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朝堂意外(二)

正當盧穀暗自竊喜之時,汪同接下來的話就像是急轉彎一樣。

“作為兵部尚書,我認為不能隻看重存在的風險,比如是多年前我國和東漢朝的一戰,敵軍的主帥是有著‘戰神’之稱的盧不敘,那時候的盧穀大將軍還是在將士人數多十萬的情況下都惜敗於此人之手,可以說此人的能力極少有人能夠與之比肩,後麵此人率軍再次來襲,這一戰是元於右將軍率軍迎戰,和前麵不同的是,這一戰敵軍的將士人數更多一些,從交戰開始就沒有占據過上分,應該說最後想要戰勝是很難的。”

“然而就在處於困境之時,梁奕梁大人想出了空城計這樣的計謀,諸位應該知道這空城計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打開城門,並且沒有將士在外麵值守和巡邏,這時候隻要敵軍不上當,估計失敗的速度會更快,可見其風險的巨大,完全是一種賭注,賭贏了就是後來所發生的結果,生擒敵軍的盧不敘,可以說是很難得的,最後東漢不得不拿出城池還有銀子前來交換,如果賭輸了之後的結果肯定就是我國割讓城池求和。”

“要知道這一戰給我國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當時欽州,潭州都遭到了西涼朝的襲擊,接連丟失了兩三座城池,將士們傷亡更是多大數萬人,正因為生擒了盧不敘,讓西涼朝都有所忌憚,最終才得以奪回丟失的城池,同時和西涼保持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和平,可謂是極其難得的,這同樣是那一戰帶來的好處,更不用說後麵引誘敵軍,再次取得大獲全勝,可以說這幾年來,我國與東漢朝之間的戰爭都是冒著極大風險的,不管是哪一場戰敗影響都是巨大的,如果按照呂大人所說,每一場戰爭我們都要求救外援才行,我南齊朝好歹也是大國,何時竟然淪落到這種地步。”

反問的言語十分的嚴厲和激進,並且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呂新則剛才所說的,這讓其他大臣覺得疑惑不解,都知道這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怎麽會在梁奕這件事情上麵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很明顯的是汪同在鼎力支持梁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呂新則並沒有直接指出誰的計謀更好,但是從話語中可以聽出是傾向於盧穀的。

其實汪同在梁奕說出計謀後就是持有支持態度的,不僅僅是因為有呂新則建立起來的良好關係,而是他對梁奕的讚同和認可。

之前因為一直待在地方官府任職,又和梁奕沒有任何的接觸,對朝廷發生的事情也是很少去打聽,這就導致在任職兵部尚書之前和梁奕沒有任何的接觸,同樣沒有任何的了解。

後麵任職兵部尚書之後,才發現四名兵部侍郎年齡最小的就是梁奕,另外三人的年齡比他的兩倍還要多,這就讓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要知道朝廷內臣和地方官府的外臣不同,這裏更加的嚴格,就算是皇子都要等十六歲才能冊封,而梁奕的年齡大不了十歲,這可是極其難得的。

緊接著和老友呂新則在交談的過程中,才知道兩人的關係極好,這讓汪同更有了要接近的想法,便去打聽了關於梁奕的一些事跡。

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嚇一跳,過往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稱讚,特別是在還是正七品將領的時候就能夠用計打敗盧不敘,憑借著這一點可以說整個南齊朝都沒有幾名官員比他厲害,還有就是從來沒有過辦案經驗的他竟然能夠查出一名二品大臣貪墨的證據,這同樣是不容易的,奈何想要與之深入接觸的時候,梁奕被調走了,昨日才得以回來。新八一中文網首發

昨日在大殿聽過梁奕的計謀之後,他就是讚同的,心中還將之前梁奕用過的計謀結合起來,然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心中就有了選擇。

整體來說梁奕的膽子很大,做事比較激進,處理問題時也是雷厲風行的,但在一些細節問題上卻又非常的認真和謹慎,這樣的性格和他所說出來的計謀是很對應的。

當然憑借這些還不足以鼎力支持,另外的因素就是計謀本身吸引了汪同,現在的南齊朝已經不同於十年前的時候,那時候如果要選擇的話肯定是盧穀的更好,畢竟那時候還沒有能力這樣做。

