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寧靜(五)
所以他對數學能夠輕易超出現實概念,實現一些僅僅能夠在想象中出現的概念很好奇,他覺得,這似乎是一個對科學與現在修行的聯係的研究中,很好的切入點。而且能夠實現潮出現時概念,似乎與天地的本質也不無關聯,甚至也是領悟大道的途徑之一。他自然會加以關注。對於華國古代的數術的研究,他同樣也已經完成了大半。
道家數術的基礎是《易經》,數術實際上是基於一個原理:天地有固定的數位存在,當數位全部都是充滿的時候,那就不會有任何變化,實際上是相反的,天地間處處充滿變化,那麽就是說數位實際上是不滿的,正因為不滿,所以當其中一個數位轉移到另一個數位,那就產生了變化,而《易經》就是用來講解變化規律的經典。
這種理論與現在的物理學家霍金對宇宙的描述,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霍金認為,如果宇宙初開的時候,物質是均勻的,那麽物質最基本的粒子,因為所有方向的引力都一樣,那麽按照經典力學的定律,就不會產生運動狀態改變,隻能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就不會有物質的聚合與分離,無法形成現在這種不均勻的物質宇宙。隻要其中一個幾乎不可計量的微小粒子不均勻,就能打破這種狀態,形成比現在的核反應還快的鏈式反應,所以有了我們現在這個物質宇宙。
在雲瑾看來,這種說法其實已經開始觸及宇宙的一些本源了,雖然這些暫時隻能靠猜測,無法證明,但是如果科學能夠發展到那個地步,那麽科學觸及真理也是必然的事情。當然,現代科學還存在一些關鍵問題,一旦觸及,可能讓現代科學體係整個失去存在基礎,就是對客觀世界的定義。
在發展到量子化宇宙的今天,客觀世界的真實性,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那麽現代科學賴以生存的客觀世界將失去真實性,變成一個架空的科技體係,這對現代科學的發展,尤其是前沿的基礎科學,將造成致命的打擊。
而在華夏數術中,將天地之數表述為:將天地之數分為五十,遁去其一,那麽就失去了讓其穩定的均勻狀態,導致了無窮變化。按照道家理論,如果我們能弄清變化規律,尋找這個遁去的一,補全天道,那就必然窮盡了天地所有的變化,能夠以此得道。這就是道家數術研究的基本原理。
正因為華國文明裏,將萬事萬物歸於一個統一的天地人存在的係統,所以我們在研究的時候,隻對這個整體進行各方麵的闡釋,不用理會所謂的客觀主觀,唯心唯物。因為所有存在的事物,包括我們自己都是其中一員,所以不會遇到現代科學現在遭遇到的尷尬。
華國古代的數學就從數術研究衍生出來的一門學科。從最早的河圖洛書演化先天與後天八卦,九宮格,到後來的算術,以及很多幾何問題。當然,做這些研究的,其實都不是專業的科學家,無非是自己有興趣了做些研究罷了。不單止數學,其他的自然科學領域在華國的發展也一樣,所以我華國古代的自然科學並不係統。這與我們的哲學觀有關。
可以說,華國古代的自然科學,其實都是為道家,為統治者服務的,間或不是,也是因為個人興趣來了,一下弄出個讓西方科學家極為震撼的成果。說個好笑的例子,讓西方震驚的算盤來源於算籌,而算籌在古代卻是用來算命的。一整套五十根,正合了大道五十。
雲瑾現在當然不會考慮這些在古代實際應用的一些東西,而是更本質的東西,描述數術變化的《易經》,可以說是華國文明的核心了,諸子百家無論哪家都會把《易經》作為核心經典,所以雲瑾又一次翻開了《易經》。
時間飛快,雲瑾正重新梳理一些數術典籍的時候,在關校長的幫助下,作為一個實驗記錄員進入了光學實驗室,這次實驗將會使用高倍數的偏光光學顯微鏡,更有一台電子顯微鏡,十多年前才發明的一種隧道掃描顯微鏡,據說能直接觀察到原子級別的微粒。
實驗過程中,雲瑾自然是一步一步記錄實驗步驟以及每個步驟得出的數據,還按照實驗程序提醒其中一位進行違規操作的研究員,在整個實驗近五個小時的過程中,隻有他嚴格按照實驗室牆上的操作守則,其他人多少有點不嚴格,不過他們在對實驗沒有影響的時候,一向都不去管那些操作守則,雲瑾隻會對那些影響實驗數據的違規操作提醒。
