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乘20米的區域,這要是在二人正常的情況下,一個呼吸之間便能輕易完成,並且被摧毀的尖木樁瞬間化為烏有,而不是眼前的情景:二人隻能將尖木樁連根削斷。
尖木樁倒地還發出一些輕響。所幸的是,今夜風不小,十餘米高的城牆上彩旗被風吹的“嘩啦啦”的作響,如此的聲響,消融了城牆根處尖木樁倒地的聲音。
等身後的斥候把前沿陣地探查的差不多的時候,太史慈和趙雲已經在城牆根前麵密集的尖木樁陣中,開拓出六處300米乘20米的空闊地帶。這六處開闊地帶,每一處之間相隔千米的距離。
又等身後的斥候集體返回安全地帶,太史慈和趙雲退至安全區域,也就是距離城牆根二百米的距離。二人在安全區域穩定身形,隨手將寶槍插在身邊的地上,而後二人從身後拽出二石鐵胎弓和雕翎箭。
二人準備妥當,隔著五十米的距離,相互對視一眼。而後二人同時清喝一聲,先天之境超級武將的聲音無異於晴天霹靂,他們的清喝隨著夜風飄蕩的很遠。
城牆上的西涼將士聞聲,探頭向聲音來源處觀望。悲劇的是,他們的頭才探出箭垛口,一隻隻雕翎箭“嗖”的一聲便插在他們的眉宇之間或者咽喉處。那一隻隻雕翎箭仿佛是來自陰間地獄的催命符。
“敵襲!”“敵襲!”……西涼將士驚恐的聲音在城牆上此起彼伏。同伴的身體倒在城牆的過道上,示警的鑼聲在深夜裏突兀的想起。已經休息的將士,半眯著眼連滾帶爬衝到自己的崗位。
一時片刻之後,拋石機和床弩的周圍站滿了將士。他們不問青紅皂白,匆忙之中就啟動拋石機和床弩,“呼呼”的聲音是二十斤重的石塊破空的聲音;“嗖嗖”的聲音是床弩發射雕翎箭,如此,一片烏雲從城牆上向城牆下的開闊之地傾軋而下。
太史慈和趙雲就想體驗一下拋石機和床弩的威力。二人射殺百十名西涼將士後,已經退到距離城牆的三百米處,這個距離可以確保對方的武技中級修為的弓箭手無法傷害到自己,而自己又可以射殺敵人。
當然,再用弓箭攻擊敵人時,太史慈刻意隱藏了自己的無影破空的箭藝。如此做,他不是有意欺瞞趙雲,而是為了留一份生機給自己,江湖規矩:多一份秘密給自己,就是多一個生存機會。
這個距離,由於拋石機拋投的石塊是拋物線的軌跡,密集的石頭隻能從他們的頭上一劃而過,重重砸在他們身後五百米的空地上。拋石機對他們而言,隻是表麵凶險,其實沒有一點殺傷力。
而成排激射而來的雕翎箭就不同了。城牆上的床弩居高臨下,其發射的雕翎箭直線激射而來。太史慈和趙雲麵對呼嘯而來的成排雕翎箭,瞬間收起弓箭,拿起身邊的寶槍從容麵對。
二人掄圓寶槍,在自己的麵前布置一道槍幕。沒有出乎二人的意料:激射的雕翎箭如穿破豆腐一般射穿槍幕,直朝二人的身軀射來。
二人隻能用寶槍實打實的擊飛一隻隻雕翎箭,擊飛的雕翎箭與迎麵而來的雕翎箭瞬間撞擊,火星四濺。
此時,西涼的弓箭手才從城牆上用一石鐵胎弓射出箭矢,這些箭矢密集,但是其有效距離最大不過才二百米;這些箭矢猶如蝗蟲群,“嗚嗚”的聲音很大,在距離太史慈和趙雲麵前百十米處便失去前進的動力,“啪啪”的如同蝗蟲的屍體掉落地上。
真正對二人造成危險的是床弩發射的雕翎箭。體察到了雕翎箭的威力,太史慈和趙雲便施展絕世身法從容撤退。二人的虛影殘留在原地,二人真身已經現身護城河邊。
此時,城牆上的西涼兵正在不熟練的操縱拋石機和床弩。自此,西涼將士便沒有休息,直到次日的攻城戰。
長安城的城牆上亂如熱鍋的螞蟻,城牆上的各種攻擊都是漫無目的毫無章法。等他們看清城牆下沒有一個敵人時,太史慈和趙雲已經率領百十名斥候回到中軍營帳。
深夜,公孫瓚的營帳依然燈火通明。太史慈和趙雲以及二名斥候隊長走進營帳。此時,公孫瓚正和外來的客人親密的交談。
太史慈定睛一看,外來的客人都是熟人:跪坐貴賓席首位上的是劉備劉玄德,其身後站立關羽和張飛。
眾人一番寒暄之後,劉備率領關羽和張飛離開中軍營帳。畢竟已經脫離公孫瓚的的勢力,公孫瓚一方的軍務會議,劉備等人確實不方便參與其中。
劉備一方今日押運糧草到袁紹和公孫瓚的營地,劉備聽說公孫瓚一方明日就要發動攻城戰,便主動來拜見,看可能提供必要的幫助。畢竟二人是同窗好友,畢竟公孫瓚曾經照顧過自己。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於情於理,劉備都不能袖手旁觀。