現在肯定是不同的,先從能力這方麵來說都是沒有問題的,加上計謀更嚴謹自然要選擇。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他和呂新則所處的位置不同,在某些問題上產生糾紛是難免的,就算在這之前,兩人有時候都會因為觀念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想法或者是決定,更何況這樣更有競爭的時候,不同的意見是很正常的。

在滿香樓的時候,兩人麵對的隻有梁奕和元於,說話的時候還是會有所顧忌的,畢竟私下裏關係還是不錯的,沒有必要因為這樣一件事而發生爭吵,這也是為何昨日在滿香樓盡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都沒有發生爭吵的原因。

現在是在朝堂之上,說出來的話很有可能影響到一些決定,自然不敢再掉以輕心,要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至於最後的結果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並不是很重要,至少去爭取了,選擇的權力終究還是在董高逸哪裏。

董高逸對汪同的發言同樣是讚同的,雖然話中有偏袒梁奕的意思,也是支持梁奕的計謀,但總的來說話中並沒有任何的錯誤,這些本來就是之前發生的大事,在場的都是清楚和明白的,一聽就知道這是汪同在為其造勢,很明顯就是告訴在場的大臣們,梁奕之前的計謀風險更大但是都能夠取勝,更別說這次的風險還要小一些,成功是必然的。

呂新則溫婉的開局,汪同激進的語氣已經讓其他的大臣們躍躍欲試,都想要說說自己的看法,見此董高逸覺得還不著急做決定,在聽聽幾位的想法或許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打仗,除了涉及到前麵兩部,當然離不開工部的職責,像是梁奕需要新建的武器都要通過工部這邊,接下來要用到的攻城器械等也要由工部提供才行,還會有其他的問題也得上報工部做個記錄,於是點了點工部尚書的名字。

“甘榮淳,你認為如何。”

到了甘榮淳發言,盧穀更加的開心,拉攏這位昨日可以花費了很大的周折,最後才答應支持自己的計謀,處在工部的立場上來看待兩個計謀,不用說肯定是盧穀的更有優勢,並且在剛才呂新則發言時就提出過,加上又提前打過招呼,支持自己是肯定的。

然而,事與願違,甘榮淳的態度可以說出乎了在場人的意料。

“回皇上話,微臣認為梁奕梁大人所說的計謀更適合當前的南齊朝,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剛才汪同汪大人已經說得比較清楚,梁奕的計謀的確存在不少的風險,但是對現在的南齊朝來說影響並不是很大,根據微臣的了解,梁奕所用的計謀在兵書上麵都是不存在的,那麽來源隻有兩種,要麽是自己想出來的要麽就是這些兵書流通的不行,以至於沒有被及時發現,不過前者的可能性更大,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麽梁奕的計謀實際上的風險根本沒有想得那麽嚴重,帶來的利益卻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剛才呂大人已經提及過的,工部建造兵器肯定會有大量的花費,真正的情況其實沒有這麽嚴重,現在工部還剩有不少的東西,將這些全部利用起來的話,應該不需要戶部撥付太多的銀子,大概十萬兩足矣,當然這可能和呂大人了解的不同,實際上這才是真實的情況,意味著銀子的花銷可以減少一部分,而且就算不建造新的兵器,這些東西放著也是個問題,還不如全部建造成兵器,這一戰過後無論是對朝廷還是工部肯定都是有好處的。”

“微臣還有最後一個理由,據了解,西涼和北魏還有差不多一個的時間,而想要在一個月之內和東漢朝談攏,或者是攻占東漢朝都是極其困難的,而且被察覺出來的話很容易遭到威脅,就算短時間內能夠談好,還要調集將士都是要花費時間的,總不可能等西涼和北魏都快要結束戰爭才出兵,那樣肯定來不及的,所以對於盧穀將軍所說的還是覺得有些不妥,而梁大人的計謀,想必三日內就能夠調遣將士,一個月內集結在潭州不是問題,可以打西涼朝一個措手不及,或許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說這些話的時候,甘榮淳並沒有在乎周圍的眼光,因為他知道這番話一說出來肯定會引起大的轟動,索性說自己的不去管其他人的想法。

最後他還開口說道:“陛下,這都是微臣的一己之言,至於其中有沒有問題還不得而知,不過從總的來說,微臣還是認為梁奕梁大人的計謀更好一些。”