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濁酒一杯喜相逢

營帳裏,隻剩下孫策和李孝儒。其他的眾人各自去安排自己的事務。

傷兵們交給賈華負責送往兵營找郎中治傷。

孫策終於冷靜下來和李孝儒繼續開始與眾人商談過的話題。

李孝儒讚許的說:“主公真乃雄才大略之明主。完全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了,你現在終於成長起來了。而且對計謀的運用也不差於文優了,兵書說,夫未戰,廟算已勝之。件件事情安排下來,井井有條,陳瑀的所有行動都在我們監控之下了。不愧為兵法大家之後人!”

孫策苦笑道:“軍師,你太客氣了!我也隻是按照你的思路做出相應的安排。這次倒是搶了軍師的功勞了,對不住了!哈哈!下次一定不和你搶肉吃!”

李孝儒也微微一笑:“主公英明,能聞一而知三,且算無遺漏。文優為能投到主公帳下,為主公出些微薄之力而慶幸。不敢言功啊!”

孫策想道:“這個李儒還真是個聰明人,知道什麽時候捧上級一把。他是深明功高震主的道理啊!難怪能在當初深得董卓的信任。

而且,看事情又明白,分晰能力又強。這才真得是閱曆豐富成熟了的高級人才啊!這樣的人才,是絕對不能讓他冷了心的。要常常鼓勵,大大表揚才好。收心之道,不就是屬下讓你有成就感,你讓屬下也有成就感嘛!”

孫策走到李儒身邊,抓起他的手,認真的對他說:“軍師,老天爺真的是眷顧於我!把你這樣的大才送到我這個無名小子身邊!助我達成我們的理想。這段時間以來,你的盡心盡力,我是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的!隻是我們現在條件尚且不好,隻能暫時委屈軍師了。

等到日後,我們平定了江東,我孫策定會論功行賞。不會埋沒了軍師的大功!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是你!文優助我平定了天下的亂局。”

李儒的眼角有了一絲濕潤,他想到:“這不就是自己一直在追尋的明主嗎!雖然,他相對來說還很年青。他的事業也才剛剛起步,甚至可以說是還沒有起步。但他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待人處事的態度,方法完全不象是他這個年齡的人所能做出來的。”

“他幾乎不比曆史上任何一個能成就霸業的諸候差。

性情決定成就啊!他寬容,大度,知道調動下屬的積極情緒而且不武斷的做出決定!假以時日,等他再成長一些。天下未必會有人能是他的對手啊!文優原以為這輩子已經再沒有了希望。卻在逃難中遇上了他,這難道不也是老天對自己的照顧嗎?”

李儒輕輕鬆開孫策的手,一揖到地:“主公,不以文優才薄,如此寬待文優。救文優叛逆之身於不可挽救之中。主公的重活之恩,文優必粉身以報!”

孫策手忙腳亂的扶起他:“好了,軍師。我們就不要再互相感謝了!單是你的江東一策,你就稱的上是我的張子房,你的功勞我們都會記住的!再謝下去,咱倆也不用談正事了。哈哈!”

兩人笑了一會孫策繼續說道:“軍師,我們是否需要把這裏的情況通報給袁術。提醒他一下,這個陳瑀可能反叛的事情?”

李儒搖搖頭:“主公,文優覺得沒必要。你想,袁術信你還是信陳瑀!須知疏不間親啊!而且,袁術自己也必然有眼線留在壽春,這裏的情形必定會有人報告於他。

我們隻須把自己的情況詳細情況報告給他就行了。讓他知道,我軍並不是事端挑起的一方就可以了。加上陳瑀現在還沒有確實的造反,我們如果這樣報告了。到時出現意外情況,反而不好解釋。”

孫策信服的點點頭:“那好,暫時就先這樣安排。”

孫策轉頭向呂蒙說道:“呂蒙你和宋謙明天帶上十名親衛,我們也去加入斥候隊。順便一起去逛逛壽春城。”

呂蒙立刻高興的跳進來:“好的主公!我馬上去安排人手。要說壽春城,可沒人比我更熟的了。

主公你不知道,你沒來以前,我和宋謙差不多都把這城裏裏外外的都逛了幾遍了。遊壽春找我帶路,那肯定是沒錯的!”

