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持有懷疑態度

梁府內,今日來了兩位“客人”。

一位是當今南齊大將軍元於,另外一位是梁奕的嶽父,二人都是受邀而來。

根據計劃和行程,會在三日後的四月五日啟程趕赴興元府,所以留在都城的時間已經不多,而且該準備的東西都差不多了,就等著時間一到,在臨行前還是要和兩人告別。

還有一個原因,元於昨日剛回到江陵城,原本以為不會再見麵,但是提前回來了算是計劃外的時候,於是臨時決定在府上宴請二人,至於這段時間朝廷發生的事情元於和劉振都不知道,也可以趁著今日說一說。

“去興元府任總督?”

正要喝茶的元於聽到這句話,放下已經到了嘴邊的茶杯,緊皺眉頭的說道。

對於這話他是持有懷疑態度的,現在的梁奕已經是從二品的兵部右侍郎,加上立下的功勞,升任正二品的上將軍都是應該的,怎麽會去興元府做總督,就算離開都城,那也應該是知府才是。

其他的官員去了地方官員,再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對梁奕來說是不成立的,但是不管怎麽說,任總督都是說不過去的。新八一中文網首發

就連旁邊的劉振也是沉默不語。

自己的這個女婿有多大的能耐,他這個做老丈人的其實根本不是很了解,隻知道在南齊的官員中都是會敬畏的那種,雖然隻是兵部右侍郎,可以說他比兵部尚書的影響力更大都不為過。

現在的興元府要從各地和朝廷抽調官員是可以理解的,梁奕被調去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興元府就是他率領大軍攻打下來的。

從二品的兵部右侍郎調去地方官府,唯有知府一職是適合的,再不濟也是同知,監察使之類的,但是像這樣在沒有犯錯的情況下,去做總督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這樣的話還不如留在軍中或許能夠做個上將軍。

“沒錯,去興元府任總督,聖旨不久前已經送到了,根據計劃,三日後便起身。”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梁奕,這是皇上的意思,還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說有其他大臣提了這方麵的建議,你一個堂堂從二品的兵部右侍郎去任總督,是完全不應該的。”

“元於將軍你不要這麽激動,這的確是皇上的意思,但是事情並非你想的那樣,畢竟你可以想一想,真有這樣的事情我肯定會提出來的,就算將軍不在,也不會發生任何的意外。”

簡單的安慰了兩句之後,元於激動的情緒才逐漸的平複,他也明白剛才實在是太過於衝動,沒有好好的聽解釋。

這時候梁奕把目光看向了劉振,開口道:“嶽父大人莫非也以為我是被皇上貶謫去了興元府做總督?”

劉振想了想點頭道:“梁奕,這些年來你的能耐我都是看在眼裏的,這一次你率領大軍攻占數十座西涼朝的城池,這是南齊曆朝曆代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無論怎麽說都不應該是這樣的結果,所以說我自然是相信的,這裏麵肯定有我和元於將軍不知道的地方,不過今日最好是說清楚,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這段時間元於沒有在都城內,加上是武將對這些事情並不是很關係,所以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總督的變化。

而劉振現在僅僅是普通的老百姓,哪裏有渠道去打聽這些事情,別說是他,恐怕到時候興元府和順天府的一些百姓都不知道知府已經不是最大的官,更何況住在都城的劉振。

接著梁奕開口解釋道:“今非昔比,現在的總督並非之前的總督,之前的總督受知府牽製,無論是發兵或者是其他的行動都要得到知府的同意才可以進行,兩者之間是隸屬的關係,實際上從三品的總督是名不副實的。”

其實這也是元於和劉振驚訝的原因之一。

之前說是從三品的總督可以掌管一府治安,散兵將士等等,實際上就連一些小事情都需要上報給知府,然後知府同意後方才能夠行動,要是被拒絕的話還沒有說理的地方。

畢竟最忌諱的就是越級上報,就算掌握的證據是確鑿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事後也是會被看清的,再說知府也是一方要員,是朝廷委派的正二品大臣,除非是觸及到底線並且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否則是不會輕易查處的,本來總督麵臨的就是一些小事,又有誰會真的揪著不放,基本上做出的選擇都是忍耐。

甚至在一些府衙還流傳著,寧願做從四品的知州也不願意做從三品的總督,甚至有些官員還願意頂著從三品的頭銜去做知州,都不願意待在總督的任上,隻可惜沒有從三品知州這樣的存在。

最主要的是,一般的官府官員,三至五年就會有一次變動,而總督,都督,指揮使這些,別說五年,有的十多年沒有變動都是存在的,因為在調動和考察的時候吏部會下意識的選擇忽略,到最後就是逐漸的被遺忘。

出現這樣情形是因為前朝遺留下來的問題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甚至到現在這個問題都還存在著,少說也有一百多年,從來沒有誰重視過這個問題。

有意解決這個遺留問題的官員沒有這個能耐,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官員不想去解決,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就算有的官員會管一管,都是幾日過後就忘記了這事。

一方麵是不想出這個風頭,一方麵是問題深入探究後就會知道很棘手,又從中得不到任何的好處,誰還願意這麽上心的去解決。

很多年前的時候,當時的總督,都督,指揮使都是由兵部考察,然後將結果上奏給皇上定奪的,同時是屬於武將的,而且手中的將士還有許多都是正規軍的將士,加上和衙門的關係並不是很緊密,有很大的權力,就和現在的監察衙門一樣,當時也是有總督衙門的。

後來的皇上認為,總督手握兵權是極其危險的一件事情,便收回了這個權力,並且撤銷了總督衙門,而且從兵部移交給了吏部,從性質上麵來說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一直遺留到現在都沒有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