武器後,在華夏潛伏的日軍特工就會給日本傳回信息,然後日本會做出相應的對策

針對華夏在坦克方麵製造出了“虎式”和“豹式”兩款性能非常不錯的坦克後,日本方麵也加強了在坦克上麵的研發力度,使得這個時空裏的日本坦克不再是‘大脆皮’了。

日本人也研製出來他們自己性能比較出眾的坦克了,其中代表型號有,日本的三式中型坦克和四式重型坦克,這兩款坦克也是目前日本裝甲部隊裝備的主要坦克類型,性能還算不錯,至少在麵對華夏的“虎式”和“豹式”的時候不再是不堪一擊了。

之前蘇軍已經在貝加爾湖南部地區、阿薩彥嶺西邊,靠近外蒙邊境的地域修建了一條防線——“阿薩彥嶺防線”,而蘇聯的伊爾庫茨克也就成為這條蘇軍防線的主要戰略要地。

同時日軍在以烏蘭烏德這座城市東麵也修築了一條抵禦蘇軍進攻的防線——“烏蘭烏德防線”。蘇聯和日本在依靠這兩條防線防備對方,雙方已經在這裏對峙十幾年了。

因為之前華夏沒有宣布對日作戰,所以蘇軍與日軍之前的交戰範圍,就局限在貝加爾湖與外蒙邊境這數百公裏的狹窄地域。

此時隨著華夏對日作戰,使得外蒙邊境也會成為兩國軍隊可能進入的地方,這樣就讓雙方的交戰區域擴大數倍,戰略縱深加大,戰場形勢也就更難預測。

就在趙漢青關心這派遣國防軍遠東派遣軍與蘇軍聯合對日作戰事情的時候,德國進攻法國的消息傳到華夏,立即引起了趙漢青的關注,但是趙漢青也隻是關注而已,暫時並沒有插手歐洲戰場的意思。

當趙漢青知道英法聯軍依然如曆史上那樣固守法國馬奇諾防線時,趙漢青就知道法國依然難逃亡國的悲慘命運,德軍肯定是不會進攻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的。

事實也證明了趙漢青的猜想,趙漢青本以為歐洲戰場依然會如原來曆史那樣繼續進行,唯一改變的就是發生的時間全都提前了而已。

隻不過讓趙漢青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應該是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成功進行了震驚世界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現在卻變成了德軍在法國敦刻爾克圍殲近40萬英法聯軍主力,逃回英國的士兵僅有不足五千人,這無疑是一個讓趙漢青聽後都驚得半天合不上嘴的消息。

…………

到了1939年5月21日,華夏國防軍遠東派遣軍大部隊40餘萬人已經到達和蘇軍約定好的位置,接替之前被斯大林調回莫斯科的那80萬蘇軍的防守位置,這部分防線主要靠近華夏外蒙邊境地區。

“報告哈圖切夫斯基元帥,這位就是華夏民國國防軍遠東派遣軍總指揮,現任華夏民國國防軍陸軍大將楊萬裏將軍。”

“楊將軍,這位就是我們的蘇聯遠東紅軍對日作戰總指揮哈圖切夫斯基元帥

。”

這時候在蘇軍的“阿薩彥嶺防線”的戰略要地伊爾庫茨克城外的蘇軍司令部裏,一名蘇軍參謀正在向哈圖切夫斯基介紹著楊萬裏。

“哈圖切夫斯基元帥,你好,久聞大名如雷灌耳啊!”楊萬裏笑著伸出手要和哈圖切夫斯基握手。

“你好,;來自華夏的楊將軍。”哈圖切夫斯基元帥也伸出手與楊萬裏握手,並用俄語說道。

兩人在客套了一番後,便進入正式話題,這次楊萬裏會見哈圖切夫斯基元帥的主要目的就是呢和他商量一下兩軍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相互協調作戰的問題。