使用電子顯微鏡,尤其是隧道掃描顯微鏡,探頭探針對工作環境和精細操作要求很嚴格,需要一個恒定電流的裝置對探頭進行曲率調整,每次啟動都會花費很大成本,所以每次實驗都會做好計劃,啟動後就盡快設定參數,調整電流等等,掃描或者對原子進行操作幾次,觀察時間,這些都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
雲瑾的嚴謹態度,讓一個專門操作隧道掃描顯微鏡的操作員極為欣賞,在這次試驗後,整個學期裏,工程實驗室的新材料檢測等幾次實驗,他專門要求雲瑾作為實驗室的記錄員,並進行操作規範的提醒,幾次下來,雲瑾以顯微鏡、元神幾次對微粒子的觀察比較,終於確定了自己如何對微觀世界進行深入觀察。
其實這與射線或者電磁波掃描的原理一樣,一般人根本沒有能力分辨極微小的顆粒,但是元神卻可以分辨極大與極小的物體,隻要他注意力集中到要觀察的物體上,元神就能自動集中在所需要觀察的位置,越集中,他所能觀察的粒子就越小。所以他在整理數術理論至於,也為自己進行微觀世界的觀察慢慢完善觀察計劃。畢竟他跟著做了這麽多次實驗,也習慣於做好計劃後行動。
寒假再次來臨,爺爺雲弘這兩年都在四處雲遊,雲瑾家裏已經沒人住。再說雲瑾也為了在圖書館多看點書,這兩年多都沒有挪窩了,一直在學校。同樣羅美娟這次依然陪著雲瑾在京華過年。羅美娟也兩年多不回家,家裏隻當沒她這個女兒了。
羅美娟倒是時時打電話回家,她父母倒是開明,又對雲弘老爺子了解,挺喜歡雲瑾這個女婿,所以沒說什麽。羅美娟的祖父輩如今就隻有一個外婆了,不過她外婆對羅美娟這麽久不回家意見挺大,連帶著不喜歡雲瑾。
羅美娟倒是時時給外婆打電話,安慰外婆,順便給雲瑾說好話。由於她顯得可愛,現在倒真的有點小孩子的性子,弄得她外婆硬是不好生氣,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不過她經常打電話,倒是讓外婆舒服不少。
放假後,晏紫要回家過年,羅美娟自然是千叮萬囑,一定要保重,一定要不間斷修行等等。晏紫用向小孩子保證的態度,向羅美娟做了保證,她還特意與羅美娟勾勾小指頭,完全把現在的羅美娟當成一個小孩子。羅美娟又好氣,又好笑。
等到了晚上,雲瑾對羅美娟說,開始對微觀世界的觀察。二人進入了空間,然後羅美娟開始自己的靜功修行。
雲瑾元神自此出遊,這次他選擇觀察的是從外麵帶來的枯枝以及一小截已經鏽蝕的鋼管。首先觀察枯枝,他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在麵前的枯枝上,元神開始逐步深入枯枝,並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越來越小的範圍。
隨著關注範圍越來越小,在元神的視角中枯枝越來越大,然後就見到一些明顯不規則的田地一樣的東西,在視線中應該是有點泛黑的赭色,看起來有一種由不規則木片拚起來的木板一樣。這就是已經失去活性和水分的細胞壁,已經完全無法看到完整的細胞了。這個大概在100倍以下的顯微鏡下看到的世界吧。
繼續深入,這時他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似乎象當初進行宏觀觀察一樣,看到很多聚合粒子,不規則排列堆在一起,比較密集,一眼望去,有點象不規則的圓球堆,隻不過是部分圓球融合在一起。整個視界都是這種不規則的粒子。這個時候他回憶一些知識,大概已經觀察到分子層麵吧!
在他的物理知識裏,現在這大概就是碳化合物的分子了,因為枯枝中分子結構散亂,所以顯得比較淩亂。顏色不再是剛才那麽暗了,所有的粒子團都偏亮色,有些泛白,有些泛黃,有些泛灰,還有些泛紅。
他瞄準一個粒子團,繼續深入觀察,這時粒子不見了,整個視界裏仿佛霧氣一樣,又有點象從遠處觀看密密麻麻充滿白色顆粒的宇宙一樣,原先大概是粒子中心的部分有一個亮度稍高的球,在整個視界中還算顯眼。
元神再次深入中心,感覺上和剛才差不多,隻不過白色的點更小,看起來白色顆粒更小罷了,而且整個世界中白色的微小顆粒比較均勻,中心也沒有什麽亮度稍高的球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