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紅鯉流淚,前世今生

二月二,龍抬頭。

鶯飛草長,燕子呢喃,陳原恰及冠。

陳原,字“道遠”,在家排行第三,故被人稱為“陳三郎。”

陳三郎自幼進私塾,有天資,讀書破卷,寫得一手好字,然而連考了三屆童子試,皆铩羽而歸,連進學的資格都考不到,科舉更遙不可及。

有了解內幕的人卻知道,每逢進場考試:陳三郎立刻戰戰兢兢,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抖得有時候連筆都拿捏不穩。如此臨場表現,焉能考試過關?

此謂“悚場”。

因這隱疾,他不知看過多少郎中,服過多少偏方草藥,可毫無收效。平時無事,進考場則兩股戰戰,一塌糊塗。

私塾的楊老先生黯然歎息:“此子終生無望。”

陳三郎倒執著,進不得學,也不願放棄,仍呆在私塾裏頭,跟著一大群幼齡孩童上學,極為突出醒眼。

此事在涇縣,成為一大笑談。

不過像陳三郎這般的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殺雞見血就暈,這輩子除了讀書,實在別無出路。好在他家境殷實,生活無憂,無需為溫飽奔走勞碌。

今日,春風吹拂涇縣,陽光明媚。到了黃昏,私塾放學,陳三郎背著書筪走路回家。

涇縣是個小城,隻得數條街道,從私塾到家,一街之隔,半刻鍾的路程。

“賣魚咯,鮮美活魚!”

吆喝聲傳來。

陳三郎腳步一頓,停在那魚販子的攤前。

兩隻竹簍,胖肚小口,因為黏糊了瀝油,不漏水。其中分別裝著十餘條魚,遊弋不定。

“請問大叔,此魚售價幾何?”

文縐縐的問道。

那魚販子認識陳三郎,笑道:“賣給別的人,二十文錢一條,賣給三郎你嘛,十五文就好了。”

這話假得很,正常市價,不過十文一尾。

陳三郎一年到頭,不曾親身買過兩回菜,哪裏知曉行情,以為得了便宜,拱手作揖:“多謝大叔,請來兩條。”

“好嘞。”

魚販子熟手地探入魚簍中,撈出兩尾魚,用一根細細的青草穿了鰓。

這兩條魚,屬於魚簍中最小的。其中一尾,體表殷紅,鮮豔非常,卻是紅鯉,隻得兩指寬,不夠三兩重。

陳三郎不識得無奸不商短斤缺兩的道理,數出一串銅錢,然後提了魚,往家裏走。

被穿鰓的魚兒,並沒有死,尾巴使勁甩動,掙紮不休,希望能脫得身子,逃過一劫。

陳三郎提起魚兒放到眼前,恰和紅鯉對視,見那魚眼頗有不同,竟閃露出一抹難得的靈動,刹那間,有清澈的水珠從眼眸裏流淌出來。

這條紅鯉竟仿佛在流淚。

淚珠兒一滴滴地落在地上,潤物無聲,卻如濺落心坎,令人心生惻隱。

陳三郎霎時呆滯,望著垂死掙紮的魚兒,有恍惚的錯覺,感覺到這不是一條魚,而是一個可憐的人兒,在哀傷求生。

“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於民心……”

腦海突然掠過聖人文章的淳淳教誨。

他腳步一轉,不回家了,來到城中一條名為“涇河”的河流邊上。

此河穿城而過,好比一條碧綠的玉帶,輕扣於涇縣腰間。河岸兩邊,多種垂柳。陽春季節,柳條發芽,萌生縷縷嫩綠,煞是喜人。

其間一座石拱橋,橫跨河麵南北,大塊的石頭橋身長滿綠苔,顯現斑駁的古意。

橋名“晚晴”。

來到晚晴橋下,陳三郎輕輕抽掉了穿鰓的青草,將手中魚兒放入水。

魚兒得水,脫了束縛,立刻飛快遊走,沉匿不見。

站在河邊,三郎一聲歎息,正要轉身離開。

猛地有風起,風卷而水動,河麵上居然鼓掀起不小的波浪,頗為古怪。

陳三郎正探頭探腦地好奇觀望,就見到波浪間一抹動人的嫣紅,一尾紅鯉破浪而至,直達水邊,與他相距咫尺。

紅鯉突然張嘴,吐出一物,鏗然落在三郎腳邊,倒把書生嚇了一跳。

怎麽回事?

吐物之後,紅鯉在水中豎立而起,也不知怎麽做到的,小小的腦袋朝著陳三郎點頭連連,兩片胸鰭微微合攏撥動,如同人在拱手作禮般,儀態活潑稚趣。

瞧得陳書生雙眼發直,被驚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奇乎怪哉!

讀書無數,不曾讀過這般咄咄怪事。

很快,紅鯉一晃尾巴,潛入水中。水麵上,隻剩下一圈圈泛動的漣漪,再無異樣。

半餉之後,陳三郎才稍稍回過神來,凝視地上,看到紅鯉銜來之物。

黑黝黝,約莫三寸長,通體纖細,看著像一枚大號繡花針。

他俯身去撿拾,手一沉,差點沒有拿起。

此物居然十分沉重,超乎想象。

拿在手上細看,發現這東西的形體仿佛一支袖珍的劍。可惜通體鏽了,劍柄劍刃分得不大清楚,毫無鋒芒可言。

“哎喲!”