因為華夏和蘇聯都不願意讓對方的將軍指揮各自國家的軍隊,所以楊萬裏和哈圖切夫斯基元帥都是名義上兩國聯軍的總指揮,其實他們各自的命令也就對自己國家的部隊有效而已。

如此,為了避免兩國軍隊因為指揮權的問題而發生爭執,楊萬裏建議將兩國聯軍組成南路和北路兩個集團軍群,有國防軍擔任南路集團軍群,蘇軍擔任北路集團軍群,兩路在進攻時相互照應,相互支援,加強雙方指揮部的聯係。

不過此時華夏國防軍剛剛接手之前蘇軍的各處防線,對於遠東戰場還不是很熟悉,所以哈圖切夫斯基元帥和楊萬裏都沒有立即向日軍發動進攻的打算,至少也要等蘇軍和國防軍相互熟悉、磨合一段時間後在對日軍展開進攻。

“哈圖切夫斯基元帥,對於遠東的日軍你怎麽看?如果我們兩軍要攻下日軍東麵的防線,至少要付出多麽大的代價?”楊萬裏在和哈圖切夫斯基相熟後,兩人也就對彼此多了解一下,畢竟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兩人都有並肩作戰。

“進攻日軍是一定的,不過不必急於一時,我們要尋找合適的時機出擊,日軍在這裏修築的防線很堅固,我們需要仔細謀劃方可行動。

至於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將日本人從遠東驅逐出去,我保守的估計最少也要付出100萬的傷亡,要知道日軍還是很強大的。”哈圖切夫斯基元帥很認真的回答道。

聽完哈圖切夫斯基元帥的話後,楊萬裏在心裏直接笑了,要真的付出一百萬士兵傷亡的代價才能趕走日本人,那即便趕走了日軍,奪回了遠東也隻能算是一場殘勝了。

其實楊萬裏不知道的,甚至連趙漢青都不知道的是,此時蘇聯裏麵就是否對日軍展開進攻分成兩派係,一是以斯大林、朱可夫為首的進攻派,他們主張和華夏聯合之後盡快完成對遠東日軍的進攻,將日軍趕出遠東。

而以托洛茨基為首的則是防守派,他們認為此時還不是和日軍決戰的最佳時機,畢竟日軍在遠東的實力強大,這在之前朱可夫進攻碰壁就可以看出來,他們認為應該先以防守為主,尋找最佳戰機後,再進攻日軍。

其實托洛茨基也是擔心自己在遠東的軍隊消耗太大,所以才不想和日軍盡早決戰的,因為此時遠東這120萬遠東蘇軍大部分都是支持托洛茨基的,支持斯大林的軍隊之前都已經被斯大林調回莫斯科了,而托洛茨基也將從華夏采購的那4個集團軍的武器裝備全部裝備給了遠東的蘇軍

在作為這次遠東蘇軍的總指揮的哈圖切夫斯基元帥不認同以上兩派任何一派,他斯大林的支持應該與日軍決戰,不能讓日軍長期威脅蘇聯的東麵安全。

同時他也支持托洛茨基的尋找合適戰機後在出戰,反對斯大林的立即出戰,穩紮穩打,在防守中反擊,正是因為哈圖切夫斯基元帥的這種主張,才使得他被派到遠東指揮蘇軍進攻日軍,他的意見算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兩人意見的中和了。

隨著華夏國防軍進入遠東蘇軍的防線,日本方麵也很快得知了消息,岡村寧次也加強了日軍防線的防備工作,遠東的戰火味道越來越濃烈。

這也使得遠東成為這個時空裏,二戰正式爆發以來的第三大戰場,對戰雙方分別是蘇聯和華夏兩國聯軍與日本遠東軍。

而前兩個則是歐戰戰場和東南亞戰場,歐戰戰場的對戰雙方分別是以德意為首的軸心國與以英法為首的聯軍;東南亞戰場此時戰事主要集中在緬甸戰場,對戰雙方分別英國殖民軍和日本東南亞派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