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震驚

西涼和若絨國開戰的第八日,也就是十月二十日這一天,南齊宣布出兵攻打西涼朝。

在消息傳播的時候,南齊朝的大軍已經朝著計劃而去,得知這個消息的有的很震驚,有的很疑惑,有的則覺得十分的正常,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真的並非傳言。

震驚的自然是東漢朝。

先是西涼和北魏結盟,緊接著對若絨國宣戰,又傳出會出兵東漢的時候呂恒就清楚一些事情,比如說南齊同樣會遭到同盟軍的進攻,這是肯定避免不了的,而這時候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兩國也結盟,這樣一來另外兩國就一定會忌憚的,甚至呂恒還想過,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接受東吳國也不是不行。

畢竟現在的東漢朝不同往日,如果隻是其中一國來襲還有一戰之力,在麵對兩國聯軍的進攻這是肯定守不住的,而他也想過南齊朝雖然可以擋住兩國聯軍,但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行,所以選擇結盟同樣是不錯的選擇。

再和朝中大臣們商議過後,認為這一次可以和南齊朝站在同一個高度進行談判,還可以拉攏東吳國。

拉攏南齊朝是心甘情願的,畢竟沒有這個盟友,東漢滅國是遲早的事情,但是也不能夠像之前那樣委屈齊全,還要割讓城池才能夠結盟的機會,這一次兩國是站在一塊兒的。

呂恒想的很清楚,之前割讓城池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如果這次南齊依舊想要獅子大開口的話,大不了就同歸於盡,而他呂恒甚至可以提前投入西涼以及北魏的陣營中,大不了先拿出一些城池作為禮物,想來兩國是不會拒絕的。

如此一來南齊就要麵對三國的進攻,就算是鼎盛的東漢朝都做不到,現在還在發展的南齊是更加做不到的,所以呂恒和東漢的大臣們是有這個信心的。

後來還有一些大臣還提出可以以此來威脅南齊朝,將之前割讓的一些城池還回來,否則就選擇和另外兩國合作,我東漢麵臨的危機雖然很大,但是在這之前拉上這個墊背的,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吃虧,這讓呂恒沒有拒絕的想法。

最後東漢朝拿出了兩個方案,和梁奕猜測的差不多,但是他們想出來的兩個方案更加的不講理,明明沒有優勢反而還表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這也源於他們對當前局勢的分析。

第一個方案就是和南齊朝進行普通的合作,一起來度過麵前的難關,不過為了從裏麵得到一些好處,東漢朝的做法是將東吳國也拉攏進來,到了這個份上東吳國也沒有拒絕的可能,畢竟到時候同樣會被滅國,而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從東吳國這裏拿回一些原本屬於東漢的東西,這樣一來不僅損失小,還能夠得到不好的好處。

第二個方案就是威脅南齊朝歸還一些城池,否則的就選擇和另外兩國進行結盟,當然為了防止南齊朝同樣破罐子破摔,對於要回來的城池數量一定要控製好,不過要是這樣做的話,那麽就可以放棄東吳國,以東漢現在的精力很難一次性做好兩個事情,這一點呂恒和大臣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就算有一些大臣想要兩邊的利益都要,不過很快得到壓製並且最終直接被否定。

不得不說,如果董高逸最終同意了的盧穀的計劃,那麽呂恒他們的計劃是完全可以成功的,對於南齊朝來說,這兩個方案隻能夠選擇其中一個。

首先第一個方案,可以確定的是兩國結盟是百分百反擊敵軍的,要是選擇第二種方案的話,對南齊肯定是有利的。

然而情況卻是第一個方案對南齊朝有利,而第二個方案對東漢有利,綜合利弊之後還是要選擇第二種,畢竟不選擇第二中麵臨的就是三國聯軍,說不定付出的代價會更多。

可惜,董高逸最終選擇了梁奕的計劃,意味著東漢朝的所有想法都成了泡沫。

呂恒和東漢大臣也沒有想到,一開始明明已經在和南齊朝的使臣進行談判,並且進行的非常順利,隻是有一些糾纏比較嚴重的地方花費的時間比較久而已,但問題最終都可以得到解決。

眼見著兩國的結盟談判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下一步就是將一些事情具體說清楚就行,而呂恒也從使臣口中聽出董高逸應該會答應第二種方案,讓他高興了好幾日時間,甚至已經在朝堂上和大臣們商議要回那幾座城池,經過最後的商議,決定要回之前割讓出去的哪些城池即可,至於之前的以後慢慢想辦法,現在不能將南齊朝逼得太緊,不過十餘座城池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傳出南齊朝出兵攻打西涼朝的消息,這讓呂恒和大臣們如何接受。