說完話,不等兩人反應過來又匆匆的跑了出去。真是個孩子氣的家夥。也難怪除了長的高大一些,看起來老相一些。他也畢竟才十五歲,你要他老氣橫秋那不是要他的命嗎!隻好隨著他一些了。

不過這段時間,孫策讓他一空就看兵書,他倒也確實聰明。隻需看過幾遍就能牢記,而且很能發揮想象力,把兵法活學活用起來,能和軍中這些有經驗的老將們進行探討,不是個死讀書的孩子。很有培養前途啊!

等再過一段時間,學完營中所有的兵書了,孫策就會安排他開始嚐試著帶一隊士兵。在實踐中的學習才更加有效,讓他進步的更迅速,更紮實。

孫策慶幸的想:“自己提前開始培養呂蒙,相信他的成就,應該會比原來隻能在孫權手下發揮出來的更高吧。

而陳武畢竟大了三歲,也已經自己獨立開始操練兵馬。從上一次單獨與他談話後,就很少讓我操心了。軍中打架的事再也見不到他的影子。反而是勸架的人裏常常有他存在。

我隻要給供應給他充足的兵書學習就行了,他也知道我要忙的事情多。於是,就總是見到他捧著兵書圍著韓當這個軍中唯一的老將轉悠,也不知道韓當會不會被他轉的眼暈。

沒辦法,誰讓江都那邊也要人手保護呢!幾個老將都沒能過來。隻好暫時辛苦韓當幫我教徒弟了。

誰讓我這個年青的主公忙呢!做主公的要操心的事情本來就很多嘛!”

當天晚上的晚宴上,孫策第一次喝到了,這個時代的酒。不知道陳瑀在考慮什麽,送了糧食不夠,居然還送來了幾壇子黃酒。

眾人當然不會放鬆查驗了。以防他下藥。不過一番試驗,到是沒發現酒裏下了藥。看來是想讓孫策相信他和平的誠意了。

雖然,這個時代的酒看起來酒液比較混濁,不過,喝起來和孫策在現代喝過的黃酒口味到是差不多,隻不過要更淡一些,酒精度明顯沒現代這麽高,而且略感酸澀。

釀製工藝的還是比較落後。對於三國的人來說,這就是美酒了。但對於習慣於後世的醇正酒味的孫策,就感覺是三國的酒,味道有點酸了。

從二千年前杜康造出酒發展到今天,酒的種類已經是很多了,各種有含有澱粉和糖的植物被釀製成不同的酒了。如葡萄酒,甘蔗酒,花椒酒,乳酒(主要是遊牧民族所製)等等。種類極為豐富。不過因為沒有好的過濾手段,酒多是帶著一部分酒糟的,因而看起來比較混濁。所以,人們招待賓客時通常都會說,濁酒一杯喜相逢了。

就在東漢末,人們已經學會了用簡單的蒸餾器皿來製做蒸餾酒了。當然,度數也不會很高。大約二十五度左右。而這些酒因為製法複雜,加工工藝的不成熟,加溫過程中,酒精的損耗極大,所以產量很少,度數更不可能達到很高。

因而,這種酒耗費的糧食是普通酒的十倍以上,在這個糧食極端緊張的年代也隻能是偶爾做上一點,用以供應王公貴族節慶時飲用。

普通的百姓飲用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釀造酒,最多也就五到十度,相當於現代的低度米酒或啤酒之類了。

所以酒量大的人常常是千杯不醉。就看我們現代人,酒量好的,有幾個人能被啤酒灌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