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葫蘆島

嚴冬到了葫蘆島才知道原來張輝老家葫蘆島市(當時還叫錦西市,但我覺得還是稱為葫蘆島好聽)竟然是那樣的美麗,出乎嚴冬的意料之外,總聽到張輝說億家鄉,嚴冬隻是覺得誰都會誇自己的家鄉好,真到了葫蘆島後還是讓嚴冬很驚訝,這座城市真的很美麗,城市不大很幹淨,有一種小巧玲瓏的感覺。

葫蘆島位於渤海北部,遼東灣之西岸,介於秦皇島和營口兩港之間。葫蘆島三麵環海,一麵毗鄰陸地。全島長約3.5公裏,自西北而東南伸入海中,島南端峻而突,中部尤狹(西北自高把屯起,東南至燈塔山止).原名陶河島,後因狀似葫蘆,故得名葫蘆島。

看了美麗的海濱,張輝決定帶著嚴冬看一看興城古城。興城古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是唯一一座方形衛城,城牆設有東南西北四門,城中心設有鍾鼓樓,城門外築有半圓形甕城,城牆四角仍築有炮台,用來架設紅夷大炮。興城古城始建於明宣德三年 (公元1428年),為寧遠衛城,清代重修,改稱寧遠州城。在42平方公裏的區域內,集“城、泉、山、海、島”五大景觀於一體,珠聯璧合.寧遠古城與西安古城,荊州古城和山西平遙古城同被列為我國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說到興城古城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袁崇煥,天啟三年(1623年)九月,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袁崇煥來到興城,袁崇煥到寧遠城後劃定建設規範,城牆高三丈二尺,城牆垛口高六尺,城牆基址寬三丈,城牆上寬二丈四尺,城牆四角築炮台凸出於城角用來架設紅夷大炮。城內布置以各門為軸建";十字形";道路,十字形大街中間有鼓樓一座為戰時擊鼓進軍、平時報曉更辰所用,察院行台、參將府建在城內東南。按察兵備司設在西北(即永和街北),城外有護城池一周。祖大壽與參將高見、賀謙分別督工修造,集四萬人之眾人人盡力一年時間便修築完工,至此寧遠衛城遂為明末關外重鎮,當時史載有兵民五萬餘家,屯種遠至五十裏,商旅輻輳,流移駢集,遠近視寧遠城為一片樂土。

後金汗努兒哈赤見有機可乘便於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率十三萬後金軍號稱二十萬西渡遼河,二十三日抵寧遠,二十四與二十五日接連圍攻寧遠。袁崇煥總共集有可用之兵不會超過二萬人,袁崇煥關寧健兒奮勇殺敵,後金軍死傷慘重士氣大落,城頭上紅夷大炮擊傷後金汗奴兒哈赤,斃殺後金牛錄額真十餘人,血戰三日,後金軍損失慘重無法再戰,被逼不得不收兵,袁崇煥率明軍取得";寧遠大捷";,亦是明與後金交戰以來的第一次勝利。奴兒哈赤在回師途中歎道:";我自25歲領兵打仗以來,從未吃過敗仗,唯寧遠一戰,慘敗而歸。";惱恨在心中傷勢一直未愈悒悒不自得,八個月後在沈陽四十裏處靉雞堡疽發於背而故去,時年六十八歲,奴兒哈赤一生唯獨打了這一個大敗仗,當是縱有千江水難洗今日羞。奴兒哈赤子四貝勒皇太極繼後金汗位後決心血恥,於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五月皇太極率兩黃旗、兩白旗精兵十五萬大軍進攻寧遠的外圍要塞錦州,五月十一日,皇太極所率大軍攻抵錦州四麵合圍。這時守錦州的是袁崇煥部下大將趙率教,袁崇煥率關寧鐵騎奮勇死戰,與皇太極後金軍精兵大戰三場勝三場,小戰二十五場亦是戰戰必勝。從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之中日日有戰激戰之烈不亞當年寧遠大戰。皇太極無奈轉而去攻寧遠城,後金軍曾敗於寧遠城多有忌憚,後金軍前鋒大貝勒代善見城中有備膽怯停滯不前,二十八日皇太極下令總攻意欲擊破城外明軍關寧鐵騎直逼城下。兩軍城外惡戰,袁崇煥親臨城上督戰大鼓士氣,城上明軍健兒以紅夷大炮援助關寧鐵騎,擊毀後金汗皇太極東山大營及皇太極的白龍旗,斃殺後金軍甚眾。那一刻明末最強的軍隊誕生了——關寧鐵騎!後金軍關外無敵的神話打破了,";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成了過去。

自萬曆四十五年(1618年)明與後金在撫順首戰後明軍屢戰屢敗,前次寧遠大戰袁崇煥還隻能據城而戰,而如今雙方終於可以又在野戰中一較高低了,明軍找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那份自信。