他手指摩挲尖端的時候,一不小心被刺破,滾落一滴鮮血。

鮮血濡染到劍尖處,瞬間被吸收了進去。

十指連心,陳三郎痛得叫喚一聲,感覺手指傷口的鮮血仍是不停地往外流淌,被小劍吞噬。他驚慌失措,卻無計可施,漸漸的頭昏目眩,昏沉沉一頭倒在地上。

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在夢中,有另一個自己,置身於一個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新奇世界。這世界全是匪夷所思的事物:四個輪子跑得飛快的鐵疙瘩、數不清的人、望不到頭的巨大房子……密密麻麻,光是看著,便壓抑得人喘不過氣。站在裏頭,東南西北,亂糟糟不辨方向。

一幅幅似曾相識的畫麵翻動著,似江河逆流,展現出曆史的進程印象: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千古文章,詩詞曲歌賦……

許許多多,聞所未聞。

漫長一夢,如同曆盡一生。

不知過了多久,有隱痛襲至,他哼叫著,慢慢睜開眼睛。目之所及,立刻認出是躺在自家的房間內。

“原兒,你醒了?”

關懷的聲音,有顫抖之意,隨即眼簾映出一張神態緊張的臉容,眉頭蹙著,眼角處滿布魚尾紋,顯示她韶華已逝。

陳王氏,陳原之母。

自從陳父早逝,兩個姐姐出嫁後,陳原便一直與母親生活著。

陳母年近四旬才得子,生下陳原,對於愛子,十分寵溺。不過她漸漸步入花甲之年,最為擔心的,便是百年後,猶像孩童隻顧著讀書的兒子該怎麽辦?能否守住這份小康家業?

“看來得抓緊那門親事了,雖然劉家獅子開大口,聘金要得離譜。不過成家後,如果原兒能立起心性,穩穩當當做人。就算讀書不成,也可以學習生意經營之道,那便好。”

念頭掠過,微微安心。

陳三郎眼神兒有點飄,問:“娘親,我怎麽回來的?”

“原兒,我在家久等不見你回來,慌張出門尋覓。天可憐見,幸虧在晚晴橋下見著了人。你暈倒在地,可把娘親嚇壞了,趕緊叫人幫忙抬你回家……我正尋思要去請大夫過來……”

陳王氏忍住沒有問陳三郎去那邊的原因,其實不用問,也大抵猜得出來。應該是兒子看見黃昏夕陽,河水蕩漾,美不勝收,便要去河邊賞景,吟詩作對什麽的。至於為何暈倒,卻有些蹊蹺。但人沒事,就好。

陳三郎狐疑地問:“你看見我的時候,沒見到有血?”

陳王氏嚇了一跳:“血?沒有啊,怎麽啦?”

“沒,沒什麽。”

陳三郎含糊搪塞過去,頓一頓,道:“娘親,今天是你五十九大壽,我本在街市買了兩條魚,不曾想半路沒了……”

陳王氏聽見,心頭一暖:自家兒子的生活閱曆如同白紙,難為他有這份孝心親自到街市買菜。隻怕那些油滑奸詐的販子,肯定把兒子當成了冤大頭,諸種欺哄,使著勁騙銀子。

至於陳三郎所說的“魚沒了”,可以想象,或滑了手丟失;或魚兒在路上被貓狗之類的叼吃了去。

不管如何,兒子記著自家壽辰,有這份心意,足矣,忙道:“不礙事,沒了就沒了……你暈了許久,想必餓了,我去把飯菜熱起,端過來。”

等她走出去,陳三郎把枕頭墊高,半躺在床上,伸出右手,鬆開原本一直緊攥住的拳頭。掌心處,一枚袖珍小劍赫然在。相比最初時的生鏽黯然,此時竟幽幽透出些許寒芒,不知是否吞噬了許多精血的緣故。

“文心養劍,肝膽潤筆……”

嘴裏喃喃著本絕不該知曉的玄奧字句——那篇《浩然帛書》口訣僅千餘字,簡樸古拙,和那場夢一同出現,突如其來地烙印在腦海裏,生根了似的。

做了一場荒誕之夢後,身子還是原來的身子,可精氣神煥然一變,仿佛換了個人,像佛家禪宗的“頓悟”,一下子明心見性,再不複以前的渾渾噩噩。

他長吸口氣,掙紮著揭開被子,起床。

被小劍吸了精血,孱弱的身子虛得很,勉強站起來,便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一會之後,他才敢邁步,走過去推開被娘親關閉住的窗戶。

微寒的晚風撲打在臉上,使得精神一振。望夜空中一彎月,星辰熹微,他忽地一笑:“大夢二十年,撥雲見月明,今日方知我是我。”

身後,傳來陳王氏焦急的叫喚聲:“原兒,你剛剛醒轉,怎麽開窗吹風了呢?快,快躺回床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