公孫瓚和劉備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後,感覺劉備一方有二日的休整時間,便答應劉備讓其拜弟關羽和張飛參加攻城戰。
據太史慈細致的觀察,他發現:趙雲的神情流露出對劉備真誠的崇敬感,那種真摯的感情說明,如果沒有公孫瓚的存在,趙雲便會毫不猶豫改變立場跟隨劉備而去。
趙雲的這種誠摯的情感,令太史慈心裏有點酸:如果自己的身邊有趙雲這樣的幫手,那將來自己的事業更會暢達,更會不可估量……
趙雲對劉備的態度,也讓太史慈心生“惡念”:以後盡量把趙雲拴在幽州,即便公孫瓚消失,也要讓趙雲離不開幽州,不讓劉備擁有這樣的猛將。
在太史慈的觀念裏:趙雲的品格和陷陣營的高順一樣出眾,他們愛兵如子,嚴格治軍,如出一撤,當然,目前來看,趙雲個人的能力比高順要高出一大截。
武技是可以提高的,武學的境界可以提升的,但是品格很難培養的。
劉備一行人離開後,太史慈和趙雲便向公孫瓚匯報探查前沿陣地的情況。公孫瓚聽完二人細致的匯報後,陷入沉思之中。
一時半會之後,公孫瓚微蹙眉宇輕聲說道:“如你們所說,距離城牆300到500米是最危險的區域,這個範圍,床弩發射的雕翎箭,其力道足以射穿普通的盾牌……如此,我方需要調整進攻的陣型……”。
太史慈看了一眼趙雲,而後拱手向公孫瓚進言說道:“薊侯,床弩的殺傷力凶猛,超乎一般的想象,但是床弩也有致命的弱點:比如,由於射擊的角度,床弩實際覆蓋範圍並不是八百米,而是距離城牆根的200米到800米,靠近城牆根的200米是床弩射擊的盲區;而拋石機可以隨意調整攻擊的距離,由於石塊的軌跡是拋物線,隻有在石塊落地處,才形成殺傷力……薊侯,床弩的殺傷力不尋常,但是其精確度不夠……”。
公孫瓚一邊聽太史慈的言論,一邊讚許的連連點頭。這時,一向不喜言語的趙雲也插話說道:“薊侯,明日的進攻,是聯盟軍首次的攻城,我方隻要能將長安城外的陷阱和機關摧毀,同時消耗敵軍的軍事力量,便是大功一件!如果一次進攻能徹底取得勝利,聯盟軍何苦要等一個月後才攻城呢?”。
趙雲的言語觸及了公孫瓚的內心深處的擔憂。作為一軍的統帥,公孫瓚肯定要全盤考慮,他認為:太史慈的言論著重於“點”,注重細節;而趙雲的言語側重於“麵”,注重全局。
將領的思維一般都注重在戰場中如何取得勝利,而統帥則要考慮如何用最小的傷亡換取更大的勝利成果。
尤其是在*作戰,所謂的盟友還心懷鬼胎居心叵測。這些公孫瓚都心知肚明:袁紹和蠻高內心急切盼望公孫瓚一方在攻城戰中損傷巨大,最好是一敗塗地全軍覆沒……其實,他心裏也是這樣設想蠻高和袁紹的。
雖然身處危機四伏的環境,表麵的文章還是要做足的。公孫瓚又和其他心腹交流一番意見後,便開始布置攻城的具體任務和攻擊陣型:公孫瓚一方共有三萬將士,由公孫瓚本人率領四千幽州將士攻擊長安城的城門,太史慈和趙雲各自率領五千將士從公孫瓚的二翼進攻,張飛和關羽各自率領五千幽州將士從二側邊緣地帶進攻。其他六千將士則是機動部隊,隨時支援和救助各條戰線。
如此的攻擊陣型,太史慈和趙雲是重點,公孫瓚和關羽張飛隻是起到牽製的作用。
翌日黎明時分,三萬幽州將士便已經提前吃完早餐。按照事前的安排,三萬將士在營地門口空曠的地帶集結完畢:五隻攻擊陣型相隔五百米,都是主將位於最前麵。
公孫瓚的隊伍與其他四隻隊伍不同:公孫瓚一身白銀盔甲,手持玄鐵戟靜立隊伍的前端,其身後是千名手持齊肩高盾牌的將士,盾牌陣的後麵是衝車陣,衝車陣後麵是數百人推著的巨型簡易馬車,巨型馬車二邊共有十六個車輪,馬車上裝載長三十米直徑五米的巨型圓木。很顯然,這巨型圓木是用來撞擊城門的。
公孫瓚二側的隊伍,人員配置一模一樣:都是主將一人靜立前端,其身後是盾牌陣,盾牌陣後麵是衝車陣,衝車上放置長四米寬二米厚十公分的木板,衝車陣後麵是弓箭手營。
此時,袁紹和蠻高則是站在土製高台上,怡然自得觀看幽州軍的陣型。雖然二人沒有言語交流,但是偶爾碰撞的眼光卻充滿了快樂,隱秘的快樂。他們就等著看一場好戲,看一向趾高氣揚的公孫瓚如何進攻……
此時,護城河上已經擺放好十餘架浮橋,每座浮橋寬十米。浮橋下麵,河麵波光粼粼,閃耀著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