袁崇煥多次以少敵多擊敗強敵,先後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京城保衛戰(廣渠門大捷、左安門之捷、南海子襲營)等勝利,一生無一敗績,被敵人稱為前所未有之勁敵。於崇禎帝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初一日被逮捕入獄,半年後以“袁崇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的罪名於1630年八月十六日(公曆9月22日)遭受磔(zhe)刑(分裂肢體)處死於西市,棄屍於市。兄弟妻子流放三千裏,袁崇煥無子,抄沒家中亦無餘財,袁崇煥時年四十六歲。錯殺袁崇煥使崇禎帝自毀長城,標誌著大明王朝亡國不久矣。

古城有四個門:東曰春和;南曰延輝;西曰永寧;北曰威遠。而四條主街就是由四個大門命名,主著名景區鍾鼓樓在中街。

鼓樓樓高17.2米,分為三層。基座平麵為正方形,高如城牆,下砌通向四條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大青磚砌成,分東、西、南、北各築拱形通道。上為兩層樓閣,第二層外部遊廊懸掛曆年來興城視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重要外賓的圖片。內部辟為興城出土文物陳列館。展出";紅山文化";時期(約五六千年前)及春秋戰國時期的骨針、陶器、刀幣等珍貴出土文物。還架設一麵巨型牛皮大鼓。大鼓直徑2.25米(整張牛皮繃製),實為全國罕見。1995年**總理第二次視察興城時曾來此參觀。三層為民族英雄袁崇煥將軍蠟像館。此蠟像經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人物表情豐富細膩、栩栩如生,似乎正在向人們宣布";我與此城(寧遠城)共存亡";的決心。周圍廊式,歇山卷鵬、飛簷淩空、朱廊畫棟,西北開函洞小門,有石階可上下。當登上鼓樓,古城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興城古城離葫蘆島市有十七八公裏,嚴冬本來騎車去,張輝說太累了,火車很方便,而且慢車才2元錢。於是張輝和嚴冬坐火車去了興城。

他們看了不夜城、古城景區、七彩城、天福商城、文化館等地方。給奶奶和妹妹賣了一些小鍋白糖、切糕、蘋果和大棗。

之後他們又去了塔山阻擊戰紀念館,基座雕刻大瓣玫瑰束成的花環,塔身鎏金大字熠熠閃光:塔山阻擊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的上沿雕刻一周祥雲紋,兩側各有五角星和三麵旗圖案。北麵的碑文,記敘了塔山戰役的過程。站在塔前遠望,白台山、飲馬河、鐵路橋、打漁山等戰場。依然盡收眼底。走進文物陳列館,四麵英雄團獎旗鮮豔奪目。

塔山阻擊戰是解放戰爭時期東北野戰軍第4、第11縱隊等部在遼沈戰役中,為保障主力奪取錦州,於遼寧省錦州西南塔山地區對增援錦州的國民黨軍所進行的一次防禦作戰。這次戰鬥,從1948年10月10日開始,至10月15日結束,共進行了六天六夜,殲滅國民黨軍計6549人。塔山阻擊戰的勝利,保障了我軍主力攻克錦州作戰的勝利。塔山阻擊戰使塔山聞名於世。塔山本來沒有塔,阻擊戰後在這裏修築了一座高大的紀念塔,使塔山有了塔,烈士的鮮血使塔山永放光芒。而從錦西、葫蘆島方向馳援錦州的敵軍是九十二軍二十一師、六十二軍、三十九軍兩個師、五十四軍和暫編六十二師、獨立九十五師,共11個師。也就是說,東北我軍以8個師阻援,而國民黨軍是以11個師進攻。我軍8個師頂住敵軍11個師的進攻,戰鬥是異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說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塔山位於錦西與錦州之間,是個隻有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這裏東臨錦州灣,西接白台山,山與海之間最狹窄的一段,僅有十二公裏寬。北寧鐵路從村子的東側穿過,山海關至沈陽的公路與鐵路並行。村南有條幹涸的河灘,架有一座鐵路橋。村子周邊地勢平坦低窪,村西通向高橋的地方,是一片寬約八千多米的開闊地,散布著一些高差不大的小丘陵;東邊靠著錦州灣的山包就是打漁山島,漲潮的時候是島,退潮的時候是和海岸連成一片的灘塗。從海邊往西,地勢逐漸抬高,西麵的白台山高兩百米,是唯一的防禦製高點。塔山不是山。

嚴冬雖然是很堅強的人,但看了塔山紀念還是流淚了,這就是當兵人的愛國精神,隨時都能體現出那種愛國情緒。

這一段就算給張輝老家葫蘆島這一個宣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