實際上因為有使臣待在東漢朝進行談判,他們根本沒有在乎南齊近日來的一些舉動,加上刻意的進行了隱瞞,而知情的西涼和北魏又沒有大肆的傳播,導致東漢到現在才知道南齊早就屯兵的消息。

這時候呂恒派人找到南齊的使臣,這時候才發現使臣們住的地方早就人去樓空,原本待在裏麵的人和放在裏麵的東西全部都消失不見,詢問後才知道這群人找借口有事,驛館隻是派了兩名官員跟著,加上是在東漢的都城並沒有太在意,直到在一處隱秘的位置發現暈過去的兩名驛站官員,這時候呂恒等人才明白都一切都是南齊朝的陰謀而已。新八一中文網首發

派使臣前來談判就是迷惑視線,談論的一切都不過是假的而已,目的就是拖延時間,現在看起來知道的已經太晚了。

呂恒當然不願意善罷甘休,你南齊假裝談判,實際上卻出兵攻打西涼朝,一旦南齊成功的話,在和若絨國的夾擊中,西涼最後是肯定會失敗的,這會很大程度的影響西涼和北魏的結盟,到那個時候南齊朝可就成了霸主,原先的東漢朝還能夠與之一戰,然而現在是肯定不行的,加上還有南疆國,東吳國都虎視眈眈盯著。

想到這裏,東漢大臣和呂恒通通坐不住了,在朝堂上連續商議了三日的時間,最終都沒有任何的結果。

這時候就有大臣建議,立馬派人去和西涼進行談判,隻要他們答應下來,那麽東漢可以立刻出兵南齊,以此來緩解西涼朝目前出現的威脅,而好處就是東漢朝打下來的城池通通可以將其占據,呂恒一想西涼絕對不會拒絕這個雪中送炭的條件。

就在有結果的第三日,呂恒突然收到消息,東吳國集結了十萬大軍,南疆國也集結了十萬大軍都在東漢朝的邊境進行訓練和巡邏,時不時的還派人製造一些摩擦,還有專門擴大事端的嫌疑,這時候呂恒才明白,南齊之所以敢這樣做,早就布置好了一切,有東吳國和南疆國存在,東漢朝哪裏還有兵力去增援西涼朝,連自己的國土能不能保住都還是問題,當然這都是後話。

不僅僅是呂恒,就連韓衝收到消息的時候都覺得頭疼。

前些日子,大將軍何康傳回來消息,原本想要偷襲敵軍營地沒想到反中了計,最終戰死了九千多名將士,隻有五百多人成功跑了回來,而何康也受了一些輕傷。

得知這時候,韓衝腦子裏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一戰不可避免,而且馬上就要到來。

果不其然,後麵若絨國直接宣戰並且出兵,沒有給西涼朝任何反應的機會,沒辦法隻能夠選擇迎戰,但因為之前那一戰的慘敗,將士們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連續幾日被敵軍打的在城中不敢冒頭,更別說出城門去反擊。

直到戰敗的影響逐漸削弱,何康傷勢恢複之後,才展開了一些反擊,然而效果並不是太明顯。

誰曾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南齊突然宣戰,並且聲稱派了六十萬大軍前來,這對西涼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當然韓衝知道,南齊的將士人數不過才六七十萬人,不可能全部派出來,但是三十萬大軍還是能夠派出來的,再加上若絨國的三十萬大軍,意味著西涼遭到了六十萬大軍的前後進攻。

和若絨國這邊的戰場還好說,有何康率領的大軍擋著,但是和南齊交界的城池,將士人數一共才十萬左右,麵對三倍之多的敵人,就算守得住付出的代價是很慘重的,一時間韓衝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而周釗在收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想的是是否應該和西涼斷開之前的關係,但是轉眼一想,現在兩國都有派去的將士,一旦在這個時候將關係斷掉,帶來的影響肯定是巨大的,而且這個影響北魏是承受不住的。

然而任由西涼同時麵對若絨國和南齊的進攻也是不行的,一旦西涼朝戰敗,可能還不如現在的東漢朝,而得到好處的南齊朝就可以乘機崛起,恐怕是北魏無法抗衡的,到時候存在多年的四足鼎立被打破,而唯一的霸主就是南齊朝,後麵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